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教案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800730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声声慢教案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声声慢教案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声声慢教案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声声慢教案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声声慢教案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声声慢教案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声声慢教案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声声慢教案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声声慢教案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词中我们读到了“物是人非”,读到了伤离感乱,读到了凄楚哀苦。

同是李清照的作品,为什么两首词的心境与情调却如此不同呢?

二、走近作者李清照

[明确]南渡是李清照(1084—1155)人生的分水岭。

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著名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

出身于名门世家,父亲李格官至礼部员外郎,著名经史学家;

母亲王氏出身于状元之家,琴棋书画皆通。

李清照从小耳濡目染,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

史书记载说她:

“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

”18岁嫁给门当户对的太学士赵明诚(其父吏部侍郎赵挺之)为妻。

赵爱好金石之学,也有很高的文化修养。

夫妇在一起常常诗词唱和,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夫妻感情深厚,家庭美满幸福。

时代的巨变打破了李清照闲适恬静的生活。

1125(41岁)年金兵入侵,两年后(1127年)北宋败亡。

李的个人命运也随着国家命运的改变而改变。

李一家被迫南迁避难,两年后,其夫在赴官途中不幸染病身亡,流下李孤苦伶仃一个人,中晚年的李清照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丈夫病死、文物丧失(国破、家亡、夫死、物失)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悲痛。

李清照的词前期多写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闺怨离愁;

后期的词一改其前期清新明快的词风而充满了哀婉凄凉,多为伤时感乱、怀乡忆旧之作。

《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也是她后期的代表作。

据考证,这是她亡夫不久所作。

三、听读朗读,整体感知词人别样的愁情。

(读:

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悟:

感受形象,体味意境。

品:

咀嚼涵泳,品味语言。

1.听录音范读

2.学生齐读

这首词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愁。

这是女词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里的生活感受,一行行写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一行行反映的都是孤独凄凉的境况。

你是如何感受到这份愁的?

走近作者,知人论世

品读意象,感悟意境

咀嚼涵泳,品味语言

四、品读《声声慢》

1.提问一生:

找出词中直接抒情的句子。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分析起句)

起句形象用了七组叠词,直接抒情,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重创巨痛后的愁苦的心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

人的动作、神态环境的悲凉内心世界的巨大伤痛

开篇奠定了哀婉凄凉的感情基调

①李清照在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金石丢失等一系列打击之后,内心极度哀愁,再加之一人孤处、无儿无女、无依无靠,更是百无聊赖、空虚惆怅、失落迷茫。

为了派遣这种哀愁,作者开始了漫无目的的寻觅。

她在寻觅些什么呢?

是少女时代快乐的生活吗,还是夫妻情深、甜蜜爱情?

……

②环境的“冷清”更衬托出人心境的“清冷”

冷清:

强调不热闹清冷:

强调冷静而凄凉

③寻觅的结果不但没有寻回失去的东西,不但没有减轻内心的伤痛,反而在这冷清的环境中更生一种凄凉、惨淡、悲戚。

这七组叠词极富音乐美。

宋词是用来演唱的,因此音调和谐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李清照对音律有极深造诣,所以这七组叠词朗读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

只觉齿舌音来回反复吟唱,徘徊低迷,婉转凄楚,有如听到一个伤心之极的人在低声倾诉,然而她还未开口已觉得已能使听众感觉到她的忧伤,而等她说完了,那种伤感的情绪还是没有散去。

一种莫名其妙的愁绪在心头和空气中弥漫开来,久久不散,余味无穷。

略析“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此句写气温骤变的感受:

点明节令——秋天。

秋天的天气变化无常,忽暖忽冷。

在这样的天气里人也睡不好,最难调理休息。

并非天气原因而是人的心情。

2.间接抒情——抓意象分析愁情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

“一切景语皆情语”——引出意象概念

让生找出词中的主要意象

(1)详析“酒”意象的特定属性(“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问:

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

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先让生思考回答一些关于酒表示愁情的诗句。

师明确:

最初饮酒是乐事,要与神灵共享或用以招待客人;

一边饮酒一边做游戏这在宫廷宴会中是最常见的。

到了汉末,天下动乱,连年战争,人的生命朝不保夕,古人感慨良多,如“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曹操就发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感慨。

“酒”成了排解忧愁的液体。

唐朝是诗歌创作的高峰期,酒的消耗与诗的产量成正比。

“李白一斗酒出百篇”,可以说李白的诗是一篇篇醉出来的。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酒消愁愁更愁”

艰难苦恨烦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身世之愁,亡国之恨)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琵琶行》(离愁)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柳永《雨霖铃》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离愁)

酒是“愁”的象征

(2)“秋风”意象略讲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宋玉《九辩》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秋风渲染愁情。

(3)“过雁”意象分析。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为什么作者看到过雁会“正伤心”?

因为“却是旧时相识”这正是伤心的由来。

大雁从北方来到南方,而词人当时也正在南方避难,真可谓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

然而这过雁不正是以前经常为词人传递相思之情的那一群过雁吗?

(《一剪梅》: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只不过物是人非,收信的那个人已经不在人世了。

所以看到过雁睹物思人,悲从中来。

雁足传书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常用之典,此借指亡夫之痛;

秋雁南来,写国破家亡、漂泊南方之苦。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晏殊《浣溪沙》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雁”——离愁的象征

下阕:

由远及近,转入对自己庭院内眼前残秋之景的具体描绘,进一步表达愁情。

(4)略析“黄花”意象。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史正志《菊谱》:

“菊草本也,以黄为正,所以概称黄花。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晚来独登楼,恨字锁眉头,黄花瘦,雁声断秋。

《南楼令》

这两句由景入情,情景交融。

这时看见那些菊花,才发觉花儿也已憔悴不堪,落红满地枯萎凋零的菊花多象自己憔悴的容颜、孤苦飘零的晚境,再无当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

以往丈夫在世时的日子多么美好,诗词唱和,整理古籍,可现在呢?

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在受这无边无际的孤独的煎熬了。

得出结论:

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

(5)略讲“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得似往时”。

独对着孤雁残菊,更感凄凉。

怕黄昏,捱白昼。

对着这阴沉的天,一个人要怎样才能熬到黄昏的来临呢?

漫长使孤独变得更加可怕。

独自一人,连时间也觉得开始变慢起来。

(6)详析“雨”意象,略析“梧桐”意象。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离愁)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壮志难酬之愁)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李煜《相见欢》(亡国之愁)

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梧桐一叶知秋,本身就是牵愁惹恨的事物,再加上淋淋漓漓的凄苦的秋雨,不仅滴在耳边,更滴向心头。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温庭筠《更漏子》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好不容易等到了黄昏,却又下起雨来。

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的,无边丝雨细如愁,下得人心更烦了。

这句主要写声,以声衬情。

尤其是“点点滴滴”一语,极富顿挫凄凉之感。

(7)结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是对前文的概括,急风骤雨,孤雁残菊梧桐,眼前的一切,浸满了作者凄苦的哀愁,然而哀愁又何止这些呢?

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家国之恨、孤独悲苦等等,仅用一个愁字又如何概括得尽呢!

于是词人再也不用什么铺垫、渲染、对比,而是直截了当地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简单直白,反而更觉神妙,更有韵味,更甚咀嚼。

相形之下,就连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也稍觉逊色了。

因为李后主的愁还可形容,而词人的愁绪则非笔墨所能形容的。

五、比较阅读《声声慢》《一剪梅》两种不同愁情。

词名

意象

人生经历

愁情

一剪梅

雁、月、花、水

早期

闺怨、离愁、相思之愁

淡酒、风、雁、黄花、梧桐、细雨

晚期

颠沛之苦、丧夫之痛、亡国之恨

小结

通过对比,我们清晰看到了词人早晚期词作迥然不同的风格。

由此可见,个人遭遇和文学创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同时,抓住词中所选择的意象,在这些意象背后,我们看见了一个一生都被“愁”所困的女词人,“愁”是她作品的主调。

早年的“愁”是“闺怨”、“离愁”、“相思之愁”,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是“为赋新词强说愁”。

晚年的“愁”则是在经理了颠沛之苦、丧夫之痛、亡国之恨之后的“欲说还休”的愁,是一种沉甸甸的深沉的愁。

六、布置作业。

根据所学知识,搜集相关作品,比较分析柳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