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评审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809990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30 大小:46.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评审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0页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评审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0页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评审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0页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评审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0页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评审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评审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评审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评审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评审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20)

1.企业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应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安全生产基础和基层工作。

1.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法人、董事长、总经理、厂长)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履行安全生产法规定的职责;

2.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3.主要负责人领导企业建立安全生产体制和机制。

1.未明确第一责任人或不符合规定,扣20分(否决项);

2.主要负责人不清楚安全生产法规定的职责,扣20分(否决项);

3.未健全安全生产体制和机制,扣2分;

4.有关人员不清楚谁是第一责任人,1人次扣1分。

4

2.企业主要负责人应组织实施安全标准化,建设企业安全文化。

1.主要负责人参与安全标准化建设;

2.企业要制定安全标准化实施方案,明确实施时间、计划、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3.制定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计划或方案,从业人员具有安全文化意识。

1.安全标准化实施方案内容,一项不符合扣2分;

2.无主要负责人参与安全标准化记录,扣3分;

3.未制定安全文化计划,扣2分;

4.从业人员对安全文化无意识,1人次扣1分。

6

3.企业主要负责人应作出明确的、公开的、文件化的安全承诺,并确保安全承诺转变为必需的资源支持。

1.安全承诺的内容应明确、公开、文件化;

2.主要负责人应确保安全标准化所需的资金、人员、设备设施等资源。

1.主要负责人未作出安全承诺,扣10分;

2.安全承诺未明确、公开、文件化,一项不符合扣2分;

3.资源不充分,一项不符合扣2分;

4.从业人员不清楚安全承诺,1人次扣1分。

4.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定期组织召开安全生产委员会或领导小组会议(以下简称安委会)。

主要负责人定期组织召开安委会会议,或定期听取安全生产汇报,了解安全生产状况,解决安全生产问题。

1.主要负责人未定期召开安委会会议或听取汇报,扣10分;

2.未形成会议记录或纪要,扣2分;

3.安全生产问题未及时解决,一项不符合扣2分。

1.2

方针

目标

(10)

1.企业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

主要负责人应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组织制定文件化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

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应满足:

(1)形成文件,并得到所有从业人员的贯彻和实施;

(2)符合或严于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3)与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风险相适应;

(4)目标予以量化;

(5)公众易于获得。

1.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文件化的安全生产方针、战略目标和年度目标;

2.安全生产方针、目标应满足:

1.未制定安全生产方针和战略目标,扣10分(否决项);

缺一项扣2分;

2.安全生产方针、目标不满足标准要求,一项不符合扣1分;

3.未制定年度目标,扣10分(否决项);

4.从业人员不了解安全生产方针与目标,1人次扣1分;

5.公众不易获得,扣2分。

2.企业应签订各级组织的安全目标责任书,确定量化的年度安全工作目标,并予以考核。

企业各级组织应制定年度安全工作计划,以保证年度安全工作目标的有效完成。

1.签订各级组织(包括管理部门、车间)的安全目标责任书,确定年度安全工作目标;

2.定期考核目标完成情况;

3.企业及各级组织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安全工作计划。

1.未签订各级组织的安全目标责任书扣10分(否决项);

2.每缺一个部门的目标责任书扣2分;

3.安全目标责任书内容与本部门安全职责不符扣1分;

4.企业未制定年度安全工作计划扣4分;

各级组织未制定年度安全工作计划,缺一个部门扣2分;

5.未定期考核,扣4分;

考核与目标责任书内容不符扣2分;

6.未予以奖惩,扣2分;

7.有关人员不了解本部门的目标,1人次扣1分。

1.3

机构

设置

1.企业应设置安委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并按规定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

1.设置安委会;

2.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3.按规定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且至少有一名具有化工安全生产经验。

1.未设置安委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或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扣20分(否决项);

配备不符合要求,一项扣2分;

2.未按规定比例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扣2分;

3.注册安全工程师不具有化工安全生产经验,扣1分;

4.主要负责人不清楚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情况,扣10分。

10

2.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规模大小,设置相应的管理部门。

1.根据生产经营规模设置相应管理部门;

2.生产、储存剧毒化学品、易制毒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设置治安保卫机构或配备专职治安保卫人员。

1.机构设置与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不符,扣2分;

2.未设置治安保卫机构或配备专职治安保卫人员,扣1分。

3

3.企业应建立、健全从安委会到基层班组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

建立从安委会到管理部门、车间、基层班组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各级要设置负责安全生产的人员。

1.未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网络,扣2分。

2.安全生产管理网络中每缺1个单位扣1分;

3.有关人员不清楚安全生产管理网络构成,1人次扣1分。

7

1.4

职责

(30)

1.企业应制定安委会和管理部门的安全职责。

制定安委会和各管理部门的安全职责。

1.缺少一个管理部门的安全职责,扣2分;

2.安全生产责任制内容与部门安全职责不符合,一项扣2分;

3.主要负责人不清楚安委会安全职责,扣10分;

4.有关人员不了解本部门安全职责,1人次扣2分。

8

2.企业应制定主要负责人、各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职责。

1.明确主要负责人安全职责,至少包括安全生产法的规定;

2.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职责;

3.明确从业人员安全职责。

1.未建立健全主要负责人、各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的安全职责,每缺一岗位扣5分;

2.安全职责与其所在岗位职责不符合,一项扣2分;

3.主要负责人对其安全职责不清楚,扣20分(否决项);

4.其他人员对其安全职责不清楚,1人次扣2分。

12

3.企业应建立安全责任考核机制,对各级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安全职责的履行情况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现情况进行定期考核,予以奖惩。

1.建立安全责任考核机制;

2.对各级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定期考核,予以奖惩。

1.未建立安全责任考核机制扣10分;

2.未按考核制度对各级管理部门和从业人员的安全责任制进行定期考核,予以奖惩,一项不符合扣2分。

1.5

安全生产投入及工伤保险

1.企业应依据国家、当地政府的有关安全生产费用提取规定,自行提取安全生产费用,专项用于安全生产。

根据《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财企[2006]478号)及地方规定标准提取、使用安全生产费用。

1.未提取安全生产费用,扣20分(否决项);

2.提取标准不符合要求,扣6分。

2.企业应按照规定的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范围,合理使用安全生产费用,建立安全生产费用台帐。

1.按照《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财企[2006]478号)规定的使用范围,合理使用安全生产费用;

2.建立安全生产费用台帐,载明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及使用情况。

1.未规定使用范围,扣10分;

使用范围不符合规定,一项不符合,扣2分;

2.安全生产费用挪作他用,一项不符合扣10分;

3.未建立安全生产费用台帐,扣5分;

台帐内容与规定要求不符,一项扣2分;

4.使用情况与台帐记录不符,一项扣2分。

3.企业应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

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

未参加工伤社会保险,扣10分;

每漏缴1人次,扣1分。

2

风险

管理

2.1

范围与评价

方法

1.企业应组织制定风险评价管理制度,明确风险评价的目的、范围和准则。

1.制定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2.明确风险评价的目的、范围、频次、准则及工作程序;

3.明确各部门及有关人员的职责。

1.未制定风险评价管理制度扣10分;

2.风险评价管理制度内容,一项不符合扣1分;

3.未明确各部门及有关人员的职责,一项不符合扣1分;

4.从业人员不了解风险评价制度内容,1人次扣1分。

2.企业风险评价的范围应包括:

(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2)常规和非常规活动;

(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7)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8)企业周围环境;

(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

1.风险评价范围满足标准要求;

2.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按规定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评价单位进行安全评价。

1.风险评价范围不符合标准要求,一项扣1分;

2.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未按规定进行安全评价,一项扣10分;

3.评价单位的资质不符合要求,一项扣10分。

3.企业可根据需要,选择科学、有效、可行的风险评价方法。

常用的评价方法有:

(1)工作危害分析(JHA);

(2)安全检查表分析(SCL);

(3)预危险性分析(PHA);

(4)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

(5)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

(6)故障树分析(FTA);

(7)事件树分析(ETA);

(8)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等方法。

1.选用JHA法对作业活动、SCL法对设备设施(安全生产条件)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

2.选用HAZOP法对危险性工艺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

3.选用其他方法对相关方面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

1.未规定选用何种风险评价方法,扣2分;

2.选用的评价方法不适用,一项扣1分;

3.有关人员不清楚或未掌握风险评价方法,1人次扣1分。

4.企业应依据以下内容制定风险评价准则:

1)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2)设计规范、技术标准;

3)企业的安全管理标准、技术标准;

4)企业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等。

1.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风险评价准则;

2.评价准则应符合标准规定;

3.评价准则应包括事件发生可能性、严重性的取值标准以及风险等级的评定标准。

1.未根据实际制定评价准则,扣2分;

2.评价准则不符合标准规定,一项扣1分。

2.2

评价

1.企业应依据风险评价准则,选定合适的评价方法,定期和及时对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

企业在进行风险评价时,应从影响人、财产和环境等三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分析。

1.建立作业活动清单和设备、设施清单;

2.根据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