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少年科普活动应重在培养科学精神.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12313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青少年科普活动应重在培养科学精神.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青少年科普活动应重在培养科学精神.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青少年科普活动应重在培养科学精神.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青少年科普活动应重在培养科学精神.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青少年科普活动应重在培养科学精神.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青少年科普活动应重在培养科学精神.doc

《浅谈青少年科普活动应重在培养科学精神.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青少年科普活动应重在培养科学精神.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青少年科普活动应重在培养科学精神.doc

浅谈青少年科普活动应重在培养科学精神

李冉作者简介:

李冉女大学本科江苏科技馆助理馆员2000年考入江苏科学宫(江苏科技馆前称)展览教育部工作,2004年晋升为展览教育部主管,2007年调入培训部。

多次从事培训课程的教学,具有学生培训教育的相关经验。

E-mail:

summerlee0802@

江苏省科学技术馆培训部江苏省南京市石头城118号210013

中文摘要:

何谓科学精神?

按照一般的理解就是贯穿于整个科学活动之中的人的思维方式和精神状态就是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就是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理性精神。

科学的发展需要突破,没有探索与创新,也就没有科学的突破。

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兴衰成败。

青少年的校外科普场所是对青少年进行科技教育、培养青少年科学精神的重要阵地。

(一)培养青少年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

对青少年来说,培养科学精神比掌握科学技术、科学知识更为迫切、更为重要。

关键词:

科学、科学精神、青少年、实事求是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科技创新、传播、转化的速度大大加快,现代科普已经深深根植于当代社会之中。

科普本质上属于社会活动,我们不能把科普与现代社会分开、不能把科普与公众分开,科普是一门学问,是一门科学,是一项有着社会建制、科学规定、行为规范的公益事业。

科普是把青少年、农村居民、城市居民、领导干部等作为重点对象。

青少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之星,是人才的储备力量,是社会进步的希望所在,他们对科学技术掌握的程度往往决定着一个地区的创新力、一个社会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竞争力。

为此,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加强青少年科普工作,增强科普意识,培养其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寒、暑假一到,全国各地的青少年科普活动又如火如涂的兴盛起来。

一般来说,青少年的科普活动不外乎就是组织青少年参观各地科技场馆、博物馆,参加各种夏令营或者聘请科技专家进行授课等方面的内容,活动的重点是在于向青少年传播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

然而,遗憾的是,很多科普活动的组织者一味地只强调科学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更为关键的科学精神的培养。

一、科学精神

何谓科学精神?

按照一般的理解就是贯穿于整个科学活动之中的人的思维方式和精神状态就是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推动科学创新的精神动力,是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激发人们热爱生活、追求真理、聪慧敏锐、公正无私、自信而不狂妄、严格而不教条,充满创新精神和创造活力的源泉。

弘扬科学精神,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具有根本性、基础性的重要意义。

科学精神是人类精神中不朽的旋律。

它激励着人们驱除愚昧,求实创新,并不断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无论是西方近代的文艺复兴,还是中国现代的五四运动,都充分展示了这种可贵的精神极其巨大作用。

科学精神是科学认识活动主体的内在的精神要素,它受制于科学认识活动的规律。

换言之,人们在科学认识中所必需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由科学认识的主体与客体的内在联系决定的,是由探索和追求真理这一活动的性质决定的。

科学精神是科学素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很多时候,也许人们只看到科学的力量正在渐渐地改变着人们的物质生活,科学所带来的变革似乎只限于技术、物质、经济效益的层面,但事实上,科学不仅是人们改变世界的一种工具,而且是支撑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

正如马克思所说:

“人的思维是否符合客观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和力量。

科学精神就是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理性精神。

创新精神是人在创造活动中逐渐凝聚而成的一种胆识与气魄。

科学的发展需要突破,没有探索与创新,也就没有科学的突破。

哥白尼的“日心学”使人类的认识解开宗教的绳索,使科学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冲破牛顿古典力学的时空观,使人类认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在科学研究中,每一项发明创造,都是由新陈代谢、吐故纳新而达到的新高度。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虽然对待科学精神的理解或多或少都会存在着差异,但是对于追求真理、热爱真理、忠于真理的基本精神特质却从未有人提出过异议。

这是支撑很多人历经磨难走向胜利的精神支柱,也是整个社会的精神财富。

因而,倘若缺乏科学精神的培养,任何公民教育都很难说是合格的。

二、青少年科学精神的现状

①2003年5月至2004年3月,中国无神论学会与北京教育界的有关专家在北京市科协及北京反邪教协会的支持下,对北京市10所学校200多位中学生和部分中小学教师,进行了一次科学无神论教育现状的问卷调查。

调查内容主要有:

中学生是否喜爱看神秘类图书;对鬼神迷信、星相算命、特异功能、神秘现象如何认识与评价;学校开展科学精神教育的有关情况等。

调查结果表明,目前青少年中的迷信问题和科学无神论教育现状堪忧,应引起各个部门乃至全社会的重视,进一步破除迷信,加强青少年科学无神论教育与宣传、培养青少的科学精神已经迫在眉睫。

对此,每一个关心青少年成长的有社会责任感的人都应该引起警惕,认真思考: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社会栋梁,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我们用什么来树立他们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用什么来完成新世纪人才的塑造,实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可持续发展”的伟大战略?

用什么构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大厦?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科协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科学技术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石”,这一论述是对科学技术与精神文明建设关系的正确定位,进一步突出了科学技术的地位,从而揭示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知识的弘扬与普及的重要性。

迈入知识经济时代的青少年需要科学普及,社会稳定、社会发展需要科学普及。

尤其是面对现代社会上一些反科学、伪科学、封建迷信的现象,那些同知识经济时代相博的社会暗流,时常毒害我们青少年的思想,非常需要我们以科学的唯物论和普及科学知识予以痛击,以保障社会稳定,净化青少年的思想。

所以,我们必须足够重视青少年学生的科普教育。

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兴衰成败。

从总体上看,当前我国青少年科学精神的存在状况并不容乐观,而武汉大学进行的题为“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的用人市场调查表明,面则参差不齐,且学生的综合的科学精神素养水平较低(58.7%)。

武汉大学进行的题为“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的用人市场调查表明,当代青少年在“敬业精神”和“学术视野”等方面“相对不足”,而在“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绝对不足”,这反映出青少年科学精神的明显不足,要求加强对青少年进行科学精神的培养。

②科学和迷信、文明与愚昧的斗争,一直贯穿于人类整个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科学正是同形形色色的迷信、伪科学的斗争中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电视、广播等大众媒体已成为丰富青少年业余文化生活的主阵地,而一些腐朽的、没落的、低级趣味的东西也不断侵蚀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现代迷信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一面放肆地反对现代科学,一面又打着似乎比科学还科学的旗号,断章取义、支离破碎地使用一些现代科学的名词或工具做幌子,歪曲现代科学的内容,贩卖现代迷信的货色,以达到其隐蔽性极强的欺骗目的。

④调查发现,在理性怀疑上,有43%的学生是盲目的怀疑,或者是盲从专家和他人的观点,对事物少有自己的看法;在探索求知精神上,“科学功利主义”对学生影响很大,这使得学生的视野狭窄,目光短浅,对外界缺乏广泛的兴趣;在团队合作上,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团队合作精神,人际关系不良,特别是不能将合作与竞争统一起来;有62%的学生缺乏实验实证精神,偏重抽象思维,不愿动手实验,缺乏科学实验的精神和价值眼光。

总的说来,学生的实验验证精神、探索求知精神、理性怀疑精神较差,其它方面则参差不齐,且学生的综合的科学精神素养水平较低(58.7%)。

开展科普教育不仅能根据青少年不同成长期的特点普及科学知识,加强青少年文化建设,活跃青少年精神生活,帮助青少年自觉抵制各种消极思想侵蚀,而且能通过科普教育的各种方法和模式,开发他们的智力,启迪他们的智慧,提高他们观察事物、了解社会、分析问题的能力,使之受科学精神的熏陶,形成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三、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精神的必要性

科学是在批判迷信中发展起来的。

从中国的历史根源上来看,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给了封建迷信等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到了近代,西方的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国人开始加紧学习近代科学技术,但是对于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学习仍然注重不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变化迅速,科学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同时,实用主义抬头,急功近利倾向表现突出,也为伪科学和现代迷信的大规模泛滥提供了现实的土壤和条件。

科学追求真理,迷信撒播愚昧;科学崇尚理性,迷信导致荒谬;科学鼓励创造,迷信鼓吹盲从;科学尊重实践,迷信宣扬逃遁。

而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则是弘扬科学精神的基本要求。

③当前,我国的教育正向素质教育方向发展,可惜的是,有人常把学点儿“琴棋书画”,或拥有体育特长,误以为是全部“素质”,误以为是“素质教育”。

因而,我们的素质教育还有“科学精神”这一课要及时补上。

在青少年中普及科学知识,在普及中对他们进行科学精神的培育,这是时代的呼唤。

教学活动既是发展青少年智力素质的场所,也是培养科学精神的重要途径。

总的说来,从教学活动的角度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精神,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设置多元化的教学课程,增强学习内容中科普知识方面的含量,将学习内容与动手实践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开拓创新,既培养自己的合理的知识结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人格,也发现自己勇于进取、渴求发现的能力。

(二)改变传统的“一切以书本内容为主”的教学方式,提倡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尽可能的让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和探索学习,将“是什么”、“为什么”与“怎么样”相结合,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注重教学中学生的积极参与性,让学生通过积极讨论、主动探索和相互研讨来解决、验证问题,以激发他们对科知识的浓厚兴趣,培养其创新的科学精神。

江苏科技馆培训部2004年成立,依照《科普法》做好青少年科普活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

除了做好暑、寒假青少年学生的假期科学知识的授课安排,拓展他们更多的科技知识、提高他们的科技成果动手能力以外,定期举行各种科技小发明或小创作比赛,以求能在学习中激发他们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青少年创造的动机、创造的兴趣、创造愿望,认识自己的创造潜能,从而能够培养青少年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培养他们为人民服务,造福人类的精神等等。

科学需要合作精神,也需要有奉献甚至献身精神,为了更好的培养青少年在日常学习、生活等活动中的科学精神,我们也利用每年暑、寒假的时间,开展了各种外出科技学习、参观活动。

让青少年们离开南京,离开父母,离开他们平时所熟悉的生活、学习环境,在新的活动中培养自己的集体生活能力、待人处事的方法,识别事物的能力,从而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科学精神,具有合作意识,并善于与人合作,克服自私、任性的缺点,与人友好交往,从而让他们在活动中可以不断学习、不断成长。

而这一系列的活动也获得了一定的效果和好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科学精神是贯穿于一切科学活动,一切科学探索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依据和准则。

在培养科学精神方面,科普活动非常重要,其多样的形式、丰富的内容可以引领青少年进入科学的殿堂,这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

②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弘扬科学精神的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取向的客观要求。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因而不能像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提供“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环境,但完全有必要也有可能提倡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和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质量、生活水平。

科学精神能够破除一切蒙昧、迷信以及似是而非的偏见,深刻影响人们的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