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考化学试卷分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71895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62.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中考化学试卷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河南中考化学试卷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河南中考化学试卷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河南中考化学试卷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河南中考化学试卷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中考化学试卷分析.docx

《河南中考化学试卷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中考化学试卷分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中考化学试卷分析.docx

河南省2015年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2分)

1.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基本监控项目的是(  )

 

A.

S02浓度

B.

02浓度

C.

N2浓度

D.

H2O浓度

考点:

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本题主要是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

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

解答:

解:

A、二氧化硫属于监控项目,故选项正确;

B、氧气属于空气的成分,可供给人体呼吸,氧气浓度不属于监控项目,故错误;

C、氮气属于空气的成分,不属于监控项目,故错误;

D、水是各种生命活动的基础,不属于监控项目,故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是中考的热点问题,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1分)(2015•河南)下列资源的利用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风力发电

B.

石油蒸馏得到汽油等

 

C.

海水晒盐

D.

煤分解得到煤焦油等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

解:

A、风力发电是利用风力使轮子转动做功发电,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分馏的原理,是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进行逐一先汽化后冷却液化,分离成相对纯净物质的过程,只是将原来的物质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石油就是由沸点不同的汽油、煤油、柴油等混合而成,通过分馏将它们分离,是物理变化,故B错误;

C、海水晒盐是水分蒸发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煤主要有褐煤、烟煤、无烟煤、半无烟等,大多煤,质地疏松,多用于动力发电、民用燃烧提供热量等.焦炭是煤经过高温干馏(隔绝空气加强热)而成,质硬,多用于炼铁.显然煤和焦炭是两种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

D.

点评: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3.(1分)(2015•河南)生活中的下列物品,其制作材料属于合金的是(  )

 

A.

塑料袋

B.

玻璃杯

C.

不锈钢锅

D.

洚纶风衣

考点:

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专题:

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根据材料的特点进行分析.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具有以下特点:

①一定是混合物;②合金中至少有一种金属等.

解答:

解:

A、塑料袋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不属于合金,故选项错误.

B、玻璃杯是硅酸盐产品,不属于合金,故选项错误.

C、不锈钢是钢的一种,是铁的合金,故选项正确.

D、涤纶是合成纤维,不属于合金,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点评:

解答本题要掌握合金的含义,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4.(1分)(2015•河南)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是黑色固体的是(  )

 

A.

木炭

B.

铁丝

C.

镁条

D.

红磷

考点: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专题:

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

A、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正确.

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错误.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生成物的颜色、状态.

 

5.(1分)(2015•河南)2015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可持续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

 

B.

硬水和软水可用石蕊溶液来区分

 

C.

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D.

水电解时所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

1

考点: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电解水实验;硬水与软水;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A、根据纯净物定义区分;

B、根据硬水和软水的区分分析;

C、根据中和反应的定义分析;

D、根据水电解实验分析.

解答:

解:

A、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正确;

B、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来区分,错误;

C、有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错误;

D、水电解时所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

1,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知识面广,解答时要分析物质的组成,如果只有一种物质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

 

6.(1分)(2015•河南)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闻气体气味

C.

稀释浓硫酸

D.

测溶液的pH

考点:

加热器皿-酒精灯;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这是因为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大,如果添加顺序颠倒,那么水会浮在水面上,又由于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能使水沸腾,容易造成酸液飞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仪器的名称、用途、使用注意事项及常见化学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7.(1分)(2015•河南)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生石灰、烧碱、浓硫酸都可以用作干燥剂

 

B.

铁、锌、碘元素都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

 

C.

CH4、C2H5OH、CH3OOH都属于有机化合物

 

D.

KNO3、CO(NH2)2、NH4H2PO4都属于复合肥料

考点:

气体的干燥(除水);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矿物质与微量元素..

专题:

物质的分类.

分析:

A、根据常见的干燥剂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人体中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所包括的种类,进行分析判断.

C、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D、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

解:

A、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烧碱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都可以用作干燥剂,故选项说法正确.

B、人体中微量元素主要有:

铁、钴、铜、锌、铬、锰、钼、氟、碘、硒,铁、锌、碘元素都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C、CH4、C2H5OH、CH3OOH均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有机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D、KNO3、NH4H2PO4中分别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氮元素和磷元素,均属于复合肥;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的干燥剂、体中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有机化合物的特征、复合肥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1分)(2015•河南)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顶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A.

向一定量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水

 

B.

向一定量氯化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铝

 

C.

向一定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

 

D.

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考点:

酸碱溶液的稀释;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金属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

专题:

元素化合物知识型.

分析: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水,溶液不会显中性、酸性;

B、根据铝与氯化铜的反应分析;

C、根据催化剂的特点分析;

D、根据硫酸、硫酸铜、氢氧化钠的性质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由图示可知,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水,最终溶液的pH小于7显酸性,与实验事实不符,最终溶液的pH不会小于7,只能接近于7,故A错误;

B、由铝与氯化铜的反应2Al+3CuCl2═2AlCl3+3Cu可知,溶液的质量会逐渐减小,当反应停止时不再减小,不会增大,故B错误;

C、二氧化锰固体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催化剂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故C正确;

D、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应该先与稀硫酸反应,再和硫酸铜反应产生氢氧化铜沉淀,因此起点不应该从原点出发,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此题是化学反应、及化学实验与图象知识的考查题,要结合反应和实验的过程与图象情况的走势联系起来,这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9.(1分)(2015•河南)工业制镁的方法为:

将含碳酸钙的贝壳制成石灰乳;在海水中加入石灰乳,过滤;在氢氧化镁中加入盐酸,结晶;电解熔融氯化镁.该方法中的化学反应不包括(  )

 

A.

化合反应

B.

置換反应

C.

分解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考点:

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分析:

根据各步反应结合物质的性质判断所发生的反应,以此判断反应类型.

解答:

解:

①把贝壳制成石灰乳,涉及的反应有分解、化合;

②在引入的海水中加入石灰乳,沉降、过滤、洗涤沉淀物,发生复分解反应;

③将沉淀物与盐酸反应,结晶,过滤,得到含结晶水的晶体,发生复分解反应;

④将得到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得到无水氯化镁,涉及分解反应;

⑤电解熔融氯化镁,得到金属镁,为分解反应.

没有涉及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镁的冶炼,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可不写化学方程式就能判断出.

 

10.(1分)(2015•河南)除去食盐水中的CaCl2和Na2SO4杂质的操作有:

①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②过滤;③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④蒸发结晶;⑤加适量盐酸.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提示BaSO4、BaCO3难溶于水)(  )

 

A.

③①②⑤④

B.

①⑤③②④

C.

①③⑤④②

D.

①③②⑤④

考点:

氯化钠与粗盐提纯;盐的化学性质..

专题:

常见的盐化学肥料.

分析:

根据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