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数据描述性分析实例_精品文档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439020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调查数据描述性分析实例_精品文档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调查数据描述性分析实例_精品文档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调查数据描述性分析实例_精品文档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调查数据描述性分析实例_精品文档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调查数据描述性分析实例_精品文档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调查数据描述性分析实例_精品文档文档格式.doc

《调查数据描述性分析实例_精品文档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查数据描述性分析实例_精品文档文档格式.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调查数据描述性分析实例_精品文档文档格式.doc

行为

一、引言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和消费国,但猪肉质量安全隐患普遍存在,既有消费者难以觉察到的有害重金属和药物残留超标问题,又有严重的“瘦肉精”中毒事件。

既影响了国内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又制约着中国猪肉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培育提升。

如何加快优质猪肉生产已经成为政府、企业、学者和消费者共同关心的重大现实问题,亟待解决。

国内学者普遍认为,构建由适度规模养猪场或养猪专业户(简称养猪场户,下同)、屠宰加工企业和超市为主要节点的优质猪肉供应链,是解决中国猪肉质量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卢凤君等,2003;

陈超等,2003;

孙世民,2006)。

猪肉质量安全是指猪肉符合应有的营养要求,不含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或因素,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不产生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健康的隐患。

根据供应链环境下猪肉质量的形成过程和生猪质量影响因素(孙世民、沙鸣等,2009),养猪场户的质量安全认知与行为,指养猪场户在投入品(主要是饲料、兽药和药物添加剂)采购与使用、疫病防疫、养殖档案和健康养殖等方面的认识了解与具体活动。

作为优质猪肉供应链的源头,养猪场户的质量安全认知与行为特征将直接影响生猪健康状况和猪肉质量安全水平,受到国内相关学者的普遍关注。

刘玉满、尹晓青等(2007)调查分析了山东省某市农村养猪户在饲料使用、疫病防疫和生产技术等方面的认知与行为。

商爱国、李秉龙(2008)基于对山东省某市的调查,从仔猪来源、病死猪处理、投入品使用和养殖标准等方面分析了养猪场户的认知与生产行为。

吴秀敏(2007)运用Logit模型计量分析了四川省养猪户采用安全兽药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朱启荣(2008)、王瑜和应瑞瑶(2008)分别运用Logit模型和Probit模型分析了山东省部分地区和江苏省养猪户药物添加剂的使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可见,近年来国内相关学者已针对某些局部地区或某一侧面,对养猪场户质量安全的认知与行为进行了一些研究。

尚需在供应链环境下,在更大范围内开展更加全面的调查分析。

本文将利用来自于9省市653家养猪场户的调查,深入系统地分析优质猪肉供应链中养猪场户的质量安全认知与行为,旨在为提高国内优质猪肉供应链管理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调查方法与样本情况

(一)调查方法

本文所用数据由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于2010年1月~2月(寒假期间)实地调查获得。

被调查对象为优质猪肉供应链中的养猪场户,即已与生猪屠宰加工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年出栏100~500头的养猪专业户和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

具体调查方法为:

首先,设计养猪场户的质量安全认知与行为调查问卷;

然后,选择责任心强、做事认真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800份,并就调查的目的、方法、指标含义、统计口径和注意事项等进行培训;

其次,调查人员利用寒假直接与受访者面谈,现场填写调查问卷;

最后,对收回的调查问卷进行认真审核,得到有效问卷65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81.63%。

(二)调查样本情况

在选择调查地区时兼顾了各地的生猪生产情况和地域性,涉及山东、湖南、河南、安徽、浙江、吉林、天津、陕西和内蒙等9个省市。

从生猪生产情况看,山东、湖南和河南属于生猪主产区,年出栏生猪4000万头以上,安徽、浙江、吉林和陕西属于生猪中产区,年出栏生猪1000~3000万头,天津和内蒙属于生猪少产区,年出栏生猪1000万头以下;

从地域上看,山东、浙江和天津属于东部地区,安徽、河南、吉林和湖南属于中部地区,内蒙和陕西属于西部地区。

653份调查问卷的分布状况详见表1和表2。

表1受访养猪场户的行政区域分布情况(份,%)

调查问卷

山东

湖南

河南

安徽

浙江

吉林

天津

陕西

内蒙

合计

数量

比例

352

53.91

51

7.81

71

10.87

34

5.21

35

5.36

48

7.35

21

3.21

22

3.37

19

2.91

653

100

表2受访养猪场户的地区、产区与饲养方式分布情况(家,%)

养猪场(户)

地区

产区

饲养方式

东部

中部

西部

主产区

中产区

少产区

养猪场

养猪专业户

408

62.48

204

31.24

41

6.28

474

72.59

136

20.83

43

6.58

103

15.77

550

84.23

653名受访者绝大多数是养猪专业户户主或规模养猪场场长,其中男性占85.5%,年龄在35~50岁的占63.3%,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0.25%,从事专业养猪年限4年以上的占79.53%。

由于调查区域兼顾了各地的生猪生产情况和地域性,受访者多为男性、平均受教育年限和平均从事专业养猪年限较长,熟悉生猪饲养管理的基本要领,对调查问卷内容有较好的理解与把握,因此调查数据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和可信度。

三、养猪场户的质量安全认知与行为分析

认知行为理论认为,认知是人们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它能够影响或支配人们的行为。

基于供应链环境下猪肉质量安全的关键影响因素和国内外生猪养殖理念的发展趋势,本文将重点从投入品、疫病防疫、养殖档案和健康养殖等方面分析养猪场户关于质量安全的认知与行为。

(一)养猪场户关于投入品的认知与行为分析

1.养猪场户投入品的认知状况。

主要是养猪场户对投入品的质量和潜在危害性等方面的认识与了解情况。

(1)投入品质量重要性的认知。

生猪的生物学特性表明,种猪(仔猪)、饲料、兽药和饲喂用水等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生猪的质量安全状况。

调查结果表明,653家受访养猪场户普遍认同投入品质量对于保障生猪质量安全的重要性。

从表3可以看出,关于投入品质量对保障生猪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受访养猪场户最看重的是种猪和仔猪质量,其次是饲料和兽药质量,最后是饲喂用水质量。

表3受访养猪场户对投入品质量重要性的认知情况(%)

项目

很重要

重要

比较重要

不重要

种猪质量

仔猪质量

饲料质量

兽药质量

饲喂用水质量

71.06

66.92

58.19

56.82

37.98

22.51

28.94

32.62

33.08

41.96

5.97

3.98

7.50

9.49

16.39

0.46

0.16

1.69

0.61

3.67

(2)兽药潜在危害及安全兽药的认知。

由于养猪场户的认识不足或知识缺乏,兽药的误用、滥用和非法使用现象时有发生。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4),对于兽药残留及其危害、违禁兽药与安全兽药、兽药合理使用与休药期等直接影响猪肉产品中兽药残留水平的基本知识,仅有15%~30%的受访养猪场户表示“很清楚”,70%左右的停留在“一般知道”和“听说过”的水平上,近15%的表示“不知道”。

表4养猪场户对兽药残留危害及安全兽药知识的认知情况(%)

很清楚

一般知道

听说过

不知道

兽药残留

兽药残留对人体的危害

国家对违禁兽药的规定

安全兽药

安全兽药使用知识

兽药休药期

19.91

29.41

15.78

24.96

18.85

41.81

40.74

35.22

42.41

59.11

46.55

33.07

24.34

34.15

22.21

14.70

21.89

5.51

14.85

10.42

12.71

2.养猪场户投入品的行为。

主要是指养猪场户关于种猪(仔猪)、饲料、兽药和饲喂用水的采购与使用行为。

(1)种(仔)猪的采购行为。

种(仔)猪是影响生猪健康和猪肉品质的重要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653家受访养猪场户中,487家的种猪来源于供应链核心企业和专业种猪场,166家的种猪购买于集贸市场,366家引进种猪时与供应商签定种猪质量保证合同;

557家的仔猪来源于自繁自养、供应链核心企业和大型养猪场,98家购买于集贸市场。

可见,约3/4的受访养猪场户的种(仔)猪来源渠道较集中且稳定,有利于保障种(仔)猪质量。

显然,这与其对种(仔)猪质量重要性的良好认知密切相关(表3显示,93%以上的养猪场户认为种猪和仔猪质量“重要”或“很重要”)。

(2)饲料和兽药的采购行为。

营养安全的饲料和高效低毒的兽药是保障猪只健康和猪肉质量安全的直接因素。

调查发现,受访养猪场户的饲料来源主要有四种渠道,其被选比例依次是“饲料厂购买”(37.83%)、“自行配制”(30.32%)、“农资公司购买”(21.29%)和“供应链核心企业提供”(10.56%),购买饲料时最关心的前两个问题(可多选)是“营养成分”(被79.48%的受访者选择)和“价格”(被66.25%的受访者选择);

兽药来源主要有5种渠道,其被选比例依次是“兽医开方并携带”(30.93%)、“兽医开方,指定药店购买”(25.27%)、“兽医开方,自由购买”(19.29%),“供应链核心企业提供”(14.24%)和“自由购买”(10.26%),购买兽药时最关心的前两个问题(可多选)是“疗效”(被79.26%的受访者选择)和“安全性”(被65.75%的受访者选择)。

为保障猪肉质量,优质猪肉供应链核心企业应为养猪场户提供高质量的种(仔)猪、饲料和兽药(孙世民,2006),但仅有10%~15%的受访养猪场户的饲料和兽药来自于供应链核心企业。

这表明,目前优质猪肉供应链核心企业对养猪场户的投入品服务,尤其是优质饲料和兽药供应方面还有很大差距,不利于从源头上控制猪肉质量。

(3)兽药休药期执行行为。

严格遵守休药期是保障猪肉质量安全的基本要求。

调查结果显示,关于生猪出栏前停止使用兽药的时间,6.13%的受访养猪场户选择了“3天以内”,21.28%的选择了“4~7天”,31.09%的选择了“8~10天”,15.62%的选择了“11~15天”,25.88%的选择了“15天以上”。

常用生猪兽药的休药期一般为2~3周,因此大约四分之三的受访养猪场户在生猪出栏前的停药时间过短,达不到休药期的要求,易造成猪肉产品的兽药残留超标。

(4)生猪饮用水的使用行为。

水质和有害物质含量符合标准要求的饲喂用水是保障生猪健康的重要因素。

调查发现,多数受访养猪场户的生猪饮用水使用行为(包括来源、消毒和监测等方面)不规范,近60%的受访养猪场户的生猪饮用水来源不符合要求,超过85%的不对生猪饮用水进行严格消毒处理,80%以上的不经常检查监测生猪饮用水的水质(详见表5),不利于生猪疫病的防范与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