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观与史学研究理论Word文件下载.doc
《史观与史学研究理论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史观与史学研究理论Word文件下载.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材料。
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驯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
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勾之。
虽古书之未得证明者,不能加以否定;
而其已得证明者,不能不加以肯定,可断言也”。
对此理解正确是( )
A.这种史学研究方法更注重地下之资料的研究价值
B.用这种史学研究方法研究后得出的史学结论应该深信不疑
C.这种史学研究方法对于具体史实的考证和抽象理论的论证作用很大
D.新材料不一定是新发现新出土的材料,而是新眼光新视角看待的材料
【解析】“二重证据法”就是将“地下发现之新材料”与“纸上之材料”二者互相释证,以达到考证古史的目的,该方法并没有强调更注重地下之资料的研究价值,A项错误;
“二重证据法”提供了一种新的史学研究方法,但不能保证据此得出的史学结论深信不疑,因为随着史料的日益丰富和技术、方法的进步,历史研究还会不断深入,B项错误;
这种史学研究方法对于传统文献的论证作用很大,C项错误;
该方法既继承中国传统历史考证学,又融合西方近代学者治学的新理念、新方法,D项正确。
【答案】D
3、(2014·
黑龙江大庆质检·
1)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
“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闚九疑,浮於沅、湘;
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
戹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
这段材料告诉我们,他获取史料的重要方式是( )
A.考古发掘B.实地调查 C.道听途说D.文献查阅
【解析】根据游、上、探、涉、观等动词,可知是实地调查,不包括发掘、道听途说、文献查阅的信息,可排除A、C、D三项,B项正确。
4、(2014·
河北唐山摸底·
32)“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个人追求他白己的自觉的预期目的来创造他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
在这里,恩格斯( )
A.肯定了人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主导性意义
B.提出历史合力论
C.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历史依据
D.基于“民本”思想而提出
【解析】抓住材料关键信息:
“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可见恩格斯强调历史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即历史合力论。
A、C、D三项说法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故答案为B。
5、(2014·
辽宁沈阳质量监二·
27)“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清廷不会向西方学习,中国必然会在旧有的轨道上徐徐而行;
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汉人士大夫还会继续沉沦,不会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也不会有后来的政治大变局。
”上述材料对“这场革命”的认识突出反映了( )
A.近代化史观B.全球史观 C.革命史观D.社会史观
【解析】近代化(现代化)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从“假如没有这场革命……中国必然会在旧有的轨道上徐徐而行”可知A项与题干相符,A项正确;
全球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与题干无关,B项错误;
革命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与题干无关,C项错误;
社会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大事件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与题干无关,D项错误。
【答案】A
6、(2014·
天津十二区县二次联考·
1)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
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字,则孟孙叔孙”。
由此推论“巫、卜、祝、史、匠、陶、屠”等姓氏应源自( )
A.官名B.爵位 C.行业D.谥号
【解析】中国人的姓,考其来历,大致可分为10多种类别,关于司马、司徒等字词则属于古代的官职,所以这些姓氏是以官职为氏,A项错误;
王、侯、公孙等字词都属于对有功之臣所封的爵位名称,所以这些姓氏是以爵位为氏,B项错误;
以职业(技艺)为氏,如巫、卜、祝、史、匠、陶、屠等,C项正确;
如题干所示:
以国名为氏,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
齐、鲁、吴、秦等,氏于谥,如文武、成宣等字,表示以谥号为氏,D项错误。
【答案】C
7、(2014·
吉林省吉林市质检·
24)在《史记》中,司马迁记述了朝鲜、越南、印度以及中亚、西亚各国的历史,并在《大宛列传》中记载了中国人最早得到关于西方世界的信息。
这些记述表明《史记》( )
A.作者考察过这些地区B.主要记载了亚洲历史
C.是一部杰出世界历史D.具有独到的世界眼光
【解析】司马迁对亚洲和西方的记述,并不能说明作者考察过这些地区,A、B两项错误;
《史记》主要是记录传说中的中国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并不是世界历史,C项错误;
在西汉时,司马迁就以独到的眼光关注亚洲和西方,体现了司马迁治史的独到性,D项正确。
【答案】D
8、(2014·
湖北武汉模拟·
26)文物部门对某一皇家陵墓进行抢救性挖掘,发现陵墓按阴阳五行之宫、商、角、徵、羽对应方位,按山北水南座落于河南黄河边上。
经过专家勘察,从地面建筑到地官都曾经遭受少数民族报复式的破坏。
由此推断这一皇家陵墓可能属于( )
A.汉代B.唐代 C.宋代D.明代
【解析】汉、唐长安均不在黄河边上,唐东都洛阳则在黄河以北,A、B项错误;
宋代开封符合山北水南条件,且存在较大的被游牧民族侵入的可能,C项正确;
明代皇陵不在黄河边上,D项错误。
9、(2014·
四川雅安三诊·
5)近代学者李济在谈到史学研究时说:
“我们并没有期望得到许多甲骨文字,……就殷商文化全体说,有好些问题都是文字中所不能解决而就土中情形可以察得出的。
”这里他强调的是( )
A.甲骨文对研究商朝历史的作用不大B.文字史料对揭开历史真相有直接作用
C.实物史料比文字史料更有价值D.实物史料与文字史料一致才符合历史真相
【解析】材料不能说明甲骨文对研究商朝历史的作用不大,A项错误;
据材料“有好些问题都是文字中所不能解决”可知文字史料对揭开历史真相有直接作用与材料意思不符,B项错误;
据材料“有好些问题都是文字中所不能解决而就土中情形可以察得出的”可知实物史料比文字史料更有价值,C项正确;
材料无法体现实物史料与文字史料一致才符合历史真相,且史实表述有误,D项错误。
10、(2014·
云南二次检测·
24)有史家推理:
西周烹治谷物的方法有煮和蒸,文献记载孔子祖先“饘于是,粥于是,以糊余口”,说明日常饮食,不外啜粥,蒸饭颗粒松散,不能涨锅,较费粮食;
出土古物中,煮饭的鬲所在皆是,而蒸饭的甑瓶少多了。
故大约煮食较普遍。
上述推理表明( )
A.历史推理必须以考古为基础B.历史推理不能构成历史事实
C.史家生活经验愈丰富则推理愈可靠D.经文献与考古印证的推理相对可信
【解析】历史推理不是以考古为基础,而是以考古发掘的实物和历史遗留的文献为基础,A项错误;
经过历史验证的历史推理可以构成历史事实,B项错误;
历史推理应以历史实物和文献为依据,不能以史学家生活经验为主,C项错误;
D项符合史学研究的要求,D项正确。
11、(2014·
江苏扬州检测·
12)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
“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
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古代希腊或者中世纪的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
”布罗代尔意在强调( )
A.过去的历史都是虚幻的 B.以文明传承的意识阐释历史
C.以探索的精神研究历史 D.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解析】材料突出了史学对现实的借鉴功能,要做到古为今用,就要学习人类历史上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重视文明传承。
如材料里的不仅“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正说明了B项正确;
A、C、D三项与材料不符。
12、(2014·
山东烟台模拟·
22)汤因比说:
“人们将记住这个时代,这主要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恐怖的罪恶,也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惊讶的发明,……人们要敢于认为让文明的益处为整个人类所利用是行得通的。
”由此可见,作者观察历史的视角主要侧重于( )
A.把握历史的发展方向 B.辩证看待历史的发展
C.多角度认识和考察史实 D.全球责任和文明角度
【解析】首先,找出反映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人们要敢于认为让文明的益处为整个人类所利用是行得通的”其次,提取关键信息“文明”、“整个人类”,由此可见,作者视角侧重于文明角度和全球责任,D项正确;
A、B、C三项不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13、(2014·
四川自贡二诊·
13)(28分)史观就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01年9月梁启超在《清议报》上发表《中国史叙论》,指出“前者史家,不过记载事实;
近世史家,必说明其事实之关系,与其原因结果。
前者史家,不过记述人间一二有权力者兴亡隆替之事,虽名为史,实不过一人一家之谱牒;
近世史家,必探察人间全体之运动进步,即国民全部之经历,及其相互之关系。
——《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华书局2009年5月
(1)依据材料归纳新旧史学发展变化的主要观点。
梁启超的史学观受到哪些思想的影响?
(10分)
材料二1956年新中国颁布了《初级中学世界历史教学大纲(草案)》。
大纲认为:
第一,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五种社会形态的更替过程,因此,按五种社会形态划分历史发展阶段,安排章节内容。
第二,“阶级斗争是人类历史前进的主要动力”,为此,大纲以阶级斗争的重大事件为“社会制度改变”的转折点。
第三,突出苏联的历史,其第九部分“现代——社会主义的胜利和资本主义总危机”,可以说是苏联史的缩编。
(2)新中国的历史教育体现了怎样的史观?
简要说明1956年教学大纲的表述反映了哪些方面的时代要求?
(8分)
材料三2011年版历史课程标准在世界史部分构建了这样一个体系:
世界史内容体系
①一条主线:
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
②两个系统
纵向系统(时间为序,生产力为动力)
横向系统(空间地域联系、交往为动力、市场的作用)
③三个阶段及阶段特征
15世纪末~19世纪末:
从分散发展到世界成为一体
20世纪:
密不可分的整体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