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400761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Word格式.docx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Word格式.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Word格式.docx

思想政治教育的泛指:

人类所有阶级社会共有的培养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指:

无产阶级培养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3)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关系

A、二者是相互联系的。

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产

生的前提条件、基础和源泉;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丰富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体系。

B、二者又是相互区别的。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实践活动,它以人为作用对象,目的是帮助人们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主要帮助人们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科学,它以思想政治教育这项实践活动为研究课题,目的是在于认识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各种现象,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主要解决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

2、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A、研究领域:

人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品质的形成、变化和发展

B、特殊矛盾:

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同人们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C、特殊矛盾是“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同人们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的原

因:

1、这个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内在依据;

2、这个矛盾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推动着它的发展。

(这一矛盾是思想政

治教育的起点和动力)

3、这个矛盾还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其他矛盾;

D、研究对象的确定(两个规律)

1、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

2、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E、两大规律的关系:

“两个规律”是紧密联系的,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规律的研究、把握,是对

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研究、把握的前提和基础,两者内在统一地构成思想政治教育

学的研究对象。

☆3、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

1、思想与行为(起点范畴)

(1)思想、行为的概念:

思想是指制约人的行为的各种精神因素的综总和;

行为是指在思想支配下所产生的言论、活动等外在表现;

(2)思想的表现形式:

思想认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思想意识(人的动

机、理想、心理品质)

☆(3)思想与行为的关系: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支配和改变行为;

行为表现思想,

又通过其效果检验思想。

(4)思想转化为行为的条件:

外部条件:

社会风气、社会习俗、社会舆论、后效影响

内部条件:

动机、态度

2、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中心范畴)

(1)教育主体、教育客体的含义:

教育主体:

指教育过程中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的教育者;

教育客体:

指接受教育影响的受教育者;

(2)教育主体、教育客体的作用:

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双向互动过程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3)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关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

A、教育者是主体,处于主导地位;

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客体。

B、不存在绝对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

教育者既是主体,也是客体:

一方面,教育者必先受教育;

另一方面,现代社会信息双向交流的特点决定教育者在施教的同时亦要向教育对象学习,从而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

受教育者既是客体,也是主体:

受教育者在受到教育影响时是客体,但受教育者在教育影响得到消化的过程中起着主导的作用,是自我教育的主体。

3、教育和管理(中介范畴)

(1)教育的概念: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影响的实践活动,主要靠说服教育,启发人们的自觉性。

(2)管理的观念:

管理是组织运用经济、行政、纪律、法规等手段规范人们的行为,以维护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的实践活动,主要靠规范约束,带有强制性。

(3)教育与管理的关系:

A、性质不同、功能各异;

B、二者相互渗透、互为基础、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

离不开管理;

另一方面,管理也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

4、内化与外化(结果范畴)

(1)内化、外化的概念:

内化是指人们在思想教育过程中,将社会发展要求的思

想、观念、规范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自己意识体

系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

外化是将个体品德意识转化为行为表现和行为习惯的过

程。

(2)内化与外化的关系:

内化是外化的基础和前提,外化是内化的外显和表现。

内化与外化既前后相继,又相互包含。

5、个人与社会(终点范畴)

(1)个人、社会的概念:

个人是历史的具有社会性的个体;

社会是一共同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和运动发展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相辅相成)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每个人都不能离开社会而生存;

社会总是人的

社会,由无数个个体所组成,离开了人,社会就不复存在。

(3)启示:

在研究人的思想和行为是,不仅要看到个人和个人的行为,而且要看到

及个人行为的背景,即一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4、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的建设经验:

(1)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博采众长相结合;

(2)坚持思想解放和学术民主的原则;

(3)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研究;

(4)紧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进行理论研究

(5)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队伍的建设;

5、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方法:

(1)文献法;

(2)观察法;

(3)实验法;

(4)社会调查法;

(5)总结经验法;

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借鉴

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1)要用完整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学科建设

A、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规定性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规定性包括四个方面:

(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理论基石;

(2)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是最根本的性质和崇高理想;

(3)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这是最根本的政治立场和宗旨;

(4)坚持与时俱进——这是最根本的理论品质;

B、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方面。

C、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是马克思主义与其他思想体系相区别的标志。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

列宁所说的阶级性(党性)、实践性、科学性——这是马克思最根本的特征。

第二层次:

开放性、动态性(发展性)、创新性——这是第一层次特征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

D、本质规定性、基本原理和基本特征三者的关系:

总体上说,三者是相辅相成而又内在统一的

本质规定性直接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性质、实质

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基本内容

基本特征是本质规定性和基本原理的外在表现

E、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

第一,必须完整、准确的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第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招待地位

第三,坚定不移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第四,不断丰富、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

2、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导学科建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四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

☆3、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直接理论依据:

☆1、关于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和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理论;

(1)关于社会发展总趋势

马克思关于社会历史规律的回答:

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

社会的基本矛盾,这对矛盾的运动推动了社会形态的更替;

其中其决定作用

的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共产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

(2)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无产阶级不仅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埋葬者,而且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

(3)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和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理论,从总体上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作用、目的、任务、内容及其效果的衡量标准。

2、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1)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的;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2)什么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生产方式,其中以生产方式为主要内容。

社会意识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既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宗教、科学和哲学等理论学说,又包括人们日常活动与交往中直接形成的社会心理。

(3)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不同步,即社会意识的变化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并阻碍其发展,有时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预见社会存的发展的趋势并指导其发展;

(2)社会意识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水平不平衡,历史上有些经济较为落后的国家,往往在思想领域超过经济发达的国家;

(3)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4)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

(4)社会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5)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意识的组成部分,既被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因此,应该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地位作用,防止和克服“无用论”或“万能论”两种错误倾向。

3、关于政治与经济辩证关系的原理

(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2)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反作用于经济。

(3)经济利益的得失是最根本的利害关系。

因此,任何阶级和社会集团的政治活动,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和维护本阶级、本集团的根本经济利益的。

(4)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坚持政治与经济的统一,既要反对“空头政治家”,又要反对“迷失方向的经济学家和技术专家”

4、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

 

(1)两种矛盾:

敌我矛盾(对抗性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非对抗性矛盾);

(2)解决方法:

对敌人实行专政,对人民内部矛盾则使用民主集中制的方法,靠讨论、批评、说服教育解决。

☆5、关于人的本质学说

(1)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属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

(2)人的本质具有历史性,它随着社会关系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6、关于个人曲面发展的学说

(1)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目标

(2)社会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解决人的片面发展,就是要铲除其发展的根源:

消灭私有制;

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

生产劳动和教育相结合。

☆7、关于灌输社会主义意识的思想

(1)灌输理论

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反对自发论,坚持把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灌注和输送到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中去,提高其政治意识和阶级觉悟的学说。

(2)灌输的原因(为什么要灌输)

(1)历史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