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L40装载机反转连杆机构工作装置的设计全套图纸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345351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518.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ZL40装载机反转连杆机构工作装置的设计全套图纸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ZL40装载机反转连杆机构工作装置的设计全套图纸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ZL40装载机反转连杆机构工作装置的设计全套图纸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ZL40装载机反转连杆机构工作装置的设计全套图纸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ZL40装载机反转连杆机构工作装置的设计全套图纸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ZL40装载机反转连杆机构工作装置的设计全套图纸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ZL40装载机反转连杆机构工作装置的设计全套图纸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ZL40装载机反转连杆机构工作装置的设计全套图纸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ZL40装载机反转连杆机构工作装置的设计全套图纸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四、反转斗四连杆机构设计---------------------------------------10

1、斗四连杆设计---------------------------------------------11

2、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12

2、程序代码---------------------------------------------------16

3、程序运行结果---------------------------------------------17

5、ZL40装载机参数-----------------------------------------20

6、转斗缸四连杆设计---------------------------------20

五、心得体会-------------------------------------------------21

六、参考文献-------------------------------------------------21

1装载机工作装置介绍

装载机的工作装置是由铲斗、升降动臂的液压缸、连杆机构组成,用以完成铲掘、装载作业。

对中小型装载机,一般还常配有可以更换的工作装置,以适应多种作业的需要。

装载机工作装置应满足如下要求:

1.铲斗的运动轨迹符合作业要求,即要满足铲掘、装载的要求;

2.要满足卸载高度和卸载距离的要求,并保证动臂在任何位置都能卸净铲斗中的物料;

3.在满足作业要求的前提下,工作装置结构简单,自重轻、受力合理、强度高;

4.保证驾驶员具有良好的工作条件,确保工作安全,视野良好,操作简单和维修方便。

原始的装载机工作装置如图1—1所示,铲斗与动臂固定,若转斗液压缸不动,当动臂提升时,铲斗和动臂一起绕着定点转动,斗的倾角随着动臂转角的增大而增大,使斗中物料撒落,为使物料不撒落,要求动臂举升时,铲斗应相对动臂向前倾,以补偿铲斗随动臂转动所引起的后倾,实现铲斗接近平移运动。

这样的运动通常是由连杆机构来实现。

图1—2所示,为一个由机架、动臂拉杆和框架(斗)组成的工作装置连杆机构,动臂和拉杆的一端与车架铰接,另一端则与框架铰接。

斗和斗液压缸固定在框架上。

动臂举升时,动臂与机架的夹角α改变,引起框架和动臂的夹角ß

改变,由于斗装在框架上,故斗相对于动臂产生了转动。

动臂举升时,斗在空间的运动,可以为斗跟随动臂一起绕定

点转动的牵连运动和相对动臂转动的相对运动的合成。

若动臂转角△α(即斗的牵连运动),通过连杆机构使框架(斗)相对于动臂转动△ß

(斗的相对运动),则斗在空间的实际转角为:

△γ=△α+△ß

若△α≈-△ß

,则△γ≈0,即使动臂在举升时,斗在空间基本上无转角变化。

2铲斗的设计

2.1铲斗的介绍

铲斗是铲装物料的工具,它的斗型与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装载机的生产率,在设计工作装置连杆之前,首先要确定铲斗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因为

它与连杆机构的设计有密切的关系。

设计铲斗首先要具有合理的斗型,以减少切削和装料阻力,提高作业生产率,其次是在保证铲斗具有足够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自重,同时也应考虑到更换工作装置和修复易换零件(切削刃、斗点)的方便。

1.普通铲斗的构造(图2—1)

图2—1所示是一个焊接结构的铲斗,底板上的主切削刃1和侧板上侧刀刃2均由耐磨材料制成;

在铲斗上方有挡板3把斗后壁加高,以防止斗举高时物料向后撒落。

斗底上镶有耐磨材料制成的护壁4,以保护斗底,并加强斗的刚度。

直线型刀刃适宜用于转载轻质和松散小颗粒物料,并可以利用刀刃作刮平、清理场地工作;

V形刀刃便于插入料堆,有利于改善作用装置的偏载,适宜于铲装较密实物料。

由于其刀刃突出,影响卸载高度。

通常在设计铲斗时都采用带齿的铲斗,因为斗齿的作用是铲斗插入物料时,减少铲斗与物料的作用面积使插入力集中在斗齿上,破坏物料结构,因而带齿的斗具有较大的插入料堆的能力,适宜于装矿石和坚硬的物体,齿型的铲斗的选择使提高铲斗的寿命,使铲斗的插入力减小,如果齿变钝了易于更换和维修,设计时采用分体式铲斗。

(如图2—2)

铲斗的截面形状如图2—2所示,它的基本形状由一段圆弧、两段直线所焊接而成的基本的斗状圆弧的半径r、张开角γ、后臂高h、底臂长l等四个参数决定的,圆弧半径大,物料进入铲斗的流动性能好,有利于减少物料装入斗内的阻力,卸料快而干净,但圆弧半径过大,斗的张开角大,不易于装满,且铲斗外形高,影响驾驶员的视野。

后臂过小则容易漏料,过大则增加铲斗的外形影响驾驶员的视野底臂长,则斗的插入料堆深度大,斗易于装满,但铲起力由于力臂的增加而减少,底臂长度小则铲起力大,且由于卸料时铲斗刃口降落的高度小,可以减少动臂举升高度,缩短作业时间。

2.2铲斗的断面形状和基本参数的确定

斗的断面形状由圆弧半径r、张开角γ、后臂高度h、和底臂长l等四个参数决定。

如图2—3所示,

圆弧半径r越大,物料进入铲斗的流动性越好,有利于减少物料装入斗内的阻力,卸载快而干净,但r过大,斗的开口大,不易装满,且铲斗的外形较高,影响驾驶员观察铲斗刃的工作情况。

后壁高h和底壁长h是指斗上缘至圆弧与后壁切点的距离,h过小则易漏料,过大则增加铲斗外形,影响驾驶员视线。

根据图2—3铲斗截面基本参数:

已知该工作机构的额定载重量Q=4t

由土壤的自然重度公式得V=mg/γ=40/20=2

在应用中采用平装斗容来计算铲斗的截面面积的基本参数,铲斗的截面面积:

(2—1)

铲斗的几何容积V=S×

B,则可以建立下式:

(2—2)

式中V—平装斗容量图2—4所示阴影面积由设计给定;

B—铲斗的净宽度;

Q=4t

V=2

λ—铲斗斗底长度系数,λ=L/R;

λ—后斗壁长度,λ=L/R;

L—后斗壁长度,是指由后斗壁上缘至斗壁与斗底延长线相交点的距离;

λ—挡板高度系数,λ=L/R;

Lk—挡板高度;

λ—圆弧半径系数,λ=r/R;

γ―――斗底与后斗壁间的夹角,又称斗张开角;

γ—挡板与后斗壁的夹角。

由式(2—2)可见,已知V、B,只要选定λg、λz、λk、λr等系数值和γ、γ1值,即可求得新铲斗的基本R。

为此,实测所选样机铲斗的下列数据R,Lg,Lk,Lr,r,γ1和γ值,并分别计算出λg,λz,λk和λr值,带入(2—1)式,即可求得新铲斗的回转半径R,由基本参数R,根据所选定的各系数值,即可求得新铲斗的其他参数值。

铲斗侧板切削刃,相对于斗底的倾交α0=50°

~60°

取α0=60°

根据已知条件取合适的值:

取γ=8°

、λr=0.4、、λz=1.2、λg=1.5、γ=50°

把以上数据代入式(2—2)得铲斗的回转半径:

并由R得到以下数值:

铲斗的横截面面积S=V/B=2/2.5=0.8㎡;

后斗臂长度Lz=1.2×

1.08=1.31m;

斗底长度Lg=1.5×

1.08=1.62m;

挡板高度Lk=0.12×

1.08=0.13m;

铲斗圆弧半径r=1.08×

0.4=0.43m;

底臂长l=1.8/5.3×

1.62=0.59m;

2.3斗容的计算

根据确定的铲斗几何尺寸即可计算铲斗的容量。

1.平装容量(几何容量)Vp:

铲斗的平装斗容分为装有当板和无挡板两种。

我选用有挡板铲斗:

(1)平装斗容V

V=SB-2ab/3m

式中:

S—铲斗横截面积等于0.8㎡

B—铲斗内侧宽度等于2.5m

a—近似取0.108m

b—铲斗刀刃与挡板最上部之间的距离(如图2—5),又余弦定理得b=1.338m

所以

α0=60°

γ=8°

λr=0.4

λz=1.2

λg=1.5

γ=50°

R=1.08㎜

S=0.8㎡

Lz=1.08m

Lg=1.62m

Lk=0.13m

r=0.43m

l=0.59m

B=2.5m

b=1.338m

(2)堆装容量VH(额定斗容量)

VH=V+bB/8-[b(a+c)]/6

C——物料堆积高度

由于物料按2:

1的坡度角堆装,所以c近似等于c=0.730m

所以

2.4斗铰点位置的确定

动臂与斗的连接铰点(简称下铰点)的位置应尽量使铲斗在铲掘位置时布置在靠近切削与地面。

下铰点靠近铲斗切削刃,则转斗时力臂l小,有利于增加作用在刀刃上的铲起力。

下铰点靠近地面,可减少在作业时,由插入阻力所引起的附加力矩(ph,见图2—6),此力矩将影响掘起力值。

对装载轻质物料的铲斗,其下铰点允许高一些,以增加回转半径R,增加转斗时斗刃所扫过的料堆面积,从而提高铲斗物料的装满程度。

下铰点距离斗底高度一般可取h=(0.06~0.15)R。

即:

下铰点距斗底高度h=0.11×

1.08=0.108m。

三:

动臂的设计

动臂长度决定于动臂与机架的铰点位置和动臂与铲斗的铰点的位置。

动臂下铰点在动臂举升最高位置A1由所需的最大卸载高度Hmax和相应的卸载距离S确定。

动臂的下铰点在动臂下落时的位置A2则应尽量靠近轮胎,以减少对倾覆轴的力臂,缩短整机总长,但应保证铲斗上翻时,斗与轮胎有一定的间隙。

动臂绕定轴转动至最高和最低位置时,要求其下铰点分别落在A1和A2位置上,则A1和A2两点必在同一圆弧上,故动臂与机架铰接点(简称动臂上

c=0.730m

h=0.108m

铰点)应在A1A2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

上铰点在该

平分线上的具体位置由总体布置确定。

上铰点O的位置将影响动臂转角和动臂的最大外伸距离。

由图3—1可见,O点靠后布置,可减少动臂转角(δ<

δ’)和动臂最大外伸距离(l<

l'

),有利于整机的稳定。

但O点布置太后面,对驾驶室的布置造成困难,可能影响驾驶员的操作安全。

对铰接式装载机则还受到折腰铰接点位置的限制

动臂的长度决定于动臂与机架的铰点位置(上铰点)和动臂与铲斗的铰点(下铰点)的位置。

动臂上铰点:

在确定了A1、A2、则上铰点O一定在由A1、A2、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具体位置由总体布置确定,O点向后布置可减少和最大外伸,有利于整机稳定,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