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工程师案例真题及网传评分标准答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529140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44.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评工程师案例真题及网传评分标准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环评工程师案例真题及网传评分标准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环评工程师案例真题及网传评分标准答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环评工程师案例真题及网传评分标准答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环评工程师案例真题及网传评分标准答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评工程师案例真题及网传评分标准答案Word下载.docx

《环评工程师案例真题及网传评分标准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评工程师案例真题及网传评分标准答案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评工程师案例真题及网传评分标准答案Word下载.docx

(注: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沼气临界量50t,甲醇临界量500t)

问题:

1.污泥干化间废气除臭方案是否合理?

说明理由。

(5分)

2.本项目是否存在重大危险源?

3.给出本项目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因子。

(4分)

4.指出环评机构的恶臭影响评价结论存在的问题。

(6分)

1、(5分)

不合理(2分)

理由可答下列之一(3分):

(1)废气温度过高/浓度过高,不适用生物滤池法。

(2)除臭效率不稳定。

(3)改为以下方法:

碱洗+酸洗;

喷淋降温+生物滤池法;

生物滤池法+活性炭吸附法。

2、(5分)

不存在重大危险源(1分);

理由q1/Q1+q2/Q2=6×

16/500+0.97×

16/50=0.5<

1(4分),

公式正确,计算结果或判定结果错误得2分,

没有公式,仅有判断结果得2分

未考虑危险源叠加而分别判定得1分,未进行计算直接判定不得分。

3、(4分)

H2S、NH3、臭气浓度(答臭气、恶臭不得分)、甲硫醇、SO2、NOx(NO2)(1个1分,答满3个得4分)

4、(6分,每项2分)

(1)预测未叠加A村庄现状值;

(2)未考虑项目的无组织排放/其他产臭构筑物;

(3)未考虑公众意见/未提出以新带老建议/未给出提高现有除臭效率的措施。

 

的计1分。

(3)最大超标倍数为:

180/150-1=0.2倍或(180-150)/150=0.2倍(2分)。

第三题

某原油管道工程设计输送量为8.0×

106t/a,管径720mm,壁厚12mm,全线采用三层PE防腐和阴极保护措施。

经路由优化后,其中一段长52km的管线走线为:

西起A输油站,向东沿平原区分布,于20km处穿越B河,穿越B河后设C截断阀室,管线在经过平原区8km、丘陵区14km、平原区10km布线后向东到达D截断阀室。

A输油站内有输油泵、管廊、燃油加热炉、1个2000m3的拱顶式泄放罐、紧急切断阀、污油池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等。

沿线环境现状:

平原区主要为旱地、多种植玉米、小麦或棉花;

丘陵区主要为次生性针阔混交林和灌木林,主要物种为黑松、刺槐、沙兰杨、枸杞、沙棘、荆条等,林下草本植物多为狗尾草、狼牙根和蒲公英等;

穿越的B河为Ⅲ类水体,河槽宽100m,两堤间宽200m,自北向南流向,丰水期平均流速为0.5m/s,枯水期平均流速为0.2m/s,管道穿越河流处下游15km为一县级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上边界。

陆地管道段施工采用大开挖方式,管沟深度2-3m,回填土距管顶约为1.2m左右,施工带宽度均按18m控制,占地为临时用地。

管线施工过程包括清理施工带地表、管沟开挖、组焊、下管、清管试压和管沟回填等。

B河穿越段施工采用定向钻穿越方式,深度在3-15m之间,在河床底部最深处可达15Km,穿越长度为480m,在西河堤的西侧和东河堤的东侧分别设入、出土点施工场地,临时占用约0.8hm2耕地,场地内布置钻机、泥浆池和泥浆收集池、料场等。

泥浆池规格为20×

20×

1.5m,泥浆主要成分为膨润土,添加少量纯碱和羟甲纤维素钠。

定向钻施工过程产生钻屑,泥浆循环利用。

施工结束后,泥浆池中的废弃泥浆含水率90%。

废弃泥浆及钻屑均属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为保证B河穿越段工程管道的安全,增加了穿越段管道的壁厚,同时配备了数量充足的布栏艇、围油栏及收油机等应急设施。

工程采取的生态保护措施:

挖出土分层堆放、回填时反序分层回填,回填后采用当地植物恢复植被。

1.识别A输油站运营期废气污染源及其污染因子。

3分

2.给出大开挖段施工带植被恢复的基本要求。

6分

3.分别给出废弃泥浆和钻屑处理处置建议。

5分

4.为减轻管道泄漏对B河的影响,提出需要考虑的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

1、(3分)

(1)废气源燃油加热炉(0.5分),污染因子SO2(0.5分)、NO2(0.5分)、烟尘或颗粒物、TSP、PM10之一(0.5分)

(2)废气源泄放灌或无组织源(0.5分),污染因子非甲烷总烃或VOC(0.5分)。

2、(6分)

(1)管沟开挖土分层堆放,表层土单独堆放,回填按照反序分层回填方式覆土(1分)。

只答分层堆放或表层的给(0.5分)。

(2)只答恢复种植时优先采用当地物种的(2分)。

(3)没有明确5M,只答丘陵山区恢复种植浅根性植被的(2分)。

明确5米恢复种植的(3分)

3、(5分)

(1)钻屑送固废填埋场或用于铺路之一,或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规定处置的(2分)。

(2)废弃泥浆干化后送固废填埋场或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规定处置的(1.5分)。

(3)废弃泥浆经相关部门同意后,选择场地直接固化填埋(1.5分)。

4、(6分)

(1)穿越B河前增设截断阀室(1分),不提B河段但答需设置截断阀的,也给0.5分;

(2)提高管材等级(1分),笼统答提高管道设计性能的也给0.5分;

(3)采用套管(1分);

(4)加强巡护(1分),只答加强日常检查的,也给0.5分;

(5)制定应急预案(2分),只答在河流与保护区设置围油栏,事故池或收油机等拦油设施的,也给2分。

第四题(差别化腈纶项目)

某拟建腈纶厂位于A市城区东南与建城区相距5km的规划工业园区内,采用DMAC(二甲基乙酰胺)湿纺二步法工艺生产1.4×

105t/a的差别化腈纶。

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原液制备车间、纺丝车间、溶剂制备和回收车间、原料罐区、污水处理站、危险品库、成品库等。

原液制备生产工艺流程详见图4-1。

生产原料为丙烯腈、醋酸乙烯,助剂和催化剂有过亚硫酸氢钠、硫酸铵和硫酸,以溶剂制备和回收车间生产的DMAC溶液为溶剂(DMAC溶液中含二甲胺和醋酸),经聚合、汽提、水洗过滤、混合溶解和压滤等工段制取成品原液。

废水W1送污水处理站处理,废气G1经净化处理后由15m高排气筒排放,压滤工段产生的含滤渣的废滤布送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理。

图4-1原液制备车间生产工艺流程图

原料罐区占地8000m2,内设2个5000m3丙烯腈储罐、2个600m3醋酸乙烯储罐和2个60m3二甲胺储罐。

单个丙烯腈储罐呼吸过程中排放丙烯腈0.1kg/h。

拟将2个丙烯腈储罐排放的丙烯腈废气全部收集后用管道输至废气处理装置处理,采用碱洗+吸附净化工艺,设计丙烯腈去除效率为99%,处理后的废气由1根20m高排气筒排放,排风量200m3/h。

污水处理站服务于本企业及近期入园企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在R河左岸岸边排放。

R河水环境功能为III类,枯水期平均流量为272m3/s,河流断面呈矩形,河宽260m,水深2.3m。

在拟设排放口上游4km、河道右岸有A市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放口,下游10km处为A市水质控制断面(T断面)。

经调查,R河A市河段的混合过程段长13km。

环评机构选用一维模式进行水质预测评价,预测表明T断面主要污染物浓度底于标准限值。

评价结论为项目建成后T断面水质满足地表水功能要求。

1.分别指出图4-1中废水W1、废气G1中特征污染物。

2.原液制备车间固体废物处理方式是否合理?

3.计算原料罐区废气处理装置排气筒丙烯腈排放浓度。

(3分)

4.T断面水质满足地表水功能要求的评价结论是否正确?

列举理由。

(8分)

1、(5分)

Wi中特征污染物为:

PH(硫酸、SO42-)、丙烯腈、氨氮(NH4+)(3分,每项1分);

Gi中特征污染物为:

DMAC(二甲基乙酰胺)、二甲胺(2分,每项1分);

2、(4分)

不合理(1分)理由:

废滤布为危险废物,不能送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理,或者废滤布应送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单位处理。

(答以上任一项的均给3分,答其它的一律不得分)

3、(3分)

排放浓度C=2×

0.1×

(1-99%)×

106/200=10(mg/m3)。

注:

公式、结果均对,得3分;

公式、结果均对,单位不对(mg/l、kg/h),得1分;

公式对,结果不对,得1分;

只有结果,并且正确得2分。

4、(8分)不正确(2分)理由:

(1)采用一维模式错误或应采用二维模式;

(答以上任意项的均给4分);

(2)应与河流现状背景值进行叠加(2分);

第五题

拟在桂江流域上游一级支流桂溪江建设桂溪口水库,工程任务为防洪、供水。

水库坝址以上集雨面积约300km2,水库校核洪水位180.2m,总库容3.6×

108m3,正常蓄水位170.0m,正常蓄水位相应库容2.9×

108m3。

主要建筑物包括挡水建筑物(最大坝高130m),泄水建筑物、取水建筑物、导流建筑等。

拟建水库为水温分层型,配套建设分层取水装置。

拟选的3个砂砾料场分布在坝址下游河漫滩,2个石料场分布在坝址上游,其中1#石料场距大坝1.5km,石料场开采高程控制在170.0m,2#石料场距大坝5km,石料场开采高程控制在150.0m。

流域多年平均气温18.5℃,年平均最高气温23.0℃,年平均最低气温14.0℃,多年平均降雨量1855mm。

流域内植被覆盖良好,山林茂盛,多松、栎和竹;

上游河谷山高谷深,河道蜿蜒,河岸陡峭,河漫滩及阶地不发育。

中下游河谷地势稍缓,河道曲折,两岸有零星小台地和滩地。

河床大部分为砂砾覆盖。

河流中分布有多种鱼类。

项目可研报告中给出坝址及下游河道典型断面流量水位关系曲线,建库前后典型断面、典型年、月、日径流量和水位过程线。

建库前后枯水年年径流量和最枯月流量。

拟建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11.2.m3/s,工程拟按坝址多年径流量的10%泄放河道最小生态基流。

坝址下游河道生态需水分析结果见表5-1。

表5-1桂溪口水库下游河道生态需水量单位:

m3/s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良好状态生态流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