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789528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812.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化学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高二化学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高二化学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高二化学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高二化学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化学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

《高二化学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化学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化学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

mol-1

3、测定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某兴趣小组的实验数值结果大于57.3kJ·

mol-1(中和热),原因可能是()

A.实验装置中小烧杯杯中低于大烧杯杯口

B.用浓硫酸代替了稀硫酸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未洗涤,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

4、反应A(g)+2B(g)═C(g)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b表示使用催化剂后的能量变化

B.正反应活化能大于逆反应活化能

C.由图可知该反应的焓变△H=+91kJ·

mol﹣1

D.反应中将气体A换为固体反应,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放出热量大于91kJ

5、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关于热化学方程式:

C2H2(g)+2.5O2(g)═2CO2(g)+H2O(l)△H=﹣1300kJ·

mol﹣1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5NA个电子转移时,该反应放出650kJ的热量

B.当1NA个水分子生成且为气体时,放出多于1300kJ的热量

C.当2NA个碳氧双键生成时,放出1300kJ的热量

D.当4N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00kJ的热量

6、“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保护环境”,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要求.你认为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个要求的是(  )

A.将煤转化成气体燃料可以有效地减少“温室效应”的气体产生

B.加快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

C.研制开发以水代替有机溶剂的化工涂料

D.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将废弃的秸秆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

7、N2O和CO是环境污染性气体,可在Pt2O+表面转化为无害气体,其反应为N2O(g)+CO(g)=CO2(g)+N2(g)△H,有关化学反应的物质变化过程(图1)及能量变化过程(图2)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1可知:

△H1=△H+△H2B.由图2可知△H=-226kJ/mol

C.为了实现转化需不断向反应器中补充Pt2O+和Pt2O2+

D.由图2可知该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

8、关于下列四幅图中相应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中根据电流计(G)指针的偏转方向可比较Zn2+、Cu2+的氧化性强弱

B.图2中根据导气管中液面的变化可以判断铁钉发生了吸氧腐蚀

C.图3中若改用环形铜棒不会影响所测中和热的数值

D.图4中发生反应2NO2(g)N2O4(g),根据两烧瓶中气体颜色深浅不同可判断其为放热反应

9、某反应由两步反应ABC构成,它的反应能量曲线如图所示(E1、E2、E3、E4表示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两步反应均为吸热反应B.稳定性C>A>B

C.加入催化剂会改变反应的焓变D.AC反应的△H=E1﹣E4

10、下列实验操作或结论不正确的是(  )

A.①探究不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晌B.②净化、精制淀粉胶体

C.③中白色沉淀为BaSO4D.④制取金属锰

11、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证明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有乙烯生成

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溴乙烷和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B

证明Mg(OH)2沉淀可以转化为Fe(OH)3沉淀

向1mL1mol/LNaOH溶液中先加入3滴1mol/LMgCl2溶液,再加入3滴1mol/LFeCl3溶液

C

除去甲烷中的乙烯

将混合气通入溴水洗气

D

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将NO2球浸泡在冷、热水中,观察颜色的变化

1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马口铁(镀锡铁皮)镀层破损后铁仍不易腐蚀

B.CH3Cl(g)+Cl2(g)CH2Cl2(l)+HCl(g)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C.MnS悬浊液中滴加少量CuSO4溶液可生成CuS沉淀,则Ksp(CuS)<Ksp(MnS)

D.合成氨生产中将NH3液化分离,一定能加快正反应速率,提高H2的转化率

13、已知BaSO4(s)Ba2+(aq)+SO42﹣(aq),25℃时Ksp=1.07×

10﹣10,且BaSO4的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图所示,有T1、T2不同温度下两条B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温度为T1时,在T1曲线上方区域任意一点时,均有BaSO4沉淀生成

B.蒸发溶剂可能使溶液由d点变为T1曲线上a、b之间的某一点

C.升温可使溶液由b点变为d点

D.T2>25℃

14、t℃时,AgCl的Ksp=2×

10﹣10;

Ag2CrO4是一种橙红色固体,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时,AgCl的溶解度大于Ag2CrO4

B.在t℃时,Ag2CrO4的Ksp=1×

10﹣12

C.在饱和Ag2CrO4溶液中加入K2CrO4,可使溶液由Y点到X点

D.在t℃时,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20mL未知浓度的KCl溶液,不能采用K2CrO4溶液为指示剂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2Mg+CO22MgO+C△H<0从熵变角度看,可自发进行

B.在密闭容器发生可逆反应:

2NO(g)+2CO(g)N2(g)+2CO2(g)△H=﹣113.0kJ/mol,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缩小容器体积,重新达到平衡后,△H变小

C.已知:

Ksp(AgCl)=1.8×

10﹣10,Ksp(Ag2CrO4)=2.0×

10﹣12,将等体积浓度为1.0×

10﹣4mol/L的AgNO3溶液滴入到浓度均为1.0×

10﹣4mol/L的KCl和K2CrO4的混合溶液中产生两种不同沉淀,且Ag2CrO4沉淀先产生

D.根据HClO的Ka=3.0×

10﹣8,H2CO3的Ka1=4.3×

10﹣7,Ka2=5.6×

10﹣11,可推测相同状况下,等浓度的NaClO与Na2CO3溶液中,pH前者小于后者

16、下列有关实验原理、现象、结论等均正确的是()

A.a图示装置,滴加乙醇试管中橙色溶液变为绿色,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酸

B.b图示装置,右边试管中产生气泡迅速,说明氯化铁的催化效果比二氧化锰好

C.c图示装置,根据试管中收集到无色气体,验证铜与稀硝酸的反应产物是NO

D.d图示装置,试管中先有白色沉淀、后有黑色沉淀,不能验证AgCl的溶解度大于

Ag2S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W随浓度的改变而改变

B.K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而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无关

C.对已达到化学平衡的反应,改变压强,平衡常数(K)一定改变

D.一般情况下,一元弱酸HA的Ka越大,表明该酸的酸性越弱

18、化工生产中常用MnS作沉淀剂除去工业废水中的Cu2+:

Cu2+(aq)+MnS(s)CuS(s)+Mn2+(aq),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nS的Ksp比CuS的Ksp大

B.该反应达到平衡时:

=

C.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CuSO4固体后,c(Mn2+)变大

D.MnS(s)的浊液中加入少量可溶性MnSO4固体后,c(S2﹣)变大

19、25℃时,在含有Pb2+、Sn2+的某溶液中,加入过量金属锡(Sn),发生反应:

Sn(s)+Pb2+(aq)Sn2+(aq)+Pb(s),体系中c(Pb2+)和c(Sn2+)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往平衡体系中加入金属铅后,c(Pb2+)增大

B.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Sn(NO3)2固体后,c(Pb2+)变小

C.升高温度,平衡体系中c(Pb2+)增大,说明该反应△H>0

D.25℃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

20、已知草酸为二元弱酸:

H2C2O4HC2O4-+H+Ka1

HC2O4-C2O42-+H+Ka2

常温下,向某浓度的草酸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量浓度的KOH溶液,所得溶液中H2C2O4、HC2O4-、C2O42-三种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δ)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pH=1.2溶液中:

c(K+)+c(H+)=c(OH-)+c(H2C2O4)

B.pH=2.7溶液中:

c2(HC2O4-)/[c(H2C2O4)×

c(C2O42-)]=1000

C.将相同物质的量KHC2O4和K2C2O4固体完全溶于水所得混合液的pH为4.2

D.向pH=1.2的溶液中加KOH溶液将pH增大至4.2的过程中水的电离度一定增大

21、实验是研究化学的基础,下列图中所示的实验方法、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A.测量锌与稀硫酸反应的速率B.证明非金属性Cl>C>Si

C.进行酸碱中和滴定实验D.测定中和热

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23、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

A.用图1所示装置检验有乙烯生成

B.用图2所示装置收集SO2

C.室温下,向苯和苯酚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浓溴水,充分反应后过滤,以除去苯中少量的苯酚

D.酸碱中和滴定前,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用待装溶液润洗

24、若往20mL0.01mol·

L﹣lHNO2(弱酸)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烧碱溶液,测得混合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NO2的电离平衡常数:

c点>b点

B.b点混合溶液显酸性:

c(Na+)>c(NO2﹣)>c(H+)>c(OH﹣)

C.c点混合溶液中:

c(OH﹣)>c(HNO2)

D.d点混合溶液中:

c(Na+)>c(OH﹣)>c(NO2﹣)>c(H+)

25、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中A、B、D三点处Kw的大小关系:

B>A>D

B.25℃时,向pH=1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pH=8的稀氨水,溶液中c(NH4+)/c(NH3·

H2O)的值逐渐减小

C.在25℃时,保持温度不变,在水中加人适量NH4Cl固体,体系可从A点变化到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