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计划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85531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1.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计划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计划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计划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计划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计划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计划教案.docx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计划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计划教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计划教案.docx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计划教案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二学期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一、 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四年级共有一个班,这班的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性强。

从上学期的科学活动情况来看,学生对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但由于学生还有许多对科学课的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最有效的观察、探究、描述、总结、不会实际应用或联系实际。

通过一学年对科学课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有了很大的变化:

课堂学习的注意集中了,小组合作探究更融洽了,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更强了,对“科学”也很自己的见解。

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待改进的是学生课堂学习的规范性和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

另外科学探究小组的探究态度和习惯要进行着重培养。

二、学期教学目标

  1、充分展开教学过程,让科学素养的培养真正落实在每一课的教学活动之中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需要通过教学过程来实现。

为此,教学过程必须是经过周密思考后的精心设计。

在教学中仅仅向学生提出学习的主题和探究的问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对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的主要经历进行设计,确立哪些素材更有价值,哪些过程更为重要,孰先孰后。

可以这样说,教材为我们精心设计了相关的主题探究活动,但我们也不要让这些设计束缚自己的手脚,在弄清活动设计的意图后,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当作一个例子,也可以对教材的内容作适当的裁剪或发展教材内容以适合不同学生的需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用教材教,而不是仅仅去教教材。

   2、加强对学习主体的研究,构建以儿童心理发展为线索的科学探究体系

   结构优化的教学能够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材编写者明确指出在小学阶段以儿童的心理发展为基础构建教材的探究体系。

尤其在四下的编写过程中,更提出所有活动设计都要为儿童的发展服务,都要在对儿童认识问题的规律和特点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活动设计。

具体说,就是活动设计要充分遵循儿童认识发展的序,从学生们可观察到的微小变化开始,从关注学生身边的事物开始,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努力促进他们去建立自己的观点和概念。

   那么,我们教学时就要不断追问自己:

为什么要让学生进行这一内容的学习?

它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对于这一问题,学生们是怎样想的?

在观察、调动原有的经验时,学生产生的问题可能会是什么?

他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通过教学要引导他们继续向什么方向发展?

这才是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

  3、适当扩大单元规模,使学生能够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深入研究重要的科学概念    四下教材在呈现方式上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大单元的模式,这是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做出的改进。

大家在教学旧教材时明显地感觉到课题多、联系少,每个课题的研究时间少,是内容上的主要问题。

新教材理念追求的是一英寸宽、一英里深的探究活动。

这对激发学生持续的研究兴趣、经历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以及实现科学教育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4、更加注重科学程序的培养,探究方法不断丰富

在三年级的科学教学中,强调科学探究始于观察。

确实,对于十一、二岁的孩子来说,他们总是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极大的好奇心,总是带着一双探索的眼睛去认识世界。

科学上的发明、发现也往往正是由观察迈出的第一步。

所以把观察作为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第一个重要方法加以强调是完全正确的,也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

随着科学探究活动的逐步深入,探究的方法自然应该得到不断丰富。

其中的猜想和推测,是科学研究过程中两个重要的环节。

我认为四年级下册教材在这两方面是有所侧重的。

随着探究方法的丰富,探究的模式也跟着丰富起来:

如观察—统计—比较—分析—结论、观察—假设(推测)—验证(测量、实验)—分析—结论等。

三、具体教学措施

为了较好完成本学期的教学目标,突破难点,解决重点,结合学生实际,我拟定了如下的教学措施:

(老师和学生同时遵守)

     1.课堂常规有序:

课本、笔记本摆放在书桌角上,边边重合,文具盒摆放在自己的正前方,铃停准时上(下)课,互不侵占时间。

     2、课堂中随时评价给分:

加分内容(发言、倾听、猜想、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合

     理的建议、创新的设计等),进行及时评价反馈,让学生即时掌握自己的平时情况。

     3、实验实行评分考核:

为了使每位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发展,实行小组长、实验员、记录员轮流制,实验记录考核制.

     4、要求学生平时多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并且能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个或几个生活问题,最后写成科学小论文,真正实现科学的生活化。

     5、实行单元一练的课堂作业,及时批改,让学生养成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而且作业也实施星级评定。

四、教学进

 

       第一单元热胀冷缩

             1温度计的秘密

教学目的

 1?

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知道摄氏温度的规定,表示符号及读法,常识性了解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的关系。

 3?

知道液体温度计的构造、工作原理。

 4.会使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通过并进式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教学重点:

温度的概念,摄氏温度、液体温度计的构造及正确使用。

 教学过程

1?

引入新课

  同学们听今天的天气预报了吗?

谁能告诉我今天的气

  播音员是怎么说的?

  气温高说明什么?

气温低又说明什么?

 气温高低表示天气的冷热程度,我们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炉子上烧着一壶水,当水“开”了的时候,水温是多少?

 随着温度的变化,水可以结成冰;从液态变成固态.固态的冰又可变成液态的水,液态的水又可变成气态的水蒸气.这些与温度有关的现象叫热现象.在这一章我们将研究这一类现象.

 2.新课教学

 [板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实验1」每位同学桌上备有大约OC、25C和50C的三杯水.请同学们按书第36页图41的方法进行实验.将左、右两手食指分别放入冷水和热水中,然后先把左手食指放入温水中,再把右手食指放入温水中.

 .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今天我们将学习温度计和它的使用方法.

 1.实验用温度计

   请同学们拿起桌上的温度计,观察它的构造.(展示温度计的结构挂图或投影片)

  外部有玻璃外壳,下边是个玻璃泡,上边是个内径很细的玻璃管,管上有刻度和字母C.内部有红色(或银白色)液体.

 现在你们用手握住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观察温度计中液柱在细管中的变化.(停1分钟)

  看到什么现象?

你能解释这个现象吗?

 把手松开,继续观察温度计中液柱在细管中的变化.(停1分钟)看到什么现象?

说明什么?

 看到液柱在细管中下降,说明液体温度降低,变冷收缩.

 根据这两次实验,我们能总结出温度计测量温度的道理吗?

 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

  怎样用温度订正确地测量物体的温度呢?

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和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有许多相似之处.大家先回想一下在讲刻度尺使用时的四步程序.

  认、量、读、记.

  只要是使用带刻度的测量仪器,都可以按这四步进行.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时,这四步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

大家先看课本第38页课文和第39页的插图,然后结合使用刻度尺测量的四步程序总结使用温度计的四步程序.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认清三要素:

零刻线、量移、最小刻度值.

    使用前①认认清单位:

C(摄氏温度)

    ℃摄氏度.

    使用时②量:

(玻璃)泡要全没入,不碰底和壁,放入稍等候,(示数)稳定再读数.

    ③读:

(玻璃)泡胃液体中,视线与(液)面平.

    ④记:

记录温度值,标明单位.

 请大家继续观察温度计,其中有0度和100度两个刻度和符号C.字母C代表摄氏温度.摄氏度是怎样规定的?

它0度和100度又是如何规定的?

   摄氏温度(C)

    

(1)摄氏温度的规定

    

(2)单位:

摄氏度,符号

    字母C表示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它是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叫1摄氏度,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2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

 一、教学目标

  1.能针对生活中的现象提出问题,并设计简单的科学实验;通过大量的气体与固体实验,获得科学结论,认识到科学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2.能针对生活中气体或固体热胀冷缩的现象提出想知道的问题;通过物体热胀冷缩的实验体验到合作与交流的愉快,乐于用热胀冷缩的科学道理改善生活。

  3.了解通过加热或冷却可使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变化,会列举常见的热胀冷缩现象。

 二、活动准备:

  因为本课所探究的问题属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很大,所以很难提出让学生准备哪些材料,活动准备就显得极为开放。

课前,教师可以先将本课探究的主题提出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探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设想自主准备充足的材料。

这样,既能为课堂探究作好充足材料准备,又将探究活动提至课前,给学生提供了自主的空间。

  教师应为学生准备典型的分组实验材料,如热胀仪实验组装材料、烧瓶、水槽、冷水、热水等,同时准备生活中人们根据物体热胀冷缩现象进行制作或建筑的视频资料,以拓宽学生的视野。

三、活动过程:

 1、 活动一:

  活动开始,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视频资料,展现夏天自行车胎突然爆裂的情景。

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可以列举出类似的事实,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为什么夏天容易爆胎?

继而引导学生进行猜想与假设:

“可能是因为气体受热膨胀的原因。

  然后根据自己的设想设计实验,并展开实验活动。

教师在活动中,对学生的设计进行适当的指导与点拨,开阔学生的思路,尽量让学生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进行,不同小组的实验方法有些区别,利于学生归纳总结,获得结论。

  最后引导学生将实验中的发现进行汇报与交流,通过归纳大家的实验结果,得出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活动二:

  在上一活动获得结论的同时,引导学生提出新问题“固体有没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然后,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设计,探究实验结果。

活动可以是完全放开的,不需要教师特别指导,对个别理解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对其重点指导或与其一同实验。

但是,实验之前,教师要提醒给铜球加热时,时间要长一些,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如正确使用酒精灯,不要碰到加热后的铜球等。

在利用其他实验证明固体也有热胀冷缩性质时,体现自主与开放性,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物体及实验方法进行实验。

  活动结束,让学生通过归纳、交流,获得结论。

  在此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温度计的秘密》一课的实验结果与本课的活动一、活动二的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得出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师对学生的结论进行科学的归纳:

物体在一般情况下,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本课活动中,也可以将活动一与活动二合并起来。

如果学生在开始就将气体、固体有无热胀冷缩的性质提出来,就可以顺势让学生自主选择研究专题并进行实验探究,再通过实验后的汇报、交流,最终获得科学结论。

3、自由活动:

  自由活动专题可由学生任意选择,学生可以自主进行与本课探究主题相关联的活动。

  “我们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活动,建议让学生以“解决问题”作为活动的目的。

可以采用抢答的方式进行活动,由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也可由教师或学生提出一个具体活动。

比如:

如果要建造一所房屋,在设计中应该注意到哪些问题,等等,让学生考虑到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并针对物体的特性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还可以评一评哪些同学的处理方法最科学、合理。

4、拓展活动:

  因本课的拓展活动比较简单,建议学生实际做一做,并且做成一个对比实验,让学生充分感知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利用。

还可以进行一些其他的相关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