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第1学期高二生物期末试题05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731054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84.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度第1学期高二生物期末试题05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学年度第1学期高二生物期末试题05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学年度第1学期高二生物期末试题05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学年度第1学期高二生物期末试题05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学年度第1学期高二生物期末试题05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度第1学期高二生物期末试题05文档格式.docx

《学年度第1学期高二生物期末试题05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度第1学期高二生物期末试题05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度第1学期高二生物期末试题05文档格式.docx

C.人体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通过特异性受体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D.人在寒冷环境下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使产热量增加

4.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脑干内有呼吸中枢、语言中枢等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

B.激素随体液到达靶细胞,直接参与靶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

C.大面积烧伤易发生感染的原因是非特异性免疫能力降低

D.病毒侵入机体后,体内的吞噬细胞、T细胞和浆细胞都具有识别功能

5.科研人员将禁食一段时间的实验小鼠随机分为甲、乙、丙、丁4组,向甲、乙、丙3组腹腔注射等量胰岛素溶液,丁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甲、乙、丙三组出现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而丁组未出现这些症状,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通过该实验能探究胰岛素的生理作用

B.直接给乙注射葡萄糖有利于缓解症状

C.给丙注射胰高血糖素有利于缓解症状

D.丙组注射生理盐水后会产生渴觉

6.养鸡场鸡舍中清晨和傍晚用稳定的灯光延长光照时间,以提高产蛋率。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延长光照刺激可直接通过体液调节提高产蛋率

B.鸡的产蛋率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

C.鸡的产蛋行为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

D.鸡的产蛋行为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

7.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内多种激素具有直接降低血糖的作用

B.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通常作用缓慢、持续时间长

C.人体激素都是通过体液运输的,神经递质不会在内环境中

D.神经中枢只能通过发出神经冲动的方式调节相关器官的生理活动

8.腺鼠疫病原体是鼠疫杆菌,鼠疫杆菌释放外毒素,使患者出现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从病愈患者的血清中提取的抗毒素对腺鼠疫患者有显著疗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抗毒素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外毒素是一种抗体

C.外毒素是一种小分子物质D.抗毒素由效应T细胞产生

9.图中的曲线表示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预防

B.采用方法②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C.采用方法①可以使人获得比方法②更持久的免疫力

D.一个人被狗咬伤时可能会感染狂犬病病毒,此时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比较好

10.下列关于人体内神经元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元的树突能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

B.神经元膨大的轴突末梢称作突触小体

C.受到刺激的神经元都会释放兴奋性递质

D.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构成效应器

11.如下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手被针刺到会感到痛,属于反射

B.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过程不需要耗能

C.a为感受器,e为效应器

D.兴奋从Ⅰ到Ⅱ传递的方向是单向的

12.下图是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的图解。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中的神经递质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②属于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或者树突膜

C.③处含有的神经递质越多,④处产生的动作电位就越大

D.⑤与神经递质结合后,④处膜电位可能变为外负内正

13.为研究动物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人员利用脊蛙(剪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1:

将浸有0.5%硫酸溶液的小纸片贴在脊蛙腹部的皮肤上,蛙出现搔扒反射;

实验2:

去除脊蛙腹部皮肤,重复实验1,蛙不出现搔扒反射;

实验3:

另取一脊蛙,破坏脊蛙的脊髓,重复实验1,蛙不出现搔扒反射。

下列有关本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剪除脑的目的是为了排除脑对脊髓的影响

B.在实验1的搔扒反射中神经细胞产生了动作电位

C.实验2不出现搔扒反射的原因是效应器被破坏

D.实验3证明了搔扒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

14.制备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在去除尖端的胚芽鞘顶端—侧,如图1。

—段时间后,测量其弯曲度α,结果如图2。

A.胚芽鞘向生长素含量高的—侧弯曲

B.生长素浓度为0.30mg/L时,抑制胚芽鞘的生长

C.该实验需要在光照条件下进行

D.琼脂块中生长素运输到切去尖端胚芽鞘的方式是扩散

15.关于植物激素的作用正确的是()

A.生长素可用于果实催熟B.赤霉素能够促进茎的伸长

C.脱落酸够促进种子萌发D.乙烯可用于诱导无子果实

16.少华龙葵是一种耐高镉污染并富集镉的植物。

图为去掉其顶芽前后侧芽部位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变化及侧芽长度变化坐标图,据图分析正确是()

A.激素甲表示生长素,其作用抑制侧芽的生长

B.激素乙表示生长素,其作用抑制侧芽的生长

C.激素甲表示细胞分裂素,其作用促进侧芽的生长

D.激素乙表示生长素,其作用抑制侧芽的生长

17.如图是l932~1962年某地灰喜鹊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1932~1937年灰喜鹊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B.寒冷使种群中耐寒基因的频率增大

C.连续暖冬使灰喜鹊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D.该地1957年的物种丰富度比l952年高

18.下列有关生产措施与预期结果对应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鱼类捕捞之后的剩余量接近K/2——保持鱼类的持续高产

B.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提高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模拟动物信息吸引鸟类捕食害虫——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

D.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成熟的果实——获得无子果实

19.用标志重捕法来估计某个种群的个体数量,例如在对某种鼠群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39只,第二次捕获34只,其中有标志鼠15只,则对该种群的数量估计,哪一项是正确的(  )

A如果标记物易脱落,对种群数量的估算没有影响

B第一捕获后,就很难再次捕获,那估算出来的种群数量比实际值偏小

C.该种群数量大约为88只

D.在做标记时,如果标记物非常醒目,有利于抓捕,那估算出来的种群数量更准确

20.我国厨余垃圾的处理方式是填埋和焚烧。

蚯蚓堆肥是净化厨余垃圾新技术,利用蚯蚓吞食大量厨余垃圾,利用蚯蚓丰富的酶系统(蛋白酶、脂肪酶、纤维酶、淀粉酶等)将有机废弃物迅速彻底分解,转化成易于利用的营养物质,从而加速堆肥腐熟过程。

A.蚯蚓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与硝化细菌相同

B.厨余垃圾不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C.蚯蚓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初级消费者

D.蚯蚓的行为促进物质循环

2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国家发布“限塑令”的原因是塑料难以被分解者分解,污染环境

B.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

D.使用粪便作肥料,其能量可以流向植物,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

22.河蟹为杂食性动物,可捕食稻田中的小动物和杂草。

下列有关稻蟹农业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稻蟹生态系统的基石是河蟹和水稻

B.水稻长势整齐的稻田群落不存在垂直分层现象

C.稻田中水稻的空间特征表现为均匀分布

D.该生态系统中,物质可被循环利用,而不依赖于系统外的供应

23.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该系统全部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

B.多吃肉食比多吃素食消耗的粮食总量更多

C.食物链:

草→兔→鹰,鹰增重1千克,至少需要消耗绿色植物25千克

D.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可以百分之百地流到下一营养级

24.韶关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独特的森林生态系统,素有“南岭生物基因库”和“珠江三角洲生态屏障”之称。

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森林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远远大于其他陆地生态系统,所以物种丰富度较高

B.森林公园是人们旅游、观光、休闲和科学教育活动的特定场所

C.建立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D.和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对比,韶关森林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较低

25.河北塞罕坝曾经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鸟兽聚集的天然名苑,由于近代开围放垦等,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呈现“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景象。

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经过50多年的不断努力,将森林覆盖率提高至80%,用实际行动诊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根据上述资料分析,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塞罕坝林场曾濒临崩溃说明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有限

B.塞罕坝被誉为首都“绿色屏障”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随着森林覆盖率上升塞罕坝林场固定的太阳能逐渐增加

D.人类活动总是使群落的演替方向不同于自然演替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16分)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有条件的。

例如,为维持生态缸的稳定性,需投入人工饵料以供鱼类(生态缸内各种鱼类不构成捕食关系,且都是食草鱼类)食用。

请回答以下有关生态缸的问题。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

(2)若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A,鱼类同化的能量为B,按能量一般传递率计算,则A______(填“>”“=”或“<”)B/(10%~20%),原因是______。

(3)若生态缸中不投入人工饵料,会加速生态缸的崩溃。

由此给人类生态环境保护的启示是:

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______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______的协调。

27.(12分)人的排尿是一种反射活动。

回答下列问题。

(1)膀胱中的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会产生兴奋。

兴奋从一个神经元到另一个神经元的传递是单向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排尿过程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___,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排尿反射也受高级中枢控制,该高级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___。

(3)排尿过程中,尿液还会刺激尿道上的_________________,从而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促进排尿。

28.(12分)

某果园中存在A、B两种果树害虫,果园中的鸟(C)可以捕食这两种害虫;

使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Y诱杀B可减轻B的危害。

(1)果园中包含害虫A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

该食物链的第三营养级是_____________。

(2)A和B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种间竞争通常是指________。

(3)性引诱剂Y传递给害虫B的信息属于_________________。

使用性引诱剂Y可以诱杀B的雄性个体,从而破坏B种群的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