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室安全操作规范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393306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验室安全操作规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化验室安全操作规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化验室安全操作规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化验室安全操作规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化验室安全操作规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验室安全操作规范Word文件下载.docx

《化验室安全操作规范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验室安全操作规范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验室安全操作规范Word文件下载.docx

4.使用电器设备时,要检查电源电压是否与使用设备的电压相符。

5.绝缘不合格,导线裸露或破裂,发现漏电的电器设备仪器,不准使用,要尽快修理。

6.如电器设备的线路一旦发热或温度超过规定,而发生故障,应立即切断电源,由电工检修。

7.电器设备应严防受潮,禁止用湿布擦拭电源开关。

如有水珠附上,禁止拉、合电闸。

8.在加热器的附近,不得放置易爆物品,当用电炉加热的容器破裂时,必须切断电源,然后再进行处理。

9..当室内有易燃易爆气体和蒸汽时,必须分析合格后,方可给电器设备和仪器送电。

10在有易燃易爆气体、粉尘的室内,所用的电器设备和照明应符合防爆要求。

11.发现有人触电时,应先切断电源,并立即进行抢救。

三、易燃易爆物质的安全使用

1.凡使用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的混合物时,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工作。

2.严禁在火源附近进行易燃易爆物质的操作。

酸、苯、甲苯、丙酮、汽油等易燃物质,其附近不得有明火。

3.禁止用易燃物质(如苯、甲醇、乙醇等)进行明火蒸馏或加热。

其沸点低于100℃者,应在水浴上加热,沸点高于100℃者,应在油浴上加热。

水浴和油浴应使用闭式电炉,禁止油浴加热到接近油的着火温度。

4、加热易燃液体时,必须在冷却回流器的烧瓶中进行

5、蒸发可燃液体时,禁止将蒸汽直接排在室内空间。

6、熔融石蜡时,应放在砂浴上进行,切莫过热,以免着火。

7、禁止将氧化剂与可燃物品一起研磨。

不能在纸上称量氢氧化钠。

8、使用爆炸性物品(如:

高氯酸、过氧化氢等)禁止振动、碰撞和摩擦。

9.加热操作或实验过程中,如发生着火爆炸,应立即切断电源、热源和汽源进行灭火。

10.挥发性有机药品,应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或冰箱或铁柜内,低燃点的易燃品,不能放在火源附近,室温过高时,尚应备有冷却装置。

四、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

1.盛装有毒物质的容器上的标签应注明“有毒”或“剧毒”字样和醒目的危险标志。

2.使用腐蚀性、刺激性及剧毒物品时,如:

强酸、强碱、浓氨水、氢化物、三氧化二砷、碘等必须戴胶皮手套和防护眼镜,并须有人监护。

3.禁止将剧毒有毒物质或致病菌擅自挪用或带出实验室,发现丢失或被盗窃,应及时报告。

4.从事微生物检验的人员,工作结束后应洗手,下班时应脱下工作服

五、腐蚀性、刺激性物质的安全使用

1.稀释浓酸时,必须将酸注放水中,用玻璃棒缓慢不停地进行搅拌,禁止将水直接注入酸中,稀释时,应缓慢进行,若温度过高应待冷却后进行。

2.溶解化学物品和稀释浓溶液时,必须在耐热容器和硬质玻璃器具中进行。

3.在处理发烟酸和强腐蚀性物品时,要特别谨慎,防止中毒和灼伤。

4、当酸、碱溶液、化学试剂灼伤皮肤和溅入眼睛时,应立即用清水冲洗、救护。

情节严重的,急送医院

5.开启盛溴、过氧化氢、盐酸、氢氟酸、发烟酸等物质的瓶塞时,瓶口不得对着人。

6.禁止浓硝酸与可燃物接触。

7.溶解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时,要严防沸腾溅出,酸碱中和时应缓慢进行,严禁液体飞溅。

8.如需将浓酸或碱中和时,应先行稀释,绝不能将浓酸、浓碱直接中和。

六、高压钢瓶的安全使用

1、乙炔化学危险性

在压力下溶于丙酮的无色气体,有毒,有特殊气味,高度易燃、容易爆炸。

泄露时会降低有限区域内空气中氧含量,而引起窒息。

液体快速蒸发可能引起冻伤。

接触高浓度时可能导致神志不清。

预防

为防止气体回缩,应该装上回闪阻止器。

当气瓶内还剩有相当量乙炔时(一般最低降到1个表压),就需要换用另一只新乙炔气瓶。

接触乙炔气瓶时要带保温手套,安全护目镜或面罩。

禁止明火,禁止火花,禁止吸烟。

2、氩气化学危险性

不可燃,加热使压力升高,有爆炸危险。

比空气重,泄露时可能聚集在天花板下低层空间,造成缺氧。

液体可能引起冻伤。

使用注意事项

定期检查氩气导管是否漏气。

接触氩气气瓶时要带保温手套,安全护目镜或面罩,穿防护服。

3、高压钢瓶的安全使用

定期检查气瓶及管道的密封性。

气瓶应存放在通风良好、阴凉干燥、远离热源的地方,易燃气体气瓶与明火距离不小于5米;

氢气瓶最好隔离。

开启气门时应站在气压表的一侧,不准将头或身体对准气瓶总阀,以防万一阀门或气压表冲出伤人。

如何检漏

用肥皂水或仪器厂家提供的检漏水在所有的接口和减压阀处测试是否漏气,如果肥皂水接连不断的出现肥皂泡,则说明该处漏气。

应更换漏气部件或进行补漏。

七、实验室防火安全

1.实验室内严禁抽烟,不准乱抛火柴梗或其他火种。

2.实验室必须设置防火设备,由专人负责保管和补充,灭火器材应放在固定地点。

化验人员每人都必须熟悉防火知识。

3.使用宜燃挥发试剂时,附近必须没有火源或远离火种。

4.酒精灯或喷灯必须在火种熄灭的情况下,才能添加酒精。

5.加热可燃液体时,不能直接用火加热,必须在水浴上加热或加垫石棉网。

6.要经常检查电线是否有漏电现象。

7.实验室里,可燃试剂的贮存量不宜超过一定量

八、化学试剂的管理

1.化学试剂应分类存放,要编号、按类别建账,账目中的进入日期、规格、效期等都要一清二楚,定期检查账、物是否符合,试剂是否变质。

2.所有试剂、溶液以及样品的包装瓶上必须贴有标签。

3.配置的溶液应装在带塞细口瓶中,并标明名称、溶度、日期等

4.要根据试剂的毒性、腐蚀性、易燃性、挥发性等,采取妥善的保存方法。

剧毒物要入保险柜,易燃品、挥发性酸应单独存放

5.易发生化学反应的试剂,绝不可放一起。

6、特殊化学试剂的分类储存方法

7、特别强调的几种常用的危险试剂

*过氧化氢(H2O2):

其溶液俗称双氧水。

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为强氧化剂,腐蚀性很强。

贮存遇热、光、粗糙活性表面、重金属及其它杂质会引起分解,高浓度的过氧化氢能使有机物燃烧,与二氧化锰相互作用,则能引起爆炸。

故贮存双氧水容器的材质只能用纯铝、不锈钢玻璃、陶瓷和聚乙烯塑料等

*硝酸银:

其腐蚀性很强,有毒,接触有机物、易燃物,干燥后引起爆炸

*苦味酸:

强氧化剂,能与可燃物、还原剂剧烈反应而发生燃烧爆炸。

能腐蚀金属,生成的金属盐对震动或热极为敏感

*三氯乙酸:

强的有机酸,化学性质活泼,但不易燃烧。

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气体。

常用作蛋白质沉淀剂。

*高氯酸:

强氧化剂,其浓溶液(85%以上)或蒸汽与有机物、还原性物质反应引起爆炸,浓度为70~72%的市售高氯酸较稳定。

经高氯酸浸过的有机物干燥后易燃

高氯酸使用注意事项:

a、不能直接与脱水剂浓硫酸、五氧化二磷、酸酐等混合。

b、某些无机物如次磷酸盐、二价锑、铋遇热高氯酸会爆炸

c、乙醇、甘油等与其混合,形成高氯酸酯,猛烈爆炸。

d、浓高氯酸不能在聚乙烯器皿中加热。

e、不与其混溶的物质如油脂,不能用其氧化,否则局部发生猛烈爆炸。

f、盛装和蒸馏需用全玻璃器(玻塞或聚四氟乙烯塞),不能用软木塞、橡皮塞和润滑油。

加热需用沙浴,不得使用油浴。

g、对逸出的高氯酸不得使用锯末吸收,应迅速用水冲洗或洒苏打灰,尽可能不用棉布擦拭

8、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置

(1)废弃的溶液应按有机及无机进行分类,严禁将不同类别的液体混放在同一个瓶中。

(2)装有废液的容器必须具有明显的标识,标识上应注明该废液()的名称日期及该溶液废弃人的姓名。

(3)将装有废液的容器放在指定地点,统一处理。

(4)严禁将有毒、有害、强腐蚀性试剂及液体倒入水池中。

(5)废弃的洗液不得倒入下水道,应装入试剂瓶统一处理。

(6)溶水试剂要用大量水冲洗后排入下水道。

(7)不溶水的油状易挥发溶液(二硫化碳、乙醚、苯等)不能倒入下水道,以免引起火灾,量大的应回收,量小的在通风橱中销毁。

(8)剧毒试剂需先处理成无毒或低毒试剂后再排放。

(9)自燃物、易爆物的销毁要远离火源,备灭火器。

(10)酸酐、酰氯类化合物先在通风橱内分批水解,排走浓烟后再排入下水,大量水冲。

(11)溴要用碳酸钠吸收或用硫代硫酸等还原后,用水冲。

(12)用完的空瓶必须洗净后丢弃,盛过低温试剂的空瓶,其残留气体与空气混合,可能形成爆炸。

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细则

1.凡从事各种产品检验的工作人员,都应熟悉所使用的药品的性能,所使用物质的性质,仪器、设备的性能及操作方法和安全事项。

2.进行检验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规程进行,掌握对各类事故的处理方法。

进行检验时,相关的劳动保护用具必须穿戴整齐。

3.实验室严禁明火照明,严禁吸烟。

严禁在化学试剂贮存间做加热或有明火的操作及长时间逗留,严禁带铁钉(掌)的鞋进行化验操作。

4.实验室所有试药、试剂、用具、器皿等定位放置,使用后必须放回原处。

使用试药试剂时,应仔细核对品名、规格、以免发生差错,取用完毕应立即盖紧塞子或按原样封口,放置原处保存。

易挥发、盛放有毒、有害气体的瓶口应密封。

5.所有药品、样品必须贴有醒目的标签,注明名称浓度、配制时间以及有效日期等,标签字迹要清楚。

绝对不要在容器内装入与标签不相符的物品。

6.禁止用手直接接触化学药品和危险性物质,禁止用口或鼻嗅的方法鉴别物质。

如工作需要,必须嗅闻时,可用手微微扇风,头部应在侧面,并保持一定距离。

严禁用烧杯等器具作餐具或饮水,严禁在实验室内饮食。

7.用移液管吸取有毒或腐蚀性液体时,管尖必须插入液面以下,防止夹带空气使液体冲出,用橡皮吸球吸取,禁止用嘴代替吸球。

8.开启易挥发、有刺激性试剂的试剂瓶时,不得将瓶口对着自己或他人脸部,最好在通风橱中进行。

夏季或室温较高时开启易挥发性试剂前先将试剂瓶在冷水里浸一段时间,应经冷却后方可开启。

配制使用有毒、有刺激、易燃、易爆试药及洗液等腐蚀性液体时,应在通风橱内进行,并戴好防护工具,防止药水溅出,灼伤或吸入。

9.在进行有危险性的工作时,应采取安全措施,参加人员不得少于二人

10.化验过程中对于易挥发及易燃性有机溶剂进行加热排除时,应在水浴锅、油浴锅或严密的电热器板上缓慢进行,严禁用火焰或电炉直接加热,严禁在无排风的烘箱中烘烤排除有机溶剂。

进行加热操作或易爆操作时,操作者不得离开现场。

11.在器具中放加热药品时,必须放置平稳,瓶口或管口禁止对着别人。

不得在电炉、高温炉、烘箱易产生电火花的电器旁或通风不良处贮存、使用、操作有机溶剂及有毒、刺激性试剂。

12.加热试管内的溶液时,管口不得对着面部,加热时要不停地摇晃,以防止因上下温度不均发生沸腾而引起的烫伤。

13.在移动、开启大瓶液体药品时,不能将瓶直接放在水泥地板上,应使用隔热护具轻拿轻放,最好用橡皮布或草垫垫好,严禁锤砸,敲打,以防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