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金字塔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549643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埃及金字塔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埃及金字塔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埃及金字塔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埃及金字塔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埃及金字塔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埃及金字塔教学设计.docx

《埃及金字塔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埃及金字塔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埃及金字塔教学设计.docx

埃及金字塔教学设计

《埃及的金字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永乐公办小学马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体会金字塔宏大、精巧的特点,学习作者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中体会、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懂得尊重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教学重点:

体会金字塔宏大、精巧的特点,学习作者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懂得珍惜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教学方法:

“四环”教学法。

先学后教,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引领达标。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提高热情。

师生互动,询问学生对本篇课文的朗读情况。

师:

把课文读过一遍的同学请举手,老师要伸出一个手指头赞扬你(大拇指)---你真棒!

师:

把课文读过两遍的同学请举手,老师要用两个手指头来夸奖你(食指和中指)---耶,你胜利了!

师:

把课文读过三遍的同学请举手,老师要用三根手指头表扬你(中指、无名指和小拇指)---OK,你做的太好了!

师:

把课文读过三遍以上的同学请举手,请大家伸出十个手指头,为这些同学鼓掌!

游戏小结:

同学们学习语文就要反复的读,刚才这些同学都做得很好,如果坚持做下去,我相信他们会收获到更多的掌声。

二、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孩子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有许许多多的名胜古迹。

当你面对着外国游客时,我们这些小导游会向他们介绍哪些地方呢?

(出示课件一:

万里长城、秦兵马俑、北京故宫)。

自由说,如果此时,我们来到埃及,你猜,那里的小朋友会向我们介绍什么?

你想不想了解?

好,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埃及首都开罗,向金色的沙漠出发,去看一看那神秘的金字塔——板书:

埃及的金字塔

三、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出示课件二)金字塔图片,看到了吗?

金字塔是什么样子的?

(巨大的角锥形建筑)

2、此时,站在金字塔脚下,你最想了解什么呢?

(金字塔的位置、做什么用?

怎样建成的?

--------)

3、带着你的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和周围的同学交流交流金字塔的位置、作用、名字的由来、数量、特点、建造方法等。

4、看到你们自信满满的样子,老师就知道你收获一定不小,谁来说一说?

预设:

(1)金字塔的位置

(2)金字塔的作用(3)金字塔名字的由来(4)金字塔的数量(5)金字塔的特点(6)金字塔的建造方法--------相机板书:

宏伟、精巧。

四、重点品读,领悟方法。

1、同学们读书可真认真、仔细,了解了这么多关于金字塔的知识,老师太为你们高兴了!

2、同学们是从文中那些语句中感受到了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

作者分别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出示课件三)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再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说说你是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的?

作者又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自学提示:

用“圈点勾画批注”法读书。

读—-勾---品---注---说。

五、自学反馈,引领达标。

师:

同学们,读好了吗?

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谁先来说说描写金字塔宏伟的句子有哪些?

生:

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

塔身由231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

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以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

这段话是描写金字塔宏伟的。

师:

你们同意吗?

生:

同意。

师:

看来英雄所见略同嘛,下面让我们来好好感悟感悟这段话。

师:

出示课件四:

这座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师:

这句话里有个词语“摩天大厦”,摩在字典里有三种解释

摩:

1、摩擦;2、接近;3、研究、切磋

师:

你认为在这里应该选第几种解释?

生:

第二种

师:

那你能不能说说摩天大厦这个词的意思呀?

生:

快要接近天的大楼

师:

能不能表达地再准确些?

生:

形容大楼非常高

师:

谁来读一读,一定要让大家感受到金字塔真的很高很高啊!

生读

师:

不够高,大概才十层吧!

谁再来?

生朗读

师:

好像到了二十五层了,谁再说试一试?

生朗读

师:

老师感觉到了,已经到了顶层。

大家一起来读一遍。

生齐读

师:

这句话的后半部分可以去掉吗?

这座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的摩天大厦。

这座塔高146米多。

生自由读这两句话。

生:

不能,如果去掉,我们就不会想像出金字塔究竟有多高。

生:

不能,如果去掉,这句话就不太形象了。

师:

老师同意你们的说法,有了后半部分,让我们形象真切地感受到了大楼的高度。

那么这句话中,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呢?

生:

作比较

师:

完全正确。

同学们要记住这种说明方法,在我们以后写说明文时可以运用。

还有一句描写金字塔宏伟的句子是?

师:

(出示课件五):

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

塔身由231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

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以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

大屏幕出示,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自由读一读这段话。

生:

金字塔是由很多很多石头垒起来的。

生:

石头很多,平均每块重2.5吨呢!

师:

每块石头很大,230万块石头垒起来会怎么样?

用一个词语来形容。

生:

巨大

生:

庞大

师:

是啊,巨大的金字塔看起来宏伟壮观!

师:

同学们这段话中的四个数字:

(大屏幕出示)1千米、230万块、2.5吨、60万节,这里叫什么说明方法呢?

生:

列数字

师:

老师发现没有什么能难倒你们的,谁再来读一读金字塔精巧的语句?

生:

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师:

(出示课件六):

“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从中我们能感受到什么呢?

生:

金字塔太神奇了,几千年过去了,居然刀片都插不进去。

生:

我是从这个句子里读出的:

“几千年”,说明时间过去已经很久了,一般的建筑物可能都倒了,有的也肯定已经破损了。

但书上说“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说明金字塔的结构很精巧,居然经历了几千年的风吹雨打都能巍然屹立,真的是不可思议。

师:

你真善于读书,从一个词就读出了这么多东西。

想一想,金字塔为什么这么精巧呢?

生:

因为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严密。

师:

对,原因就在这,每一块石块都磨得那样平整,砌得那么严密。

要知道那可是在四五千年前的古埃及,生产力是相当低下的,人们用的都是相当原始的青铜器或石器等工具,要打磨平一块石头已是非常困难的,现在他们要把350万块石头都打磨得平整,要花费多少时间,付出多少心血啊。

所以,修建金字塔是一件异常艰苦,异常浩繁的工程,它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所以书上这样告诉我们—

(出示课件七)“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

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

师:

自由地读一读这两句话,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生自由读

生:

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

师:

你又从中读出了什么?

生:

我读出了修建金字塔的人很多,经常有10万人在干活。

生:

我读出了整个工程的浩大,居然要用整整三十年的时间。

现在埃及有七十多座金字塔,那要花多少年呢。

生:

我从中读出了古埃及人民的勤劳,是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将将一块块巨石打磨,筑就了这宏伟的金字塔。

师:

的确,是古埃及的劳动人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用无数血汗才筑起了一座座宏伟精巧的金字塔。

金字塔是埃及人民的骄傲。

让我们一起来表达自己对埃及人民的崇敬之情。

生:

齐读第三小节最后一句。

师:

刚才我们好好领略了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那么它们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

想知道吗?

生:

六、自主阅读,感悟升华。

1、师(出示课件八):

默读课文四五自然段,可以动笔划一划、做一做。

读第四自然段第一句话,这是个什么句子?

(了解过渡句承上启下的作用)

古埃及人民怎样把巨大的石块垒起来呢?

相信你一定能够补全这个句子。

  据说人们先__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_,然后______。

这样一层层砌上去,金字塔有多高,土坡就有多高。

最后_____,让金字塔显露出来。

你能给这段话配一副简易说明图吗?

从中你看到了一群的古埃及人?

2、交流自学情况,教师随即板书:

勤劳、智慧

七、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出示课件九)1、是啊!

孩子们,在那遥远的古代,没有起重机,没有汽车,没有任何先进的设备,有的只是埃及人民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他们硬是靠自己的智慧与汗水、泪水,甚至是血水,砌成了这一座座人间奇迹。

四五千年过去了,金字塔依然矗立在起伏的黄沙之中。

站在金字塔的面前,摸着这一块块巨石,想到勤劳智慧的埃及人民,你一定有许多的话想说。

指名说。

2、说的真好,阿拉伯人有一句话,时间能改变一切,就是改变不了金字塔。

金字塔不仅仅是古埃及人民智慧与血汗的结晶,更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如:

我国的万里长城、秦始皇兵马俑等等,我们在欣赏的同时,一定要保护好它们,让它们成为一个又一个永恒的奇迹。

八、课外延伸、知识拓展。

1、了解世界十大古代建筑奇迹。

2、请同学们自己收集一些有关长城的资料,仿照本课写法,写一篇介绍长城的短文。

九、板书设计:

埃及的金字塔

宏伟勤劳

精巧智慧

 

《埃及的金字塔》第二课时教后反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讲的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第15课——《埃及的金字塔》第二课时。

我觉这节课有以下几个方面做的比较成功:

一、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流、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二、凭借网络平台沟通课堂内外,将文字形象化、音效化,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力求体现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和探究性。

使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修养。

三、能抓住重点词、句、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对处于小学高年级学段的五年级学生来说,已经具备了较为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较强的语言感悟能力。

但由于孩子们没有去过埃及,所以对金字塔缺乏了解和具体形象的感知,对文中语言文字的描写很难在脑海中形象化,课堂容易显得沉闷、枯燥。

因此,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与文本的优化整合,从而拉近与文本的距离。

四、整体感知和重点品读的教学思路,使学生对文本有了一个全面而丰富的认识。

五、合作学习和独立自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充分锻炼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仅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还锻炼了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六、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在课堂上,我充分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通过学生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读,帮助学生体会语言的精确,感受埃及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

在紧扣朗读的同时,遵循情感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质疑激趣法、合作探究法、直观演示法使教学的每个环节充实、完善起来,以激起学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使其受到深刻的情感熏染。

七、创景激趣,自主设疑。

为了不让课堂显得沉闷,我在一上课就创设情境,让孩子们仿佛是去埃及观光,然后让学生说说看到课题后最想了解什么,从而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奠定了基础。

八、多元导悟,合探解疑。

化抽象为直观,把数字具体化,体会特点感受金字塔的特点是本文的重点,课文在介绍时出现的只是一系列的数字。

这些是抽象的,无画面的,孩子们只能浅层次的、机械的告诉我们金字塔高、大,但如何高、如何大、如何宏伟,还体会的不够深刻、具体。

于是我抓住了几组数字,让它们和周围的事物作对比,将它们具体化。

“146米、40层”的高度,和我们普通的住宅楼作对比,相当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