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某土地整理项目施工设计报告_secret.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56377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9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泸州市某土地整理项目施工设计报告_secret.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四川省泸州市某土地整理项目施工设计报告_secret.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四川省泸州市某土地整理项目施工设计报告_secret.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四川省泸州市某土地整理项目施工设计报告_secret.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四川省泸州市某土地整理项目施工设计报告_secret.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泸州市某土地整理项目施工设计报告_secret.docx

《四川省泸州市某土地整理项目施工设计报告_secret.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泸州市某土地整理项目施工设计报告_secret.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泸州市某土地整理项目施工设计报告_secret.docx

目 录

1.前言 4

1.1.项目建设目标任务 4

1.2.项目建设工期 5

1.3.项目建设依据 5

2.工程概况 7

3.项目区概况 8

3.1.自然条件 8

3.1.1.水文与气象 8

3.1.2.地形地貌 9

3.1.3.土壤 9

3.1.4.工程与水文地质 10

3.2.社会经济条件 10

3.3.项目区基础设施现状 11

3.3.1.交通设施现状 11

3.3.2.水利设施现状 11

3.3.3.电力设施现状 12

3.4.土地利用现状 12

3.5.新增耕地潜力分析 14

4.项目区规划方案 15

4.1.规划标准 15

4.1.1.新增耕地率标准 15

4.1.2.灌溉设计标准 15

4.1.3.建筑物设计标准 15

4.1.4.田间道路设计标准 15

4.2.项目工程总体布局 15

4.2.1.土地平整工程 16

4.2.2.农田水利工程 16

4.2.3.田间道路工程 16

4.2.4.其他工程 错误!

未定义书签。

5.工程设计 17

5.1.土地平整工程 17

5.1.1.水田整理 17

5.1.2.旱地整理 17

5.1.3.未利用开发 18

5.2.农田水利工程 19

5.2.1.维修山平塘 19

5.2.2.新建蓄水池 21

5.2.3.新建提灌站 24

5.2.4.维修提灌站 错误!

未定义书签。

5.2.5.新建渠道 27

5.2.6.维修渠道 错误!

未定义书签。

5.2.7.新建出水池 29

5.2.8.新建沉砂池 30

5.2.9.新建输水管 30

5.2.10.新建囤水田 30

5.2.11.新建涵洞 31

5.3.田间道路工程 32

5.3.1.田间道路布置 32

5.3.2.维修田间道 32

5.3.3.新建田间道 34

5.3.4.维修生产路 35

5.3.5.新建生产路 36

5.4.其他工程 36

5.5.项目工程设计计算 37

6.施工组织设计 39

6.1.施工条件 39

6.1.1.自然条件 39

6.1.2.交通条件 40

6.1.3.劳动力情况 40

6.1.4.建筑材料 40

6.2.施工程序及施工方法 41

6.2.1.主要施工方法 41

6.2.2.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及方法 45

6.3.施工组织 47

6.4.施工管理 47

6.5.施工场地布置 49

6.5.1.区内交通 49

6.5.2.施工临时设施 49

6.5.3.施工用水、电 50

6.6.质量保证和工期保证措施 50

6.6.1.质量保证措施 50

6.6.2.工期保证措施 53

6.7.季节性施工措施 54

6.7.1.高温施工措施 54

6.7.2.雨季施工措施 54

6.8.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55

6.9.施工过程及完工移交前的工程保护措施 56

6.10.工程保修措施 57

6.11.总体施工部署及总体施工进度计划 57

6.11.1.施工进度计划 57

6.11.2.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59

6.11.3.总体施工部署 59

7.附表:

工程量清单 65

1.前言

土地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生存基础和农业生产不可代替的生产资料,是人类创造财富的基本资源。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多地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为此,国家制定了“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确定了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具体目标。

土地整理是深入贯彻新《土地管理法》,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是提高土地质量,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的重要手段。

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对于缓解人地矛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增产增收,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 加快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1.项目建设目标任务

项目区幅员面积1200.02hm2,建设规模1006.61hm2,新增耕地面积130.45hm2,预算总投资1491.57万元。

1.土地平整工程

水田参与归并田坎面积436.43hm2,旱地参与坡改梯156.12hm2,未利用地4.19hm2,田坎253.95hm2,通过水田归并田坎和旱地坡改梯工程,并对未利用地进行坡改梯工程措施,开发为旱地耕作。

竣工后,区内灌溉水田面积增加为530.96hm2,旱地面积增加为186.84hm2。

2.农田水利工程

新建提灌站1座;维修提灌站1座;新建蓄水池90口;新建渠道:

0.4×0.6m渠道1197.56m,0.6×0.6m渠道1470.81m,0.6×0.8m渠道

576.03m;维修渠道:

0.4×0.4m渠道279.61m,0.6×0.6m渠道

1554.26m;新建输水管765.94m;维修山平塘37口;新建涵洞14处;新建出水池1口;新建沉砂池7口;新建囤水田15.09hm2。

3.田间道路工程

维修田间道12916.15m;新建田间道10472.06m;维修生产路5226.15m;新建生产路6579.25m。

4.其他工程

栽种行道树(水杉)10472株。

1.2.项目建设工期

项目建设工期为:

2008年3月~2009年2月。

1.3.项目建设依据

(1)《xx省xx市xx区通滩镇土地整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

(2)《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

(3)《土地开发整理标准》;

(4)《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

(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

(6)《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SL/T4-1999);

(7)《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SL267-2001);

(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1996);

(9)《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00);

(10)《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1992);

(11)《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SL73—1995);

(12)《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L18—1991);

(13)《节水灌溉技术规范》(部颁SL207.98);

(14)《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DL5077—1997)。

(15)项目区1:

2000数字地形图;

(16)相关行业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

2.工程概况

1)项目名称:

xx省xx市xx区通滩镇土地整理项目

2)项目地点:

项目区位于xx区东南部的水岭乡,距城区19公里,幅员面积69平方公里。

项目区内水资源丰富,乡镇公路贯穿项目区,交通条件较好。

3)项目范围:

包括大南、青春、肖祠、常乐寺4个村,42个组。

项目区四至:

东至本乡马双村和石踏边村,南与纳溪区相邻,西至本乡石佛寺村、曹河村、肖咀村,北与本乡火炬村、红卫村相接。

所在图幅号为:

H-48-116-

(33)、H-48-116-(34)、H-48-116-(41)、H-48-116-(42)。

4)项目规模:

项目总规模为1253.53hm2,其中建设规模为869.34hm2。

5)项目类型及性质:

xx市重点投资土地整理项目。

3.项目区概况

3.1.自然条件

3.1.1.水文与气象

项目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的盆地南部长江河谷区,海拔400米以下区域具有准南亚热带气候特点。

境内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日照比同纬度地区偏多,光、热、雨同步集中,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光照一般,秋季多绵雨,四季分明,夏长冬短,雨热同季。

春早,多春旱,早春寒潮频繁;夏季温湿度高,常有伏旱发生,并常受暴雨、冰雹袭击;秋季多绵雨;冬季霜雪少。

气温:

年平均气温17.9℃,月平均最高气温在7月,为27.1℃,日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8月,为40.3℃。

月平均最低气温在1月,为7.6℃,日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为-1.9℃。

年相差19.5℃,累年无霜期平均为341天。

降水:

年平均降雨量1149.7毫米,最多年为1455.8毫米,最少年为

1960年,仅778毫米;全年各月降雨分配不均,最多是7月,为185.5毫米;

9月次之,为190.1毫米;5-9月占全年总降雨量47%,春季占全年总降雨量

21%,夏季占全年总降雨量47%,秋季占全年总降雨量24%,冬季仅占全年总降雨量8%。

日降雨量在50.0毫米以上之暴雨多出现在4-10月;100.0毫米以上之大暴雨出现在5-9月。

湿度:

年平均相对湿度80%,最大相对湿度出现在12月,达到87%,最小相对湿度出现在4月,为77%。

其余各月湿度悬殊不大。

蒸发:

累年年平均蒸发量1093.6毫米,最大月平均蒸发量出现在7月,为157.3毫米。

最小蒸发量是1月,仅28.3毫米。

日照:

年平均日照时数1259.9小时,最多1563.5小时,最少是1991

年仅872.1小时,最多月是1972年8月,达420.8小时,最少月是1996年

1月,仅为4.2小时,多年平均太阳总辐射为86.5千卡/cm2。

3.1.2.地形地貌

xx区地处“重庆弧褶带”与“江安、纳溪、合江大向斜”的结合部,东部即长江南岸辖区,地势南面高,北面低;西部即长、沱江之间辖区,地势为中间高,南北低,以丘陵平坝为主,约占总面积的79.35%。

项目区位于长江流域和赤水河流域的分水岭上,北边大南村地西部高,东部低;倒

流河的北支流与南边支流及先市河西岸支流的分水岭从东北至西南贯穿项目区青春、常乐寺和肖祠村,三个村的地势分别向东南和西北倾斜,其中常乐寺的南部地势相对较陡峻。

项目区地形以中丘为主,高程一般在

350米至450米之间,偶有大于450米的山丘。

最高点为大南山顶峰,高程约460米;最低点是东南角先市河西岸小支流柏林湾处的小溪边,高程约为350米。

最大相对高差110米。

区内最小坡度3°。

3.1.3.土壤

项目区土壤主要由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灰棕紫色砂页岩互层风化物发育而成。

主要土属有灰棕紫色水稻土和灰棕紫泥土。

灰棕紫色水稻土面积大,分布广,胶体品质好,先天肥力较高,适宜水稻和水旱作物生长;灰棕紫泥土主要为沙溪庙组灰棕色、紫灰色砂页岩不等厚互层的风化物发育而成,含矿物元素丰富,胶体品质好,宜种宜肥性宽,面积大,分布广,利用率高,作物产量高。

土壤理化性质见下表:

土壤理化性质表

含量

土 类

有机质

碱解氮

速效磷

速效钾

酸碱

全氮

(%)

(PPM)

(PPM)

(PPM)

(PH)

(%)

灰棕紫色水稻土

0.91-3.48

54-231

0-28

11-332

4.6-7.9

0.045-0.179

灰棕紫泥土

0.3-3.28

28-127

0-37

23-316

4.4-8

0.021-0.121

工程与水文地质

3.1.4.

项目区地下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