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760418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235.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文档格式.docx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文档格式.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文档格式.docx

是指遗传特性在—定环境条件下的具体表现。

微生物变异发生最快、迅速、常见。

不一定都是变异或都能遗传。

突变:

是遗传物质核酸(RNA,DNA)中的核苷酸顺序发生了稳定的可遗传的变化。

(合段发生改变,而引起遗传性状改变)

包括:

染色体突变和基因突变。

微生物主要是基因突变。

二、DNA是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一)从孟德尔的粒子到DNA双螺旋结构

1865(1866)年:

孟德尔:

发现遗传规律分离、自由组合规律

1893年:

Overton发现植物细胞减数分裂。

1900年:

重新发现孟德尔定律,建立遗传学。

1901年:

发现X染色体。

1902年:

建立细胞遗传学。

1903年W.S.Sutton,染色体的遗传行为与性状的遗传行为有着平行的关系。

1905年:

Wilson发现性染色体

1905-08年:

发现连锁基因。

1906年:

提出性染色体。

1909年:

丹麦生物学家W.L.Johannsen提出基因概念。

1910年:

摩尔根(Morgan)建立基因学说。

1913年:

减数分裂与孟德尔定律联系起来。

得到正确解释。

1910-27年:

连锁互换。

1935年:

电镜问世。

20世纪40、50年代,3个典型实验:

1944年:

肺炎双球菌转化。

遗传信息物质是DNA,核酸水平

1952年:

WatsonCrick提出DNA结构。

1953年:

Hershey和Chase同位素标记大肠杆菌噬菌体T2,证明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Fraenkel—Conrat和Singer的烟草花叶病毒重组实验证实了RNA也是遗传物质。

1957年—58年:

DNA半保留复制。

分子遗传学和分于生物学。

1960年:

体细胞融合技术。

(二)遗传物质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

除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外,其余生物体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分染色体DNA和染色体外DNA。

1、DNA在原核微生物中的存在方式

原核微生物细胞最大的特点:

无核膜与核仁的分化,染色体DNA处于核区,无组蛋白,近年来发现细菌染色体DNA也与类组蛋白的碱性蛋白相结合。

几种原核微生物染色体的物理特性见表8—1。

原核细胞的染色体外DNA主要指质粒。

2.DNA在真核微生物中的存在方式

真核微生物DNA分为核DNA和核外DNA。

核DNA即染色体DNA,与组蛋白结合构成具合染色体。

组蛋白已发现有4种:

H2A、H2B、H3、H4。

每种组蛋白各有2个分子与DNA形成核小体。

组蛋白有保护作用(DNA),影响DNA基因的表达。

核外DNA主要为线粒体DNA、质粒DNA等。

酵母菌DNA的主要存在方式见表8—2。

三、基因和性状

(一)基因的概念

基因是由丹麦生物学家W.L.Johannsen于1909年提出来的.他用“基因”这个术语来代替孟德尔的“遗传因子”。

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有较明确的概念。

“基因”是一个具有遗传因子效应的DNA片段,它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

(二)性状与基因表达

性状是构成一个生物个体的结构、形态、物质和功能等各方面特征的总称。

基因决定性状,性状是基因表达的结果。

基因:

分为调节基因、操纵基因和结构基因3大类。

结构基因:

是细胞结构、组成及完成细胞功能所需的蛋白质等编码的基因。

蛋白的表达不仅受结构基因控制,同时也受调节基因和操纵基冈的调控。

遗传信息通过“中心法则”传递。

第二节细菌的基因转移和重组

方式:

真核生物:

染色体的重新组合,即杂交(有性),准性生殖。

原核生物:

转化、传导、接合、溶原性转变等方式。

接合是通过细菌间的接触;

转化是通过裸露的DNA;

转导则需要噬菌体作媒介。

基因重组:

两个不同性状个体的遗传基因转移到一起,遗传分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遗传型个体。

一、接合(细菌杂交):

遗传物质通过供体菌和受体菌二个完整细胞间的直接接触,而进行的DNA转移和重组。

即:

供体和受体细胞直接接触,而传递遗传物质的现象。

(一)、大肠杆菌杂交实验

1946年,莱德伯格(J.Lederberg)和塔图姆(E.L.Tatum)发现。

遗传物质:

一个基因,或质粒,或染色体,或质粒和染色体均可以。

结合实验:

E.colik12二个缺陷型菌株。

亲本Ⅰ(PⅠ):

Bio-,Met-,thr+,Leu+(A-B-C+D+)

亲本Ⅱ(PⅡ):

Bio+,Met+,thr-,Leu-(A+B+C-D-)

PⅠ,PⅡ分别在基本培养基上均不能生长,但将PⅠ,PⅡ混合后。

在基本培养基上,却可以生长,出现频率为10-6—10-7。

即找到了Bio+,Met+,thr+,Leu+的菌株。

U型管实验:

排除由转化引起的,是由二个细胞接触引起的。

在U型管中部放一个滤使细胞不能通过,而培养基和DNA片段可以通过,然后在U型管的两端分别接入菌种PⅠ和PⅡ,在一端压入无菌空气,使培养基流动,培养一段时间以后,取出菌种涂平板,结果二边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没有找到Lio+,Met+,thr+,Leu+。

证明:

细菌细胞间没有直接接触就不能进行遗传物质交换,细胞间不接触,遗传物质就无法转移。

(二)接合菌株与F因子:

E.coli:

有性别分化,决定性别的因子,F因子。

1、F因子:

一种质粒,又叫致育因子,性因子。

是染色体外的环状DNA分子(为大肠杆菌染色体的2%),分子量5*107D,6*104bp,可编码40—60种蛋白质。

P170(T8-1)

P170T8-1F因子存在和转移方式

基因组有3个主要区段,第一段:

是控制自主复制区段;

第二段:

是控制细胞间传递的基因群区段,第二段:

是控制重组区段。

2、F+菌株:

含游离F因子菌株为雄性菌株,还可使细胞产生1—4条性伞毛。

游离F因子,可以独立于细胞核进行复制。

3、Hfr菌株:

:

F因子整合到DNA的特定位置上的菌株,为高频重组菌株(Hfr),与宿主染色体同步复制。

重组频率高。

4、Fˊ菌株和Fˊ因子:

F因子从细菌DNA上脱落下来,而带有细菌DNA的F因子。

Fˊ因子:

带有细菌DNA的F因子。

Fˊ菌株:

带有Fˊ因子细菌。

5、F-菌株:

不含F因子的菌株为F-

6、附加体:

F因子能与DNA整合又能脱离,形成质粒,这类质粒叫附加体。

F+因子的菌株F+不含F因子的为F-。

(三)几种杂交的结果(细菌杂交):

1、F+×

F-——F++F+

F+与F-接合时,F+的F因子复制后单链DNA通过性伞毛进入F-,然后再形成双链环状DNA,即F与F-变成F+,另一个不变。

Fˊ×

F-——Fˊ+Fˊ

Fˊ与F-接合时,F菌株即获得F因子,也获得了Fˊ因子的若干性状,使F-变成Fˊ。

Fˊ因子复制后进入F-使F-变成F‘。

2、Hfr×

F-——Hfr+F-

Hfr×

F----------Hfr+Hfr(P170)

Hfr与F-接合时,Hfr染色体在F因子处发生断裂,由环状变成线状,以单链进入F-菌株,进入时染色体先转移,F因子最后进入F-,由于整个转移完约100分钟才能完成,但由于环境的种种因素的变化。

很容易使Hfr断裂而中断杂交,使F因子不能进入F-。

F因子保留在Hfr中。

未使F-变成Hfr。

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才可使F因子进入F-,是F-变成Hfr。

3.Fˊ×

F-及Hfr×

Hfr杂交

仅少数个体(0.1%---1%)可进行。

因为携带F因子菌体表面的抗原性及表面电荷均不同于F—菌,其表面成分阻碍了携带F因子的两菌之间形成接合对,故不能杂交。

但F+菌在饥饿状态下,会失去表面阻碍性组分而获得F—菌的性质,能与雄性菌接合。

但在新鲜培养基中,又恢复了F+菌的正常表面性质,这种在遗传特性上的变化称为拟表型变化。

接合的普遍性:

E.colik12为最初实验菌株。

细菌,放线菌均可以接合,以G-菌中的环门氏菌,志贺氏菌。

赛氏杆菌,弧菌,固氮菌,克氏杆菌等较常见。

放线菌中链霉菌属和诺氏菌属。

二、转化:

转化因子DNA的证实,是现代生命科学发展的重要起点。

发现:

1928年,英国格里非斯(Griffith)。

肺炎链球菌对小鼠的感染实验,首次发现。

肺炎双(链)球菌转化实验:

(SⅠ、SⅡ、SⅢ、RⅠ、RⅡ、RⅢ为血清型)

S型:

光滑型、有毒。

R型:

粗糙型,无毒。

肺炎双球菌可使人患肺炎,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1、SⅢ型——鼠体——死亡

2、RⅡ型——鼠体——生活正常

3、SⅢ型—△—杀死——鼠体——正常生活

分离

4、SⅢ型+RⅡ型——鼠体——死亡——SⅢ型菌。

(一)几个概念

1.什么是转化

受体细胞从外界直接吸收来自供体细胞的DNA片段,并与其染色体同源片段进行遗传物质交换(整合到受体细胞基因组中),从而使受体细胞获得新的遗传特性的现象称为转化。

2.转化子:

经转化后出现了供体性状的受体细胞称转化子

3.转化因子:

有转化活性的外来DNA片段。

4.感受态:

细菌能够从周围环境中吸收DNA分子进行转化的生理状态称感受态

(二)转化的条件

包括受体菌与外源DNA的条件P171(表8—3)

(三)转化过程主要通过3个步骤完成。

1.感受态细胞的建立

受体细胞必须处于感受态,最易接受外来的DNA片段。

2.DNA的结合和摄取

(1)供体双链DNA与受体细胞壁上的受体位点相结合。

此步最初可逆,随着与细胞膜蛋白的作用,与细胞壁的结合则变得稳定后,而不可逆。

(2)过核酸酶降解核酸。

已知有二种核酸酶

细胞壁上的核酸酶:

把结合的DNA随机切割;

细胞膜上的核酸酶:

后者将双链中的单链降解。

过程:

一条链被核酸酶降解,另一条链进入受体细胞。

也有完整的双链被摄取的。

3.转化子与染色体重组过程复杂

(1)单链DNA进入受体细胞后,与受体细胞双链DNA同源片段发生交换重组。

(2)双链DNA进入受体细胞后,由DNA结合蛋白或胞内小泡包裹,转运到受体染色体区,—条链被降解,另一条链则与受体菌DNA整合,形成供体DNA—受体DNA复合物,通过DNA复制和细胞分裂而表现出转化性状P172(图8—3)。

(四)感受态的机理机理

只有处于感受态的细胞才能吸收外源DNA实现转化。

感受态本质的解释:

(1)局部原生质体化假说:

认为处于感受态的受体菌局部失去了细胞壁,使外源DNA能顺利通过膜进入菌体。

(2)酶受体假说:

认为是受体细胞表面出现了—种能结合DNA并使之进人细胞的酶。

(3)转化模型:

感受态因子与细胞表面受体相互作用,诱导感受态特异蛋白(如自溶素、部分核酸酶)等表达,与外源DNA结合,降解DNA为单链DNA,单链DNA与感受态特异蛋白结合而进入细胞。

转化微生物:

除肺炎双球菌,还有:

E.coli,嗜血杆菌属,奈氏菌属,葡萄球菌属,假单细胞杆菌属。

酵母菌粗糙链的链孢霉等真菌也可转化。

转化率为:

0.1---1%。

转染:

用病毒的核酸感染受体细胞,能产生大量病毒。

与转化不同。

自然遗传转化:

是某些细菌的一种生理特性,自然发生的。

人工转化:

是用人工方法诱导而产生的转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