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方法复习纲要59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775226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62.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方法复习纲要59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教育方法复习纲要59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教育方法复习纲要59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教育方法复习纲要59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教育方法复习纲要59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方法复习纲要59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教育方法复习纲要59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方法复习纲要59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方法复习纲要59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教学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教学不仅涉及到理性因素,还包括人的情感体现和价值理念,必须借助教学艺术,才能把教育科学研究的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

☺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是教学的“两翼”,只有和谐地统一起来,才能成功地迈向理想的彼岸。

区别处

教学科学

教学艺术

对象

教学本质规律,教学的“真”

教学策略和技艺,教学的“美”

范畴

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

方法

说明、论证、推理、实践等

观察、体验、想象、描绘等

侧重点

反映教学中普遍的、必然的共性

反映因人而异的个性、灵活性

来源

教学实验

教学经验

☺教学科学与教学艺术的密切联系和相互补充表现在:

$教学科学是教学艺术的基础,教学艺术必须符合教学科学所揭示的教学本质和规律,教学艺术的创造、形成与发展必须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作为科学基础和行为准则。

$教学艺术是教学科学实验的生命力,教学科学的价值主要依靠教学艺术的表现才能得到良好的发挥。

第二节构成教学的要素

☺从动态的角度来看,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基本要素:

(1)教师;

(2)学生;

(3)教学媒体(主要指课程教材和教学手段);

(4)教学环境(主要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

$教学动态要素包括教师、学生、心理环境。

$控制和制约教学系统运行的关键因素是教师和学生。

$师生互动交流的载体是教学媒体和。

$心理环境是使教学系统中人和物的要素得物理环境以有机运作的文化与情感支撑。

一、教师

☺在教学系统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其活动主要包括:

计划、组织、辅导、评价。

☺教师的学科专业水平是影响教学成效的重要因素,而教师的教育学科知识,特别是有关教学原理与方法方面的知识,对教学成效的影响更大。

教师所具有的学科教学法知识可以大大提高特定的知识教学的成效,会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影响教师对概念或特定知识内容的表述方式。

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育学科知识是相互融合、作为整体影响教学效果的。

☺教师的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对教学成效也有显著影响。

$一般能力:

教师的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流畅性与教学成效密切相关。

$特殊能力:

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科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等与学生学科素养和学业成就之间呈正相关。

☺教师的个性品质对教学成效也影响显著,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二、学生

☺学生是知识与经验的获得者,是学习活动的直接承担者,也是教学成效的最终体现者。

☺学生的智力水平与学业成绩呈中度程度的相关,智力并不是决定学生成绩的唯一因素,学生的智商与所取得的成绩并不完全一致,造成学习成绩显著差异的是情意品质。

三、书本(教科书)

☺教学内容是在教学系统中最具实质性的因素,它主要体现在课程、教材和教科书之中。

☺课程、教材、教科书对教学内容的呈现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课程>

教材>

教科书)。

$教材是课程的重要成分,表现课程的具体内容,是课程的基本单位或“物化形态”。

$教材是成套化的系列,教科书只是其中一种地位最重要、内容最基本、发展最成熟的教材。

$教科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

☺在教学过程中,是“教教科书”还是“用教科书教”不仅反映了教科书在教学中的作用,也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观念。

教教科书

用教科书教

教科书本身是学习目的,重视的是教科书内容的掌握

把教科书作为一种信息载体或学习资源

教学关注的是“完成了”哪些既定的内容结果

教学重视的是知识获得的过程,重视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去获得知识的结论

教学往往呈现的是满堂灌“填鸭式”,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学生在通过对教科书的学习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能力,掌握方法,形成思想和观点,提高素养

四、教学环境

☺广义的教学环境是指影响学校教学活动的全部条件,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

☺狭义的教学环境特指班级内影响教学的全部条件,包括班级规模、座位规模、班级气氛、师生关系等。

设施环境(物理环境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物理环境自然环境

时空环境(班级规模和座位编排方式是两个最重要的教学空间变量)

教学环境

班风与课堂气氛

社会文化心理环境

情感环境与师生关系

$物理环境:

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物质基础,主要由学校内部的各种物质、物理因素构成。

(1)设施环境:

包括教学场所和教学用具等物质因素。

是物理环境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教学设施是否完备、良好直接关系到整个学校环境的质量和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2)自然环境:

学校所处的自然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从总体上规定了学校大的环境面貌。

(3)时空环境:

根据青少年学习心理特点及不同学科的性质,合理安排好学习时间,使学生在学习中有长有弛,劳逸结合,是创设良好教学环境的重要内容。

根据我国学校设计暂行规定,每班学生为50—54名;

前排课桌距黑板至少要有2米距离,最后一排不超过9米;

每名学生占教室的面积不小于1-1.1平方米、占空气的容积为3-4立方米。

常见的座位编排形式有秧田式、马蹄式、模型排列式,其中秧田式排列有利于全体学生面向教师,教师最易控制全班;

马蹄式使师生间有更多的交往机会;

模型排列式使学生间有更多的交互与合作。

$社会文化心理环境:

由学校内部许多无形的社会、文化、心理因素构成的一个复杂的环境系统。

(1)班风与课堂气氛:

Ø

班风是指班级所有成员在长期交往中所形成的一种共同心理倾向。

班风一经形成,便成为一种约束力。

课堂气氛指学生在课堂上所知觉到的班级团体中影响其学习的心理氛围。

影响课堂气氛的因素很多,特别与教师的领导风格有很大关系,还与师生价值观、行为准则等文化现象有关。

(2)情感环境与师生关系:

影响班风及课堂气氛的重要因素是师生关系营造的情感环境,它是指教学中形成的一种情绪、情感状态。

良好师生关系有两个特征:

学生对教师组织和管理的“权威”地位的接受;

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

从教师角度上讲,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有赖于师生交流的三个方面:

教师关心学生进步,根据学生需要和理解开展教学,多种形式评价和指导;

教师尊重学生作为“学习者”的角色;

教师应视学生为独立的人,师生之间平等,通过相互了解和尊重建立良好关系。

第三节教学的若干原理

一、师生互动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过程,师生双方都是活动的主体。

在师生双方的教学关系中:

教师是主导性主体;

学生是发展性主体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表现在:

对施予学生教学影响的控制作用;

对学生的影响作用。

肯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并不意味着否定学生的主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既是受动的一面,也是主动的一面。

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时期,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均需要教师传授和引导,并为之提供机会和条件,客观上要求教师给予帮助和培养,这正是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的客观表现。

学生的主动性是构成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因素,既是教师活动的任务和内容,也是衡量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标志。

离开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会丧失其内涵,失去了教育的目的和归宿。

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就是为了使学生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学生是发展性主体的含义包括: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是自我教育的主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表现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具有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二、合作教学

☺合作教学是一种与权利主义、强迫命令相对立的全新教学观,包括以下内容:

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可塑造的(合作教学的重要前提)。

儿童发展有赖于优化儿童生活环境(在师生互敬互爱、平等、合作的交往中,最大限度地激活儿童内在机能,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形成独立自主、团结友爱的精神,激发强烈的认识欲望和创造积极性。

教材的难度应略高于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为合作教学提供了空间)。

三、教学相长

☺我国古代一方面极为强调教师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强调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独立的钻研。

☺《学记》中提出,“教学相长”的意思是教与学是相互作用的。

(1)学生要靠自己的努力,从“学会”到“会学”,能够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2)教师要从“教”到“不教”,从信息提供者转变为“教练”和学生的“学习伙伴”,要教人先教己。

第四节教学水平的分类及其作用

☺美国教育家布卢姆提出了教育目标分类学思想,他把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级:

教学目标层级

主要标志

培养的基本能力

相对应的布卢姆目标分类

第一层级

记忆因素

以记忆为主

知识

第二层级

理解因素

以理解为主

理解、应用、分析、综合

判断因素

以判断为主

评价

☺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水平三者是相互联系的:

任何教学内容在教学中的实现都是在一定教学水平上的操作;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是互相依赖的,两者必须匹配。

☺教与学的行为包括:

知识的获得、知识的应用和教学评价。

☺教与学的水平包括:

记忆水平、解释性理解水平和探究性理解水平三个等级。

☺教学目标可以演化为:

教与学的水平(三级水平)学习行为(三种行为)学习内容的目标体系。

教学水平

教学目的或特点

教学目标

记忆水平

目的在于识别或记住事实材料,使之再认或再现,不求理解,机械模仿,教学中以教师得出的结论为主,反复训练学生记忆功能。

记忆、模仿

解释性

理解水平

教师变换各种角度对知识和技能的讲授和解释,设计各种例题和变式,使学生对知识加以领会,并将学到的知识、技能在一定范围内的新的情境中加以应用。

说明性理解

封闭性转换

探究性

有目的地引起新问题情境的认知冲突,促使学生积极介入。

探究性理解

开放性转换

第五节选择有效的教学模式

一、教学模式的概念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中介,是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的较为稳定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

教学模式不同于教学方法,它涵盖了具体的教学方法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