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级地理必修二期末试题Word格式.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038653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28.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级地理必修二期末试题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一级地理必修二期末试题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一级地理必修二期末试题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一级地理必修二期末试题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一级地理必修二期末试题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级地理必修二期末试题Word格式.doc

《高一级地理必修二期末试题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级地理必修二期末试题Word格式.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级地理必修二期末试题Word格式.doc

A.农村医疗卫生水平得到改善B.城市环境问题较为严重

C.农村人口的身体素质更好D.城市人口老龄化现象更突出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环境对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都很大

B.一个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由该地区的资源状况所决定的

C.环境人口容量就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最适合人口

D.科技越发达,地球所能容纳的人口数则越少

5.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是从()

A.出生率的增长开始的B.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

C.自然增长率的下降开始D.生育率的增长开始的

6.目前大多数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B.低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7.为缓解人口压力,我国应采取的人口增长模式是下图中的()

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左图)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右图),回答8-9题。

8.2004年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A.总量呈下降态势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

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

9.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的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

该省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约在()

A.1990年以前B.1990-2000年之间

C.2000-2004年之间D.2004年以后

10.右图为“木桶效应”图,如果组成木桶的各块桶板分别代表影响环境人口容量不同的资源种类,则木桶的“短板”决定()

A.环境承载量的大小B.环境合理人口容量的多少

C.环境最适宜人口容量的多少D.环境合理承载力的大小

11.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A.由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B.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C.由城市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D.由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12.对于人口迁移所造成的影响,错误的是()

A.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

B.在迁出地,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各种联系

C.在迁入地,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产生一定环境问题

D.在迁入地,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13.80年代,促使我国人口大量流动的根本原因是()

A.大量农村劳动力闲置 

B.1984年,国家放宽对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等政策

C.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

D.城市生活水平高,有较好的学习、医疗条件

14.一般来说,外部形态比较规整的城市往往分布在 

( 

A.平原地区 

B.山地丘陵地区 

C.暖湿的气候区 

D.内陆地区

15.主要呈点状或条状分布于城市街道两侧的城市功能区是 

A.商业区 

B.住宅区 

C.行政区 

D.工业区

16.从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角度考虑,若在图中分别布局中心商务区、住宅区、城郊农业区、港口码头四个功能区,则①、②、③、④对应的功能区是

A.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中心商务区、住宅区

B.住宅区、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中心商务区

C.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住宅区、中心商务区

D.中心商务区、住宅区、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

17.对大城市功能区中CBD(中心商务区)描述正确的是()

A.应布置在居住区中心,靠近工业区

B.应布置在多种运输方式衔接地带

C.应布置在城市中心,靠近居住区

D.区内建筑物高大密集

18.某城市是环形放射状道路,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城市从市中心到外缘地租水平变化趋势的

曲线是 

()

A.a 

B.b 

C.c 

D.d

19.在地租最高峰和次高峰地段一般形成的功能区是()

A.商业区B工业区C住宅区D文化区

20.城市化的最主要标志是()

A.城市人口数量B.城市的用地规模

C.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D.工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

21.下列关于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B.发达国家大都进入了城市化的中期加速阶段

C.城市化的后期阶段,往往城市的功能分区并不明确

D.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增长速度超过了发达国家

22.下列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的排序,符合由交通——宗教——资源的顺序的是 ()

A.石家庄 大庆 拉萨      B.大同 麦地那 匹斯堡

C.石家庄 麦加 大庆      D.大同 梵蒂冈 拉萨

23、下列城市中,服务范围最大的是()

A.增城市B.从化市C.广州市D.清远市

国际上有两类城市化扩容模式,一类是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外延式”,该模式建筑密度较低,主要在两维空间内扩大城市空间容量;

另一类是以日本、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为代表的“内含式”,该模式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据此判断24~25题。

24.相对于“内含式”而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之所以采用“外延式”的城市扩容模式,其直接原因是()

A.城市化水平高 B.人口数量多 C.人口密度小 D.经济发展水平快

25.若在我国的城市发展中也采用“外延式”的城市扩容模式,则:

A.城市中心区萎缩加剧 B.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C.土地资源利用率降低 D.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读下面“台湾省人口金字塔图组”,回答

26.预测到2031年台湾省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增长速度快 B.人口老龄化程度高

C.就业压力太大 D.性别结构严重失衡

某国1个农民生产的农产品可以养活20人。

据此完成27-28题。

27.理论上该国城市人口的比例可达到()

A.35% B.55% C.65% D.95%

28.下列现象在该国表现明显的是()

A.城市化进程加快 B.特大城市数量增加

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城市环境污染加剧

29.美国中央大平原和阿根廷潘帕斯草原虽属于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但它们共同的发展条件是:

①气候温和②地广人稀③高度发达的工业④便利的交通()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30.关于水稻种植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一种技术密集型的农业 

B.全分布在东亚季风区

C.比其他农业生产类型生产过程复杂D.单产一般比小麦低

31.下列国家或地区,农业类型为大牧场放牧业的是:

()

A.五大湖流域 

 

B.古巴C.葡萄牙 

D.潘帕斯草原

32.水稻喜高温多雨,绝大部分分布在()

A.热带和亚热带季风区      B.南美洲热带雨林区

C.美国东南部和巴西东北沿海   D.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33.既有大面积商品谷物种植,又有大牧场放牧业分布的国家是()

A.日本    B.加拿大 

C.美国   D.西班牙

34.影响农业水利化、机械化的自然条件是()

A.农作物种类B.土壤条件C.地形条件D.国家政策

35.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①华南的双季稻种植②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③新疆哈密盆地的瓜果生产④上海郊区的乳畜业()

A.①热量②水源③光照④市场B.①水源②地形③热量④市场

C.①地形②国家政策③土壤④科技D.①土壤②热量③地形④国家政策

36.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是()

①生产规模广 ②机械化程度高 ③劳动力丰富 ④科技发达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回答37—39题。

37.若图甲中M表示我国某县2006年农产品产值构成(其中a为表示花卉,b表示蔬菜水果,c表示粮食)。

则影响该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和气候B.土壤和水源C.市场和交通D.政策和劳动力

38.该县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都市农业”,以下适合其发展的是()

A.观光农业B.商品谷物农业C.房地产业D.水稻种植业

39.若图甲中M为该县目前农业用地的比重(a为花卉用地,b为蔬菜水果用地,c为粮食用地),图乙为该县“十一五”农业土地规划,据此判断,该县今后土地利用的发展方向是()

A.粮食种植用地面积增加B.花卉种植用地比重上升

C.蔬菜水果种植用地面积增加D.冻结城市建设用地

40.世界上大牧场放牧业的共同特点是()

A.分布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B.只出现在发达国家

C.牧牛业占有重要地位 D.属于粗放的商品农业

第Ⅱ卷(综合题共40分)

注意事项:

必须在答卷上答题区指定的区域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不能写在试卷上,否则答案无效。

41.读“未来人口、资源、环境”关系图,回答:

(12分)

(1)目前三者发展的趋势是(4分)

(2)在三条曲线的相互关系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哪一条?

为什么?

(4分)

(3)解决人类与环境矛盾的主要途径是:

_

42.读下图,回答问题:

(14分)

(1)写出水稻主要分布区的名称:

A、________ B、_______ C、__________。

(2)A、B、C三地均为_______气候区,_______资源丰富,从地形上看,水稻田多分布在_________和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