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分析.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59211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分析.doc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分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分析.doc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质量分析

2014---2015

孟津育才小学魏艳朋

一、背景分析:

我带的是六

(2)和六(3)班两个班的数学,学生全部参考。

六(3)班42人及格,及格率82.4%;28人达到优秀,优秀率35.29%;六(4)班28人及格,及格率54.9%;15人达到优秀,优秀率29.4%。

两个班比较,三班较好一些。

通过检测发现,两个班学生不及格人数众多,优秀学生寥寥无几。

二、整体情况分析                    

1、综合情况分析

从上面数字的对比可以看出我们的六年级及格率与其它学校差距很大,其中六四班的及格率(54.9%)几乎与东关4班的优生率(52.9%)相同。

各班平均分都不达70分,反映了学生的数学综合水平很低。

班里差生严重,尾巴太大,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成绩在30分以内,及格率和平均分受到严重影响。

而每班都是只有30%的学生数学素养较好,达到优秀。

可是这些优等生的成绩并不完美,也不稳定,总有差错,忽上忽下,这说明学生的知识掌握不够全面,不够扎实,系统处理数学知识的能力尚未建立。

2、学困生分析

本年级的学困生已成现实,难以改变,因为他们的基础知识实在不行。

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思维水平不是特别高,不够灵活,对问题根本不理解,这部分学生到毕业时及格都很困难。

3、主观分析

学生基础差归差,但主要责任还在于代课教师。

(1)备课不足。

我带着两个毕业班,课时较多,平时备课不足,上课时总是不能完成预计的任务,堂堂都留有尾巴,下一节课又忙于上新课,不能对上节课遗留问题做很好的处理,久而久之,日积月累,学生不会的知识就越来越多。

(2)辅导不够。

由于精力有限,下课时间忙着批阅作业,辅导差生时间就不足,个人也没有耐心。

4、客观分析,如果硬要找一个客观理由那就是学生基础差,可是对于学生家长来说,每个孩子都是聪明的,他们都不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差的。

5、卷面分析

 本次检测题共分六大题,35个小题,首先从题型的分配上与我们平时练习的就有所差异,其次试题偏难,从填空题到最后的解决问题都需要经过细心计算,这就需要学生有很强的综合素质。

试题具体分析

 项目一:

填空。

(21分)

失分原因:

一是知识点记忆不深刻;二是转化意识不强,主要失分在第5、11、12、整个试题中填空题还算是做得不错的。

今后教学要加强:

一是知识形成的展开过程,更加重视直观教学;二是基础知识的回忆和理解;三是讲究策略和方法。

项目二:

判断。

(5分)

⒈考点:

比、圆的知识、分数等。

⒉答题情况:

答题率在80%,还能较好到体现出学生的辨析能力。

几道习题应该不难,平时教学都有讲到过。

但是还是出现很多学生粗心做错。

⒊失分原因:

学生对知识理解不到位,没有形成整体观,缺乏辨析能力。

⒋今后教学:

一是要加强概念的理解和知识点的落实;二是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数学知识的能力。

项目三:

计算。

(24分)

相对于数学学科特点,计算能力的测查是必测项目。

而计算离不开口算、递等式计算、解方程、化最简单的整数比等。

⒈考点:

主要侧重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方程和直接写得数,没有化最简单的整数比这类题。

⒉答题情况:

解方程的答题率在73.13%,方程总分6分,平均分在4分左右。

很多学生计算出错,还是基本功不扎实。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十分严重,错因各不相同。

⒋今后教学:

一是更加突出计算能力的教学,找准机会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安排一定的计算练习,形成较强的计算方法;二是突出乘法分配率的教学,尤其是方程。

项目四:

操作。

(15分)

⒈考点:

(1)扇形统计图、位置与方向和找规律。

位置之部分知识错误率较高。

今后教学:

一是充分发挥每道习题的作用,尽最大可能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如作图能力、计算能力;二是讲究策略和方法,如在方格纸上平移图形,平时有遇到,但没有抓落实。

项目五:

选择。

(10)

这个题失分主要在第4小题。

项目五:

活用知识,解决问题。

(25分)

⒈考点:

问题解决是数学测试的重头戏。

本张试卷知识点:

分数乘除、圆、鸡兔同笼、百分数等涵盖面较广。

⒉答题情况:

第5小题错误率较高。

  ⒊失分原因:

主要是不能正确找到其中的数量关系,进行合理分析。

⒋今后教学:

一是加强数量分析的理解,帮助学生正确找到习题中的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今后教学措施:

1、抓两头并进,促中间发展。

学困生已成为本班的现实问题,一时也难以改变。

只能在新知教学时让这部分学生切实掌握好一些简单知识,掌握基本的计算技能和方法。

尖子生还不是很全面,今后要融入拓展性习题,着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敏度,当然首先要夯实基础,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知识的系统性,帮助建构数学知识体系。

中间层的学生只能靠耐心,多伸援助之手,利用课后辅导时间,详细讲解要点,帮助他们掌握好每节课的知识点,这样才不至于他们掉进学困生的队伍,使他们稳定在八十分左右。

2、注重数学知识的过程演绎。

在备课时,我们要形成整体观,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全面系统知识体系,落实各个知识点,充分发挥知识的作用,开展思维训练,一定要让学生切实经历知识的习得过程。

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脉络体系,建构系统知识。

如圆面积的推导过程,我们只注重面积的推导,而没有去挖掘周长的计算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

可见,备课缺乏系统观,要充分挖掘数学知识演绎过程的思维价值,进行系统教学。

3、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

基础知识一定要让学生切实掌握,尤其是学困生,教学不能浮在知识表层,一定要深挖,体现思想。

4、教学更讲究学习方法和策略。

遇到不同类型的习题,让学生找到更合适的解决方法和策略来提高解题能力,最终建立解题模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我只能是尽我所能,让学生的学习成绩都有所提高。

所以本学期我的教学目标是“不求最好,只求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