磁粉探伤检验要求规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8666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磁粉探伤检验要求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磁粉探伤检验要求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磁粉探伤检验要求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磁粉探伤检验要求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磁粉探伤检验要求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磁粉探伤检验要求规范.docx

《磁粉探伤检验要求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磁粉探伤检验要求规范.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磁粉探伤检验要求规范.docx

磁粉探伤检验要求规范

磁粉探伤检验规

1、适用围

本规表达的是湿磁粉对铁磁性材料外表及近外表裂纹及其它

不连续的一种检测。

适用于钻井工具外表和连接螺纹的磁粉检测。

2、引用标准、规

ASME709磁粉检测的标准推荐操作法

GB11522标准对数视力表

/T4730.1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局部:

通用局部

/T4730.4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4局部:

磁粉检测

/T6063磁粉探伤用磁粉技术条件

/T6065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用试片

/T8290磁粉探伤机

ASNT-TC-1A无损检测人员的资格鉴定

3、磁粉检测人员

3.1从业人员应按ASNT-TC-1A和"特种设备无损检查人员考核与监视管理规定"的要求,取得相应无损检测资格。

3.2无损检测人员资格的分级为:

Ⅲ〔高〕级、Ⅱ〔中〕级、Ⅰ〔初〕级。

取得不同无损检测法和资格级别人员,只能从事于该法和资格级别相应的工作,并负责相应的叫声责任。

3.3磁粉检测人员未经矫正会经矫正的近〔距〕视力或远〔距〕视力应不低于5.0〔小数记录值为1.0〕。

测试法应符合GB11533的规定。

3.4无损检测人员应根据ASNT-TC-1A的规定,每年进展一次视力检查,不得有色盲。

4、检测设备、器材和材料

4.1磁粉探伤机

磁粉探伤机,在有效适用期应良好的保养。

交流电磁轭应有45N的提升力,直流电磁轭至少应有177N的提升力。

检测期为6个月一次。

4.2磁悬液

磁悬液浓度应根据磁粉种类、力度、施加法和被检工件外表状况等因素来确定。

用于完全润湿工件外表的油机介质,如出现不完全润湿,要从新进展清洗或添加更多磁粉或添加更多润湿剂。

4.3退磁装置

退磁装置应能保证退磁后,外表剩磁不大于0.3mT〔240A/m〕。

4.4辅助设备

磁场强度计

标准试片A1(或C*)

磁场指示器

磁悬液浓度测试仪(管)

2~10倍放大镜。

5、被检工件外表

清洁被检工件外表,不得有油脂、铁锈、氧化皮或其他粘附磁粉的物质。

被检工件外表不规则状态,不得影响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6、检测操作规程及工艺

6.1用磁悬液浓度沉淀管或浓度测试仪测量磁粉浓度,浓度围见表1。

表1磁悬液浓度

磁粉种类

配制浓度g/L

沉淀浓度〔含固体量〕mL/100mL

非荧光磁粉

10~25

1.2~2.4

荧光磁粉

0.5~3.0

0.1~0.4

6.2检测工件外表:

非荧光磁粉检测时,缺陷磁痕的评定应在可见光下进展,其检测外表可见光照度不小于1000l*,当采用便携式检测仪时,可见光照度不小于500l*。

荧光磁粉检测时,所用黑光灯在工件外表的辐照度大于或等于1000μW/cm2。

另外要保持检测场所没有其他干扰作用的杂物。

6.3用磁场强度计测量磁场强度的大小在30~60c围。

6.4用标准试片检验检测设备、磁粉和磁悬液的综合性能。

选用A1型标准试片,试片外表有锈蚀、皱折或磁特性发生改变时不得继续使用。

将试片人工缺陷的面朝下,将其平整的粘贴在被检面上。

用连续磁化的法检验磁粉检测设备、磁粉和磁悬液的综合性能,保证试片外表显示能代表伤深度30%的清晰的磁粉痕迹。

6.5施加磁粉磁化

磁悬液每次施加前应充分搅匀。

采用自动喷涂施加、连续检测的法进展,及被检工件的磁化、施加磁悬液以及观察磁痕显示都应在通电磁化时间完成,通电时间1s-3s,停顿施加磁悬液至少1s后,可停顿磁化。

喷涂磁悬液时,不应使检测外表上的磁悬液流速过快,防止影响磁粉附着效果。

为保证磁化效果,同一检测面同一向上至少反复磁化两次。

同一检测面至少两个向磁化,两次磁化,两极连线夹角尽量保持90°,使在检测面所有向上能显示缺陷的痕迹。

检测应有足够的覆盖,保证被检面100%检验。

将磁场检测计放到检测面的围,磁化的同时,核实磁场的强度和向。

6.6磁痕的观察与记录

缺陷磁化的观察应在磁痕形成后立即进展。

除能确认磁痕是由于工件材料局部磁性不均或操作不当照成的外,其他磁痕显示应作为缺陷处理。

识别细小磁痕采用2—10倍放大镜进展观察。

磁痕显示记录照相或草图示的式记录,并在工件上标示。

6.7磁痕的分类

磁痕显示分为相关显示、非相关显示和伪显示。

长度和宽度之比大于3的缺陷磁痕,按条状磁痕处理,长度与宽度之比小于3的缺陷磁痕,按圆形磁痕处理。

缺陷磁痕长轴向与工件〔轴类或管类〕轴线的夹角大于或等于30°时,按横向缺陷处理,其他按纵向缺陷处理。

两条或两条以上磁痕在同一直线上且其间距不大于2mm时,按一条缺陷处理,其长度为各磁痕长度加间隙长度之和。

长度小于0.5mm的磁痕可以不计。

6.8工件的退磁

工件可使用交流磁轭进展局部退磁或采用缠绕线圈分段或连续退磁。

工件已退磁效果可用磁场强度计测定,不大于0.3mT〔240A/m〕。

7、复验

当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需复验:

1)检测完毕时,用标准试片验证检测灵敏度不符合要求时;

2)发现检测过程中,操作失误过或技术条件改变时;

3)合同各有争议或认为有必要时;

8、检测效果评定和质量分类

8.1不允存在任裂纹和白点。

8.2紧固件和轴类零件不允任横向缺陷。

8.3质量分级见下表2。

表3。

表2焊接接头磁粉检测质量分级

等级

线性缺陷磁痕

圆形缺陷磁痕评定(框尺寸为35mm×100mm)

不允

d≤1.5,且在评定框不大于1个。

不允

d≤3.0,且在评定框不大于2个。

L≤3.0

d≤4.5,且在评定框不大于4个。

大于Ⅲ级

L表示线性缺陷磁痕长度,mm;d表示圆形缺陷磁痕直径,mm。

表3受压加工部件和材料磁粉检测质量分级

等级

线性缺陷磁痕

圆形缺陷磁痕评定(框尺寸为35mm×100mm)

不允

d≤2.0,且在评定框不大于1个。

L≤4.0

d≤4.0,且在评定框不大于2个。

L≤6.0

d≤6.0,且在评定框不大于4个。

大于Ⅲ级

L表示线性缺陷磁痕长度,mm;d表示圆形缺陷磁痕直径,mm。

8.4综合评级

圆形缺陷评定区,同时存在多种缺陷时,应进展综合评级。

对各类缺陷进展分别评级,区质量级别最低级别为综合评定级别;当各类质量评定级别一样时,则降低一级为综合评定级别。

9、磁粉检测报告

9.1磁粉检测报告应客观、准确、完整、清晰和及时。

9.2报告的容应至少包括以下容:

1〕委托单位;

2〕被检工件:

名称、规格、材质、编号、焊接式、热处理状况;

3〕检测设备:

名称、型号;

4〕检测规:

磁化法及磁化规,磁粉种类及磁悬液浓度和施加法,检测灵敏度校验及标准试片、标准试块;

5〕磁痕记录及工件草图〔或示意图〕;

6〕检测结果及质量分级、检测标准名称及验收等级;

7〕检测人员和责任人员签字及技术等级;

8〕检测日期。

10、后处理

10.1检测工作完毕以后,应及时处理工件及由检测过程产生的废弃物,各种设施及仪器、仪表恢复到初始状态。

10.2评定发现超标的磁痕时,应在工件相关位置上,标识出清晰的标记,并记录,以便实施打磨等补修措施及另行处理。

附录A磁粉检测设备验证期

磁粉检测用设备及辅助设备应进展定期检测,验证其适宜性,并符合表A的要求。

表A验证期

序号

工程

验证期A

1

可见光强度

每星期

2

围的光强度

每星期

3

黑色光强度

每天

4

系统性能〔试片测试〕

每天

5

湿粉浓度

8小时,或每次更换时

6

湿粉污染物

每星期

7

水断〔润湿〕试验

每天

8

电表精度

六个月

9

定时器控制

六个月

10

块断

六个月

11

磁轭静负载检查

六个月

12

黑色和白色光表

六个月

13

高斯计

六个月

长庆油工具制造**公司

文件CQGJ

磁粉探伤检验规

2008-12-202008-12-20实施

长庆油工具制造**公司发布

摩擦焊接钻杆焊缝区

磁粉检测作用指导书

1检测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对摩擦焊接钻杆焊缝区的磁粉检测。

2检测目的

采用荧光磁粉法,检测出摩擦焊接钻杆焊缝区外表及近外表的缺陷。

3引用标准、规

见"磁粉探伤检验规"2。

4检测人员要求

见"磁粉探伤检验规"3。

5检测设备

5.1设备:

磁粉检测设备为CJW20000E,其对工件的磁化采用复合磁化法,即向磁轭磁化法和纵向线圈磁化法。

5.2荧光磁悬液:

本案用水作为分散剂,并参加适量防锈剂、外表活性剂和消泡剂。

其配见附表B1。

5.3标准试片:

使用符合/T6056规定的A1-15/50型试片。

5.4磁场指示器:

用于指示磁场向和有效检测区。

是粗略的法。

5.5辅助器材

应包括以下器材

a)磁场强度计;

b)磁悬液浓度沉淀管;

c)2-10倍放大镜;

d)黑光辐照计;

e)黑光灯。

6工件被检区域

焊颈外外表。

7检测流程

7.1接收流转单或检测委托单:

熟悉和掌握相关技术要求。

7.2待检测工件外表检查:

被检外表不得有油脂、铁锈、氧化皮或其他粘附磁粉的物质。

外表的不规则不能影响检测的正确性和完整性,否则应继续修理。

如打磨,则其外表粗糙度应Ra≤25μm。

7.3设备启动和灵敏度测试

7.3.1检查并调整电路、气路、水〔磁悬液〕路正确、平安、可靠,依次启动电、气、水〔磁悬液〕系统。

7.3.2黑光度检测。

7.3.3磁粉浓度及污染物检测。

见附录B2。

7.3.4水断〔润湿〕试验。

完全覆盖检测围,无反润湿现象。

7.3.5灵敏度测试:

将人工缺陷的面朝下紧附与被检外表,试片外表显示清晰的磁粉痕迹。

7.4将工件输送到检测工位,磁化、施加磁悬液〔磁粉〕、观察磁痕显示。

停施磁悬液至少1s后,可停顿磁化。

为保证磁化效果应至少反复磁化两次。

注意,磁悬液流速不宜过快。

7.5检测围:

焊颈外径。

7.6工件退出工位。

7.7不合格品检出,放置到指定区域。

7.8记录检测结果,填写流转单或委托单。

8磁痕的观察与记录

8.1缺陷磁化的观察应在磁痕形成后立即进展。

8.2除能确认磁痕是由于工件材料局部磁性不均或操作不当照成的外,其他磁痕显示应作为缺陷处理。

8.3识别细小磁痕采用2—10倍放大镜进展观察。

8.4磁痕显示记录用草图示的式记录,并在工件上标示。

9、复验

当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需复验:

1)检测完毕时,用标准试片验证检测灵敏度不符合要求时;

2)发现检测过程中,操作失误过或技术条件改变时;

3)合同各有争议或认为有必要时;

10、检测效果评定和质量分类

10.1不允存在任裂纹和白点。

10.2质量分级见下表1。

表2。

表1磁粉检测质量分级

等级

线性缺陷磁痕

圆形缺陷磁痕评定(框尺寸为35mm×100mm)

不允

d≤1.5,且在评定框不大于1个。

不允

d≤3.0,且在评定框不大于2个。

L≤3.0

d≤4.5,且在评定框不大于4个。

大于Ⅲ级

L表示线性缺陷磁痕长度,mm;d表示圆形缺陷磁痕直径,mm。

10.3本案采用Ⅰ级。

11综合评级

圆形缺陷评定区,同时存在多种缺陷时,应进展综合评级。

对各类缺陷进展分别评级,区质量级别最低级别为综合评定级别;当各类质量评定级别一样时,则降低一级为综合评定级别。

12、磁粉检测报告

12.1磁粉检测报告应客观、准确、完整、清晰和及时。

12.2报告的容应至少包括以下容:

1〕委托单位;

2〕被检工件:

名称、规格、材质、编号、焊接式、热处理状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