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49905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67.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

《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

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单元课题

第一单元

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共四篇识字课文和口语交际及语文园地(包括快乐读书吧)。

识字课文包括:

《春夏秋冬》、《姓氏歌》、《小青蛙》、《猜字谜》。

《春夏秋冬》是看图识字学词,这组词语和插图分别展现出了四个季节的典型事物和现象,以及大自然的风光,激发人们对大自然的向往和热爱。

《姓氏歌》是以儿歌形式教给我们一些常见的姓氏以及姓氏的记忆方法。

《小青蛙》这首儿歌围绕“青”字族展开,向我们展示了一组声旁相同,形旁不同的形声字,让我们在朗读中体会它们在构字、读音方面的特点,感悟形声字音与形之间的联系。

《猜字谜》是两则谜语,通过读谜语,激发我们开动脑筋,感受汉字的特点和构字规律,体会汉字的博大精深。

口语交际:

听故事,讲故事。

讲故事时,声音要大一点让别人听清楚。

语文园地由识字、汉语拼音大小写、书写、积累描写春天的词语和儿歌阅读组成。

单元

教学目标

1、认识本单元51个生字和8个偏旁,会写本单元2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感受形声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

4、生活中积累生字词语,感受识字乐趣,激发识字兴趣。

5、正确读写汉语拼音大写字母,能区分汉语拼音的大小写。

6、读儿歌,积累描写春天的词语,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喜爱之情。

7、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了解传统姓氏文化,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喜欢之情。

 

单元教学

重、难点

重点:

1、认识本单元51个生字和8个偏旁,会写本单元2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感受形声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

4、正确读写汉语拼音大写字母,能区分汉语拼音的大小写。

难点:

1、了解形声字的特点,能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记汉字。

2、生活中积累生字词语,感受识字乐趣,激发识字兴趣

3、读儿歌,积累描写春天的词语,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喜爱之情。

单元

课时分配

本单元共12课时。

其中四篇识字课8课时。

《春夏秋冬》2课时

《姓氏歌》2课时

《小青蛙》2课时

《猜字谜》2课时

口语交际1课时

语文园地3课时。

 

主备人所在学校及姓名

塔勒德镇中学丁云霞

审核人所在学校及姓名

新源三小冯玉兰

课题

识字1、《春夏秋冬》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本课7个生字。

认识3个偏旁“雨”“风”和耳朵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韵文,

3.通过朗读感受四季的不同和春天的美好。

4.背诵韵文,能主动积累关于春天的词语。

重难

教学重点

认识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雨”“风”和耳朵旁。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以读促学感受四季的不同和春天的美好。

教法、学法

图片识字法,自主探究识字法,

引导观察图片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一、导入示标

1、出示四季的图片,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

寒来暑往,四季更替,我们的生活因四季的变更而精彩美丽。

让我们迈着轻松的脚步走进自然,走过四季,一起看风景去!

2、师板书课题:

春夏秋冬重点指导读好“春”字。

学生齐读课题。

3、出示本课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本课“春、风、冬”3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雨”“风”和耳朵旁。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4、学生读本课的学习目标,知道本课的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本环节通过课件展示四季的图片以及老师的语言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学生通过读学习目标了解本课的学习任务。

 

二、查学诊断

1、师范读课文,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2、教师抽生读课文,检测学生预习情况。

3、同桌互读课文,纠正字音,相互检测。

设计意图:

教师范读起到引领的作用,帮助学生们读准字音。

借助拼音读文是一年级学生重要的识字方法,同时也是巩固拼音的有效方法。

同桌互读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

多种形式的读文让学生在读课文过程中不会觉得单调,枯燥。

三、导学施教

一、再读课文,结合图片认字识字

1、请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在文中圈出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

2、出示本课的生字词语,抽学生认读。

3、师出示本课春风的图片,指明学生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4、学生认读词语“春风”,交流识记方法。

5、学生交流春风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变化呢?

引出“吹”字,认读吹字,交流识字方法。

6、师出示其他三个季节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读:

夏雨、秋霜、冬雪

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认识偏旁雨字头。

7、师引导学生说说:

夏雨、秋霜、冬雪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引出:

落、降、飘。

学生认读并交流识字方法。

认识偏旁风字旁和耳朵旁。

8、出示本课最后一幅图,指明学生说,图上画了什么?

学生认读“游、池”,交流识字方法。

9、学生再读课文,巩固识字。

二、指导写字:

1、师出示本课生字:

“春、风、冬”,学生认读生字并组词。

2、请学生观察生字字形及田字格中的占位,交流发现了什么,

3、师指导范写生字,学生先描红,再练写。

4、同桌互评,全班评。

设计意图:

结合制作精美的图片认字识字,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了学生们的识字效率。

请学生自主交流识字方法,交流字形,认识偏旁。

培养了学生们观察能力同时也加强了学生们自主识字的能力,增强了学生们识字学习的信心。

培养了主动学习生字的兴趣。

学生自主交流生字的字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写字指导帮助学生养成写字前先观察的好习惯,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坐姿正确,书写规范。

四、练测促学

1、连一连。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落飘吹降

2.按要求填空。

(1)“风”的笔顺()第二笔是()。

(2)“冬”的笔顺()第二笔是()。

(3)“雪”的笔顺()第三笔是()。

设计意图:

开火车读词语是学生们比较喜欢的读词方式,在检测中也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五、拓展延伸

师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那些识字方法?

学生交流汇报自主识字方法。

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田字格中的生字。

2、熟读本课课文。

设计意图:

通过师引导让学生学会归纳识字的方法:

拼音识字、图片识字加一加、换一换、猜谜语等。

帮助学生积累识字方法和经验。

从而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作业设计主要是巩固学生的识字写字训练。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一、导入示标

1、复习巩固词语,导入新课

2、师出示上节课学过的词语,请学生开火车认读。

3、师生共书课题:

春夏秋冬引入新课。

5、出示本课的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通过朗读感受四季的不同和春天的美好。

(2)会写本课“雪、花、飞、入”4个生字。

设计意图:

温故而知新,巩固识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复现,通过复习上节课学过的词语,让学生巩固牢记本课的生字。

 

二、查学诊断

1、师抽生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好词语。

2、出示图片,学生说出相应的词语,师板书: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设计意图:

巩固课文内容及上节课学习的重点词语,帮助学生不断重复记忆,加深认知能力。

三、导学施教

一、学习课文,感受四季景色的不同和春天的美好。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好词语。

2、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季节,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3、师出示四季的图片,分别抽生说说四个季节景色的不同。

4、师出示课件,师生对读,巩固练读词语。

5、男女生对读。

(男:

吹吹吹女:

春风吹)

6、师出示春天的图片,请学生观察说说在图中看到了什么?

学生汇报要求用文中的词语。

7、师出示课件,师生对读,巩固练读词语,男女生对读。

8、学生拍手读课文。

9、师出示每部分相对应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尝试结合图片背诵课文。

二、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雪、画、飞、入”4个生字,学生认读生字并组词。

2、请学生观察生字字形及占位,交流发现了什么,

3、师指导范写生字,学生先描红,再练写。

设计意图:

通过多种学形式的读,达到以读促学,以读促悟的教学目的,帮助学生熟读成诵,让学生在读中感受春天的美好。

写字指导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四、练测促学

1、给生字组词。

春---()风---()冬---()

雪---()花---()飞---()

入---()

2、词语连线:

池草山花鱼鸟

出水红青入林

设计意图:

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检测学生能否达到背诵的要求。

在巩固课文内容的同时也检测了学生对本课重点生字的读音和组词的掌握情况。

五、拓展延伸(含作业布置、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自然风光美不胜收。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过四季,感受了四季的不同和春天的美好,课后我们要不断积累描写春天的词语诗句。

师生共读描写春天的儿歌。

四季儿歌

春风暖,布谷叫,小苗出土咧嘴笑,

夏天热,蝉儿叫,荷花出水咧嘴笑,

秋天凉,雁儿叫,颗颗棉桃咧嘴笑,

冬季里,雪花飘,朵朵梅花咧嘴笑,

过新年,放鞭炮,小朋友们咧嘴笑。

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摘抄文中的几组词语。

2、积累描写春天的词语。

3、预习《姓氏歌》,熟读课文。

设计意图:

语言学习就是不断积累的过程,要帮助学生从小养成不断积累词语的好习惯。

在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中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积累。

识字1、春夏秋冬

春风--吹----池草--青

夏雨--落山花--红

秋霜--降鱼出--水

冬雪--飘鸟入--林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措施:

 

主备人所在学校及姓名

塔勒德镇中学

张娟

审核人所在学校及姓名

县三小冯玉兰

课题

2、姓氏歌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姓”“什”等7个生字,认识3个部首“走”“弓”“钅”。

2、正确、流利地朗读《姓氏歌》。

3、了解传统姓氏文化中的复姓。

4、背诵《姓氏歌》,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重难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姓氏歌》认识生字。

教学难点

采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正确、规范姓氏读法。

教法、学法

谈话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朗读感悟、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

师:

多媒体课件

生:

预习课文,了解姓氏,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一、导入示标

1、导入活动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你们姓什么吗?

你们的姓就是你们名字的第一字或前两个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有的小朋友还有相同的姓,现在大家都来说一说自己姓什么吧。

(2)(出示课件:

告诉学生,我国的经典诗文有《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论语》等。

2、出示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姓”“什”“么”三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姓氏歌》。

设计意图:

(在导入本课时让孩子说说自己的姓氏来进入新课学习,联系孩子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既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又利于理解课文内容。

通过出示课件让学生了解祖国的经典诗文、了解中华灿烂的传统文化。

 

二、查学诊断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

设计意图: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