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系统数字仿真大作业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84619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38.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控制系统数字仿真大作业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控制系统数字仿真大作业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控制系统数字仿真大作业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控制系统数字仿真大作业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控制系统数字仿真大作业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控制系统数字仿真大作业Word下载.docx

《控制系统数字仿真大作业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控制系统数字仿真大作业Word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控制系统数字仿真大作业Word下载.docx

(2)绘制系统阶跃响应曲线、根轨迹图、频率特性;

(3)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指标;

(4)设计控制器Gc(s),使系统指标满足:

ts<

10s,ess=0,,超调量小于5%。

在不加入任何控制器的情况下,由控制系统结构图可得其开环传递函数为

Simulink仿真得

在单位阶跃信号作用下系统响应曲线为

2、系统性能指标

2.1绘制系统阶跃响应曲线、根轨迹图、频率特性

编写M文件如下:

%setupsystemmathmodle

num=[1];

den=[12100];

G0=tf(num,den)

G=feedback(G0,1)

figure

(1);

t=0:

100;

step(G,t);

grid;

title('

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yt]=step(G,t);

[Yk]=max(y);

MATLAB命令窗口中运行后得到结果为:

Transferfunction:

1

----------------------

s^3+2s^2+10s

---------------------------

s^3+2s^2+10s+1

ans=

RiseTime:

21.5386

SettlingTime:

38.5480

SettlingMin:

0.9001

SettlingMax:

0.9997

Overshoot:

0

Undershoot:

PeakTime:

79.1536

tp=t(k)

ess=1-y;

figure

(2);

plot(t,ess);

单位阶跃响应误差曲线'

figure(3);

pzmap(G0);

零极点分布图'

figure(4);

margin(G0);

系统开环对数特性曲线'

figure(5);

nyquist(G0);

nyquist曲线'

figure(6);

rlocus(G0)

系统根轨迹特性曲线'

sgrid

stepinfo(G)

以上各图依次为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单位阶跃响应误差曲线、零极点分布图、系统开环对数特性曲线、系统根轨迹特性曲线、奈奎斯特曲线。

2.2稳定性分析

由闭环零极点分布图可知,系统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全部位于s左半平面,因此系统闭环稳定。

2.3性能指标分析

(1)系统稳态误差=0。

由以上分析可知在加入控制器之前,=0,符合设计要求。

(2)系统调节时间<

10s。

在加入控制器之前,调节时间=38s,不满足设计要求,因此需要加入控制器来缩短调节时间,以提高系统响应速度。

(3)系统阶跃响应的超调量σ%<

5%。

在加入控制器之前,超调量σ%=0,符合设计要求。

3、控制器设计

由以上分析可知,要减小系统的调节时间,使其快速性能得到改善,同时不影响系统的稳态误差和超调量,因此,可以利用比例控制器来实现这一目的。

P控制方式只是在前向通道上加上比例环节,相当于增大了系统的开环增益,减小了系统的稳态误差,减小了系统的阻尼,从而增大了系统的超调量和振荡性。

P控制方式的系统结构图如下:

P控制器的传递函数为:

加上P控制后的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取Kp=1至15,步长为1,进行循环测试系统,将不同Kp下的阶跃响应曲线绘制在一张坐标图下:

MATLAB源程序:

%对于P控制的编程实现

0.01:

30;

forKp=1:

1:

15

num1=Kp*num;

G0=tf(num1,den)

y=step(G,t);

plot(t,y)

Ifishold~=1,holdon,end

end

下面通过列表的方式给出在不同Kp值作用下系统的调节时间、稳态误差以和超调量:

Kp

1

2

3

4

5

6

7

8

9

10

Ts

29.56

14.58

9.60

7.13

5.57

4.91

3.48

3.26

3.15

4.730

Ess

0.048

0.002

7.788*e-5

2.725*e-6

8.913*e-8

2.854*e-9

1.239*e-4

0.006

0.028

0.055

Pos

4.782

0.204

0.008

2.725*e-4

8.913*e-6

2.854*e-7

0.012

0.604

2.840

5.541

从上表可以看出,随着Kp值的增大,系统的调节时间、超调量和稳态误差都逐渐减小,但是,当Kp增大到一定值后,系统的调节时间、超调量和稳态误差又都随Kp增大而增大,稳定性下降。

当Kp=6时,调节时间=4.96s,稳态误差近似为0,超调量σ%近似为0,满足设计要求。

此时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如图所示:

%对于P控制的编程实现%(Kp=6)

clear

num0=[1];

50;

Kp=6;

num=Kp*num0;

G0=tf(num0,den);

G=feedback(G0,1);

G1=tf(num,den);

G2=feedback(G1,1);

step(G,G2,t)

gtext('

\leftarrowKp=1'

\leftarrowKp=6'

综上所述,采用比例控制器时,满足设计要求的最合理的Kp值为6,此时系统的超调量为0,调节时间为4.96秒,稳态误差为0。

由上图可看出加入比例控制器后,系统的调节时间大幅度减小,快速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并没有受到明显影响。

此时,加入比例控制器后,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性能比较:

加入P之前加入P之后

三、深入探讨

通过以上讨论,单独使用比例控制器就已经满足各项要求,接下来将深入探讨是否还有其他控制器,能更好的满足各项性能指标。

1、比例-微分控制器(PD)

PD控制方式是在P控制的基础上增加了微分环节,系统的输出量同时受到误差信号和其速率的双重作用。

因而,比例—微分控制是一种早期控制,可在出现误差位置前,提前产生修正作用,从而达到改善系统性能的目的。

PD控制方式的系统结构图如下:

PD控制器的传递函数为:

加上PD控制后的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保持Kp=6不变,调试取Kd=0.1、0.3、0.5、0.7、0.9时的系统阶跃响应曲线,并与P控制做比较:

MATLAB源程序为:

%编程实现PD控制与P控制的比较

num0=[6];

40;

S0=tf(num0,den);

S=feedback(S0,1);

k=step(S,t);

plot(t,k);

grid;

ifishold~=1,holdon,

forKd=0.1:

0.2:

num=[Kd*Kp,Kp];

G0=tf(num,den);

G=feedback(G0,1);

y=step(G,t);

plot(t,y);

ifishold~=1,holdon,

grid;

下面通过列表的方式给出在不同Kd值作用下系统的调节时间、稳态误差以和超调量:

Kd

0.1

0.3

0.5

0.7

0.9

ts

4.95

5.07

5.77

5.93

6.28

ess

4.2549e-6

1.6192e-5

4.4234e-5

9.9189e-5

1.9222e-4

pos

4.2549e-4

0.0016

0.0044

0.0099

0.0192

由实验曲线以和上表可以看出,在比例控制的基础上增加微分控制,对系统的稳态误差影响并不明显,而增大微分常数Kd可以有效的减小系统的超调量和调节时间,在不影响系统的稳态性能的基础上改善了系统的动态性能。

微分控制部分相当于增大了系统的阻尼,所以可以选用较大的开环增益来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系统的稳态精度。

%对于PD控制的编程实现%(Kd=0.1)

Kd=0.1;

num=[Kd*Kp,Kp];

\leftarrowKp=6,Kd=0.1'

综上所述,当Kp=6,Kd=0.1时,引入比例-微分控制器,同样可以在保证系统稳态误差和超调量不发生明显变化的前提下,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使系统的调节时间减小到10秒以下,从而满足设计要求。

此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MATLAB命令窗口运行结果

系统性能验证:

%加入PD控制器之前系统性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