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60923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68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沧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沧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沧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沧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沧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沧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沧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沧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沧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沧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河北省沧州市2021届高考高三第二次模拟考

化学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

高考全部内容。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S32、Ce140

一、选择题:

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绿色氢能和液态阳光甲醇可助力完成碳中和目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电解质

B.用焦炭与反应是未来较好获取氢能的方法

C.与反应,每生成1mol时转移4mol电子

D.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2.下列水环境修复过程中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用处理含的废水

B.用NaClO处理氨氮废水

C.用漂白粉处理含NaCN的提金废水

D.用纳米零价铁处理含、等的酸性废水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化学性质

实际应用

A

具有还原性

漂白纸浆

B

能与和水反应

作供氧剂

C

的水溶液具有碱性

作矿物胶

D

Al是活泼金属

铝质容器贮运浓硝酸

A.AB.BC.CD.D

4.反应分两步进行,反应如下:

第一步(慢反应)

第二步(快反应)

该反应的能量与反应历程图像正确的是

A.B.

C.D.

5.实验室以碳化铝(含少量C和)和盐酸为原料在室温下反应制取甲烷并获得,下列图示装置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已知:

A.制取

B.收集

C.滤去不溶物

D.制得

A.AB.BC.CD.D

6.薰衣草精油中一成分的结构为,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含有两种官能团B.分子式为

C.所有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D.能与酸性溶液反应

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6.0g正丙醇中含有共价键的总数为NA

B.0.1molCu与足量硫单质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C.0.1mol/L的NaCl溶液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共有0.2NA

D.标准状况下,11.2L由甲烷和乙烯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所含氢原子数为2NA

8.硫酸根自由基()是具有较高氧化还原电位的自由基,可以氧化很多物质。

通常利用分解过硫酸盐的方式产生硫酸根自由基。

碱性条件下,过硫酸钠(硫元素为+6价)活化Fe得到和(和为具有强氧化性的自由基),去除水体中As(V)的机理模型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中氧元素显-2价

B.与As(V)共沉淀时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C.和Fe发生的反应为

D.强碱性条件下,溶液中的自由基主要为

9.下列实验操作的预测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预测现象

A

向粗乙酸乙酯中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振荡

有机层的体积减小,有气泡,并分层

B

向漂白粉中不断加入浓盐酸

漂白粉溶解,溶液中逸出无色气体

C

向AlCl3溶液中不断加入浓氨水

先有白色絮状沉淀,然后逐渐溶解

D

向盛有FeSO4溶液的试管中加入过量Na2O2

产生无色气体,先有白色沉淀,再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A.AB.BC.CD.D

二、选择题:

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或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得0分。

10.聚合硫酸铁{PFS,}是一种性能优越的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利用双极膜(BP)(由一张阳膜和一张阴膜复合制成,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将水分子解离成和,作为和离子源)电渗析法制备PFS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B.“室1”和“室3”得到和的混合液

C.“室2”和“室4”产品浓PFS

D.双极膜向“室2”和“室4”中提供

11.近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自然界中发现了新矿物——氟栾锂云母。

该矿除含F和Li外,还含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W、X、Y、Z四种元素,已知它们的原子序数均不超过20,W、Y、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11,W的最低化合价为价,X在元素周期表中所处的族序数等于其周期序数。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金属性比Z的强

B.原子半径:

W>Y

C.中含离子键和共价键

D.X、Y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可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

12.一种处理强酸性高浓度砷()铜废液并回收和海绵铜等的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操作①②③均为过滤

B.除砷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试剂X可以是FeO

D.达标废液中含有的溶质主要为

13.常温时,采用甲基橙和酚酞双指示剂,用盐酸滴定溶液﹐溶液中、、、、随溶液pH的变化及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整个滴定过程中可先用酚酞再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B.n点的pH为m点和q点pH的平均值

C.r点溶液中:

D.r点到k点对应的变化过程中,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先减小后增大

三、非选择题:

共57分。

第14~16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17~1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

共42分。

14.用含铬不锈钢废渣(含、、、等)制取(铬绿)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碱熔”时,为使废渣充分氧化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KOH、反应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水浸”时,碱熔渣中的强烈水包解生成的难溶物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为检验“水浸”后的滤液中是否含有,可选用的化学试剂是___________。

(4)常温下,“酸化”时pH不宜过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若此时溶液的,则___________mol/L。

{已知:

常温下,}

(5)“还原”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6)“沉铬”时加热近沸的目的是___________;由制取铬绿的方法是___________。

15.过氧乙酸是具有重要用途的有机合成氧化剂和化工原料,实验室拟合成过氧乙酸并测定其含量。

(1)浓缩

在图示装置(加热装置已省略)中,由分液漏斗向冷凝管1中滴加30%溶液,最终得到质量分数约68%的溶液。

①冷凝管1、冷凝管2中进水接口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冷凝效果更好的是___________(填“冷凝管1”或“冷凝管2”)。

②加热温度不宜超过60℃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合成过氧乙酸

向带有搅拌装置及温度计的500mL三口烧瓶中先加入16g冰醋酸,在搅拌下滴加90g68%溶液,最后加入4.1mL浓硫酸,搅拌5h,静置20h。

(已知:

①用浓缩的68%溶液代替常见的30%浴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②充分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过氧乙酸含量的测定

步骤a:

称取5.0g过氧乙酸试样(液体),配制成100mL溶液A。

步骤b:

在碘量瓶中加入溶液、3滴溶液、5.0mL溶液A,摇匀,用0.01mol/L的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

步骤c:

向滴定后的溶液中再加1.0gKI(),摇匀,置于暗处5min,用蒸馏水冲洗瓶盖及四周,加钼酸铵催化剂2.0mL,摇匀,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0.05mol/L的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刚好褪去()。

重复步骤b、步骤c三次,测得平均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20.00mLml。

①步骤a中配制溶液A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100mL容量瓶、玻璃棒和量筒外,还需要___________。

②设计步骤b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③过氧乙酸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16.丙烯是三大合成材料的主要原料,丙烷脱氢制取丙烯是目前常用方法之一、丙烷脱氢制丙烯的主要反应如下:

直接裂解:

氧气氧化脱氢:

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直接裂解是丙烷脱氢制取丙烯的常用方法。

直接裂解时,下列条件有利于提高平衡转化率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高温低压B.低温高压C.高温高压D.低温低压

(2)“氧气氧化脱氢”相比于“直接裂解”的优点是___________(列举1点)。

(3)一定压强下,向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和1molCO2,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与温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

①在500~800K之间,主要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___;823K以上主要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___。

②一定压强下,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和CO2发生反应:

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投料比[]下与温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

___________(填“<”或“>”)0;投料比从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

(4)丙烷分别在0.1MPa和MPa直接裂解,反应达到平衡时,丙烷和丙烯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3所示:

压强___________(填“<”或“>”)0.1;D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a点温度下裂解反应平衡常数___________MPa(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二)选考题:

共15分。

请考生从2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右侧方框涂黑,按所涂题号进行评分;多涂、多答,按所涂的首题进行评分;不涂,按本选考题的首题进行评分。

17.二氧化碳化学资源化利用已经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科技与经济价值,如用铜锌氧化物催化二氧化碳加氢生成,合成碳酸乙烯酯(EC)等。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铜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第一电离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

(3)EC的结构简式为,其碳原子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每个分子中含___________个键。

(4)加氢得到,的沸点比的高,原因是___________。

(5)高温时,太阳能反应器中的失去部分氧,温度稍低时,从中重新夺取氧。

一种铈(Ce)的氧化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①Ce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_。

②若高温下该晶胞中1个氧原子变为空位,___________个面心上的铈由+4价变为+3价(不考虑顶点)。

③已知密度为7.13g/cm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晶胞边长a=___________pm。

18.甘草素具有强肝解毒、抗溃疡等作用,其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Ⅰ.(R为烃基)。

Ⅱ.,R为烃基或(即MOM—)。

Ⅲ.R1CHO+R2CH2COR3+H2O(为烃基或H)。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

(2)B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D生成E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3)D中官能团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