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历史性转折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025180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Word文件下载.doc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伟大的历史性转折Word文件下载.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Word文件下载.doc

1.时间:

1978年

2.主要内容:

(1)路线:

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2)转移:

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3)决定:

改革开放

(4)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3.历史意义:

(1)伟大转折:

政治思想路线、对外政策、工作重心

(2)历史性转变:

(3)开辟道路。

(4)光辉标志:

时代的巨变,社建的新时期。

◆合作探究:

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战略决策是中国历史上的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解题关键: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

思路引领:

把握“结束”、“重新”等词

答案提示:

全会作出的战略决策,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结束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束缚,重新确立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和组织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这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党的一次伟大转折,也是共和国的一次伟大转折,成为我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开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起点。

所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战略决策是中国历史上的具有深远意义伟大转折。

◆归纳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背景

内容

第一次

大革命失败后,党决定开展土地革命,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开辟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

第二次

在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在1949年的七届二中全会上。

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第三次

在粉碎“四人帮”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以经济建设为工作重心。

巨变

结果

任务

辛亥革命

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维护共和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发展生产力,实现四个现代化。

◆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时期的“遵义会议”?

①遵义会议是民主革命时期的历史转折点,它结束了王明的“左”倾错误,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路线、组织路线和军事路线,在中国革命的危机关头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

十一届三中全会则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历史转折点,它全面纠正了自1957年以来党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上发生的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错误,重新恢复了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组织路线、政治路线。

②遵义会议上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而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过渡]改革开放的含义。

改革主要包含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分农村和城市;

开放主要是对外开放。

二、经济体制改革;

从农村到城市

1.经济体制改革

(1)含义:

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2)前提: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3)目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根本目的:

解放生产力,

(5)实质: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第二次生产关系革命)。

(6)必要性:

计划体制存在的严重弊端。

2.改革的过程:

(1)起步:

农村的经济改革(重点,三农问题)

A。

原因:

农业大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原有体制(人民公社)的弊端

B。

内容:

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主体)

小岗村自发包产到户→安徽、四川试行→全国推广

概念解释;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是指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成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用农民们的话简单概括就是: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②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C。

意义:

变革 

调动 

推动改变

◆思考:

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变化?

(1)1952年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

(2)1953——1956年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农业合作化道路。

(3)1958年在农村错误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4)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重大决策,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合作探究:

结合当前农村的形势谈谈农村改革的方向。

方向措施:

A、落实农村的基本政策;

B、深化农产品的流通体制;

C、推进农村的科技改革;

D、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

E、扩大农村的对外开放;

F、把农民的收入放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

G、继续减负、扶贫等。

(2)城市的改革

①基本任务: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②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活力

③国企改革的主要内容:

A.改革管理体制,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

B.改革所有制,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改革产权制度,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D.改革分配制度:

把分配中的平均主义改为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作用:

调动了工人生产的积极性,增加了企业的活力,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使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补充国企的改革问题(经济改革的重点)

(1)由来:

没收及接收。

(2)地位:

经济的支柱和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3)存在问题:

分布过宽,整体素质不高,资源配置及产业结构不合理、管理技术落后,富余人员多等。

(4)措施: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市场机制,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股分制,先进技术、科学管理,分流转换等。

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原因:

历史;

闭关锁国导致中国长期停滞落后;

 

现实;

当今世界是个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和现代化离不开世界。

吸收外国资金,引进先进技术。

立足点:

对外开放须建立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

2.过程:

①设立经济特区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980年)、海南(1988年)

②开放沿海城市 

14个(1984年)

③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湾地区)

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地区

④开放内地城市

3.格局: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4.特点:

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

5.格局;

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与旧中国的“开放”的主要区别。

①背景不同: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开放”是实行闭关自守、日趋落后的清政府被英国的“坚船利炮”打败后而被迫开放的;

今天的开放是在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强大、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实行的。

②内容不同:

旧中国的“开放”是西方列强以武装入侵为手段,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开辟通商口岸、降低关税等;

今天的开放是按照平等互利原则同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目的是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③影响不同:

旧中国的“开放”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只是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向西方学习的思潮;

今天的开放将能够大大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④性质不同:

旧中国的“开放”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今天的开放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使我国进一步参与经济全球化,加速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课后反思

在讲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这节课后,我感到有很多不足之处,又经过局领导和同志们的评课,我对自己设计的这堂课有了新的认识,现总结如下:

可取之处有二。

首先,情感渗透点把握较好,由课上知识自然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由课本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受启发,谈感想,从而做到在历史学习中汲取历史智慧,切实落实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目标的达成。

其次,在教学模式方面,本节课在洋思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了历史学科的特点,有所变通,如抓住关键词、当堂背诵等环节,扎实有效。

不足之处,尚需改进的方面有三。

第一,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两方面:

一是新课导入不够新颖,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采用恰当的视频导入、歌曲导入或故事导入等,就能够更好的使学生进入历史情境;

二是教师设计的活动形式太单一,如果采用板演、挑战、互评等多种形式,或其他更丰富多彩的活动,课堂气氛会好些。

第二,学生自学的时间不充足,思考讨论不充分,不够深入。

原因有:

一是,教师设计的自学指导不够具体,学生对自学的步骤、要求不够明确。

教师要把自学指导设计的更加细致、清晰。

二是,在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过程中应适时做必要的指导。

三是,教师的点拨讲解还要精简,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

第三,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诸多方面,还需要深入研究,不断改进。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思考,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努力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