糍粑作文600字7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92157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糍粑作文600字7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糍粑作文600字7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糍粑作文600字7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糍粑作文600字7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糍粑作文600字7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糍粑作文600字7篇.docx

《糍粑作文600字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糍粑作文600字7篇.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糍粑作文600字7篇.docx

糍粑作文600字7篇

Threepeoplesaveeffort,fourpeoplemorerelaxed,everyoneisunited,Pepsicansucceed.整合汇编 简单易用(页眉可删)

糍粑作文600字7篇

糍粑作文600字篇1

  说起揭阳的民风民俗,令我最难忘,最喜欢的便是:

在冬至那一天,吃糍粑。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臣子伍子胥投奔了吴国,从吴国借兵讨伐楚国。

楚国被破后,伍子胥自知自己结怨甚多,难以容身。

怕自己死后,国家有难,百姓受饥,便在相门城墙下藏了熟糯米。

伍子胥去世不久,国家和百姓遭到危难。

人们想起他的嘱咐,暗中拆城挖墙,发现了许多糯米。

大家将糯米砖石拙起,敲破,重新蒸煮,分而食之。

后来,经过发展,便有了如今的糍粑。

  糍粑的种类可以分为两种:

一为常见的糍粑,(用糯米粉加水,不断的和,再蒸熟后锅煎,用糖,花生,芝麻作料拌着吃)。

一为粳做的尖米糍粑,(用粳米粉加水,揉成长条,用剪刀斜剪下,两头尖尖如白米)。

  而糍粑的传统制作过程也是相当复杂:

先要将上好的糯米洗净;用净水浸泡二十四小时;然后滤干上笼屉大火蒸;后放入木桶内,用木棍反复杵打、搅拌成泥状。

糍粑一团一团的,身子雪白雪白的,就似婴儿胖乎乎的脸蛋;最后下锅煎。

糍粑煎好以后,就是黏糊糊的,看起来色泽相亮,肥润香糯,白得像雪;闻起来一阵阵浓香,就连空气味道都不一样。

再蘸上花生、芝麻、白糖等配料,便更有一股糯米香;吃起来香甜可口,柔软细腻,味道清幽淡雅,别具一番风味!

真算得上是齿颊留香!

  至今,糍粑仍是南方各地人民在每年春节前必做的美食。

有的地方将糍粑制成圆形,大小不一,各形各色,各种各样,色味齐全。

象征着丰收,喜庆和团圆,有这么一句俗语:

“食过冬节,就长一岁。

”也有的地方称之为年糕,这一名称也寓意着吉祥如意,人们常说:

“年糕,年糕,年丰寿高!

”糍粑在民间十分受人们喜爱。

  这便是揭阳的糍粑。

在冬至时吃糍粑的习俗令我印象最深刻,糍粑更是令人久吃不厌。

这正是揭阳民俗的重要体现!

糍粑作文600字篇2

  小时候总觉得打糍粑是体力活,得两个身强力壮的人一下一下地把糯米放在石槽里翻打。

但这次回老家过年,我才真正了解到,那是以往的事了,现在大家都是用机械来打糍粑。

  在亲戚家,有一台奇怪的“铁家伙”,让我和妹妹疑惑不解。

爸爸告诉我,这是打糍粑的机器。

我和妹妹围着看了半天也没看个明白。

这时,姑奶奶端着一个冒着热气的木桶从后院里走了过来,掀开盖子,里面是一桶白花花的糯米饭,糯米饭的香味瞬间扑面而来。

我们顿时着急了,叫大人赶快开工打糍粑。

  姑爷爷和姑奶奶两人一起,一个用大汤勺往机器口放糯米饭,一个用木棍捣,你一下我一下,我看着觉得好简单,心里痒痒的,忍不住想要自己尝试,但没想到看起来容易,做起来还挺难。

  我用力地往机器口捣着糯米,但糯米在我的手里却变得一点不听话,经常整块整块的粘在木棒上,被我提起来。

好不容易整好了糯米,又因力气不够,出口处断断续续,远不如姑爷爷捣得那么大块。

真是一件累人的活!

才捣了几下,我就累得气喘呼呼,在大冷天竟直冒汗。

  好不容易打完糍粑,我在手上抹上茶油,准备捏糍粑。

  白白胖胖、热乎乎的糍粑被放到了桌上,我和妹妹迫不及待地捏起了一坨,但随后像被电了似的,缩回了手,放在嘴里吸吮着。

那种想捏,但又怕烫的样子,把所有人都逗笑了。

在一旁的姑奶奶则娴熟地捏下糍粑,滚成一个小团子,递给我,让我放到竹台上按开。

  拿着捏好的糍粑团子,我左右手倒来倒去,迅速地把这些白又圆的小团子放在竹台上,用手掌轻轻按开,一个圆圆的糍粑做了出来。

按照这个方法,我和妹妹在不知不觉中越做越好。

最后,我拿起一块蘸着糖和妹妹一起吃了起来。

自己捏的,果然又香又软。

  这次打糍粑的快乐,我将永远收入记忆夹中。

糍粑作文600字篇3

  以前读幼儿园的时候,我很喜欢和奶奶一起去市场,市场里有许多东西,有蔬菜、水果、糖果等等。

  今天我又和奶奶去市场,奶奶先带我去鸡贩子那里,奶奶挑了一只很肥的鸡,给了那个鸡贩。

那个鸡饭首先把鸡的脖子弄断,然后把鸡放在热水中一烫,熟练地拔了鸡的毛,最后再切成四块,装进袋子里。

  奶奶带我在市场里走来走去,不知道要买什么好,我仔细看了那些店铺。

卖肉大婶长得像个肉墩子似的,胖得身上的肉多得没处放。

卖烤红薯的老爷爷烤的红薯是金黄色的,捧在手里,感觉是软绵绵的,吃起来又香又甜。

卖鸡蛋的那个胖女人身材本来就不高,又没脖子,猛一看,很像一个啤酒桶……

  忽然,我的脚停住了,目光停留在了卖糍粑的大叔身上,就像被520胶水粘住,怎么也离不开,奶奶看着我这样,又看看卖糍粑的大叔,问:

“你又想要吃糍粑?

”我我点了点头,奶奶带着我走向糍粑铺去,老板看见我来了,说:

“小朋友,你又来啦。

”“嗯,叔叔请来三块钱一盒的糍粑。

”我回答道,“好嘞,小朋友。

”叔叔先把机器打开,又把一把刀拿好,叔叔把机器按好,按好后糍粑开始从里面挤出来,叔叔拿出刀,把糍粑切成一颗一颗的小球,再把糍粑倒进装满糖的大碗里,开始搅拌,没过一会儿,每颗糍粑都粘满了糖,叔叔把它们倒进盒子里,并插上了几根牙签,递给了我。

  我接过装糍粑的盒子,说了一句:

“谢谢大叔。

”大叔先是一愣,又笑着说:

“不用谢的。

”说完便继续去叫卖他的糍粑。

  这就是我们那位卖糍粑的叔叔,他的糍粑至今让我回味无穷,香在我的心中。

糍粑作文600字篇4

  每年的腊月,老家的大人们都忙着打糍粑。

  糍粑是老家的特产,它相当于年糕,但又不同于年糕。

年糕是粳米粉做的,糍粑是用糯米饭做成,而且形状也不同于年糕的长条,糍粑是长方块。

糍粑是过年中自家和招待客人的主要点心。

  打糍粑在夜里进行。

早上将糯米浸泡在大水缸里,黄昏时将泡胀了的糯米放在大蒸笼,蒸熟后由一个身强力壮的人抱起装满糯米饭的蒸笼,将饭倒扣进大石米窑里,紧接着由三四个人用T形木棍捣那热气腾腾的糯米饭,一个人喊着号子,其他人跟节拍围着米窑快速转圈,不一会就将糯米饭捣成粘糊状。

这时候大人们开始给小孩捏糍粑团子,小孩们来看打糍粑就是为这时候能吃到香喷喷的糍粑团子。

小孩们吃足以后,捣糍粑的人收起T形木棍,由一人抡起大石锤,使劲向石米窑里的糍粑打下去,并由一个人不时地将糍粑翻动。

整个过程的作用相当于和面,将饭敲打成了和熟的面。

  打熟了后再平铺在撒有干米面粉的门板上。

每打一米窑铺一层。

  第二天早上,糍粑干了,用切菜刀划成一个个大方块,糍粑就算做成了。

  老家打糍粑是集体互助活动,每家有一米窑或两米窑,打好以后,叠放在一个门板上,早上自上而下,等着各划各的,然后挑回自家。

  糍粑有各种吃法,油煎、水煮、火烤都非常可口,但我还是最喜欢火烤的糍粑。

冬天的晚上在火宕的炭火上支个大铁火钳,再把糍粑放在火钳上翻烤,将糍粑烤得鼓胀鼓胀,然后在鼓胀的肚里灌进白糖,那不仅是小时候的美味,就现在我也没遇上比那更好的烧烤。

  现在每年春节前我都托人从老家带来糍粑,现在的糍粑跟从前的糍粑没有不同,所不同的是早已不用手工制作,而是用机器制作。

那打糍粑的场面再也难见了。

糍粑作文600字篇5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中秋节。

可是天公不作美,一到中秋节就下起了雨。

又不能赏月了!

  我闷闷不乐地坐在沙发上,突然电话响起——

  “哎,乖孙女,外婆做了糍粑,快来呀!

”是外婆打来的!

  我兴奋地来到了外婆家。

  我用筷子夹了一块桌上的糍粑,蘸黄豆面,尝尝——有点甜,甜中还带着黄豆的清香。

味道真不错!

  外婆笑着,眼睛眯成了两弯月牙,“好吃吗?

  我沉默了。

纯正的糍粑味道是城里孩子很少品味到的,因为有了月饼。

外婆却不用现成的月饼代替糍粑,而耐心地给我做出了这样的美味佳肴。

外婆对我真好!

  吃着糍粑,我又想起了那件事。

  外婆是一位出生于解放前旧社会的农民,没文化,却让四个孩子都读了不同程度的书。

外婆现在没有工资收入,全靠已经成家立业的孩子们给生活费。

这些钱刚好能让外婆过得不错。

  我也上初中了,父母为了我接受更好的教育,但对于我们这个工薪家庭来说,送我到重庆读书,开支也算不便宜。

外婆知道后,赶紧来到我们家—

  “哎,这。

”外婆从手上的布袋里拿出一个厚厚的信封,交给了妈妈,“我没事儿了,拜拜。

  妈妈打开信封一看——整整两千元钱!

我惊呆了。

  “妈!

您等一下!

”妈妈追上外婆,“谁叫您拿钱来的?

  “哎,幺儿读书需要!

”外婆急着要走。

  “不用您操心!

您不用攒钱!

”妈妈把钱塞回外婆的布袋。

  “哎……”外婆若有所失地离开了。

  我细细地品着这糍粑的味道,第一次仔细地打量外婆:

短发已花白,眼睛细眯着,脸上布满了皱纹……

  这些真的是皱纹吗?

不,这是岁月的留痕,是为后代们用心血写下的一本书呀……

  中秋,吃着外婆做的糍粑,我倍感温暖。

糍粑作文600字篇6

  “煎糍粑喽!

”我的好朋友小葛拖着音在叫喊。

  “这次我来煎,曹敏、我、高宇每人一块。

”说完就一头栽进冰箱里,寻找糍粑。

  我想起了昨日的教训,“等等!

您坐着,我来煎,每人煎每人的。

我怕你有重吃轻友,给我们差的。

  “OK!

每人煎每人的,除了我弟弟高宇的!

”小葛点头表示赞同。

  每人都选好了各种形状的喜欢的糍粑。

小葛先煎,我再煎,随后就是高宇的。

时间飞逝,小葛煎完了,我要上阵了,我可是老手了。

我先将油倒入锅,开启电磁炉、油烟机。

白白的凝固的'油在锅里也只能乖乖地变成液体油,像蜻蜓点水般地放入锅中,溅起一阵“喷泉油”。

开始煎了,等我把糍粑翻了翻身,像炒蛋炒饭似的翻来覆去,散落的糍粑像是在锅里跳舞。

我用手捏住锅铲,用力把糍粑压下去,被压的那一面只能束缚,那一面只能呈微黄色。

在把糍粑翻一边,重复以上的煎法,煎糍粑的时候,还会发生“滋滋滋”的声音。

我那个糍粑渐渐地膨胀起来,原本那瘦瘦的又白的糍粑跟我玩起了糍粑版变身魔法,他成了一个又胖又大的还披了一身铠甲的战士,却即将在我的口中牺牲了。

  我开始品糍粑了,我嗅了嗅,糍粑的那股香气在我鼻子外盘旋着,想占领我鼻前的重要位置,他的“肉”很饱满,我不由自主地洒上塘,用手捏着筷子,用筷子夹住糍粑放入口中轻轻地咀嚼。

  “人间美味,这糍粑可以和臭豆腐相提并论了。

尤其是自己煎的,煎完之后最好吃、最香。

”我边吃边说。

  经过煎糍粑的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这不仅仅使我收获,还增加了我的社会经验。

糍粑作文600字篇7

  家乡是我记忆深处美好又模糊的影象。

寒假里我回到了家乡,那里的房子都修筑在水塘边,只要站在家门口眺望,目光所及之处哪里不是绿色?

只要抬头仰望,天空便会在你的瞳仁中滴上鲜亮的蓝墨,或是俯身凝望水面,那真是好静好美的一幅画哟,是谁画的呢?

  画中有山水,也有人物,我们的存在给这画作添了不少生气。

我们亲手制作了又香又糯的糍粑。

打糍粑是个体力活,也是个细致活,李伯伯用三轮车拉来了石头缸,缸一着地,糯米就蒸好了,香喷喷冒着热气。

木锤也洗净了,就开始捣米,捣了一会儿,重头戏来了,开始打糍粑。

气氛一瞬间活跃起来,一下一下地锤,一声一声地喊,糯米变得劲道起来,也更加有粘性,拉拽的时候就更费力了。

“哎呀,不好!

”不知谁喊了一声,孩子们愣在原地,看见锤子上粘着一个白净净的东西,那不是糍粑吗?

李伯伯接住了差点“毁容”的糍粑,人群里没有责怪声,反而传来一阵阵清朗的笑声。

李伯伯笑着说:

“打糍粑的确是一门手艺,你们几个年轻人没经验,让我来吧。

”李伯伯一上场,糍粑像见了老朋友,乖乖听话,任凭李伯伯给它按摩,捶背,李伯伯果真是好手艺啊!

在几个人的配合下,糍粑变得又软又糯,捶了那么久,依旧热气腾腾,香飘十里。

几个嘴馋的小孩儿没等裹上面粉就掐下一小团,品尝着香香甜甜的味道在嘴里化开,大家笑得满足极了。

之后我们把蒸好的糍粑送进里屋,郭奶奶给他裹上面粉,糍粑像穿上了新衣,姐姐还捏了一个糍粑小人,白白胖胖,样子可爱极了。

我吃着香喷喷的糍粑,心里美滋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