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最完美版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917281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405.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最完美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最完美版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最完美版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最完美版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最完美版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最完美版Word文档格式.doc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最完美版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最完美版Word文档格式.doc(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最完美版Word文档格式.doc

16、英国掌握中国海关管理权长达40余年。

17、将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具体税率,用中英协定方式固定下来的条约是《五口通商章程:

海关税则》。

18、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之后,其对中国进行殖民剥削的主要形式是资本输出。

19、在中国近代史上最先规定税制的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

20、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是: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5个城市)

21、在中国近代史上规定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办工厂的条约是《马关条约》。

22、帝国主义在中国办报纸、杂志,翻译、出版各种书刊的根本目的是:

为帝国主义制造侵略有理的舆论。

23、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24、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强迫中国成为其附属国。

25、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最主要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26、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27、黄海海战中英勇作战,最后壮烈牺牲的管带邓世昌所指挥的军舰是致远号。

28、在1885年中法战争中,大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的清朝将领是冯子材。

29、中法战争期间,击退法舰保卫台湾的将领是刘铭传。

30、粉碎西方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事件是义和团运动。

31、在中国近代史上提出“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是魏源。

32、从1840年至1919年,中国人民一系列反侵略战争都以失败而告终,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社会制度腐败。

33、《海国图志》一书在当时的直接作用是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34、在中国封建社会,常常结合在一起的三个阶层是:

地主、商人、高利贷者。

35、中国封建社会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突出的是:

君权、父权、夫权。

36、19世纪五六十年代,沙皇俄国趁火打劫,通过一系列条约侵吞我国领土144万多平方公里,这些条约是:

《瑗珲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改订伊犁条约》。

37、19世纪40年代,西方殖民者通过:

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的手段,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8、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是:

割让香港、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等五个通商口岸、协定关税。

39、1860年与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的国家有:

英国、法国、俄国。

40、中日甲午战争后,根据《马关条约》的规定,清政府应将台湾全岛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辽东半岛地区割让给日本。

41、三国“干涉还辽”中的三国指的是:

俄国、德国、法国。

42、与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的国家有:

英国、法国、美国、俄国。

43、西方列强在华的经济掠夺手段包括:

控制中国通商口岸、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对华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44、甲午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开始以资本输出为主,资本输出的主要方式有:

在中国投资开设工厂、在中国增设银行、投资修筑铁路,控制交通事业、迫使清政府举借外债。

45、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列强对中国进行赤裸裸的文化侵略,主要表现在:

建立教学,派遣大批传教士到中国传教、包庇教徒不法行为,强迫中国教民抛弃传统礼俗、创办中外文报刊,为帝国主义侵略进行辩护、宣扬“种族优劣论”,制造侵略有理的舆论。

46、随着近代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出现了新兴阶级,它们是:

工人阶级、资产阶级。

47、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在度和制人民大众的矛盾。

48、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49、在威海战斗中殉国的北洋舰队的将领有:

刘步蟾、丁汝昌。

50、19世纪末期,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并未实现,其原因有:

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51、义和团运动的主体是农民等小生产者,其历史局限性表现在:

存在盲目、笼统的排外主义错误;

无法认清帝国主义与清王朝相互勾结的本质;

存在有许多迷信、落后的倾向。

一、选择题

1、中国历史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是太平天国运动

2、1943年,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教。

其早期写的革命著作有:

《原道觉世训》、《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

 

3、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是在1851年。

4、1851年9月,洪秀全分封诸王是在攻占永安后。

分封的诸王包括:

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北王韦昌辉、南王冯云山、翼王石达开。

5、1853年3月,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建都南京,后改称为天京。

并先后进行了北伐、西征和天京城外的破围战。

6、《天朝田亩制度》颁布于1853年。

7、《天朝田亩制度》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土地问题。

确立了土地分配的方案,内容有: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田地分9等,好坏搭配,按人口平均分配,16岁以上分一整份,16岁以下分一半。

8、太平天国后期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社会改革方案即《资政新篇》的是洪仁玕。

内容是:

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未涉及到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缺乏实施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

9、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提拔的主要将领是李秀成和陈玉成。

10、太平天国由盛到衰的转折点是天京事变,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先后被杀,翼王石达开率部出走后败亡,并于1864年被攻陷。

11、近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提出者属于洋务派,于1898年在张之洞的《劝学篇》中宣扬。

12、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的表述的是冯桂芬。

13、洋务运动举办了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的兵工厂是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度总局。

14、洋务运动首先兴办的是军用工业。

15、洋务派举办的民用企业主要采取官督商办的方法。

16、清政府海军的主力是北洋水师。

17、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的是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18、康有为联合在京的参加会试的举人共同发起的“公车上书”是1895年。

19、1898年,“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维新的皇帝是光绪帝。

103天后,戊戌维新运动夭折。

20、维新变法时期,维新派提出的中国的理想的政治方案是君主立宪。

21、戊戌维新运动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政治改革运动。

22、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

1)它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2)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3)对孔子及儒家经典予以严厉批判;

4)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5)在19世纪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是时间最长、规模最大。

23、洋务派举办军事工业的目的是:

首先是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同时也加强海防、边防、及抵御外国侵略者。

24、洋务运动举办的官督商办企业包括:

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和上海机器织布局。

25、19世纪90年代,清政府建成的新式海军有:

福建水师、广东水师、南洋水师、北洋水师。

26、戊戌维新运动维新人员: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

27、维新派办的影响较大的报纸有:

上海的《时务报》、天津的《国闻报》、湖南的《湘报》。

28、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论战产生的影响有:

进一步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思想,也开始改变了社会风气,为维新变法运动作了思想舆论的准备。

29、1898年被杀于菜市口的“戊戌六君子”有:

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等六人。

1、帝国主义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加强了对清政府政治控制

2、在日俄战争期间,英国派兵侵入中国西藏地区。

3、20世纪初期,为挽救封建专制统治,清政府实行了“新政”和预备立宪。

4、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宪政”,并于1908年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

清政府规定的预备立宪的期限是9年。

5、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是民族资产阶级。

6、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的檀香山创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兴中会。

章炳麟发表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反对康有为的保皇观点。

继兴中会之后,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在各地陆续成立。

其中,由黄兴为会长是华兴会。

7、邹容在《革命军》的著作中阐述了在中国进行民主革命的正义性和必要性。

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陈天华写下了《警世钟》和《猛回头》。

8、1904年,孙中山发表的《中国问题的真解决》指出只有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中华民国,才能真正解决中国问题。

9、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的是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同盟会成立后,将《民报》做为自己的机关报。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第一次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包括的内容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10、1905年至1907年,改良派与革命派展开论战,改良派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

11、辛亥革命的高潮是武昌起义,该起义的两个革命团体是共进会和文学社。

辛亥革命的性质是新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辛亥革命后,窃取革命果实的是袁世凯。

袁世凯窃取政权,实行北洋军阀专制统治,其主要表现在:

扩充军队,建立特务、警察系统;

毁弃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制造刺杀“宋教仁”;

破坏《临时约法》,投靠帝国主义,复辟帝制。

12、在保路运动期间,四川总督赵尔丰下令军警向手无寸铁的群众开战,造成成都血案。

保路风潮中,运动最强烈的省份是四川省。

13、清帝退位,在中国延续了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覆灭的时间是1912年2月12日。

14、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定都于南京。

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5、1915年5月,袁世凯为取得日本对他复辟帝制的支持,基本接受日本提出的严重损害中国权益的条约是“二十一条”。

16、皖系军阀段祺瑞执掌北京政府时,同日本政府签订了西原借款。

17、1913年3月,袁世凯指使刺客刺杀了热衷于政党政治的宋教仁。

18、北洋军阀政府代表的是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

19、1917年6月张勋率军北上,拥清废帝溥仪复辟。

20、“二次革命”又被称为赣宁之役。

战争主要在九江、南京一带进行。

21、北洋军阀统治期间,以梁士治为首的交通系统集团,控制了铁路和交通银行。

22、1914年7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