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征求意见稿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19766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6.9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征求意见稿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征求意见稿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征求意见稿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征求意见稿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征求意见稿_精品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征求意见稿_精品文档.doc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征求意见稿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征求意见稿_精品文档.doc(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征求意见稿_精品文档.doc

TD/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发布

××××-××-××实施

××××-××-××发布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规程

Codeoncompilingfeasibilitystudyreportoflandconsolidationandrehabilitationprojects

(征求意见稿)

TD/T×××—2006

TD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行业标准

ICS××.××

P××

备案号:

J×××-×××

1

目次

前言 1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 2

1范围 2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总则 2

4综合说明 2

5项目背景 3

5.1项目所在县简况 3

5.2项目提出的缘由 3

5.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3

6项目区概况 3

6.1自然条件 3

6.2自然资源条件 4

6.3社会经济状况 4

6.4自然灾害 4

6.5土地利用现状 4

6.6基础设施条件 5

6.7居民点建设发展现状 5

7项目分析 5

7.1项目合法性分析 5

7.2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 5

7.3新增耕地来源分析 5

7.4水土资源平衡分析 5

7.5土地适宜性评价 6

7.6公众参与分析 6

8项目规划方案及建设内容 6

8.1规划原则 6

8.2建设标准 6

8.3规划方案比选 6

8.4总体布局 6

8.5建设内容 7

8.6整理后土地利用结构 8

9土地权属调整方案 8

9.1项目区土地权属现状 8

9.2土地权属调整原则 8

9.3权属调整程序 8

10实施措施与工程管理 9

10.1实施措施 9

10.2工程管理 9

11施工组织设计 9

11.1施工条件 9

11.2天然建筑材料 9

11.3施工布置 9

11.4主要工程施工 10

11.5施工进度 10

12投资估算 10

12.1编制说明 10

12.2估算费用构成 10

12.3资金筹措 10

12.4投资进度计划 10

13效益分析 10

13.1社会效益分析 10

13.2生态效益和环境影响分析 11

13.3经济效益分析 11

13.4耕地质量等级 12

14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12

14.1可行性研究结论 12

14.2建议 12

15附件 12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项目区选择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13

附 录 B(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现状表 15

附 录 C(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18

附 录 D(规范性附录)土地承包经营情况统计表 21

附 录 E(规范性附录)投资估算表 24

附 录 F(规范性附录)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现状图编制要求 26

附 录 G(规范性附录)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图编制要求 28

附 录 H(规范性附录)报告格式 31

附 录 I(规范性附录)标准格式 34

附 录 J(规范性附录)项目特性表 37

附 录 K(规范性附录)规范用词用语说明 38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条文说明……………………………………………………39

34

前言

为了更好地适应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设管理的需要,进一步规范和指导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保证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质量,特制定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

本规程的附录B~附录K为规范性附录。

本规程由国土资源部提出、批准、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规程起草单位: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北京国地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研究院。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

……、……、……、……。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原则、工作内容、工作深度和报告编写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申报国家投资(部级、省级、地(市)级和县级)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

社会融资等利用其他资金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TD/T1011/12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

3 总则

3.1.1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确定项目和编制设计文件的依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按照本标准规定的原则、工作内容、工作深度和报告编写要求进行编制。

3.1.2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应符合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应贯彻国家方针政策,遵循有关规程和规范。

在对项目的建设条件调查、勘测、土地清查和公众参与的基础上,进行方案比较,从技术、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全面分析论证,提出可行性评价。

3.1.3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和深度应满足以下要求:

a. 论证项目的必要性,确定项目建设目标。

b. 选定项目区,项目区选择的原则和基本要求参见附录A。

c. 查明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

d. 确定建设规模、新增耕地面积等基本指标。

e. 确定项目区当前土地利用限制因素。

f. 选定项目规划方案,确定具体建设内容。

g. 基本确定权属调整方案。

h. 基本确定项目实施方案和工程管护方案。

i. 选定主体工程的施工方案,基本选定主体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和施工总布置,基本确定控制性工期和进度安排。

j. 提出主要工程量,估算项目投资。

k. 分析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l.提出综合结论和建议。

3.1.4 可行性研究报告按本规程第4章至第15章内容编制,将“综合说明”列为第1章,依次编排。

4 综合说明

4.1.1 列出项目名称。

4.1.2 说明项目类型。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分为重点项目、示范项目和补助项目三种类型。

以上分类适用于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社会融资等其他类型项目可参照以上分类。

4.1.3 说明项目性质。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性质可分为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土地整理复垦、土地开发整理、土地开发复垦或土地开发整理复垦,以面积比例较大的作为主要性质。

4.1.4 概述项目建设规模。

4.1.5 说明项目区的位置和范围。

项目区的位置即项目建设地点,用所在的县、乡、村或土地使用权属单位表示;项目区范围用四至或经纬度坐标表示。

4.1.6 概述项目所在地区地貌类型和项目区的地貌类型。

4.1.7 概述项目区土地权属状况(土地所有权、使用权)。

4.1.8 概述项目新增耕地面积、新增耕地比例。

4.1.9 说明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4.1.10 简要说明现状耕地质量状况及开发整理后耕地质量变化情况。

4.1.11 从新增耕地、预期工程建设效果、预期耕地质量和景观生态效果等方面说明项目建设目标。

4.1.12 概述项目建设工期。

4.1.13 概述项目估算投资。

5 项目背景

5.1 项目所在县简况

5.1.1 简述项目所在县的地理位置。

5.1.2 简述项目所在县的自然条件。

5.1.3 简述项目所在县的社会经济情况。

5.1.4 简述项目所在县的土地利用情况。

5.2 项目提出的缘由

从土地资源、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分析论证项目提出的缘由:

a. 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

b. 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田配套工程,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c. 加强农田防护,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d.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改善土地利用方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e.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5.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5.3.1 简述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依据的法律法规。

5.3.2 简述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依据的相关政策。

5.3.3 简述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依据的相关规划。

5.3.4 简述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依据的技术标准。

5.3.5 简述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依据的相关基础资料。

6 项目区概况

6.1 自然条件

6.1.1 地形地貌

说明项目区的地形地貌和海拔高程。

地形复杂的项目区划分出不同的地形单元,按地形单元说明地形坡度和地形变化情况。

6.1.2 气候

说明项目区气候条件及其主要特征。

6.1.3 土壤

查明项目区各类土壤的分布、组成、结构、分布、物理化学性质,预测项目对土壤的影响;进行土壤分区;提出土壤改良措施的意见。

6.1.4 水文地质

查明项目区地层岩性、含水层的分布、结构、渗透性、富水程度、水质特征、地下水及其动态;预测项目完成后地下水位和水质可能发生的变化。

6.1.5 工程地质

查明引水建筑物和交叉建筑物场址、输(排)水工程和田间道路沿线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评价地基、边坡和围岩的稳定性,应论述膨胀土、湿陷性黄土、粉细砂、淤泥、软土、分散性土等的分布和性质,提出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和基础处理措施。

6.1.6 天然建筑材料

查明与项目工程建设相关的各种天然建筑材料的分布、储量、质量和开采运输条件。

在天然建筑材料缺乏的地区,应提出人工骨料来源及质量评价。

6.2 自然资源条件

6.2.1 光热资源

说明项目所在区域的光热资源条件。

6.2.2 水资源

说明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资源数量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查明项目区可开采的地下水量。

说明项目所在区域水质情况。

6.2.3 生物资源

概述项目所在区域的主要动物和植物种类及其分布情况。

6.3 社会经济状况

说明项目所在乡和项目涉及村人口和劳动力数量;概述与项目有关的社会经济现状;说明农业生产方式。

按表2编制社会经济情况统计表。

表1 社会经济情况统计表

名称

总人口

劳动力

耕地面积

公顷

人均耕地面积

公顷

人均年收入

××乡××村

 

 

 

 

 

……

 

 

 

 

 

 

 

 

 

 

 

6.4 自然灾害

说明项目区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情况,并说明这些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6.5 土地利用现状

6.5.1 土地利用结构

说明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应采用标准三级地类按具体土地所有权属主体统计各类土地现状面积,按照附录B的样式编制土地利用现状表,按附录F的要求绘制土地利用现状图。

6.5.2 土地利用程度

说明项目区土地利用程度,宜计算土地垦殖率、土地利用率和耕地复种率。

土地垦殖率应以耕地面积与项目区土地总面积之比表示,其表达式为:

土地利用率应以已利用的土地面积与项目区土地总面积之比表示,其表达式为:

耕地复种率应以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与占耕地面积之比表示,其表达式为:

6.5.3 耕地质量现状

说明耕地土壤养分和农田基础设施状况,分析耕地质量现状。

6.5.4 土地利用经济效果

说明项目区土地利用投入产出状况。

6.6 基础设施条件

6.6.1 交通条件

说明项目区对外的交通状况;说明项目区内部道路分布、等级和可利用情况。

6.6.2 排灌设施

说明灌溉、排水骨干设施现状;说明项目区内田间灌溉、排水工程设施现状。

6.6.3 电力设施

说明项目相关变电站位置、规模和容量,查明项目区内用电设备数量、容量、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