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上全套教案.docx
《浙教版科学九上全套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科学九上全套教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教版科学九上全套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
初三自然科学浙江版上学期期末复习及考前模拟
【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期末复习及考前模拟
二、考点清单
九年级科学上册四章内容的知识难点
三、全面突破
【知识点1】常见物质的性质:
(一)学会从物质转化规律图中提炼物质的性质:
1、提炼酸的性质:
*金属氧化物+酸→盐+水
*金属+酸→盐+氢气
*碱+酸→盐+水
*酸+盐→新酸+新盐
2、提炼碱的性质:
*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
*碱+酸→盐+水
*碱+盐→新碱+新盐
3、提炼盐的性质:
*金属+盐→金属+盐
*酸+盐→新酸+新盐
*碱+盐→新碱+新盐
*盐+盐→新盐+新盐
4、提炼金属的性质:
*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
*金属+非金属→盐(无氧酸盐)
*金属+酸→盐+氢气
*金属+盐→金属+盐
(二)常见物质的个性和常见离子的鉴定:
1、盐酸(氢氯酸,HCl气体的水溶液,无色液体)浓盐酸有挥发性,会挥发出氯化氢,溶解于空气中的水中产生白雾。
2、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浓硫酸的稀释:
稀释浓硫酸时,必须把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
浓硫酸有腐蚀性和脱水性,能把其它有机物的氢元素和氧元素“脱出”结合生成水,因而使用浓硫酸时要小心。
3、硝酸具有腐蚀性,浓硝酸有挥发性。
4、常见两种碱的个性可通过下表对比:
氢氧化钠(NaOH)
氢氧化钙[(Ca(OH)2)]
俗名
火碱、烧碱、苛性钠
消石灰、熟石灰
颜色、状态
白色固体
白色粉末状固体
溶解性
极易溶于水,并放出大量的热
微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潮解
在空气中吸收水分,易潮解
能吸收少量水分
腐蚀性
强烈腐蚀性
强烈腐蚀性
5、检验Cl-,加硝酸银溶液,再加稀硝酸;反应原理:
HCl+AgNO3=AgCl↓+HNO3
检验SO42-,加氯化钡(或硝酸钡)溶液,再加稀硝酸。
反应原理:
H2SO4+BaCl2
=BaSO4↓+2HCl
检验碳酸根离子(CO32-),将稀盐酸加入到物质中,如果生成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物质中含有碳酸根。
铵盐(即铵根离子NH4+)的检验:
加入碱(NaOH、Ca(OH)2等)混合加热后,都有氨气(NH3)放出,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反应原理为:
NH4HCO3+△CaCO3+NH3↑+2H2O
【典型例题】
例1.在今年实验考查中,某同学抽到了有关物质间反应的试题。
在实验中他发现了一个问题:
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产生了白色沉淀,再滴加稀硝酸后观察到的现象与预想的不一样,除了产生气泡外,还有不能溶解的物质。
(1)你觉得此时他应如何填写滴加稀硝酸后的实验现象?
(填“沉淀全部溶解,产生气泡”或“沉淀部分溶解,产生气泡”)
(2)事后,他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找到了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
由于前一组同学实验后用自来水洗涤试管,而自来水是含有氯离子的,所以沉淀中含有(填化学式),因而不能被稀硝酸溶解。
解析:
这道题主要考查实验操作失误分析和常见离子的鉴定,是一道比较好的实践应用题,第一问因为从题意中得知除了产生气泡外,还有不能溶解的物质,所以实验现象就是:
沉淀部分溶解,产生气泡。
第二问对现象进行分析,因为前一组同学实验后用自来水洗涤试管,而自来水是含有氯离子的,所以加入硝酸银溶液后会有不溶于稀硝酸的氯化银沉淀生成,写成化学式是:
AgCl。
答案:
(1)沉淀部分溶解,产生气泡
(2)AgCl
例2.证据是科学探究中获得结论的最重要的依据。
让我们一起经历一次寻找证据的旅程吧。
【实验目的】制取纯净的硫酸钡
【反应原理]Na2SO4+BaCl2=BaSO4↓+2NaCl
【实验步骤】取一定量的硫酸钠和氯化钡溶液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纯净的硫酸钡。
(1)实验中,能直接观察到说明硫酸钠和氯化钡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证据是:
_____。
(2)判断任一反应物是否完全反应的证据可按如下方法获取:
猜想
方案
证据
结论
氯化钡可能已
完全反应
取少量滤液,加入稀硫酸
溶液,观察现象
无白色沉淀生成
氯化钡已完全反应
硫酸钠可能已
完全反应
硫酸钠未完全反应
(3)如果实验证明氯化钡已经反应完全,要寻找硫酸钡已纯净的证据,我们可以从证明实验制得的硫酸钡中没有______(填具体物质)来设计实验方案。
解析:
这是一道综合考查实验设计和离子鉴定的题。
第
(1)题比较简单,寻找发生化学反应的证据肯定是:
有白色沉淀生成。
第
(2)题需要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这需要充分对照表中第一列已经设计的实验,再抓住硫酸根离子的鉴定要用到氯化钡溶液就简单了,填证据的时候要对照题中所给的结论是:
硫酸钠未完全反应,所以对应的证据就是:
有白色沉淀生成。
第(3)题如果实验证明氯化钡已经反应完全,要寻找硫酸钡已纯净的证据,那就是确保生成的沉淀物中不能有其它的反应和生成物,也就是:
氯化钠和硫酸钠
答案:
(1)有白色沉淀生成
(2)取少量滤液,加入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
(3)氯化钠和硫酸钠
【知识点2】其它的化学知识难点:
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1)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
可用通式表示为:
A+B+……=C
(2)分解反应:
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化学反应。
可用通式表示为:
C=A+B+……
(3)置换反应:
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可用通式表示为:
A+BC=B+AC
(4)复分解反应:
由于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新化合物的反应称为复分解反应。
可用通式表示为:
AB+CD=AD+CB
复分解反应进行的条件:
生成物中必须有沉淀或水或气体生成,如果是盐与盐反应,盐与碱反应还要求反应物都能溶于水。
利用复分解反应制取盐要掌握盐的溶解性。
盐的溶解性表可用韵语记忆法记忆:
钾、钠、铵、硝酸(盐)均可溶;
硫酸(盐)除钡溶;
盐酸(盐)除银溶;
碳酸(盐)只溶钾、钠、铵。
2、常见的化肥列表比较:
化肥
主要种类
主要作用
植物缺乏后的症状
氮肥
碳酸氢铵(NH4HCO3)、硫酸铵((NH4)2SO4)
氯化铵、尿素、硝酸盐等
能促使农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
植株矮小,叶色发黄。
钾肥
硫酸钾、氯化钾、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
能促使农作物生长旺盛、茎秆粗壮,增强抗病虫害能力,促进糖和淀粉的生成
植株长得矮小,叶片上带有许多褐斑。
磷肥
过磷酸钙(硫酸钙和磷酸二氢钙的混合物)
能促使农作物根系发达、增强吸收养分和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穗数增多、籽粒饱满。
植株暗绿带红。
3、元素的存在形式:
(1)元素的存在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以游离态(即单质)的形式存在,另一种是以化合态(即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2)在自然界里仅有少数金属以游离态的形式存在,大部分金属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由于人类所需的金属主要是游离态的,所以需要通过冶炼,将化合物转变为单质。
4、常见的金属冶炼知识:
(1)碳与氧化铜的反应:
*观察现象?
试管中的变化和石灰水中的变化
*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C+2CuO2Cu+CO2↑
*介绍其它有关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反应
C+CO22CO
CO+CuO△Cu+CO2
(2)氢气与氧化铜反应:
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H2+CuO△Cu+H2O
注意:
①反应前要先通氢气再加热,这是为了排尽试管中的空气,以免发生意外。
②反应结束,要先停止加热,直到试管冷却后再停止通氢气,这是为了防止空气进入试管,使铜再次被氧化。
(3)炼铁的反应原理:
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3CO+Fe2O32Fe+3CO2
小结:
碳、氢气和一氧化碳都能使某些含氧化合物失去氧,具有还原性,在反应中作还原剂。
而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取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5、常见物质分类图解:
【典型例题】
例1.2009年7月22日,我国一部分地区能见到三百年一遇的日全食。
我市天荒坪是最佳观测点之一。
利用已曝光过的黑白胶片作为滤光片进行观测,可防止对眼睛造成伤害。
胶片曝光变色的原因是胶片上溴化银遇到光照时变成黑色的银(Ag)和深棕色的溴(Br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反应类型是,在溴化银中溴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解析:
这是一道综合的分析题,题中主要抓住胶片曝光变色的原因是胶片上溴化银遇到光照时变成黑色的银(Ag)和深棕色的溴(Br2),就可以把化学方程式写出来。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分解反应,当然这道题没要求填基本反应类型,所以也可以填氧化还原反应。
在溴化银中溴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答案:
-1
例2.某同学发现金属眼镜架表面经常会有绿色物质产生,这是什么物质呢?
他和同学们收集积累了一定量的这种绿色物质,放在试管里隔绝空气加热。
观察到试管内壁有水珠,绿色物质变成黑色粉末,产生的气体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实验表明:
眼镜架上的绿色物质中一定含有元素。
眼镜架上会产生绿色的锈,这绿色物质中是否含有铜呢?
同学们用上述试管中的黑色粉末分两组分别进行了实验:
(2)大部分同学认为第一组实验方法比较理想,试简要说明理由。
解析:
这是一道综合探究题,重在考查同学们对实验的分析理解能力。
第一问,因为题中所述:
放在试管里隔绝空气加热。
观察到试管内壁有水珠,绿色物质变成黑色粉末,产生的气体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由此不难得出眼镜架上的绿色物质中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第二问重在考查同学们对实验方法的选择与评价:
一般是从实验消耗原材料多少、是否需要加热、所用仪器多少、是否安全等角度加以考虑,由此不难得出第一组实验方法比较理想,因为相对于第二组实验来说,第一组简单易行,而第二组实验消耗原材料多、需要加热、所用仪器多、不安全。
答案:
(1)C、H、O
(2)简单易行(第二组实验消耗原材料多、需要加热、所用仪器多、不安全,合理均可)
【知识点3】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相关计算:
(一)机械功和功率的计算:
机械功的计算
公式:
功=力×距离(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W=Fs
单位:
焦(J)或牛·米(N·m)
功率――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
功率是反映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计算公式:
功率=功时间P=Wt
单位:
瓦特(W)或焦秒(Js)或牛·米秒(N·ms)
――说明物理量的单位可以通过推导的公式来获得
比瓦特大的单位还有千瓦(kW)、兆瓦(MW),它们的换算关系是:
1kW=1000W
1MW=106W
(二)认识简单机械:
一)杠杆:
一根硬棒(软棒会形变.此棒可以不是直的)如果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做杠杆。
它包含五要素:
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
公式F1l1F2l2,
无法省功
二)滑轮:
1.滑轮――周边有槽,可以绕着中心轴转动的轮子,是属于一种简单机械。
2.定滑轮
(1)特点
①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②FG物(除去摩擦的情况下)
③s=2N动或n=2N动+1(滑轮的挂钩上可能挂绳子):
其中N代表滑轮个数,n代表绳子股(段)数。
③F=G总
④s=nh物
小结:
使用滑轮组时,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拉力移动的距离就是重物移动距离的几倍。
三)机械效率:
1、公式
①必需要做的这部分功叫做有用功;虽然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那部分功叫额外功或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