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课堂实录及感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459190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9.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外汉语教学课堂实录及感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对外汉语教学课堂实录及感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对外汉语教学课堂实录及感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对外汉语教学课堂实录及感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对外汉语教学课堂实录及感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对外汉语教学课堂实录及感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对外汉语教学课堂实录及感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外汉语教学课堂实录及感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对外汉语教学课堂实录及感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复习(纠正作业、复习重点语言点)——新课(生词、语法)

(一)11月12日

1.朗读课文。

2.解释生词。

语言点一:

我习惯早睡早起。

习惯:

动词。

(getusedto......)

例如:

你们习惯中国的生活吗?

很/比较/不太/不+习惯

你习惯几点睡觉?

你习惯早睡早起还是晚睡晚起?

大卫觉得年轻人也应该有一个好的生活习惯。

名词。

(habit)

睡懒觉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

好/坏+习惯

学生提问:

习惯VS规律

你的生活真有规律呀!

规律:

客观的,程度深。

如:

自然规律

我的生活习惯和他爷爷差不多。

主观的,程度浅。

语言点二:

询问睡觉时间:

1.你睡觉一般睡多长时间?

——7个多小时/7个小时左右。

(概数词)

2.你一般睡多长时间的觉?

语言点三:

推迟VS提前

推迟和迟到的区别。

我推迟了下课时间。

推迟:

及物动词,需加宾语。

我迟到了。

迟到:

不及物动词。

(二)11月19日

1.做练习。

余老师阅读题目,并抽取同学作答,学生回答问题后,老师对典型错误予以纠正。

(节录)

(1)你为什么来中国学习汉语?

宰勇:

在韩国,我是一名中文系的学生。

(2)你喜欢吃四川菜吗?

Herry:

我刚来喜欢,最近不喜欢。

因为没有全麦,太油。

1.阅读课文,提炼关键信息。

学生回答:

A.住在马克家对面的年轻人很吵。

B.年轻人不听马克的话。

C.还有一个多月就考试了。

D.这套房子还有半年才到期。

E.我只好慢慢适应了。

3.解释词语用法。

好+几/多+量词(measureword)

Mary有好几年没回国了。

我们学校有好几百个韩国学生。

大卫给你打了好多次电话了。

我认识了好多个中国朋友。

过期VS到期

这套房子还有半年才到期。

到期:

到了规定的期限。

我们绝对不能吃过期食品。

过期:

常指食品超过安全食用期限,也可指过时的,不再流行的事物。

一本过期的杂志。

Mark造句:

在中国,超过30岁还没有结婚的女人就过期了。

老师纠正:

到期和过期都不能用在人身上,可以说不受欢迎了,“剩女”就是用来形容这一群体,但这只是一种偏见。

睡懒觉/睡午觉

睡懒觉:

起床起得晚。

Jeff:

这么晚了,我要回去睡晚觉了。

可以说睡午觉,但没有睡晚觉的说法。

晚上睡得晚叫做“熬夜”(stayuplately),睡觉晚的人叫做“夜猫子”(owl)。

(三)12月3日

1.情景导入。

教师提问:

如果你们打算去旅行,在哪里买飞机票?

Mark:

我在电脑上买飞机票,因为便宜。

2.讲解课文。

课文内容:

大卫:

这三个航班都打几折啊?

值机人员:

先生,对不起。

这三个航班都不打折。

票价都是1355元。

我朋友昨天订了一张5月23日去上海的机票是打七折啊。

25号的机票比平时贵一点儿。

这不是贵一点儿,是贵得多。

晚上的航班比白天便宜得多。

2.提出问题。

(1)大卫要订哪天的机票?

(2)为什么大卫说“贵得多”?

(3)晚上的航班便宜还是白天的航班便宜?

4.讲解语法知识。

补语结构。

Adj+得+“多”(程度深)例如:

贵得多/便宜得多/好得多

Adj+

(一)点儿(程度浅)例如:

贵一点儿/便宜一点儿/好一点儿

学生造句:

Mark比我重得多,我比Luke轻一点儿。

Tristan:

我比Luke高一点儿。

指示代词“这”“那”

(1)“这”和“那”经常做主语,可以指人,也可以指事物。

这是我们班长。

/那是我家。

(2)“这”“那”经常和数量词或量词组合。

这个/那个、这件/那件、这两本书/那两本书

这件衣服200块,那件衣服150块,这件衣服比那件衣服贵一点儿。

“当时”和“平时”

当时是6折啊!

当时:

在那个时候。

Atthattime.

比平时贵得多。

平时:

平常。

Atordinarytime.

2.听说课

听说课紧接在综合课后两节,通常按照以下教学模式进行:

放音频——边听边复述课文——回答问题——交际互动

先泛听,后精听。

精听时,配合PPT上提前挖好空的文本,让同学们根据自己听到的词语或句子进行填空。

大约听三四遍左右。

以下选取其中两节,教学时间约持续80分钟。

听课时间:

4月1日

1.复习旧课。

课文:

《手里拿着红色的手机》

先放一遍音频,并提出问题。

(1)安妮怎么了?

她能动吗?

(2)按你有事请大卫帮忙吗?

什么事?

(3)安妮的朋友长什么样?

(4)大卫怎么和安妮的朋友瑞贝卡联系?

关于语法问题:

(1)安妮现在站着还是躺着?

(2)我们教室的门开着还是关着?

请同学描述刘老师的样子。

刘老师长头发,大眼睛,穿着裙子,戴着眼镜,非常漂亮。

2.新课语法操练。

(25分钟)

刘老师手里拿着一本书慢慢放到桌子上,然后提问道:

这是什么?

(一本书)

老师做的动作是什么?

(放书)

书放在哪儿?

(桌子上)

桌子上是不是放着一本书?

(桌子上放着一本书)

再举例:

教室里坐着很多学生。

门上挂着一幅画。

总结语法结构:

“存现句”(地方+V着+东西/人)

看图说话:

根据PPT上放出的几张图片,运用存现句造句。

(1)桌子上放着一瓶花。

(2)床上躺着一个人。

3.新课课文复述。

(节选)

A:

我是...,...安妮让我接你,你......了吗?

B:

......。

我推着......,正......呢。

你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

B:

我......白色和......蓝色......。

4.角色扮演。

Mark扮演接机人大卫,Sohie扮演瑞贝卡。

七.学生反馈:

1.课堂上不需要太过专研语法知识。

在一节讲补语的课堂上,学生提问“开快点儿”和“快点儿开”的区别,老师开始用专业知识进行讲解,听得学生云里雾里,自己解释半天也没有结果,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学生们也开始躁动起来,分散了注意力,老师只好说和其他老师讨论后给出结果。

课后,提问的学生说,其实他只是随口问问,确认在口语中有没有太大的使用差别,太多专业的解释也听不懂,反而还难住了老师,浪费了大家的时间。

2.跟不上的同学,老师叹气的表情,让他们感觉不耐烦。

因为授课班级属于混龄班,有反应快的大学生,也有反应略慢的老年人。

一次听说课的复述课文环节上,老师重复一句话很多遍以后,反应略慢的同学还是跟不上,老师本能的耷拉着肩,做出叹气的表情。

课后,这位同学问我老师是不是嫌他反应慢啊,她为什么要叹气,我感觉她对我们有点儿不耐烦了。

3.混龄班众口难调。

由于班里同学们的年龄不一,小到20岁左右的韩国交换生,大到60多岁的老年人,老师很难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尤其是在听说课的复述环节,韩国学生反应更快一些,也更准确一些,其他学生费力一点,最年长的学习者反应相对慢一些,因为老师要顾及到全班同学,所以不可能重复很多遍,于是他就会感到失落,觉得老师没有照顾到他的感受,进度太快,跟不上。

八.我的发现:

1.“奇奇怪怪的中文名字”。

初次见到我们可爱的外国友人们,寒暄几句之后,便会问到他们的中文名字,但当我听到“千里马”“高富帅”“李小龙”“李连杰”“小苹果”等各种各样的名字时,忍不住想要发笑,但迫于礼貌也只能忍着。

尤其是听到这样的神对话:

“你好!

李连杰,我是李小龙。

”“你好!

千里马,我是小苹果。

”出于好奇,我便询问了他们名字的来历,有的是单纯的出于崇拜中国的人物偶像,有的运用流行语是因为喜欢某些特性。

但是,这些所谓的中文名字并不能算作是真正的中文名,尤其是当一些商业人士出席某些正式场合时,如果这样介绍自己就要闹出大笑话了。

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基本人人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中文名字,就像我们也拥有属于自己的英文名字一样。

外国学生拥有一个中文名字,本身就具有一个文化适应的含义,既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汉语学习过程,也是一种“入乡随俗”。

汉语教师在给学生起中文名字时,最好沿用中国约定俗称的汉译人名,音译与意译相结合,或体现学生性格特征,或体现学生兴趣爱好。

同时,尊重和沿用日本、韩国、越南学生固有的汉字名,这样的名字不仅非常中国化,而且十分儒雅。

如德国大学汉语教授胜雅律,瑞士驻华大使关雪岩,法国汉学家白乐桑等名字。

2.不愿意学习汉字。

学习汉字,对于学习汉语的外国人来说是最头痛的一件事。

甚至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天不怕,地不怕,老外最怕写汉字。

可见,汉字在大多数学习者眼里是不愿跨越的障碍,但是汉字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在中国,无论什么地方都充满了汉字的身影,不学习汉字,无疑和文盲没有什么区别,同时也会造成学习和生活上的不方便。

细细观察学生们的课本、笔记本,很难寻找到一个汉字的影子,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拼音。

甚至,在期末考试时,大多数同学都选择弃考写作课,只参加口语考试。

虽然,在课堂上,老师会在写出拼音的同时写出汉字,但大多数同学对于汉字是不愿意多看一眼的。

Mark说,汉字学起来很麻烦,在中国,他只需要用口语和别人沟通就好,用到汉字的地方很少,所以他希望用大量的时间锻炼口语能力,而不是学习汉字。

Luke,在说到学习汉字时连连摇头,他也觉得太难了。

但是,他还年轻,有准备长期定居中国的打算,不学习汉字太可惜了。

我就自告奋勇充当起了他的汉字教师。

对于习惯了26个字母的欧美学生来说,每一个汉字就像一幅画,看起来又复杂又难记,由于汉字表意性较强,所以初级入门用“图画法”教汉字,既能调动起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又能有效的加强记忆,从而能够慢慢克服学生的心理障碍。

3.频繁使用英语。

毫无疑问,只要教师通晓外语,学生的母语或媒介语是可以利用的。

教师将目的语和学习者母语进行对比,可以有针对性的预防学生可能出现的偏误。

但是外语的使用针对不同阶段的学习者应该有一个量的把握,关于什么时候、哪种场合下要使用学生母语,教师应该注意。

过度的用英语解释,一方面容易引起混淆,成为学生学习汉语丢不掉的拐杖。

例如,教师在解释“参观博物馆”中的“参观”用了visit,在另一节课上解释“拜访老师”中的“拜访”也用了visit,于是学生就造出了“今天下午我们打算去参观一位朋友。

”的确,在英语中,参观博物馆(visitamuseum)、拜访朋友(visitateacher)、看望朋友(visitfriends),“参观”“拜访”“看望”都用visit,在汉语中并没有都一一对应,如果不加以细致区分,就会使学生们混淆。

另一方面,在面对非英语国家的学生,过度使用英语会使他们感到反感和冷落。

首先,这是一堂汉语课,他们希望多听到汉语,而不是外语。

其次,同一个知识点,如果用英语解释,英语国家的同学的确听懂了,可能非英语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