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堂堂清检测题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84762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科学堂堂清检测题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堂堂清检测题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堂堂清检测题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堂堂清检测题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堂堂清检测题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科学堂堂清检测题参考答案.docx

《六年级下册科学堂堂清检测题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科学堂堂清检测题参考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下册科学堂堂清检测题参考答案.docx

六年级下册科学堂堂清检测题参考答案

本答案仅供参考特此声明

第一单元

第一课放大镜

一、填空

1、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

获得更多的信息。

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

2、放大镜的特点是(中间)厚,(边缘)薄。

二、选择

1、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C)大小的微小物体。

A、1毫米B、二分之一毫米C、五分之一毫米

2、最早使用的透镜就是用(B)琢磨而成。

A、透明玻璃B、透明水晶C、透明塑料

3、水滴(A)放大物体

A、能B、不能

第二课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一、填空

1、昆虫的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

(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2、蚜虫在植物上吸食汁液,每个蚜虫只有(真眼)般大小,在(10)倍放大镜

下我们可以看清它们的肢体。

二、判断对错1、昆虫没有鼻子,所以昆虫闻不到各种气味(X)

2、蚜虫是草蛉的天敌,所以蚜虫吃草蛉(X)

3、苍蝇的眼睛属于复眼(V)

三、选择

1、蟋蟀的耳朵在(B)

A、头部B、足的内侧C、腹部

2、昆虫的鼻子就是它们的(B)

A、翅膀B、触角C、足

第三课放大镜下的晶体

一、填空

1、许多岩石是由晶体集合而成,花岗岩是由(长石)、(云母)、石英等晶体组成。

2、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晶体)组成。

3、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有的像(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还有的像(一簇簇)的针。

二、判断

自然界中的所有物质都是由晶体组成。

(X)

第四课怎样放的更大

一、填空

1、早期的显微镜是由两个(凸透镜)组合而成,大大的提高了放大能力,是因为一个放大镜把另外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

2、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又研制出了(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

、判断

显微镜的发明,使人类的视野一下子拓宽了许多。

(V)

三、选择

1、列文虎克的显微镜是(C)结构的,可以扩大()倍。

A、玻璃500倍B、塑料200倍C、金属300倍

2、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近(C)倍

A、100万倍B、5000倍C、200万倍

第五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

(一)

一、填空

1、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离载物台大约(2-3)厘米。

将想观察的标本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压住。

2、调节准焦螺旋降低(镜筒)使低倍物镜恰好在(载玻片)的上面。

二、选择

1、细胞的发现者是()国科学家(C)

A、荷兰列文虎克B、英培根C、英罗伯特胡克

2、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有一定的要求,物体必须制成(B)才能观察到它的结构。

A、标本B、玻片标本C、直接放在显微镜下

第六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

(二)

一、填空

1、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2、(细胞)是生物的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3、叶子里有(叶绿体),叶表皮上有(气)孔。

4、(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领域的三大发现之一。

二、判断

1、叶子表皮上的气孔是植物的呼吸器官。

(“)

2、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靠的是叶子中的叶绿体。

(V)

3、显微镜的发明被誉为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V)

三、选择

1、每平方毫米的蓖麻叶中的叶绿体的数目多达(A)个

A、10万B、5万C、几十万

2、红细胞也称红血球,圆球状,边缘较厚中间凹陷,直径为(B)

A、3——5微米B、6——9微米C、1厘米第七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一、填空

1、微生物是(生物)具有同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

2、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在内

的一大类生物群体

二、选择草履虫、变形虫、眼虫等原生动物都是由(C)个细胞组成。

A、1个B、多个C、无数个

第八课微小世界和我们

一、判断

1、世界上最小的生物是蚂蚁。

(X)

3、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其他生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X)

二、填空

1、血液中的红细胞好像是运输兵,负责运输吸入的(氧气)和产生的(二氧化

碳)

2、生物的呼吸、(消化)、(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进行的。

三、选择1、我们皮肤表面每平方厘米含有的细胞数量超过(B)个

A、5万B、10万C、100万

2、克隆技术是人类研究微小世界的新成果,不仅能克隆出牛、羊等动物,还可以用在医学上,用于治疗(C)

A、心脏病B、癌症C、糖尿病

3、一个鸡蛋是(C)个细胞

A、多个B、3个C、1个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第一课我们身边的物质

一、填空

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

2、(空气)、(电)、火、(声音)也是物质。

3、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判断

1、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它不是物质。

(X)

2、岩石、马路、房屋非常坚固,不会发生变化。

(X)

3、我们能看见的或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

(“)

三、选择

A、把易拉罐压扁B、把火柴点燃C、河水结冰D把纸撕碎E、把铁丝折弯F、把蜡点燃G把纸烧掉H铁生锈在这些物质的变化中,没有生成其他的物质的变化有(ACDE)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有(BFGH)

第二课物质发生了变化

一、名词解释什么是物理变化?

什么是化学变化?

见29页

二、判断

1、只要是两种物质混合就会发生化学变化,而且无法将它们分离开。

(X)

2、给物体加热后,都会变成其他的物质了。

(X)

第3课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一、填空

1、把米饭放进嘴里慢慢咀嚼会出现(甜)味,这说明米饭在口腔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2、在米饭中滴入几滴碘酒会变成(蓝)色的物质,这个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二、判断

1、米饭一放进口中就会有甜味出现(X)

2、面包遇到碘酒不会发生改变。

(X)

3、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可以用碘酒来检验。

(“)

三、选择

1、米饭的主要成分是(C)

A、糖B、蛋白质C、淀粉

2、米饭、淀粉遇到(B)后,颜色会发生变化,这种蓝色的物质是不同于米饭和淀粉的新物质。

A、墨水B、碘酒C、酒精

第4课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一、填空

),

1、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大量的(气体)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火焰(熄灭)

2、我们在喝饮料时冒出的是(二氧化碳)气体;我们呼吸时呼出的气体也是(氧化碳)

二、选择

1、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反应是(C)

A、缓慢的B、不发生变化C、剧烈的

2、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发生的变化是属于(B)变化

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

第5课铁生锈了

一、判断

1、铁片生锈后,更容易导电了(X)

2、铁比铁锈有韧性。

(X)

3、铁生锈的过程是非常快的。

(X)

二、选择

1、铁生锈这一变化属于(B)变化

A、物理B、化学

2、铁和铁锈(A)一种物质

A、不是B、是

3、铁生锈和(A、C)有关

A、水B、温度C、潮湿D、酸、碱等具有腐蚀性的物质

第6课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一、选择

1、米饭遇到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是(B)

A、产生气体B、改变颜色C、发光发热

2、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伴随的现象是(C)

A、发光发热B、有沉淀物出现C、产生大量的气体

二、判断

1、通电后,电灯会发光,这也是属于化学变化。

(X)

2、把沙子放进水中,有沉淀物出现,所以发生了化学变化(X)

3、烟花升入空中变成很多颜色,这是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

(V)

第7课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一、说出生活中人们是怎样防锈的?

(说出4种)

简单来说,隔绝空气和水。

1、表面预处理;2、电镀;

3、热喷涂;

4、热浸镀;

5、表面转化改性技术;

6、表

第8课物质变化与我们

一、选择1、工人在制造水泥的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的(A)

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

2、(C)气体是使全球变暖的原因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

第三单元宇宙

第一课地球的卫星——月球

一、填空

月球)

1、1969年,(美)国的“阿波罗11号”在人飞船成功地登上了(

2、月球的运动是(围绕地球逆时针)的方向运行。

二、判断

1、月球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的六分之一。

(X)

2、月球的质量大约是地球的八十分之一。

(V)

三、选择

1、月球是地球的一颗(B

A、行星B、卫星C

、流星

2、月球的地形特点是多(C

A、海洋B、多沟壑C

、多环形山

3、月球的引力大约是地球的(

A)

A、六分之一一B、八分之一一

C、二分之一

4、地球大约有(C)个月球那么大。

A、八十个B、五十个C、四十九个

5、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星球是(D)

A、太阳B、土星C、金星D、月球

6、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是(A)

A、阿姆斯特朗B、伽利略C、哥白尼

第二课月相变化

一、填空

1、(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2、(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二、判断

1、虽然观察的角度不同,但我们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都相同。

(X)

2、月相变化是没有什么规律可循的。

(X)

三、选择

1、月球在圆缺变化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A)

A、月相B、月食

2、月相变化的周期为(B)

A、20天B、30天C、365天

第三课我们来造环形山

一、填空

1、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

2、环形山大多是(圆)形,有单个的,有几个(挤叠)在一起的,也有大环套

小环)的二、判断

月球上的环形山的直径有的不足1000米,有的直径能达到几百千米。

(“)

三、选择关于月面环形山的形成,人们有不同的猜测。

目前公认的学说是(C)

A、碰撞说B、爆发说C、撞击说

第四课日食和月食

一、填空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

(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

第五课太阳系

一、填空

1、(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发光的(恒星)。

2、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矮行星)小天体组成的天体系统。

3、太阳表面的温度为(6000)度内部温度为(1500万)度。

4、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约为(15000万)千米。

地球自转一周为(1日)公转一周为(1年)。

二、选择

1、太阳直径约为(B)千米

A、10000000千米B、1400000千米

2地球和(C)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