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教学实录Word格式.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137968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祝福》教学实录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祝福》教学实录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祝福》教学实录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祝福》教学实录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祝福》教学实录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祝福》教学实录Word格式.doc

《《祝福》教学实录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祝福》教学实录Word格式.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祝福》教学实录Word格式.doc

因为理解小说所有的整个鲁镇世界与人物都是“我”的叙述角度。

鲁迅在这一小说运用独到的叙事技巧,抒情意蕴。

“我”作为一个叙述者,同时又有极重要的思想文化意义,如果“我”没有了,而采用一般的第三人称叙述,那么《祝福》就写了一个旧社会农村妇女遭受剥削压迫的苦大仇深的故事,有了“我”的叙述并参与的祥林嫂故事,使作品有了冷峻批判之中广阔的抒情性,实现了小说的启蒙。

对人的灵魂的拷问,表现了一种生命的意境美的思考,特别通过我的独白叙述,既刻画了祥林嫂人生的遭遇与悲剧,也烘托了人物的精神世界。

再是这是小说文本,这类小说所体现所表现出来的意境更多的是鲁迅对生命美学、小说美学的独特思考。

这类小说的阅读鉴赏,我们不能拿一般的“阶级论”来分析与诠释,鲁迅在《祝福》中创设了独到的“空白妙境”,因为其人物情节环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了。

下面是我的教学实录,从板书可看出第一个环节是从小说的虚构艺术出发来呈现祥林嫂的故事,主要阅读初到鲁镇,再到鲁镇一直到她死亡的悲惨遭遇,这部分总体着墨不多,让学生明确这是悲惨遭遇,而非美学意义上的悲剧。

并以鲁迅《灯下漫笔》中的“暂时做稳了奴隶”与“想做奴隶而不得”来归纳,为接下来“我”在作品中特定视角的叙述,作铺垫。

通过“我”的见证、同情、绝望、希望、促成,以鲁镇的“祝福”,把一个底层妇女祥林嫂的悲惨故事转化提升为悲剧的艺术,凸现了人性的冷漠,社会的黑暗,灵魂的麻木,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什么叫悲剧,什么为悲剧的力量。

这样一堂尝试性课,一些粗浅杂乱的想法,一些毛毛糙糙的感觉,蒙我的徒弟浒山中学徐梦萱整理了一个实录,与朋友们交流。

【课堂板书】

第一环节:

小说虚构的意义,祥林嫂人生遭遇解读

师:

今天我们上鲁迅的《祝福》。

我经常讲学文学作品要掌握一个概念,小说最主要的概念是什么?

生(此起彼伏声):

虚构。

师【板书“虚构”】:

为什么要虚构?

有句话怎么说?

生(小声,不确定):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师(鼓励语气):

作家认为——

生(部分续接):

生活应该是这样的。

师生(一起):

作家认为生活应该是这样。

那按照这篇文章来说,按照鲁迅的这篇小说来说,“应该是这样的”我们怎么去理解?

美好的东西应该是这样的,这篇小说大家看看,它所写的是什么?

生(交错地):

悲剧。

师(强调):

写什么?

写什么的悲剧?

生:

写人的悲剧。

师(点名):

刚才你说是什么的悲剧?

生1:

我觉得是社会环境影响个人命运的悲剧。

师(复述):

个人命运的悲剧。

谁的命运?

什么的命运?

祥林嫂。

师【板书“祥林嫂”】:

祥林嫂的命运。

那大家看看,鲁迅在这篇小说当中通过虚构,刚才同学说表现了祥林嫂的命运。

那在这当中,大家看看,“应该是这样的”这几个字该怎么去理解?

应该是这样的。

哪个同学来说说看?

师(引导):

美好的东西,我们所赞美的,我们所追求的东西,那我们是可以理解的。

这是作家之所以要创作小说的重要原因。

而在这样的小说当中我们怎样理解?

哪位同学能来说说看?

师(鼓励):

随便说。

生2(自告奋勇):

老师我觉得在这篇小说里面不是说生活应该是怎样的,而是生活不应该是这样的。

不应该是这样的。

接着说。

生2(继续):

他揭露了生活得丑陋面,然后,留下来“应该是怎样的”是给我们去想象的。

好,留给我们去想;

那我们在想的时候,譬如你在想的时候是怎么想的?

我在想,祥林嫂一方面在刚开始时干活很勤快受到重视,后来又被绑走怎样的,这样其实反映了当时旧社会乡村里面那种贫民,实际上就是那种男女不平等,就是妻子必须侍奉婆婆的那种封建传统。

要打破这种传统,不应该再禁锢这种传统。

那么反过来,同学们我们来考虑一下,不应该是这样的,那应该是怎样的?

师(点名,生3答不出):

应该是怎样的?

这个问题大家继续思考。

生4(主动):

我是这么理解的,生活应该是这样子,那这篇文章里我们给“生活”加个形容词,就是“旧社会的生活”。

旧社会的生活会这样子,就是非常痛苦,等于在这种痛苦的社会环境下应该会有悲惨的人、悲惨的遭遇。

所以他说的生活不应该只是我们所说的美好的生活,应该是对生活的一种向往;

而这里要体现的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一种揭露。

师(示意生4坐下):

在旧社会就会有这样悲惨的人生。

好的。

刚才几位同学讲到,旧社会也好,黑暗也好,生活的痛苦也好,祥林嫂的悲惨也好,都是鲁迅在这篇小说中所要揭示的现象。

那么其本质在哪里呢?

是谁造成的?

为什么出现这样一种状况呢?

好,我们就从这个角度来思考,一起来阅读这样的一篇小说。

首先请大家来说说看祥林嫂有怎样的人生遭遇。

师(提示):

文章很长。

她的生活,她的一生……尽量用自己最简单、最简要的语言试着把它归纳出来。

师(期待地):

刚才几位都是男同学。

生5(女):

社会。

就两个字?

为什么?

生5(解释,轻声。

师走至身边。

师(点评、引导):

你思考的其实已是深层次的问题了,谁害死了她?

这是一个总结性的问题。

那么祥林嫂在我们的小说中是怎样的一种处境、状况?

生5(继续):

她的人生是失败的、可怜的。

你的解释是“社会害死了她”。

那同学们来看看,祥林嫂的遭遇、祥林嫂最后的归结、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师点名。

生6(女,语速飞快):

死了当家人,逃出来打工,被婆婆逼迫嫁给贺老六……

师(提醒):

请慢点,慢一点。

请同学们在课文中划出要点,首先是什么?

生6(继续):

死了当家人;

当家人是谁?

就是祥林吧。

为什么叫祥林?

因为她是祥林嫂。

(学生笑,听课老师亦笑)然后她出来做工,又被绑了回去,然后嫁人,叫贺老六……

师(插入):

被她婆婆绑架了去,然后又嫁了个男人,这个男人叫什么?

生6:

贺老六。

师(提示众生):

课文里出现了,对不对?

众生同意。

然后生了一个阿毛,人们都以为她交了好运,但后来男人死掉了,阿毛也被狼叼走了,她就又出来做工……

师(追问):

这是第几次出来做工?

第二次。

但是这次出来做工,她的精神状态不好,最后就变成了乞丐。

好请坐。

同学们看课文内容,她这次出来做工精神状态不好,然后她就死掉了。

这里面其实还有什么问题值得去关注呢?

生7:

祥林嫂在第二次做工的时候手脚不太灵活,然后重要的事情不让她插手。

师(点出重点):

祝福时不让她沾碰祭器。

生7(继续):

在做工期间一直重复“阿毛被狼叼走”的故事。

起先人们还有兴趣,后来就用一种鄙夷的眼光看着她,当她一说“阿毛”的时候就打断她。

“听众们”或看客们一开始饶有兴趣,看课文一处细节描写,

然后又换了一个话题,大家又嘲笑她。

中间还有让她去捐门槛……

课文另一处描写,看客们打断嘲笑她的叙述。

谁让她去捐门槛?

(生在课文中找,有学生轻生说,好像是柳妈)

捐好门槛后精神很好,就自然地干活。

又到冬至的时候,主人们还是不让她碰祭祀的东西。

所以她的精神一蹶不振。

最后被主人赶出了家门,死了。

师(示意坐下,评价):

刚才同学的回答是对前面同学的补充。

这样就形成了她人生的一条链。

我们简单地归纳一下——

师生齐答:

首先死了当家人,然后第一次逃到鲁镇做工,然后又被抓,接下去嫁给贺老六,又死了第二任丈夫,再次到鲁镇做工。

此时她的处境,她的精神状态比第一次更可悲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第一次到鲁镇时的一个细节。

因为她工作勤快,那个细节是……?

她在外貌上有了变化。

刚来的时候怎么样?

此时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参差应答。

周蕊蕊请你把它读一下。

读得响一点。

生8读语段“然而她反满足,眼角边有了笑容,人也白胖”。

师(继续请生8回答):

你倒说说看这里面你读出了什么?

生8:

在鲁镇的遭遇比祥林嫂在家里的遭遇还要好一点。

你把我们刚才的话题继续下去,第二次到了鲁镇后她的一些变化。

生9:

她整个外貌发生了变化。

[生9读“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

看到了吗?

118页。

生9(继续读):

“干起活来手脚已没有先前一样灵活,记性也坏得多”,还有就是脸上再也没有了笑容,“死尸似的”。

师(小结):

这是一个前后对比明显的变化。

好,同学们再继续。

在讲述“阿毛故事”的时候祥林嫂遭遇了什么?

师(自答,众生频频颔首):

她遭遇了~~冷漠。

现在我们来对比一下祥林嫂参与祭祀时四婶的两处话语。

前边怎么说?

后面是怎么说?

大声一点。

众生读“祥林嫂,你放着罢!

我来摆。

”“你放着罢,祥林嫂!

这里面句子有了什么变化?

生(自语)语气。

师(反问):

语气吗?

生10:

语序。

对了,语序。

在这之间又出现了什么故事呢?

生11:

柳妈劝捐门槛。

对,补充得很好。

最后,她被赶出鲁四老爷的家,最后死了。

那到底是怎么死的?

刚才讲到社会,我们一起来看下,这个死因,大家多读读会有考虑。

社会?

有没有其他说法?

哪个同学来说?

生12:

不仅是社会很黑暗,个人也没有一点反抗的意识。

虽然在改嫁的过程中也算反抗得比较激烈,但后来的打工和后来的生活及对她的婆婆,她个人都是非常顺从的,没有一点要打破……

你刚才说到反抗很激烈,这你是怎么考虑的?

生12(继续):

可能只是一种妇女的,就是~~[众生笑]她不是想反抗这个社会,只是不想嫁人。

师(重复):

不是反抗社会,只是不想嫁人。

好,你继续。

由于她不想反抗社会,她没有思考过为什么,她没有反抗婆婆,然后被人冷落,最后导致她的死亡。

师(点评):

好,你从更小的角度来探讨祥林嫂死亡的原因,不光是社会还有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