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知识点结构及其属性编写要求.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516591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5.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知识点结构及其属性编写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知识点结构及其属性编写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知识点结构及其属性编写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知识点结构及其属性编写要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知识点结构及其属性编写要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知识点结构及其属性编写要求.docx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知识点结构及其属性编写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知识点结构及其属性编写要求.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知识点结构及其属性编写要求.docx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知识点结构及其属性编写要求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课程

知识点结构及其属性编写要求

知识点编号

三级知识点目录

内容描述

中文关键词

1.绪论

1.1国外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

1.1.1

发展历程介绍

初步发展阶段、停滞萎缩阶段、再发展阶段、高速发展阶段

城市,人口,地铁,发展

1.1.2

典型城市轨道交通概况介绍

介绍伦敦、纽约、东京、莫斯科等城市的轨道交通

人口数,线路数,车站,轨距

1.2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政策

1.2.1

运输联合体方式

运输联合体方式的概念及其方法的介绍

城市圈,交通工具,票价

1.2.2

分区管理模式

分区管理模式的介绍、及在国内外典型城市的运用

分区,定期,票价

1.3我国大城市交通现状

1.3.1

不同时间我国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状况

对1990-2000年我国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统计

道路长度,人均道路面积,公交车,出租车

1.3.2

当前我国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

主要分析了在城市空间资源利用的均衡性,城市交通系统结构的合理性,城市交通系统建设与管理之间的协调性三方面面临的问题

空间资源,不均衡,结构,管理

1.4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

1.4.1

2004-2005年我国部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完成的运输量

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南京、重庆、大连等城市在2004-2005年轨道交通系统完成的运输量介绍

日运输量,最高日运输量

1.4.2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近年需解决的问题

从运营管理的角度分六点具体来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近年需解决的问题

用户效益,经营活力,城市运输,安全应急,客运营销,人才培养

2.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概述

2.1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

2.1.1

城市轨道交通的产生

介绍城市轨道交通的产生的历程

铁路,马车,机车,轨道

2.1.2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分类

介绍了在五种不同的分类方式下将城市轨道交通进行的分类、并就城市轨道交通的适用范围对其进行了分类

铺设方式,运量,导向方式,轮轨,运能范围,车辆类型,适用范围

2.2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技术经济特性

2.2.1

地铁系统

介绍了地铁的线路、车站、车辆、列车的控制、地铁系统的技术经济参数

最大坡度,双线,车站,车辆,信号系统,技术经济,线性地铁

2.2.2

轻轨系统

介绍了轻轨的线路、车站、车辆、列车的控制、轻轨系统的技术特征指标

专用行车线路,视觉控制,列车自动防护系统,技术特征

2.2.3

独轨铁路

介绍了独轨铁路的线路、车站、车辆、轨道、列车的控制、独轨系统的技术特征指标

轨道梁,高架,跨骑式,悬挂式

2.2.4

自动导向交通系统(橡胶轮胎铁路)

介绍了自动导向交通系统的线路、车站、轨道、车辆、列车的控制、ATC的技术经济指标

最小曲线半径,高架结构,橡胶轮胎,自动控制,集中调度

2.2.5

市郊铁路系统

介绍了市郊铁路的线路、类型、轨道形式、技术经济指标

运输服务,站间距,运输能力

2.3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特性

2.3.1

系统联动性

分析了各种专业设施、设备正常、协调的运行

相互依托,技术配合,联动

2.3.2

时空关联性

时间、空间对于轨道交通的重要性

维修作业,设备检修,时空

2.3.3

调度指挥集中性

介绍了列车按列车运行图和在调度员的监视下的调度

统一调度,列车运行图,调度所

2.3.4

管理的严格性

讲解了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如何用规章制度进行技术管理

客运组织规则,安全规则,车站管理细则

2.3.5

服务的安全可靠性

讲解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如何为乘客提供优良的服务

安全,准时,换乘,售检票,乘客导向

2.4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状况

2.4.1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的基本原则

由国外经济得出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的12条原则

移动,频率,负荷,高峰期需求,出行量,线路能力,用户变化

2.4.2

伦敦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情况

介绍了伦敦城市轨道交通各线路的运营情况

长度,车站数,乘客运量,平均运距

3.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

3.1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模式

3.1.1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模式分类及其适用性

介绍了按资产属性及运营企业性质划分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6种模式,并分析了不同运营管理模式的适用性

竞争条件,官办官营,官办半民营,官办民营,经济成分,私办私营

3.1.2

城市轨道交通企业运营状况

介绍世界主要城市的地铁运营状况

车票收入,商业性收入,政府补贴

3.1.3

运营管理与机制

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与政府间的关系、与其运作的商业化、与其经营策略、与其系统的选择

定价自主权,财政支持,经济效益,管理机制,交通功能

3.1.4

基本管理模式与发展趋势

介绍东西方各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运营主要的三种管理与运营模式

欧美,一体化,变种,东京,汉城,亚洲模式,新加坡

3.2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管理的组织

3.2.1

现代企业制度与城市轨道交通企业

介绍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和特征,并提出现代企业制度是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发展的方向

行为准则,产权,保值增值,责任,制度,成本失控

3.2.2

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组织

介绍企业组织机构的基本类型,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模式和组织机构,现代运营管理结构模式与组织机构,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机制的类型,北京地铁运营有限公司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形式及主要职能

直线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客运服务,集中统一,多元互补

3.2.3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方案

介绍了共线运营,独立运营,部分独立、部分共线3种代表性的运营方案

干扰,行车间距,导向服务

3.3城市轨道交通管理工作的目标与主要内容

3.3.1

安全管理

分析了安全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意义,给出了安全管理的途径

运输对象,实现效益,新加坡,东京,北京,上海

3.3.2

市场营销管理

介绍了市场营销的含义、目标,市场营销管理的含义

运输服务,运输组织,客流量,生活质量

3.3.3

人力资源管理

介绍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过程,职位分析

获得,整合,调控,开发,职务说明书

3.3.4

运营管理

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调度指挥管理、车站管理、票务管理、运营设备维修管理

统一指挥,客流集散,票制,票价,维修方式,外协

3.3.5

财务管理

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

筹集资金,调度资金,资金补偿,积累资金,集中资金

3.3.6

信息化管理

介绍了信息化管理的内容、信息资源与运营管理

企业内部网,信息资源结构,网络化,运营信息,信息源,信息沟通

3.3.7

乘务管理

分析了乘务管理的重要意义,介绍了乘务员值乘方式,乘务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培训与考核

包乘,轮乘,技能,职业道德,等级培训,理论考核,操作考核

4.车站客运组织

4.1车站客运组织的原则

4.1.1

客运组织的主要内容

介绍客运组织包括的主要内容,乘客进出站流程

车站,售检票,导向,流线

4.1.2

车站客运组织原则

介绍了车站客运组织应考虑的四方面的原则

客流交叉,干扰,拥挤,换乘客流

4.2自动验票系统运用与管理

4.2.1

票务管理的内容与流程

介绍了票制的方式,北京、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票制票价体系

单一票价制,计程票价制

4.2.2

自动售检票系统功能、种类与管理

介绍了自动售检票设备的三种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的4个组成部分

磁卡型,接触式,IC卡,AFC

4.3站台客流组织方法

4.3.1

城市轨道车站的分类及布置要求

介绍了按不同划分车站的分类,车站内各种设备应在怎样的要求下布置

站台,形式,通道,对流

4.3.2

换乘站的客流组织

介绍了五种换乘方式下的乘客换乘

流线,站台换乘,通道换乘,

站厅换乘

4.4突发客流组织与调整

4.4.1

客流的特征

介绍了车站客流的空间、时间分布特征

均等型,两端萎缩,中间突增,逐渐缩小,单向峰,双向峰,全峰,突峰,无峰

4.4.2

客流的调查分析

分析了全面客流调查,乘客情况抽样调查,断面客流目测调查,节假日客流调查

随车调查,站点调查,乘客构成

4.4.3

突发客流组织与调整

介绍了大客流组织的主要措施

运能,临时疏导,分流

4.5车站地区客流接续与疏散方法

4.5.1

客流接续和疏散的原则

从6个方面来考虑换乘枢纽地区的客流接续和疏散

流动线,冲突

4.5.2

静、动态交通组织措施

分析了静态交通组织、人流组织、车流组织的措施

公交站点,人行系统,接驳

4.6旅客服务系统

4.6.1

客运服务流程

介绍了客流服务流程每项的内容

引导,问询,售检票,乘降

4.6.2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系统

提出了应如何建立有效的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机制

运行安全,预警机制,防灾管理

5.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输计划

5.1客流计划

介绍了客流计划概念和内容

到发客流数量,车站流量

5.2全日行车计划

介绍了全日行车计划编制的依据

营业时间,满载率

5.3车辆配备、运用与检修计划

5.3.1

车辆运用

介绍了列车的出车、正线运行和收车工作

发车计划,正线交接班,列车入库

5.3.2

运用车配备计划

介绍了运用车配备计划包含的运用、在修、备用车辆数

最大列车对数,车辆检修

5.3.3

列车交路计划

介绍了列车交路的种类,列车交路计划的确定,列车折返方式

长交路列车,短交路列,车混合交路列车,站前折返,战后折返

5.4日常运输调整计划

介绍了日常运输计划调整的方法

放站运行,变更交路

6.列车运行图编制

6.1列车运行图的格式及分类

6.1.1

列车运行图的格式

介绍了列车运行图各部分的含义

水平线,垂线,斜线

6.1.2

列车运行图的分类

介绍了四种列车运行图

一份格,二分格,十分格,小时格

6.2运行图编制的方法

6.2.1

列车资料准备

介绍了进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行图的编制所需的14个方面的数据

班次计划,运行实绩

6.2.2

运行图编制的原则与步骤

介绍了运行图编制的4个原则和10个步骤以及铺画后的检查

方便乘客,铺画

6.3列车运行编制中的技术关键

6.3.1

分时列车对数开行计划的确定

讲解了如何确定不同时间下列车的开行计划

交通需求,高峰期

6.3.2

枢纽地区列车开行方案的验算

结合英国伦敦阿尔盖地区不同方向列车的开行频率来讲解验算

开行频率

6.3.3

列车折返组织

介绍了站前折返和站后折返

客流秩序,交叉

6.3.4

列车组周转图的确定

介绍了通过图解法和分析计算法来确定列车周转图

交点数,运用车组

6.4运行图指标计算及相关问题

6.4.1

运行图编制的实际问题

在运行图编制过程中应考虑商业需求,基础设施能力,列车性能与运行时间,随机干扰,不停站运行等问题

发车频率,线路能力

6.4.2

线路能力问题

介绍了决定列车开行频率的6个方面的因素

加速能力,停车精确性

7.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输能力

7.1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能力的概念

7.1.1

运输能力的内容

介绍了运输能力的6方面的内容

运输线路,环境影响,交通期望

7.1.2

两个运输能力概念

介绍了设计能力、可用能力的概念

线路能力,列车能力,设计能力

7.2运输能力的影响因素

7.2.1

线路能力

介绍了线路能力包括的内容

最小列车间距,停留时间

7.2.2

列车能力分析

介绍了评价车辆能力的两个重要指标

面向设计,可用能力

7.2.3

车站对能力的约束

分析了影响车站能力的因素

占有率,客流限制,停留空间

7.2.4

其他能力影响分析

分析了其他7个方面的因素

站立密度,旅客需求

7.3能力计算原理

7.3.1

线路能力计算

讲解了线路通过能力和折返站折返能力的计算

能力限制点,单股道折返,双股道折返

7.3.2

列车能力计算

讲解了列车能力计算的过程

载客数量,车辆定员数

7.3.3

可用能力计算

介绍了设计能力概念以及可用能力的计算

设计能力,理论计算能力

7.4提供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行效率措施

7.4.1

出行速度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

主要介绍了出行速度的概念、其影响因素,站内走行时间的影响因素,候车时间,换乘时间

站间距,人口数量,通过能力

7.4.2

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行效率的措施

提出了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行速度、出行速度的措施

制动性能,构造速度,交通网,接运交通,行车密度

7.5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输送能力的措施

7.5.1

输送能力加强的途径

归纳了影响运输能力的6方面的因素

线路,车辆,运输组织,信联闭

7.5.2

输送能力加强的措施

分析了影响运输能力的线路能力和折返站折返能力两个因素,并归纳了加强列车输送能力的措施

侧线,移动闭塞,跨站停车,站台结构,控制方式

8.列车运行控制

8.1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8.1.1

列车自动防护系统(ATP)

介绍了ATP系统具有的5个主要功能和其他一些功能

停车点,超速防护,列车间隔,测距,车门控制

8.1.2

列车自动运行系统(ATO)

介绍了ATO系统及其个子系统的功能

利用率,自动加速

8.1.3

列车自动监控系统(ATS)

介绍了ATS各个子系统的功能

中央控制,模拟,温哥华

8.2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基本类型

8.2.1

点式自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介绍了点式自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点式超速防护,车载设备

8.2.2

连续式自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介绍了采用轨间电缆和采用数字编码轨道电路的连续式自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地面控制,轨间传输,距离码

8.3固定闭塞系统和移动闭塞系统

8.3.1

固定闭塞系统

介绍了铁路地面信号系统的基本目的,固定闭塞系统及其缺点

行车间距,服务密度,空闲程度

8.3.2

移动闭塞系统

分析了移动闭塞系统列车速度受限的两个因素

前行速度,间隔,有线,无线

8.4列车最小运行间隔

8.4.1

固定闭塞下的列车间隔

介绍了固定闭塞下的车站间隔时间,用计算机模拟固定闭塞,线路能力的计算

运营裕量,闭塞

8.4.2

列车间隔的灵敏度分析

分析了影响列车间隔的因素

线路坡度,牵引电压,制动率

8.4.3

移动闭塞下的列车间隔

讲解了移动闭塞下列车间隔时间的计算

最坏情形,电压波动

8.4.4

部分关键点列车间隔计算

讲解了折返线、交叉口列车间隔计算

走行距离,立交化

8.5日常调整与调度指挥

8.5.1

行车调度概述

介绍了运输调度生产组织系统,行车调度,行车调度控制方式

正点运行,调度集,中自动化

8.5.2

正常情况下列车运行组织

介绍了列车运行的基本概念和调整方法

双线行车,快速作业,运行交路

8.5.3

特殊情况下列车运行组织

介绍了列车在自动控制系统故障时、改为车站控制时、改用时间间隔法时、夜间施工时的行车

车站控制,自动闭塞,时间间隔

9.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安全管理

9.1安全管理的内容

9.1.1

安全的内涵和影响因素

介绍了安全的内涵,分析了轨道运输安全的影响因素

相对,事故,环境,管理

9.1.2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主要危险因素及分类

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三种运营模式,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系统主要危险因素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事故影响危险度

运营状态,火灾拥挤,踩踏,撞车,严重性

9.1.3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管理的基本内容

介绍了安全管理系统包括的运营安全总体管理、运营安全重点管理、运营安全事后管理三方面的内容

安全组织,安全法规,设备安全,运营事故

9.2安全管理运作

9.2.1

运营安全管理方针

介绍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安,全预防

9.2.2

运营安全管理手段

介绍了运营安全管理的经济、行政、思想教育、法律以及其他手段

利益分配,行政命令,柔性调节,刚性调节

9.2.3

突发意外的紧急预案

介绍了如何确定事故等级标准和制订紧急预案

险性事故,紧急预案

9.2.4

地铁防火

介绍了地铁火灾的主要特点,分析了地铁火灾的原因,提出了如何进行地铁防火安全管理

疏散,列车材料,火灾控制

9.2.5

应用现代技术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

介绍了视频监控系统,Multi-TV监控系统

数字监控,盲点,照度

9.2.6

安全管理综合评价

介绍了行车基础设备评价,运营组织评价,外界影响评价

设备老化,行车组织,客运组织

9.3安全管理法规

介绍相关法规中有关城市轨道交通的部分条例

安全生产,规程,作业标准

10.列车运行过程模拟与分析

10.1列车运行过程的影响因素

分析了影响列车运行的5个环境因素

线路,信号,供电,计算

10.2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列车运行的基本原理

10.2.1

列车运动原理

分析了列车运行过程中受到的多种力

牵引动力,基本阻力,制动力

10.2.2

牵引力计算

分析了牵引力的产生,牵引力的取值,有级牵引与无级牵引

相互作用力,有级牵引,无级牵引

10.2.3

列车运行阻力计算

介绍了列车运行的基本阻力,起动阻力,列车附加阻力

摩擦,轴承,坡道,曲线

10.2.4

列车制动力计算

介绍了摩擦、电气、电磁三种制动方法,摩擦制动和电气制动时的制动力的计算

有效制动时间,减速度

10.2.5

城市轨道交通站间运行模式

介绍了牵引-恒速-制动和牵引-惰性-制动两种模式

加速极限,惰行

10.2.6

列车运行中的其他技术参数

介绍了牵引供电计算,能耗计算,运营费计算,信号机布局

列车负荷,信号系统配置,运行组织

10.3计算机模拟方法的应用

10.3.1

牵引计算的应用

介绍了牵引计算模拟在铁路运输、机车运用、选线设计、通信信号、运输经济方面的应用

操纵方案

10.3.2

牵引计算模拟的适用范围

介绍了牵引计算模拟系统适用的五个方面

工程设计,最佳配置,动态演示

10.4相关软件的介绍

10.4.1

“城市列车运行计算系统”介绍

介绍了列车运行的计算方法,基础数据模块,模拟参数定义模块,软件系统的运行,系统的输出模块

有级调速,无级调速,数据库,自动,手动,双向行车

10.4.2

RAILSIM介绍

介绍了RAILSIM各个组成模块

主菜单,运行计算,车辆库,报告

10.4.3

其他软件介绍

介绍了列车牵引计算及操纵和机车司机操纵评价系统软件,牵引电算程序

线路断面,动力学,图形技术

10.5案例设计及分析

10.5.1

不同信号闭塞制式的应用比较

比较了采用移动闭塞与固定闭塞信号系统的列车运行效果

运行条件,追踪,轨迹

10.5.2

列车条件改变下的应用比较

介绍了如和选取列车的基本运行条件,对列车运行方案的评价

坡度,牵引模式

11.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经济效果分析

11.1运营指标体系

11.1.1

数量指标

介绍了客运量、平均乘距、客运周转量、客运密度运营里程、断面客流量6个数量指标

乘车间距,人公里数,客运周转量

11.1.2

质量指标

介绍了速度、客车运用、安全、列车正点、方便性、舒适性6个质量指标

技术速度,周转时间,行车事故,正点率,满意率

11.2运营成本分析

11.2.1

运营成本

介绍了运营成本的主要内容

折旧费,福利费,奖金

11.2.2

运营成本分析

介绍了运营支出,分析了运营成本的固定和可变部分,例举了运营成本分析的一个案例

基本运营,设备更新,车辆购置

11.3地铁票价理论

11.3.1

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方案

介绍了以成本为基础的票价计算

总运量,平均运距,经营成本

11.3.2

以市场供需为基础的定价方案

介绍了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的票价计算

均衡价格,均衡运量

11.3.3

基于社会综合效益的定价思路

从票价适应乘客合理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政府财政的承受能力、发挥地铁系统运输能力三个方面来确定地铁票价的思路

出行支出,运价率,实际运量

11.4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财务状况分析

11.4.1

国外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政策

介绍了日本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从1962-1986年采取的措施

补助,交付,无偿专有,无息资金

11.4.2

国外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设与运营经济状况

分别介绍了有轨电车、轻轨、地铁、市郊铁路的建设与运营经济状况

票款,投资,购置费

11.4.3

国外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的财务状况

介绍了巴黎、东京、美国五个城市、新加坡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的财务状况

专项,吸引客流,资金筹措

1.4.4

国内厂商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的财务状况

介绍了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南京、香港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的财务状况

年客运量,经营收入,经营支出

11.5改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状况的措施

11.5.1

运营成本控制因素分析

分析了美国、广州地铁轨道交通运营费用的构成

工资,附加费

11.5.2

改善城市轨道交通投资运营状况措施

提出了改善城市轨道交通投资运营状况的8条措施

集团公司,投融资,竞争机制,多角化

注释:

1.内容描述:

对知识点进行简单的描述。

2.中文关键词:

给出1~6个检索关键词用于给资源检索定位,关键词之间用一个英文半角逗号隔开。

3.根据教材内容,知识点结构可以分三级(章、节、小节),知识点单元可为三级知识点,也可为二级知识点(见红色标注),授课单元对应知识点单元。

http:

//202.197.69.41:

8088/Jpath_ocr/DsrPath.do?

code=19A38930FB58F8684C0B5B2EABE8641F&ssnumber=11632850&netuser=1&jpgreadmulu=1&displaystyle=0&channel=0&ipside=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