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师刘庆检有机相关实验课件_精品文档PPT资料.ppt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480007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PPT 页数:100 大小:9.9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师刘庆检有机相关实验课件_精品文档PPT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山师刘庆检有机相关实验课件_精品文档PPT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山师刘庆检有机相关实验课件_精品文档PPT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山师刘庆检有机相关实验课件_精品文档PPT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山师刘庆检有机相关实验课件_精品文档PPT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师刘庆检有机相关实验课件_精品文档PPT资料.ppt

《山师刘庆检有机相关实验课件_精品文档PPT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师刘庆检有机相关实验课件_精品文档PPT资料.ppt(10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师刘庆检有机相关实验课件_精品文档PPT资料.ppt

液体沸点与所受压力有关,即压力降低、沸点下降。

因此,液体沸点与所受压力有关,即压力降低、沸点下降。

因此,高沸点化合物可在减压下、在较低的温度下蒸出。

这种在高沸点化合物可在减压下、在较低的温度下蒸出。

这种在较低的压力下进行蒸馏的操作称为减压蒸馏。

较低的压力下进行蒸馏的操作称为减压蒸馏。

用于沸点较高或常压高温蒸馏热不稳定的有机化合物的分用于沸点较高或常压高温蒸馏热不稳定的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

离、提纯。

当压力降至当压力降至20mmHg时,多数有机化合物的沸点比常压下时,多数有机化合物的沸点比常压下的沸点下降的沸点下降100-120C;

当压力在;

当压力在25mmHg以下时,压力每以下时,压力每降低一半,沸点下降降低一半,沸点下降10C;

当减压蒸馏在;

当减压蒸馏在10-25mmHg间进间进行时,压力每降低行时,压力每降低1mmHg,沸点下降,沸点下降1C。

压力温度关系图(三线图)的使用。

1718减压下沸点表示:

减压下沸点表示:

120C/20mmHg,118-20C/20mmHg真空度真空度:

低真空低真空1.333100kPa(10760mmHg),一般可用水泵获得;

一般可用水泵获得;

中真空中真空0.133133.3Pa(10-310mmHg),可用油泵获得;

,可用油泵获得;

高真空高真空乙酸乙酸甲醇甲醇乙醇乙醇丙酮丙酮乙酸乙酯乙酸乙酯二氯甲烷二氯甲烷石油醚石油醚65柱层析用于制备目的的分离或纯化,从几十毫克到数柱层析用于制备目的的分离或纯化,从几十毫克到数十克,工业规模可达数公斤。

十克,工业规模可达数公斤。

1.4柱层析应用柱层析应用混合物分离,可用极性不同的淋洗剂淋洗,一般是极性混合物分离,可用极性不同的淋洗剂淋洗,一般是极性先小后大(改变不同极性溶剂的比例),此为梯度淋洗先小后大(改变不同极性溶剂的比例),此为梯度淋洗(gradientelution)。

663.实验步骤实验步骤Procedures3.1装柱装柱将层析柱洗净、干燥,垂直固定,下接锥形瓶。

将层析柱洗净、干燥,垂直固定,下接锥形瓶。

准备准备:

取硅胶取硅胶(100-200mesh)10g,加石油醚,加石油醚30mL,搅拌均匀,搅拌均匀,调成糊状。

向柱内加入石油醚调成糊状。

向柱内加入石油醚10mL(至约柱高至约柱高1/3)。

打开。

打开旋塞,将调好的石油醚旋塞,将调好的石油醚-硅胶硅胶-通过漏斗加入,并轻敲柱体,通过漏斗加入,并轻敲柱体,至硅胶全部装完。

至硅胶全部装完。

湿法装柱湿法装柱装柱过程中,维持一定高度的溶剂层,不得露出硅胶表面装柱过程中,维持一定高度的溶剂层,不得露出硅胶表面.柱装得应均匀、密实,无断层、裂缝、暗沟或气泡,硅胶柱装得应均匀、密实,无断层、裂缝、暗沟或气泡,硅胶表面水平。

表面水平。

673.2上样上样当溶剂层液面刚好下降至硅胶表面时,关上旋塞,用滴管沿当溶剂层液面刚好下降至硅胶表面时,关上旋塞,用滴管沿柱内壁加入邻硝基苯胺与对硝基苯胺溶液柱内壁加入邻硝基苯胺与对硝基苯胺溶液(2x0.05M)2mL.打开旋塞,当液面刚好下降至硅胶表面时,关上旋塞,用少打开旋塞,当液面刚好下降至硅胶表面时,关上旋塞,用少量石油醚冲洗,再打开旋塞,当液面刚好下降至硅胶表层面量石油醚冲洗,再打开旋塞,当液面刚好下降至硅胶表层面时,再关上旋塞。

至此,完成上样。

时,再关上旋塞。

上样后加脱脂棉覆盖硅胶表面。

注意使溶剂始终覆盖硅胶表面。

683.3淋洗淋洗用两种不同极性的淋洗剂淋洗用两种不同极性的淋洗剂淋洗I.4:

1(V/V)石油醚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酸乙酯50mL(40+10mL)淋洗淋洗黄色带黄色带邻硝基苯胺,用邻硝基苯胺,用100mL锥形瓶接受。

锥形瓶接受。

若无中间空白带则要换接受瓶。

II.2:

1(V/V)石油醚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酸乙酯54mL(36+18mL)淋洗淋洗淡黄色带淡黄色带对硝基苯胺,应换接受瓶对硝基苯胺,应换接受瓶(100mL锥形瓶锥形瓶)。

注意洗脱过程中不得淋干。

淋洗过程可用淋洗过程可用TLC跟踪。

跟踪。

693.4除溶剂除溶剂用旋转蒸发仪除去溶剂,挥发至干得纯组分邻硝基苯用旋转蒸发仪除去溶剂,挥发至干得纯组分邻硝基苯胺与对硝基苯胺。

胺与对硝基苯胺。

可用可用TLC检验其纯度,计算检验其纯度,计算Rf值。

值。

展开剂展开剂:

石油醚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酸乙酯(2:

1V/V)3.5重结晶重结晶邻硝基苯胺与对硝基苯胺均可用水重结晶,得橙黄色的邻硝基苯胺与对硝基苯胺均可用水重结晶,得橙黄色的邻硝基苯胺晶体与黄色的对硝基苯胺晶体。

邻硝基苯胺晶体与黄色的对硝基苯胺晶体。

70Notes1.流出的溶剂循环使用,使硅胶全部加入。

装填吸附剂期间,流出的溶剂循环使用,使硅胶全部加入。

装填吸附剂期间,维持较高的液面为宜。

装柱好坏直接影响分离效果。

理想的维持较高的液面为宜。

理想的柱应是均匀、密实,无断层、裂缝、暗沟或气泡,吸附剂表柱应是均匀、密实,无断层、裂缝、暗沟或气泡,吸附剂表面水平。

否则,可能导致色带不能水平下移、前后交叉而达面水平。

否则,可能导致色带不能水平下移、前后交叉而达不到分离效果。

不到分离效果。

2.上样是一次加入,待液面下降至硅胶表面时再用少量石上样是一次加入,待液面下降至硅胶表面时再用少量石油醚冲洗,可重复油醚冲洗,可重复23次,溶剂用量尽量要少。

上样冲洗后次,溶剂用量尽量要少。

上样冲洗后待液面下降至硅胶表面时,关上旋塞,准备加淋洗剂。

待液面下降至硅胶表面时,关上旋塞,准备加淋洗剂。

3.加脱脂棉作为保护层以防破坏硅胶表面水平。

最好加海砂。

加脱脂棉作为保护层以防破坏硅胶表面水平。

4.装柱、上样或淋洗过程中,不得露出硅胶表面。

否则,可装柱、上样或淋洗过程中,不得露出硅胶表面。

否则,可能导致裂缝而影响分离效果。

能导致裂缝而影响分离效果。

715.整个黄色带用一个接受瓶接受。

若中间的空白带明显,用整个黄色带用一个接受瓶接受。

若中间的空白带明显,用两个接受瓶即可。

否则,中间带应用另一接受瓶接受。

两个接受瓶即可。

6.梯度淋洗,应待前一种极性较小的淋洗剂液面刚好下降至梯度淋洗,应待前一种极性较小的淋洗剂液面刚好下降至吸附剂表面时,再加入后一种极性较大的淋洗剂。

吸附剂表面时,再加入后一种极性较大的淋洗剂。

7.由于浓度较低,应重复点样(由于浓度较低,应重复点样(2-3次即可),与样品混合液次即可),与样品混合液对点。

展开剂:

石油醚对点。

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酸乙酯(2:

1V/V)8.旋干溶剂,可能看到纯组分邻硝基苯胺与对硝基苯胺晶体。

旋干溶剂,可能看到纯组分邻硝基苯胺与对硝基苯胺晶体。

旋去大部分溶剂再点板,效果更好,即使含量甚微的杂质旋去大部分溶剂再点板,效果更好,即使含量甚微的杂质也可能显示出来。

也可能显示出来。

9.邻硝基苯胺与对硝基苯胺均可用水重结晶,得橙黄色的邻邻硝基苯胺与对硝基苯胺均可用水重结晶,得橙黄色的邻硝基苯胺晶体与黄色的对硝基苯胺针状晶体。

由于量太少,硝基苯胺晶体与黄色的对硝基苯胺针状晶体。

由于量太少,不便过滤,不要求重结晶。

若重结晶,不用过滤,看到晶不便过滤,不要求重结晶。

若重结晶,不用过滤,看到晶形就好。

形就好。

72回答问题回答问题教材教材p62思考题:

思考题:

1.为什么必须保证所装柱没有空气泡?

为什么必须保证所装柱没有空气泡?

2.柱层析选择洗脱剂为什么要先用非极性或弱极性的,然后柱层析选择洗脱剂为什么要先用非极性或弱极性的,然后再使用较强极性的洗脱剂洗脱?

再使用较强极性的洗脱剂洗脱?

补充:

3.装柱应注意什么?

装柱应注意什么?

4.如何选择淋洗剂?

如何选择淋洗剂?

5.梯度淋洗应注意什么?

梯度淋洗应注意什么?

6.柱层析分离无色混合物,如何淋洗?

柱层析分离无色混合物,如何淋洗?

7.比较邻硝基苯胺与对硝基苯胺的极性与比较邻硝基苯胺与对硝基苯胺的极性与Rf值并解释之。

值并解释之。

73柱层析装置图柱层析装置图7475767778798081实验十实验十1-溴丁烷的制备溴丁烷的制备Preparationof1-Bromobutane本实验利用丁醇与溴化钠在硫酸作用下反应制备本实验利用丁醇与溴化钠在硫酸作用下反应制备1-溴丁烷。

溴丁烷。

醇与氢卤酸反应是制备卤代烃的重要方法,如醇与氢溴酸醇与氢卤酸反应是制备卤代烃的重要方法,如醇与氢溴酸反应制备溴代烃。

反应制备溴代烃。

在实验室中,常用溴化钠与硫酸代替易挥发的氢溴酸反应。

本实验由丁醇与溴化钠在硫酸存在下共热制备正溴丁烷:

82反应中过量的硫酸可以起到移动平衡的作用,通过产生高反应中过量的硫酸可以起到移动平衡的作用,通过产生高浓度的氢溴酸加速反应。

但硫酸也易使醇脱水产生烯和醚浓度的氢溴酸加速反应。

但硫酸也易使醇脱水产生烯和醚等,因此应控制硫酸的用量。

等,因此应控制硫酸的用量。

本实验的副反应:

832.主要仪器与实验装置主要仪器与实验装置圆底烧瓶圆底烧瓶(50mL)球形冷凝器球形冷凝器气体吸收装置气体吸收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