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床安全操作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064887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冲床安全操作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冲床安全操作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冲床安全操作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冲床安全操作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冲床安全操作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冲床安全操作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

《冲床安全操作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冲床安全操作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冲床安全操作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

1.9对本组内的生产任务有调度权和检查监督权。

1.10对不服从分配、产品质量差、未能完成生产任务的人和事有考核和处罚权。

2.工作内容和要求

2.1协助车间主任做好车间的各项管理工作,参与生产部和车间生产计划的制订,对分配给本组内的生产任务,做好刀具、工装、量具等准备,按计划完成生产任务。

2.2检查本组内的生产图纸、工艺规程是否齐全,发现图纸不到位或有错,及时向技术部提出,让补发或更改图纸,对需要的刀具、量具等,组长做好统计,按生产需要向车间借领,生产中途有损坏应以旧换新。

2.3对批量产品的加工,应检查首件产品的质量,如发现不符合要求,查明原因后改进,使首件产品达到合格,中途勤巡检,防止不合格的在制品传到下道工序。

2.4对本组内的操作人员做到勤指导勤检查、努力帮助他们尽快提高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尤其是新进员工,主动帮助,使其尽快提高技术,达到独立操作。

当出现质量问题时,找出原因,及时解决。

2.5组长兼职本组产品检验员,当发现产品有不合格时,及时开具不合格品报告单交技术部评审,并将不合格品放到不合格区域,防止合格品与不合格品相互混淆。

2.6对本组内的设备应定人定机进行保养和维护,按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使用,当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停机检查,努力加以排除,排除不了的报告技术部。

2.7对安排在本组内进行返工的不合格品,落实人员尽快给予返工,并对返工的产品重新检验,签署是否合格意见。

2.8按生产现场6S管理规定,逐项落实组内人员,分工负责,做好生产现场管理,达到设备、工夹具对号入座,产品摆放整齐、场地清洁、物流通畅,清除一切不安全隐患。

2.9对本组内生产和产品质量情况定期做好统计交给车间主任进行汇总,然后上报生产部。

2.10加强组内劳动纪律的教育,有发现不遵守规章制度、消极怠工、不服从分配、态度恶劣、产品质量差的人和事,应及时制止和批评,对重大问题及时上报车间主任或生产部。

2.11不断加强自我学习,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努力做到既是生产操作者,又是技术指导员,而且还是产品质量的监督员和检验员,组长的一举一动将对本组内的各项工作起到较大的作用。

徐州三和机械零部件有限公司

车间主任岗位职责

1.职责与权限

1.1根据生产部的生产计划,编制车间生产进度表,并按进度要求完成任务。

1.2负责指导生产设备的管理和使用,组织实施设备日常保养,检修工作。

1.3按产品图纸和工艺进行加工,实施“双三检制”、提高产品入库合格率,体现对产品质量负责。

1.4负责生产过程中的制品和毛坯的管理,做好标识。

1.5负责实施生产现场的6S管理,达到安全文明进行生产。

1.6负责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素质,监督检查车间人员工作和劳动纪律情况。

1.7对本车间生产中发生的一切问题有调度权、处理权。

1.8对不服从分配、消极怠工、产品质量差的一切人和事,有检查监督权和建议处罚权。

1.9车间副主任是主任的助手,应根据主任的职责与权限要求,做好分工负责,共同承担车间管理和日常生产工作。

2.1根据生产部下达的生产计划,编制车间进度实施表,做好物料、毛坯、工夹具准备,安排好机床和操作人员,领取图纸及工艺,做到科学合理地下达生产任务,并按时、保质完成。

2.2根据操作人员的分工,合理安排机床,做到定人定机对设备进行保养、维护,当设备发生故障时,尽快安排机修人员修理,以排除故障,实在排除不了,报告技术部。

2.3对车间生产班组负责人和技术人员,规定其职责,严格按图纸和工艺要求编制加工程序,做到首件必检、中间巡检、加工完毕实施抽检,严防批次性不合格品出现。

2.4应定期召开车间生产工作调度会,对经常出现的问题,在会上研究解决,解决不了事宜报告生产部。

2.5经常教育和培训员工,提高操作技能,尤其是新进员工,应落实到班组经验的老师,实施帮、教、带,合格后才能让其独立操作,确保产品质量。

2.6对车间出现的返工品,尽快安排人员及时返工,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车间产品的废品率和返工率。

2.7应加强劳动纪律的检查,对存在消极怠工,串岗闲谈,妨碍他人工作,做,玩手机,迟到早退等现象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对聚众闹事、吵架斗殴,损坏设备、工具者应及时制止,并上报生产部。

2.8加强生产现场的6S管理,必须做到:

a)整理:

将生产现场无用的物料、工具、杂物清理出去;

b)整顿:

将生产现场有用的物料、工量具、在制品,按规定位置摆放整齐,有标识;

c)清扫:

打扫地面、擦洗机床、保持地面无垃圾、积水、机床干净、润滑良好;

d)清洁:

擦洗墙壁、天花板、门窗等,达到车间通风良好,空气新鲜;

e)安全:

检查所有电源线、电线、气瓶、电焊机、油桶、吊车等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如有加以排除;

f)素养:

培养人良好的精神面貌、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达到文明礼貌。

2.9对公司下达的临时生产任务和相关事宜,应无条件的组织人力,安排好时间,给以迅速完成。

2.10贯彻加工产品的“双三检制”,即操作者的自检、互检和检验员的专检及批生产的首检、巡检和终检,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

2.11做好车间工夹具、刀具、五金工具的管理,操作人员借领时,应有领用回收登记,建立使用台账,需要向仓库领用或提出采购时,应填写领用单或采购单,一次性领来放在车间备用。

2.12应不断加强自我学习,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为完成车间任务和控制产品质量奠定基础。

2.13车间副主任,作为主任的助手,应在车间主任的领导下,分工负责,共同承担车间管理和日常生产工作,对车间需要解决的事情,多开碰头会,互相沟通商量,共同研究,完成生产部下达的各项任务。

最终检验制度

本制度执行部门:

质检部、成品检验组

监督管理部门:

生产部、销售部

1、产品最终检验是对所有工序加工完成后,并经过去毛、清洗的成品所进行的测量和检查的过程,由质检部成品检验组执行。

2、最终检验的质量依据为产品图纸及相关技术、质量文件,检验员应熟悉了解图纸和文件的内容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3、最终检验所用的测量仪器应是经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并且保养良好,使用前应重新校准零位后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4、所谓测量是使用合适的测量仪器对图纸中有精度要求的尺寸公差和行位公差,采用合理、规范的测量方法,对产品进行直接测量所得的数据与要求进行比较后作出的判断,所谓检查,一般情况下,是采用目视的方法,对产品的外形、表面质量是否符合图纸要求所作出的感官判断,最终检验员应做到灵活运用、正确判断。

5、最终检验的抽样方案是全检,即对每件产品的所有项目都进行测量和检查,特别是关键、重要检测项目应在零件被测表面的不同位置,不同方向进行二次以上的测量,以确保测量读数准确、有效。

6、对没有公差要求的非工作表面,对测量的结果原则上按GB/T1804-2000标准12级精度要求进行合格判定。

7、错检是检测或检查所得的读数不符合实际存在的真实数值,与检验员的工作经验,测量方法、量具的准确度、目视偏差等有关,漏检是应测量和检查的项目没有进行相应的测量和检查,也就没有相应的检验结果,与检验员的责任心,工作不细等有关,所以最终检验员应尽力避免错漏检。

8、相同产品在相同周期内加工完成的为同一批次(按生产计划中划分的批次),检验组长应对检验员进行具体的分工,每一批次产品应有专人负责检验。

如果批量特别大,又需要短时间内完成检验任务,可将批量大的分成若干批次进行终检。

9、每一批次产品检验后应及时将检验的数据在(产品出厂检验记录单)内做好记录,如果有不合格品,除了在记录单的质量问题栏内记载外,同时填写(不合格品报告单)交技术部处理。

10、经终检判为合格的产品应打上相应检验员的工号,然后放在合格区内,等待入库,将不合格品加以不合格标识后放在不合格区内。

11、由技术部处理认为返工的不合格品,在返工完成后,应由原检验员进行重新检验,并在报告中作好重检记录。

12、通过最终检验所形成的(产品出厂检验记录单),(不合格品报告单)、(产品入库单)等,应由当班检验员或批次负责人亲自填写、亲自签名,不能找非本批产品的检验员或其他人代写签名,并且填写的字体应达到清楚,记录的数据真实、准确。

13、最终检验是把好产品质量的最后一道关,检验人员应树立客户第一、质量至上的高度责任心做好本职工作,确保自己检验过的产品达到客户满意。

14、公司成品检验组具体负责产品的最终检验,其检验组长和检验员除了执行本制度以外,还要同时执行相应的组长和检验人员的岗位标准。

双三检制度

质检部、生产部

公司办

一、自检、互检、专检

1.自检

1.1定义:

由产品加工的操作者对自己加工的每一只零件进行测量和检查,对照图纸或工艺要求判定是否合格的过程叫自检。

1.2实施要求:

操作者对零件装夹,刀具安装要正确,设备操作应规范,量具校准、测量要准确,图纸、工艺要求应清楚。

2.互检

2.1定义:

下道工序操作者,在产品加工前,对上道工序加工的零件进行测量和检查,判定上道工序加工的零件是否合格的过程。

2.2实施要求:

在产品装夹前,在产品装夹前,检查上道工序加工后的产品是否还有加工余量,外形表面是否有缺陷,如果发现质量不符合要求,应停止加工并报告上道工序操作者和生产组长。

3.专检

3.1定义:

由检验员对操作者加工的零件按图纸或工艺要求进行测量和检查,判定所加工的零件是否合格的过程。

3.2实施要求:

专检应在操作者自检,互检后进行,也可以在自检和互检的过程中进行,通过检验员测量和检查来验证操作者自检或互检的数据是否准确,对产品的质量的判定是否正确,然后作出自己的正确判定,并做好专检记录。

二、首检、巡检、末检

1.首检

对批量性加工的产品,每一道工序加工后的第一只零件所进行的测量和检查并判定产品是否合格的过程叫首检。

首检应在操作者自检的基础上,由检验员进行复检验证,将复检和验证的结果对照图纸或工艺要求,来判定首检产品是否合格,并对首检合格的零件做好“首检合格”标识,如果首检不合格,应停止加工,寻找原因,采取措施达到再次首检合格后才能继续加工。

2.巡检

由检验员对批量性产品每道工序加工的中途抽查一件货数件加工好的产品进行测量和检查,对照图纸或工艺要求判定是否合格的过程叫巡检。

检验员巡检的次数和抽检产品的数量应根据产品加工的难度和操作者的技术水平确定,一般情况下,产品加工难度大,操作者技术差,巡检次数和抽检数量应多一些,巡检中发现产品不合格应增加抽检数量,并停止加工,同时并对刚加工的产品进行测量和检查,发现还是不合格,应寻找原因,采取措施合格后才能继续加工。

3.末检

由检验员对批量性产品的每一道工序全部加工后的产品随机抽取少数零件进行测量和检查,对照图纸工艺要求判定是否合格的过程叫末检。

末检抽查的产品数量应根据产品的加工难度和操作者的技术水平而定,一般情况下,加工难度大,操作者技术差、抽检数量应多一些,抽检方法有百分比抽样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