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解剖生理学名词解释知识讲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519720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解剖生理学名词解释知识讲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口腔解剖生理学名词解释知识讲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口腔解剖生理学名词解释知识讲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口腔解剖生理学名词解释知识讲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口腔解剖生理学名词解释知识讲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口腔解剖生理学名词解释知识讲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口腔解剖生理学名词解释知识讲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解剖生理学名词解释知识讲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口腔解剖生理学名词解释知识讲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8颊面(buccalsurface):

后牙牙冠接近颊黏膜的一面,称为颊面。

9舌面(lingualsurface):

牙冠接近舌侧的一面,称为舌面。

10腭面(palatalsurface):

上颌牙牙冠舌面因接近腭侧,称为腭面。

11邻面(proximalsurface):

同一牙弓内相邻两牙相互接触的面,称为邻面。

12近中面(mesialsurface):

牙冠离中线较近的邻面,称为近中面。

13远中面(distalsurface):

牙冠离中线较远的邻面,称为远中面。

14牙合面(occlusalsurface):

上下颌后牙咬合时发生接触的一面。

15切嵴(incisalridge):

前牙无牙合面,切端【舌侧】有切咬功能的嵴,称为切嵴。

16中线(medianline):

平分颅面部为左右两等分的一条假想线,通过两眼之间、鼻尖、上颌两中切牙、下颌两中切牙之间。

中线与正中矢状面一致,将牙弓分成左右对称的两部分。

17牙体长轴(longaxis):

沿【冠根】方向通过牙体中心的一条假想线。

18接触区(contactarea):

牙与牙在邻面相互接触的区域,亦称邻接处。

19线角(lineangle):

牙冠上两个相邻牙面相交处所成的角称线角,如近中面与唇面相交称为近唇线角。

20点角(pointangle):

牙冠上三个相邻牙面相交所成的角称点角,如磨牙的近颊牙合点角。

21外形高点(heightofcontour):

【牙冠】各【轴】面上最突出的部分。

22牙体三等分(divisionintothirds):

为了便于明确牙体各面上某一部位所在,常将牙【轴面】在一个方向分为三个等份来描述。

在唇(颊)舌向将牙冠邻面分为唇(颊)1/3、中1/3、舌1/3;

在近远中向可将牙冠分为近中1/3、中1/3、远中1/3;

在垂直向可将牙冠分为切(牙合)1/3、中1/3、颈1/3;

牙根可分为颈1/3、中1/3、根尖1/3。

23牙尖(dentalcusp):

牙冠表面近似锥体的显著隆起称牙尖。

位于尖牙切端、后牙的牙合面上。

24舌面隆突(cingulum):

前牙舌面近颈1/3的半月形隆突起,前牙的解剖特征之一。

25结节(tubercle):

牙冠上釉质过度钙化而形成的小突起,可在牙合面、切牙切缘见到。

26切缘结节(mamelon):

初萌切牙切缘上圆形的隆突,随着牙的磨耗逐渐消失。

27嵴(ridge):

牙冠表面细长形的釉质隆起。

根据其位置、形状、方向,可分为切嵴、边缘嵴、牙尖嵴、三角嵴、横嵴、斜嵴、轴嵴、颈嵴。

28切嵴(incisorridge):

为切牙切端舌侧长条形的牙釉质隆起,具有切割功能。

29边缘嵴(marginalridge):

为前牙舌面窝近远中边缘及后牙牙合面边缘细长形的牙釉质隆起。

30牙尖嵴(cuspridge):

从牙尖顶分别斜向近、远中的嵴。

后牙颊尖和舌尖的近、远中牙尖嵴,分别组成颊牙合边缘嵴和舌牙合边缘嵴。

31三角嵴(triangularridge)(03名解):

为后牙牙合面牙尖顶端伸向牙合面的细长形釉质隆起。

三角嵴由构成牙尖的近中和远中两斜面汇合而成。

32斜嵴(obliqueridge):

牙合面两牙尖三角嵴斜形相连形成的嵴,是上颌磨牙牙合面重要的解剖标志。

33横嵴(transverseridge):

相对牙尖的两条三角嵴,横过牙合面相连形成的嵴,是下颌第一前磨牙牙合面的重要特征。

34轴嵴(axialridge):

为轴面上从牙尖顶端伸向牙颈的纵形隆起。

尖牙唇面的轴嵴称唇轴嵴,后牙颊面的轴嵴称颊轴嵴,【尖牙和后牙舌面】的轴嵴称舌轴嵴。

35颈嵴(cervicalridge):

牙冠唇、颊面上,沿颈缘部位微突的釉质隆起。

36窝(fossa):

牙冠表面不规则的凹陷,略似一个四周环山的盆地,称为窝。

如前牙的舌面窝、后牙的牙合面窝。

37沟(groove):

牙冠各面上,介于牙尖和嵴之间,或窝底部细长形的、似山间溪流的凹陷部分。

38发育沟(developmentalgroove):

牙生长发育时,两个生长叶相融合所形成的浅沟。

39副沟(supplementalgroove):

发育沟以外的任何沟统称为副沟,其形态不规则。

40裂(fissure):

钙化不全的沟称为裂,为龋病的好发部位。

41点隙(pit):

3条或3条以上发育沟汇合处,或【某些发育沟末端所形成的点状凹陷】称为点隙。

此处釉质未完全连接,是龋的好发部位。

42斜面(inclinedsurface):

组成牙尖的各面,称为斜面。

43生长叶(lobe):

牙生长发育的钙化中心,其融合处为发育沟。

多数牙由四个生长叶发育而成,少数牙由五个生长叶发育而成。

44楔状隙/外展隙(embrasures)(03名解):

两牙接触区周围向四周展开的V字形空隙。

根据其部位称为唇/颊/舌楔状隙、切楔状隙/牙合楔状隙,在龈方者称邻间隙。

除上颌第一磨牙颊侧楔状隙大于舌侧楔状隙、下颌切牙唇舌楔状隙接近外,一般舌楔状隙大于颊楔状隙。

45髓腔(pulpcavity):

位于牙体的中部,周壁除根尖孔(有的尚有副孔和侧孔)外,其余均被坚硬的牙本质所包被,髓腔内内充满牙髓。

髓腔形态与牙体外形基本相似,但体积显著缩小。

46髓室(pulpchamber):

髓腔位于牙冠及牙根的颈部的部分,其形状与牙冠的外形相似。

前牙髓室与根管无明显界限;

后牙髓室呈立方形,分顶、底及四壁,是髓腔中较为宽阔的部分。

47髓室顶(roofofpulpchamber):

与牙合面或切嵴相对应的髓室壁称髓室顶。

48髓室底(floorofpulpchamber):

与髓室顶相对的髓室壁称髓室底。

49髓室高度:

髓室顶、髓室底之间的距离称为髓室高度。

50髓室壁(wallofpulpchamber):

与牙冠轴面相对应的髓腔牙本质壁分别称近中髓壁、远中髓壁、颊侧髓壁和舌侧髓壁。

亦有将髓室顶和髓室底列入髓室壁者,即髓室共有六壁。

51髓角(pulphorn):

髓室伸向牙尖突出成角形的部分,其形状、位置与牙尖外形相似。

52根管口(rootcanalorifice):

髓室底上髓室与根管的移行处。

53根管系统(rootcanalsystem):

髓腔除髓室以外的管道部分,可以表现为根管、管间吻合、根管侧支、根尖分歧、根尖分叉、副根管等。

54根管(rootcanal):

位于牙根内的大部分髓腔。

根管数目与牙根数目不完全一致。

55侧副管(lateralaccessorycanal):

根管系统中除根管以外的一切管道。

包括管间吻合、根管侧支、根尖分歧、根尖分叉、副根管。

56管间吻合(intercanalanastomoses):

又称管间侧支或管间交通支,为发自相邻根管间的交通支,可为1至2支,呈水平、弧形、网状,多见于双根管型,根中1/3多于根尖1/3,根颈1/3者最少。

57根管侧支(lateralbranchofrootcanal):

又称侧支根管,为发自根管的细小分支,常与根管呈接近垂直角度,贯穿牙本质和牙骨质,通向牙周膜腔。

根尖1/3者多于根中1/3,根颈1/3者最少。

58根尖分歧(apicalramifications):

为根管在根尖分出的细小分支,此时根管仍存在。

多见于前磨牙和磨牙。

59根尖分叉(apicalfurcation):

为根管在根尖分散成2个或2个以上的细小分支,此时根管不复存在。

60副根管(accessoryrootcanal):

为发自髓室底至根分叉处的管道,多见于磨牙。

61根尖孔(apicalforamen):

根管在牙根表面的开口。

多数单根牙仅在牙根尖处有根尖孔;

多根牙50%以上根尖孔不在根尖顶端,舌侧>远中>近中>唇颊侧。

62牙列(dentition)/牙弓(dentalarch):

牙按照一定的顺序、方向、位置排列成弓形,称为牙弓或牙列。

63牙合平面(occlusalplane):

从上颌中切牙的近中切角到双侧第一磨牙的近中颊尖顶所构成的假想平面,该平面与鼻翼耳屏线平行,基本上平分颌间距离,口腔修复中,常以此平面作为制作全口义齿牙合堤和排列人工牙的依据。

64解剖学牙合平面:

从下颌中切牙的近中邻接点到双侧最后一个磨牙远中颊尖顶所构成的假想平面。

65司匹曲线(curveofSpee):

即下颌牙列的纵牙合曲线,为连接下颌切牙的切缘、尖牙的牙尖、前磨牙的颊尖以及磨牙的近远中颊尖的连线。

该连线从前往后是一条凹向上的曲线。

切牙段较平直,从尖牙向后经前磨牙至第一磨牙的远颊尖逐渐降低,然后第二、第三磨牙的颊尖又逐渐升高。

66补偿曲线(compensatingcurve):

即上颌牙列的纵牙合曲线,为连接上颌切牙的切缘、尖牙的牙尖、前磨牙的颊尖以及磨牙的近远中颊尖的连线。

该连线从前往后是一条凸向下的曲线。

切牙至第一磨牙近颊尖段较平直,从第一磨牙的近颊尖至最后磨牙的远颊尖段则逐渐向上弯曲。

67横牙合曲线(transversecurveofocclusion)/Wilson曲线(CurveofWilson):

在上颌,由于其磨牙向颊侧倾斜,使舌尖的位置低于颊尖。

因此连接双侧同名磨牙颊、舌尖,形成一条凸向下的曲线,即为上颌的横牙合曲线。

同样,连接下颌双侧同名牙颊、舌尖所形成的曲线,称下颌的横牙合曲线。

由于下颌磨牙向舌侧倾斜,因此颊尖较舌尖高,其横牙合曲线凹向上,但下颌磨牙的颊尖被磨耗后可呈凸向上的曲线。

(连接双侧同名磨牙颊舌尖所成的曲线,上颌为凸向下,下颌为凹向上。

——《口腔解剖生理学(考试辅导教材)》-李晓箐)

68牙尖交错牙合(intercuspalocclusion,ICO):

指上下颌牙牙尖交错,达到最广泛、最紧密接触时的一种咬合关系。

正常的牙尖交错牙合,上下颌牙最广泛、最紧密地接触,整个牙列及牙周组织受力均匀,便于承受和分散咬合负荷,最大限度发挥咀嚼食物的潜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牙合关系。

69正中牙合(centricocclusion,CO):

牙尖交错牙合时,下颌骨多处于正中,故过去牙尖交错牙合被称为正中牙合。

70覆牙合(overbite):

是指牙尖交错牙合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唇(颊)面的垂直距离,对于前牙,它是指上切牙切缘与下切牙切缘之间的垂直距离,正常时为2~4mm;

对于后牙,指上后牙颊尖顶与下后牙颊尖顶之间的垂直距离。

临床上所说的覆牙合一般指前牙。

71覆盖(overjet):

是指牙尖交错牙合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水平距离,对于前牙,它是指上切牙切缘与下切牙切缘之间前后向的水平距离,正常约2~4mm;

对于后牙,它是指上后牙颊尖盖在下后牙颊尖的颊侧,两颊尖顶之间的水平距离。

临床上所说的覆盖一般指前牙。

72对刃牙合(edgetoedgebite):

牙尖交错牙合时,上下牙切缘接触,覆牙合、覆盖均为零的前牙咬合关系。

73深覆牙合(deepoverbite):

牙尖交错牙合时,上切牙盖过下切牙超过切2/3。

7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