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智能化系统安装、调试、测试、验收方案说明.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57222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244 大小:3.6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篇 智能化系统安装、调试、测试、验收方案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4页
第二篇 智能化系统安装、调试、测试、验收方案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4页
第二篇 智能化系统安装、调试、测试、验收方案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4页
第二篇 智能化系统安装、调试、测试、验收方案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4页
第二篇 智能化系统安装、调试、测试、验收方案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篇 智能化系统安装、调试、测试、验收方案说明.docx

《第二篇 智能化系统安装、调试、测试、验收方案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篇 智能化系统安装、调试、测试、验收方案说明.docx(2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篇 智能化系统安装、调试、测试、验收方案说明.docx

第二篇 智能化系统安装、调试、测试、验收的方案说明

第一章系统调试组织架构及组织方案

由于本工程面积大,工期紧,智能化子系统多且技术相对较复杂,调试工作是整个工程的重中之重,因此本工程进行调试时将组建一个强大的调试领导小组,小组由具有丰富的同等类似工程项目调试经验的人员组成,并将项目部内各级领导纳入调试领导小组,以便对调试进行总体统筹,同时也方便在调试中遇到的问题能在最短时间内解决。

建筑设

备管理

/智能化集成系统调试小组

信息设

施管理系统调试小组

安全技

术防范系统调试小组

智能照

明控制系统调试小组

信息化

应用系统调试小组

机房工

程调试小组

项目技术负责人

项目副经理

项目经理

一、调试组织架构

调试/试验工程师

软件

开发/联调工程师

配合调试施工员

调试资料记录员

厂家调试人员

二、调试人员的组成

调试领导小组设组长一名,由项目经理担任,副组长两名,分别由项目副经理和项目技术负责人担任。

为加快调试进度保证在工期计划内完工,调试组共分为六个调试小组,每个调试小组负责相关子系统,调试小组内设置系统调试/试验工程师、软件开发/联调工程师、配合调试施工员、调试资料记录员和厂家调试人员。

调试组对所有智能化子系统的调试进行整体组织、安排、调试计划和方案的制定,每个调试小组进行调试后将把调试结果汇总,并将调试结果上报调试组。

3-2-7

三、调试人员岗位职责

我司将配置经验丰富、专业全面、层次齐全的施工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参加工程的联合调试工作,岗位职责如下:

1、组长(项目经理)

组长是本工程项目经理,负责整体调试工作安排,对人员配置、机具配置和进度计划进行总体统筹安排。

2、副组长(项目经理)

负责人员、材料、机具组织和调配的具体工作,负责调试进度计划的落实,负责与外部其它施工单位的沟通、协调与配合。

3、副组长(项目技术负责人)

负责组织各子系统调试方案的编制工作,对各弱电子系统的调试方案进行审批,负责对各级人员进行调试的交底和教育工作,以及处理调试过程中的技术难题。

4、系统调试/试验工程师

系统调试/试验工程师负责编制单机调试方案和子系统调试方案,负责做好调试的现场、环境、技术和系统的准备工作,直接负责子系统的调试进度计划、资源配置要求和调试问

题的解决。

5、配合调试施工员

配合系统调试主管工程师进行现场的调试,及管理调试施工班组人员。

6、厂家调试技术员

配合系统调试主管工程师进行现场的调试,及时解决调试过程中的问题。

7、调试记录员

调试记录员负责做好调试效果的检验、检测和记录工作。

第二章系统调试步骤及流程

调试前线路及设备接线检查

调试前工具准备

调试前准备

调试前场地清理

一、系统调试流程

单机单点调试

子系统调试

模拟现场调试

填写调试记录

配合机电等单位进行联合调试

二、系统调试步骤

1、调试前准备工作;

2、按照设计和布局要求检查设备的安装和线缆连接情况;

3、对所有设备通电并进行相应的参数设定;

4、对各子系统内的各个设备单独进行运行检查测试;

5、将各子系统的所有相关设备配合使用,进行系统整体的调试并填写调试记录;

6、所有系统都完成基本的调试后,配合机电等其它单位进行整个广州中国石油大厦酒店弱电智能化系统设备采购及相关服务项目的总体联合调试。

第三章系统调试准备工作

由于本工程面积大,各智能化子系统技术相对较复杂,调试计划根据智能化系统的特点,我们在整个调试过程中实行分系统、分栋、分区进行,并注重调试的系统协调性,尽可能将设备及附件的单体检测与试验、能独立进行的系统检验试验安排在系统调试前进行,以保证有足够的时间配合机电等其它单位进行广州中国石油大厦酒店弱电智能化系统设备采购及相关服务项目的总体联合调试,缩短完工时间,并满足调试的质量要求。

在调试安排上,先进行分系统、分区分片并行调试,区域调试好后再进行联合调试。

一、调试前施工条件准备

1、任何部位安装工作完成后,我司立即清理现场并清除所有垃圾,使该安装部分以及通道处于整洁、待调试状态。

2、待系统设备全部安装完成后,检查所有线路敷设和接线是否全部符合设计图纸和设备接线要求。

各设备按子系统分类检查,进行单机运行检测,与其它各子系统的联动、信息传输和线路敷设满足设计要求。

3、待调试的系统已安装完毕,功能完整,满足全面或阶段性完工的要求,相关项目已没有影响调试结果的后续工序,系统上的临时固定物已拆除,系统中的仪表器具经检定合格。

二、调试前测试工具准备

1、接线电阻测量仪

用于电阻率、接地电阻的测量。

2、万用表

测量电阻、电压、电流值,用于线路测量、系统调试。

3、摇表

额定电压500V,用来测量和检查线路设备或线路的绝缘电阻。

4、全频电视信号发生器

用于有线电视系统线路测量和用作系统调试的信号源。

5、场强仪

用于测量电磁场强度。

6、示波器

用于系统调试中测量信号快速变化的波形。

7、逻辑笔

用于系统调试中测量数字电路或系统中某点的逻辑状态。

8、数字查线仪

用于线路查线、查短路、查绝缘等。

9、网络电缆测试仪(DTX1200)

用于网络电缆的测试,测试可自动与标准进行比较,并且显示通过(Pass)或错误

(Fail)信息,通过RS-232串口连接电脑,可打印测试报告。

10、声频信号发生器

11、噪声信号发生器

具有粉红噪声输出功能,粉红噪声(-3dBoct)的频谱密度:

20~20000Hz,在“衰减器输出”或负载端开路时不均匀度优于±1.5dB。

三、调试方案的编制

调试前30天,由项目经理部统筹安排编制各子系统的调试方案和联合调试方案,并提交业主代表及监理工程师审核认可,最终的认可文件将用于指导调试工作,并归档管理。

第四章 线槽及管线敷设方法及施工程序

第一节 系统概述

一、广州中国石油大厦酒店弱电智能化系统设备采购及相关服务项目工程公共管槽主要有:

Ø竖井主干线槽

Ø水平走廊公共部分主干线槽

Ø电源镀锌线管

Ø墙身暗敷镀锌线管

线管、线槽大致敷设位置及功能表

序号

线管、线槽项目

起点终点

功能

备注

1

竖井主干线槽

主楼九层网络中心机房经竖井到地下

层与天面层

敷设主干光缆、大对数语音电缆

主楼地下二层消防控制室经竖井到地下室与天面层

敷设有线电视线缆、闭路电视监控视频及控制线缆,楼宇自控、背景音乐、智能照明、门禁一卡通、信息导引、多媒体会议、酒店客房中

控等系统通讯线缆

2

水平走廊公共部分

主干线槽

竖井经走廊公共走

廊到办公区域

敷设末端设备通讯线、

线缆

3

电源镀锌线管

电箱到需供电设备

敷设电源线

4

墙身暗敷镀锌线管

水平线槽或地下分

支线槽到末端设备

敷设智能化线路

二、线管、线槽连接示意图

线槽线管连接示意图

第二节 系统施工方法及工艺措施

一、线槽敷设

1、施工程序

订货

水平放线

支架、吊架安装

线槽连接

线槽固定

接地跨接线安装

2、施工方法及工艺

Ø金属线槽不作设备的接地体。

金属线槽全长不少于2处与接地(PE)或接零

(PEN)干线连接。

Ø金属线槽不得熔焊跨接接地线,金属线槽间连接板的两端不少于2个有防松螺帽或防松垫圈的连接固定螺栓。

Ø线槽安装应牢固,保证横平竖直。

在有坡度的建筑物上安装时,应与建筑物有相同坡度。

电缆线槽水平敷设时,直负荷曲线选取最佳跨距进行支撑,跨距一般为1.5~3m,垂直敷设时,其固定点间距不宜大于2m。

Ø金属线槽宜高出地面2.2m以上。

线槽顶部距楼板不宜小于300mm;在过梁或其他障碍物处,不宜小于50mm。

Ø电缆线槽内每根电缆隔50m处,电缆的首段、尾端及转弯初应标记,注明电缆编号、型号、规格、起点和终点,标示方法得当;

Ø在线槽穿越墙体或楼板时需要进行防火封堵。

Ø线槽进入箱的入口,应加装绝缘板,绝缘板上开比箱进线口小的孔,并在孔的四

3-2-17

周安置绝缘胶,保证电线避免割伤,并保证线槽与箱的接触位无缝隙。

Ø线槽的终端应安装终端封头。

Ø金属线槽的规格选择:

金属线槽的截面积利用率不应超过40%。

Ø金属线槽敷设时,在下列情况下设置支架或吊架:

——线槽接头处;

——每间距3m处;

——离开线槽两端出口0.5m处;

——转弯处。

二、线管明装敷设

1、施工程序

施 工 准 备

测 量 定 位

支、吊架、管弯预制

箱、盒、支吊架安装

线管敷设

线管跨接地线

防腐处理

2、施工方法及工艺

Ø明配管路的施工方法,一般为配管沿墙、支架、吊架敷设,管子在敷设前应按设计图纸或标准图,加工好各种支架、吊架和大钢管的预弯制。

Ø支架、吊架制作一般采用角钢,小型槽钢与钢板加工制作,下料应用钢锯和切割

机切割,严禁用电气焊切害(钢板除外),钻孔应用手电钻和台钻钻孔,严禁用电、

气焊吹孔。

Ø测量定位

钢管中间管卡最大距离

钢管名称

钢管直径(mm)

15~20

25~30

40~50

65~100

厚钢管

1500

2000

2500

3500

薄钢管

1000

1500

2000

Ø明配管应在建筑物装饰面完成后进行。

在配管前应按设计图纸确定配电设备位置,各种箱、盒及用电设备位置,并将箱、盒与建筑物固定牢固,然后根据明配管线应横平竖直的原则,顺线路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进行弹线定位,测量出支吊架的间距和固定点的具体位置。

支吊架固定点的距离应均匀,管卡与终端、转弯中点、电气器具或接线盒边缘距离为150~500mm,直线管的中间管卡最大距离如下表:

Ø电缆管不宜平行敷设于热力设备和热力管道的上部,与热力管道,热力设备之间的净距,平行时不应小于1m,交叉时不应小于0.5m,当受条件限制时应采取隔热保护措施。

Ø电缆、线管与其他管道(不包括可燃及易燃气体、液体管道)的行净距不应小于

0.1m,当与水管同侧敷设时,宜敷设在水管的上方。

Ø支吊架采用膨胀螺栓固定在建筑物上,各支架的同层横档应在同一水平上,其高低偏差不应大于5mm,支吊架的层间允许最小距离,控制电缆为

120mm,6~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为200~250mm。

Ø钢管可采用手工和机械冷弯,PVC管采用弯管弹簧插入管内需煨弯处进行手工冷弯制,明配管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管外径6倍,同时不应小于所穿入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Ø钢电缆管连接应采用丝扣连接或套管焊接,连接应牢固、密封应良好,钢电缆管不宜直接对焊,PVC管采用套管胶合剂粘接或丝扣连接。

Ø配管时要注意每根电缆管弯头不宜超过3个,直角弯不宜超过2个。

Ø管路超过下列长度,应加装接线盒,其位置便于穿线:

无弯时30m;有一个弯时20m;有二个弯时15m;有三个弯时8m。

管路垂直敷设时,根据线缆截面增设固定线缆用接线盒,50mm2及以下为30m;79~95mm2时为20m;120~240mm2时

为18m。

当PVC管的直线长度超过30m时,宜加装伸缩节,明配管在通过建筑物伸缩缝各沉降缝应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