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成语故事100个讲解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53100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8.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成语故事100个讲解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小学生成语故事100个讲解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小学生成语故事100个讲解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小学生成语故事100个讲解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小学生成语故事100个讲解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生成语故事100个讲解文档格式.docx

《小学生成语故事100个讲解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成语故事100个讲解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生成语故事100个讲解文档格式.docx

张璪作画的时候,有与众不同的地方,能左右手各握一管笔,可以同时在纸上作画。

一管笔画苍翠的松枝,另一管笔画枯干虬枝,画出的松树惟妙惟肖,谁看了他的画都感到惊奇,人们都说他是神笔。

张璪还有两个画画的绝招:

一是用无笔头的秃笔绘画;

二是用手指画画。

他拿一块白绢,用手指蘸上颜料,左抹右涂,一会儿就作成一幅山水树木的作品。

[注释]管:

指笔。

[提示]比喻两件事情同时进展。

4、栩栩如生

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经写出了这样一个故事: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忘与!

〞意思是说,庄周做了一场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比真的蝴蝶还美,活灵敏现,在空中翩翩起舞。

他觉得非常快活得意,简直忘记了世界还有庄周这么一个人。

襄王听了庄辛的话,感到非常振奋,封他为阳陵君,采用了他的计策,收复了不少失地。

[注释]栩栩:

活泼生动的样子。

[提示]形容文学、艺术作品对人和其他生物的形象,表现得非常逼真,好似活的一样。

5、胸有成竹

宋朝有个著名的画家叫文与可,特别擅长画竹子,他画的竹子栩栩如生。

为了画好竹子,他在自己房前屋后种了许多竹子,一年四季,他都在仔细观察竹子的形态和变化。

所以每次要画竹子时,他的胸中就已经有了非常生动、逼真的竹子形象了。

[注释]成:

现成。

[提示]比喻在做某事之前,已有了充分的准备和把握。

也作“成竹在胸〞。

6、熟能生巧

宋朝时,有个人叫陈尧咨,他一箭射断了一根细树枝。

正在自鸣得意时,旁边一个卖油的老翁把一枚铜币放在油葫芦口上,舀了一勺油从高高的地方倒下来,油从铜币的小孔里穿过,流进油葫芦里去了。

陈尧咨非常惊奇,老翁说:

“不过是熟能生巧而已。

[提示]指做事情纯熟了,就会掌握窍门。

7、水滴石穿

从前,有个廉洁的县官,他审问一个拿了公家一枚铜钱的仓库管理人。

那人说:

“不就是一枚铜钱吗?

〞他提笔写下一行批语:

“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意思就是说,一天偷一枚铜钱,一千日就是一千枚;

天天用绳锯木头,木头也会断;

水珠天天滴在石头上,石头也会被滴穿。

[提示]比喻虽然力量小,只要坚持做下去,就能做出很难办到的事来。

也作“滴水穿石〞。

8、百发百中

在楚国的一个练武场上,许多射手在比武射箭,有个射箭能手养由基,连续几次射中靶心,有好事者说:

“射中靶心,还算不了什么。

能射中百步之外的柳树叶子,那还差不多。

〞养由基站稳脚步,张弓搭箭,一箭射在了百步之外的柳树叶子上,大家都拍手叫好。

[注释]发:

射箭。

[提示]形容射箭或射击技术非常高明。

9、无价之宝

战国中期,魏国有一个农民在地里耕作时,得到一块一尺见方的玉。

他把玉献给魏王。

魏王叫老玉工鉴定,老玉工说:

“恭喜大王得到了一块罕见的宝玉。

〞魏王问:

“这块玉值多少钱?

〞老玉工说:

“有钱也买不到,用五座城池的代价,也只能看一下而已。

〞魏王大喜,重赏了献玉的人。

[提示]指极其稀有的珍贵物品。

10、画龙点睛

南北朝有个画家叫张僧繇。

传说他在一所佛寺的墙壁上画了四条龙,都没画眼睛。

大家问他:

“为什么?

〞他答复:

“有了眼睛,龙会飞走的。

〞人们以为他说大话。

他只好为两条龙画上眼睛。

立时雷电破壁,两条龙腾空而去,墙上只剩下没有眼睛的两条龙。

[提示]比喻作文或讲话时,加上一两句关键的话会使内容更精辟有力。

11、画蛇添足

战国时,楚国一座寺庙的主人,送给看守庙宇的几个人一壶酒。

人多酒少,不够喝。

有人提议,谁先画完一条蛇,这壶酒就归谁。

大家赞同,画了起来。

一人先画好了,看别人还在画,他又给蛇画了四只脚。

这时,另一个人也画好了,那人说:

“没有脚,你画的不是蛇。

〞说完就把酒喝了。

[注释]足:

脚。

[提示]比喻多此一举,做了多余的事反而把事情弄坏。

12、事半功倍

战国中期,战乱频频,民不聊生。

孟子对学生说:

“当年周文王施行仁政,仅以方圆一百里为根底,步步为营,就打败了商纣王,拯救了百姓。

假如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也能这样做,只要付出一半的代价,就能完毕战乱统一全国。

[提示]比喻费力小,收效大。

与“事倍功半〞意思相反。

13、千载难逢

唐朝时,韩愈因为反对将佛祖释加牟尼的遗骨供奉在皇宫中,被贬了官职。

后来,他向唐宪宗上了奏章,建议在东岳泰山举行祭天大典,还恳求皇上让他参加这个仪式,说这是千年也遇不到的盛事。

宪宗对他的奏章很满意,让他担任了吏部侍郎的重要官职。

[注释]载:

年。

[提示]形容时机难得与可贵。

14、拔苗助长

春秋时,有个急性子农夫,他插下秧苗后,好几天也不见秧苗长高,心里着急,就把自己田里的秧苗挨个都拔高了一些。

他累得筋疲力尽,回到家里,得意地对儿子说:

“我干了一天,总算帮助秧苗长高了一些。

〞儿子连忙跑到田边去看,只见秧苗全都被太阳晒得枯死了。

[提示]比喻不顾事物开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也作“揠〔y€啵┟缰ぁ薄?

15、得过且过

传说,五台山上曾经有一种鸟叫寒号鸟。

夏天是它们羽毛饱满的季节。

那时它们总是张开翅膀得意地叫道:

“我多么漂亮!

〞它们从不筑巢垒窝,只知道玩乐。

到了冬天,羽毛脱落,就不再美丽了。

晚上躲进石缝里被冻得发抖,白天出了太阳,它们又自我抚慰地叫道:

“得过且过,得过且过!

[注释]且:

暂且,不作长远打算。

[提示]形容工作马虎、敷衍了事,过一天算一天。

16、得意忘形

魏晋时,有个名气很大的文人叫阮籍。

他博学多才,性情极其豪放。

他读书入迷时,可以好几个月都不出家门。

出外玩耍和访友时,因迷恋名山大川的风光,沉迷于朋友之间的交往,常常几个月都不回家,他得意的时候就尽情地享乐,可以忘记自己是什么模样。

[提示]本意为因快乐而忘掉一切。

现多形容浅薄的人得志,快乐得无法控制自己。

17、对牛弹琴

古时候,有一个叫公明仪的人,琴弹得非常出色。

有一天,他带琴出游,只见远山如画,河流清澈,一头牛正在河边吃草。

这美丽的风光让他兴致大发,就对着牛弹起琴来。

尽管琴声动人,可是那头牛好似没有听见一样,他很生气。

这时,有个过路人对他说,不是琴弹得不好,是牛听不懂啊。

[提示]比喻对愚蠢的人讲深奥的道理,白费口舌。

也用于嘲笑人说话不看对象。

18、狐假虎威

老虎抓住一只狐狸,准备吃掉它。

狐狸说:

“我是天帝派来的百兽之王,你敢吃我,会受到上天的惩罚。

〞见老虎不信,狐狸又说:

“你跟着我到森林里走一趟,就知道野兽们都怕我。

〞由于有老虎在身边,野兽们见了,纷纷逃命。

老虎信以为真,就放了狐狸。

[注释]假:

借着,利用。

[提示]比喻依仗别人的威势欺压人。

19、车水马龙

东汉时,章帝想给皇太后的娘家亲戚们封官赐爵。

太后知道后,表示坚决反对,她对章帝说:

“我娘家那些人呀,就知道把持权利,只会吃喝玩乐。

我曾经看见很多人去他们那里请安问候,门前的路上,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你给他们加官封爵只能有害于国家。

[提示]形容繁华热闹的场景。

20、半途而废

东汉时,乐羊子外出求学。

过了一年,他因为想家就回来了。

他的妻子一见到丈夫就用刀割断织机上的绢帛。

乐羊子觉得非常奇怪,他妻子说:

“书没有读完就停下来,如同割断织丝一样。

〞乐羊子深受震动,又重新回去读书。

七年后,完成了学业才回到家中。

[注释]废:

停顿。

[提示]比喻做事中途停顿,不能坚持到底。

21、八仙过海

传说吕洞宾等八位神仙途经东海去仙岛,只见巨浪汹涌。

吕洞宾提议各自投一样东西到海里,然后各显神通过海。

于是铁拐李把拐杖投到水里,自己立在水面过海;

韩湘子以花篮渡水:

吕洞宾、蓝采和、张果老、汉钟离、曹国舅、何仙姑也分别把自己的萧、点头、纸驴、鼓、玉版、竹罩投到海里,站在上面逐浪而过。

八位神仙都靠自己的神通渡过了东海。

[提示]比喻各有一套方法或本领去完成任务。

一般连用。

22、鹤立鸡群

草地上有一群鸡。

其中一只大公鸡,夸耀自己强壮,羽毛金黄亮丽,最为出众。

另一只芦花大公鸡不以为然,说自己打起鸣来,声音嘹亮,才是最优秀的。

就在他们互不服气,要打起来的时候,一只仙鹤突然从天而降,落在鸡群中,两只公鸡相形见绌,不再争斗了。

[提示]比喻一个人的仪表出众或学问、品德高于别人。

23、四分五裂

战国时,七国之中秦国最为强大。

其他六国想结合起来共同与秦国抗衡。

秦王的策略是各个击破,就派张仪去分化六国。

张仪对魏王说:

“魏国无法与接壤的五国都相处得一样好,搞不好就会四面受敌,国家四分五裂,不如与秦国修好。

〞魏王被说服了,与秦国结了盟。

[提示]形容不完好或不团结。

24、一鸣惊人

春秋时,楚庄王当国君的前三年,只知享乐,不管国事。

申无畏出了个谜语让他猜:

“有只大鸟,三年不飞也不叫,这是什么鸟?

〞楚庄王笑着说:

“这只鸟,要么不飞不鸣,要飞就直冲云霄,一叫就让人震惊。

〞从此,他励精图治,成为霸主。

[提示]比喻一个平时默默无闻的人突然做出惊人的成绩。

25、一日千里

北宋年间,洛阳镇守钱惟演在城里修了一座驿舍,特请本城文豪谢希深、尹师鲁和后起之秀欧阳修,各做一篇文章。

尹的文章用字最少,而且洗练生动。

欧阳修暗暗称赞,当晚便去向他虚心请教。

事后又把自己的文章重新改了一遍。

尹师鲁看后,感慨地说:

“欧阳修进步真快,简直像一日前进一千里一样。

[提示]原来形容马跑得很快。

如今形容进步快或开展迅速。

26、对症下药

三国时有个名医华佗给两个发烧头疼的人看病,用了不同的药。

两人觉得奇怪,为什么同样的病症,却用药不同?

华佗对他们说:

“你的病是由内部伤食而引起的,他的病那么是外感风寒受了凉而引起的。

〞服药后,他俩的病果然很快便好了。

[注释]症:

病症

[提示]比喻针对详细情况采取有关措施。

也作“对症用药〞。

27、风吹草动

春秋时,楚国的伍子胥被楚平王追杀,他逃到昭关。

由于楚军在关口盘查很严,他出不了关。

因为着急和忧愁,一夜之间他的须发全都变白了。

凭着相貌短时间内的宏大变化,他混出了昭关。

逃亡的路上,他经常在芦苇和草丛里穿行,由于精神高度紧张,稍有风吹草动,他就赶紧躲起来。

[提示]比喻一点点动静或细微的动乱。

28、风雨同舟

春秋时,吴、越两国相邻,但彼此之间争端不断,战争频繁。

有一次,两国的人同乘一条船渡江,船到江心,狂风突起,大浪滔天,眼看着就要翻船。

在这危急时刻,人们忘记了过去的仇恨,齐心协力,共同排除险情,使渡船平安地到达了岸边。

在船上的两国人就像一家人一样。

[注释]舟:

船。

[提示]形容不同的人或团体共同渡过危难。

29、负荆请罪

战国时期,赵国的蔺相如智勇双全,击败了秦国的阴谋,维护了祖国的尊严,被任命为上卿,老将军廉颇不服气,扬言要当众羞辱他。

蔺相如知道后,尽量躲避。

他说:

“秦国不敢来犯,就是因为我们文臣武将团结一心,为了国家,不必计较个人恩怨。

〞廉颇听说后,很惭愧,背着荆条,去向蔺相如认错。

[注释]负:

背着。

荆:

荆条。

[提示]比喻向人认错赔罪。

30、甘拜下风

春秋时,秦、晋两国之间发生了战争,结果晋军大败,晋惠公也被秦俘获。

秦穆公对晋国的君臣们说:

“尽管晋惠公忘恩负义,但我是不会将你们当俘虏押回秦国的。

〞晋国的大臣们说:

“我们是跪在您的下风头,希望您在上风头说的话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