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反应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77507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输液反应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输液反应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输液反应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输液反应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输液反应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输液反应应急预案.docx

《输液反应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液反应应急预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输液反应应急预案.docx

输液反应应急预案

 

输液反应应急预案

 

输液反应

一、诊断标准

1.输液反应包括发热反应,系静脉输液时由致热源、药物、杂质、药液温度过低、药液浓度过高及输液速度过快等因素引起。

2.发热反应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发冷、寒战、面部和四肢发绀,继而发热,体温可达41~42℃。

3.可伴恶心、呕吐、头痛、头昏、烦躁不安、谵妄等,严重者可有昏迷、血压下降,出现休克和呼吸衰竭等症状而导致死亡。

4.发热反应发生的早晚,视致热源进入机体内的量、致热源的性质及患者的个体耐受性而异。

二、治疗方案

输液反应大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发冷、寒战、面部和四肢发绀,继而发热,体温可达41~42℃等常见的症状,可伴恶心、呕吐、头痛、头昏、烦躁不安、谵妄等,严重者可有昏迷、血压下降,出现休克和呼吸衰竭等症状而导致死亡,当患者出现静滴过程中或静滴结束时出现发冷、寒战、面部和四肢发绀,应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首先明确病因,吸氧,建立静脉通路,抗过敏,激素,对症治疗,防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及并发症的产生,挽救病人生命。

给予监测四大生命体征(监护仪),常规检查血常规、指尖血糖、出凝血时间、肾功、离子、心电图。

(一)发热反应  

1.原因发热是常见的输液反应,常因输入致热物质(致热原、死菌、游离的菌体蛋白或药物成分不纯)、输液瓶清洁消毒不完善或再次被污染;输入液体消毒、保管不善变质;输液管表层附着硫化物等所致。

  

2.症状主要表现发冷、寒战、发热(轻者发热常在38℃左右,严重者高热达40-41℃),并伴有恶心、呕吐、头痛、脉快、周身不适等症状。

  

3.防治方法  

(1)反应轻者可减慢输液速度,注意保暖(适当增加盖被或给热水袋)。

(2)重者须立即停止输液;

(3)吸氧;建立静脉通路,高热者给以物理降温,体温升至38.5℃以上给予肌注2ml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

(4)必要时按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非那根(盐酸异丙嗪注射液)25mg,立即肌注(小儿0.5-1mg/kg/次)。

(5)激素(地塞米松)治疗,静注地塞米松10-15mg(小儿0.5-1mg/kg/次)或氢化可的松100mg(小儿5-15mg/kg/次)。

(6)如果出现肢端发凉或皮肤苍白,可肌注或静注654-2针5mg(小儿0.5-1mg/kg/次),SBP<90mmHg时快速补液同时静注654-2针10mg。

由于输液反应不是速发型变态反应,慎用肾上腺素,但如果输液反应并血压急速下降时用肾上腺素0.5-1mg皮下注射。

(7)针刺合谷、内关穴。

(8)患者病情平稳后向患者解释输液反应,患者入院时应重复询问患者有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并完整记录在病案中,在静滴治疗前应向患者及家属沟通静脉输液药物相关作用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患者及家属知情后签署静脉输液知情同意书,在医生护士均签署静脉输液知情同意书后方可进行静滴治疗。

(二)心力衰竭、肺水肿  

1.原因由于滴速过快,在短期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过重所致。

  

2.症状病人突然感到胸闷、气短、咳泡沫样血性痰;严重时稀痰液可由口鼻涌出,肺部出现湿罗音,心率快。

  

3.防治方法  

(1)输液滴速不宜过快,输入液量不可过多。

对心脏病人、老年和儿童尤须注意。

  

(2)当出现肺水肿症状时,应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让病人取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3)按医嘱给以舒张血管、平喘、强心剂。

  

(4)高流量氧气吸入,并将湿化瓶内水换成20%-30%酒精湿化后吸入,以减低肺泡内泡沫表面的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从而改进肺部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

  

(5)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止血带(须每隔5-10分钟轮流放松肢体,可有效地减少回心血量),待症状缓解后,止血带应逐渐解除。

(三)静脉炎  

1.原因由于长期输注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强的塑料管时间过长而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也可因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引起局部静脉感染。

  

2.症状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红、肿、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3.防治方法以避免感染,减少对血管壁的刺激为原则。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如红霉素、氢化考的松等,应充分稀释后应用,并防止药物溢出血管外。

同时要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以保护静脉。

  

(2)抬高患肢并制动,局部用95%酒精或50%硫酸镁进行热湿敷。

  

(3)用中药外敷灵或消瘀软膏或疏风软膏外敷,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4)超短波理疗,用红光治疗器照射,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四)空气栓塞  

1.原因由于输液管内空气未排尽,导管连接不紧,有漏缝;加压输液、输血无人在旁看守,均有发生气栓的危险。

进入静脉的空气,首先被带到右心房,再进入右心室。

如空气量少,则被右心室压入肺动脉,并分散到肺小动脉内,最后到毛细血管,因而损害较少,如空气量大,则空气在右心室内将阻塞动脉入口,使血液不能进入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引起严重缺氧,而致病人死亡。

  

2.症状病人感觉胸部异常不适,濒死感,随即出现呼吸困难,严重紫绀,心电图可表现心肌缺血和急性肺心病的改变。

  

3.防治方法  

(1)输液时必须排尽空气,如需加压输液时,护士应严密观察,不得离开病人,以防液体走空。

  

(2)立即使病人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此位置在吸气时可增加胸内压力,以减少空气进入静脉,左侧卧位可使肺动脉的位置在右心室的下部,气泡则向上飘移右心室尖部,避开肺动脉入口由于心脏跳动,空气被混成泡沫,分次小量进肺动脉内。

  

(3)氧气吸入  

(4)在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更换水枪时,应在病人呼气时或嘱病人屏气时进行,以防空气吸入,保留硅管或换液体时的任何操作环节,均不能让硅管腔与大气相通。

三、发生输液反应的原因

1药物  

(1)大输液:

大输液若在贮存、搬运、使用中发生玻璃碰撞出现的细小裂纹或瓶盖松动,会造成漏气而致微生物污染大输液。

因此使用前一定要仔细检查。

发现输液瓶口松动、瓶壁有细微裂纹及澄明度不合格,则不得使用。

  

(2)添加药物:

①添加的药物质量不合格,也易造成输液反应。

必须使用合格的药物。

②添加药物剂量过大,浓度过高,也易造成输液反应。

应降低药物浓度。

③添加药物与输液发生物理变化或分解、聚合等,从而导致疗效下降,引发输液反应。

应避免药物配伍禁忌。

④药物致热停用后,患者体温即恢复正常。

⑤大容量注射液选择不当,中草药针剂应与葡萄糖注射液混配稀释后静脉滴注,不宜与生理盐水混配。

原因为中草药针剂与生理盐水配伍后常可因盐析作用而产生大量不溶性微粒,从而增加输液反应的发生率。

  

(3)热原累加:

静脉给药时,当进入体内热原质细菌内毒素达到一定量,患者即发生热原反应。

静脉滴注给药时,应尽量减少配伍药物品种。

  

(4)微粒累加:

配液顺序不当也可使微粒增加、甚至超标。

配药受空气污染,尘埃微粒较多,配药针头过大,致使输液胶塞橡皮进入输液中,导致输液微粒增加。

应改变配液顺序,配药间要设净化设施,使用小针头配液,可减少输液中微粒。

  

2输液器材质量不合格的一次性注射器和一次性输液器也是造成热原污染的途径,临床上必须使用合格的一次性用品。

  

3输液速度静滴含K+、Ca2+、Mg2+等离子的药物时,如滴速过快敏感患者可引起输液反应。

对体质较弱或敏感患者一定要控制滴速。

  

4输液环境一般在夏季气温炎热,空气湿度偏高时,药液易被微生物污染而引发输液反应。

气候寒冷季节,对高龄患者或者体质较弱者,也可引发输液反应。

输液时一定要注意环境温度。

  

5患者因素  

(1)疾病:

病人有炎症、发热性疾病或体质虚弱、免疫力失调等患者,可使反应率升高。

排除药物及操作方面的因素后,判断为病情发展变化所致。

  

(2)患者年龄:

老年患者、幼儿免疫功能低下或不健全,对细菌内毒素敏感性增强,输液反应发生比例偏高,输液时应注意年老体弱和幼儿患者。

  

(3)个体差异:

不同患者对细菌内毒素有不同的耐受阈值,因此对敏感体质患者输液时要特别注意。

四、总结

输液反应是输液不良反应的简称,系输液引起或与输液相关不良反应的总称,有时临床上也称之为“热原反应”。

但严格地说,“热原反应”只是输液不良反应的一个部分。

临床最常见的输液反应是热原反应和类热原样反应所致的发热、寒战、呕吐等,其它尚有菌(细菌、芽胞、真菌)污染反应,过敏反应等。

  

1输液反应的参考诊断标准如下:

在输液后15分钟至1小时内,发生冷感、寒战,发热38℃以上,于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可伴有恶心、呕吐、头痛,腰部及四肢关节剧痛,皮肤苍白、湿冷、血压下降,休克甚至死亡。

  

2原因分析把发生输液反应的因素分为四种,药物因素:

经检测发现药物外观变化(包括透明度、颜色、絮状物、瓶口松动、安培裂缝等)或发现热原及微粒超标;输液器具因素:

经检测发现输液瓶、输液器、注射器热原及微粒超标;操作因素:

经检测同一批号的其它药品和输液器具热原及微粒均不超标且无其它质量问题。

病人因素:

经检测无其它原因可循。

  

3发生机制热原是指引起动物体温升高物质的总称。

广义的热原包括了细菌性热原、内原性高分子热原及其化学热原等,药剂学上的热原一般是指微生物的代谢产物。

现已证明热原主要是微生物的一种内毒素,它是由脂多糖、磷脂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

微粒异物也是引起输液反应的重要因素,静脉输液中的不溶性微粒异物如橡胶微粒,不溶性无机盐、活性炭微粒、纤维、配伍用药过程中产生的微粒以及输液过程中空气没经滤过而进入输液的致病菌或灰尘等,可引起类热原样反应、静脉炎,血管肉芽肿、肺水肿、栓塞、过敏反应等。

热原由静脉输入血液,刺激脑下垂体发热中枢,引起发热反应。

  

4预防  

(1)严把药物及输液器具关液体使用前要认真查看瓶签是否清晰,有否过期。

检查瓶盖有无松动及缺损,瓶身、瓶底及瓶签处有无裂纹。

药液有无变色、沉淀、杂质及澄明度的改变。

输液器具及药品的保管要做到专人专管,按有效期先后使用。

输液器使用前要认真查看包装袋有无破损,用手轻轻挤压塑料袋看有无漏气现象。

禁止使用不合格的输液器具。

  

(2)改进治疗室环境治疗室按常规空气消毒机消毒,每日用0.2%漂白粉或1%84消毒液进行室内、门窗、台面、治疗车及地面湿式擦拭2次。

每月治疗室空气细菌监测1次。

配药及输液操作过程中,减少治疗室及病房人员流动,避免扫地、扫床,以减少空气中的尘粒。

当前采用的净化技术是提高输液环境空气的洁净度保证大输液质量的最有效途径,如安装净化间,层流罩或使用超净工作台进行输液配药。

  

(3)严格操作规程静脉输入过程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医护人员在静脉输液操作前有效地进行手的清洁与消毒。

改进安瓿的割锯与消毒,采用安瓿锯痕后用0.5%强力碘或75%酒精棉签一次消毒后折断,能达到无菌目的,且操作简便,省时省力。

瓶塞、皮肤穿刺部位消毒要彻底,重复穿刺要更换针头,熟练过硬的穿刺技术及穿刺后的良好固定可避免重复穿刺静脉增加的污染。

经细菌内毒素检查合格的产品,如果静脉滴注速度过快,单位时间内进入人体内的内毒素量有可能超过阈值,对体质虚弱或敏感患者则可能引发输液反应,因此,输液中经常巡视观察,防止输液速度过快。

 

(4)合理用药,注意配伍液体中应严格控制加药种类,多种药物联用尽量采用小包装溶液分类输入。

两种以上药物配伍时,注意配伍禁忌,配制后要观察药液是否变色、沉淀、混浊。

配制粉剂药品要充分振摇,使药物完全溶解方可使用。

配液加入粉针时,加药后应让药物必须充分溶解,必要时增加灯检,符合输液要求方可输注;药液宜现配现用,特别是在高温潮湿季节或外部环境较差时。

药液配制好后检查无可见微粒方可加入液体中。

由于中草药提取制剂成分较为复杂,与含有离子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