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9340b手持频谱仪使用手册及干扰定位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140688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9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N9340b手持频谱仪使用手册及干扰定位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N9340b手持频谱仪使用手册及干扰定位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N9340b手持频谱仪使用手册及干扰定位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N9340b手持频谱仪使用手册及干扰定位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N9340b手持频谱仪使用手册及干扰定位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N9340b手持频谱仪使用手册及干扰定位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

《N9340b手持频谱仪使用手册及干扰定位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N9340b手持频谱仪使用手册及干扰定位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N9340b手持频谱仪使用手册及干扰定位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

2.4TDL信号:

18

3、南京干扰情况定位结果20

3.1干扰定位结论20

3.2存在的问题24

1、N9340B简介

1.1前端面板概述

1.2顶部面板介绍

1.3显示屏幕简介

1.4设置N9340B

(1)按[SYS]>

{设置}>

{通用}来设置时间和电源节能模式。

按{时间/日期}来设置频谱仪的时间和日期。

按{电源管理}来选择节能模式:

关闭背景灯或显示屏,以及同时关闭背景灯和显示屏。

(2)按[SYS]>

{语言}来选择屏幕显示语言。

共有11种语言供您选择。

(3)按[SYS]>

{亮度}手动调节N9340B频谱仪的显示亮度

(4)按[SYS]>

{按键音}来开关按键音。

1.5进行基本测量

(1)用信号源产生一个连续波信号(1GHz,0dBm)。

(2)按[SYS]>

{开机/复位},选择默认定为出厂设置。

(3)选择面板上绿色的[PRESET]键可将仪器恢复至出厂设置。

(4)将频谱仪顶部的RFIN与信号源的RFOUT连接上。

(5)按[FREQ]>

{中心频率}>

1>

{GHz}将中心频率设置为1GHz。

(6)按[SPAN]>

5>

{kHz}将扫宽设置为5KHz。

(7)按[MARKER]>

{搜索峰值}>

{峰值}为显示的最高峰值(1GHz处)作标记(标记为1)。

---------------------------------------------------------------------------------------------------------------------------------

注意:

到此标记的频率和幅度值既显示在屏幕上激活的功能区,又显示在屏幕的右上角。

使用旋纽,箭头键或者搜索峰值菜单中的软键来移动标记并读取频率与幅度数值。

1.6文件保存及查看

按[SYS]>

{文件}进入频谱仪保存和读取文档的菜单。

(1)文件类型

N9340B频谱仪支持6种文件格式,相关操作如下所示:

●轨迹(*.DAT)记录了组成频谱轨迹的每个点的数据。

●屏幕(*.JPG)记录了当前显示屏的图像信息。

●状态(*.STA)记录了频谱仪当前的参数和设置。

●模板(*.PTN)记录了极限线的设置。

●CSV(*.CSV)记录了轨迹和相关设置的文件,可在PC上进行查看。

●频谱模板(*.MSK)记录了当前频谱模板的设置。

●配置(*.SET)记录了系统设置信息:

如语言、日期/时间、节能模式。

(2)保存路径

●本频谱仪支持本地存储器和U盘两种目录来保存文件。

(3)查看文件列表

参考以下两个步骤来查看文件列表:

●选择想要查看的目录。

{文件}>

{查看}来选择从本地存储器或是外部U盘来显示文件列表。

●选择想要查看的文件类型。

{文件设置}>

{文件类型}来选择文件类型。

(4)保存文件

●按[SYS]>

{文件}>

{文件设置}来选择保存路径和文件类型。

●编辑文件名。

按数字键可编辑文件名,单次按键为输入数字,连续按键则输入对应的字母。

●按{保存}键保存文件。

保存完毕时,屏幕底部状态栏会显示“FileSaved”。

(5)本地文件提取

●在插入U盘的情况下按[SYS]按[SYS]>

{文件类型}>

{屏幕}>

{复制}>

{CopyAll}当显示Filescopycomplete时文件保存成功。

1.7按键结构及功能

FREQ:

设置跟踪波形的中心频率、起始频率、终止频率

SPAN:

频域扫描时设置频谱仪屏幕显示波形的总带宽大小

AMPTD:

设置参考电平、衰减、开关预放(预放打开时能够将更微小的波形显示)。

BW/SWP:

设置分辨率带宽(带宽设置的越小屏幕就能够将占用带宽小的波形显示)、扫描时间(屏幕显示波形波动的时间)、单次扫描(每按一次屏幕波形变化一次)。

TRACE:

设置监测波的模式

MEAS:

机器所附带的测试项目

MARKER:

对监测到波的频率幅度信息进行标记

2、南京现场扫描结果及分析

南京湖南路F频段的双模片区存在小区上行底噪高上行吞吐量差的问题,怀疑是由于存在干扰导致用户上行吞吐量低。

对于干扰问题,首先需要确认是系统内部的干扰还是系统外部的干扰。

可以通过逐个关闭打开通道,查询小区上行底噪信息操作进行初步确认,具体操作如下:

(1)在RRU所有通道都打开的情况下将校准周期拉长且将校准使能开关置为去使能(保证在查询的时候不在做校准),查询小区上行底噪信息,查看子帧1(特殊子帧),子帧2(业务子帧),子帧6(特殊子帧),子帧7(业务子帧)上行底噪信息(正常的话所有PRB值都为0)。

(2)从RRU的第1个通道开始排查,打开1通道,关闭其余通道,查询小区上行底噪信息并与在所有通道都打开的情况下查询的结果进行对比,如果小区上行底噪信息正常,说明干扰不是由于通道1产生,如果不正常说明通道1存在异常导致小区上行底噪高,进行下一步确认。

(3)打开RRU的第2个通道,关闭其余所有通道,查询小区上行底噪信息与在所有通道都打开的情况下查询的结果进行对比,如果小区上行底噪信息正常,说明干扰不是由于通道2产生,然后依次对每个通道进行逐步确认,直到将干扰定位到某个或者几个通道上。

(4)分析:

对于8通道的RRU,前4个通道极化方向一致,后4个通道极化方向一致,不同极化方向通道的底噪差异理论值在8db内(外场该值在15db内),处于同一极化方向的通道底噪差异理论值为0db(外场该值在5db内),如果查询小区上行底噪结果存在个别通道、个别子帧底噪高且各个子帧之间上行底噪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的情况则重点怀疑系统内部干扰,如果单独查询RRU的每个通道的子帧IOT情况都大体一致则重点怀疑是系统外部干扰。

(5)系统内部的干扰需要重点排查设备及版本自身的问题。

(6)系统外部的干扰需要使用频谱仪或者扫频仪上站进行扫频排查干扰源。

帧周期4.615ms;

时隙数8;

时隙宽度0.577ms;

载波间隔200k。

(1)频域扫描

选择面板上的FREQ→在选择键上选择起始频点→输入起始频点→在选择键上选择终止频点→输入终止频点→选择中心频点→设置扫描的中心频点。

选择面板上的span→扫宽→输入想扫的带宽、全扫宽、零扫宽。

在选择面板上的AMPTD→参考电平、衰减、预放→设置扫描起始电平值、衰减值、开关预放。

在选择面包上的BW/SWP→设置分辨带宽、扫描时间。

(2)时域扫描

选择面板上的FREQ→设置中心频点1869.7MHz,观测GSM的时域信号。

选择面板上的span→选择零带宽扫描。

在选择面板上的AMPTD→参考电平、衰减、预放→设置扫描起始电平值、衰减值、开关预放→参考电平建议设置-40dbm、衰减0db、预放开关打开。

在选择面包上的BW/SWP→设置分辨带宽、扫描时间→分辨带宽30kHz、扫秒时间5ms(扫秒时间设置为10ms能够看到帧周期更大的波形)。

帧周期5ms;

时隙宽度0.625ms;

载波间隔300k。

操作详见:

2.2GSM频域信号扫描

选择面板上的FREQ→设置中心频点1901.5MHz,观测PHS的时域信号。

在选择面包上的BW/SWP→设置分辨带宽、扫描时间→分辨带宽30kHz、扫秒时间5ms。

注:

由于扫描时间设置的短,上图看不到PHS信号的帧周期。

时隙数5;

时隙宽度1ms;

载波间隔20M。

将带宽修改为20M查看是否存在干扰

选择面板上的FREQ→设置中心频点1890MHz,观测TDL的时域信号。

由于扫描时间设置的短,上图看不到TDL信号的帧周期。

3、南京干扰情况定位结果

3.1干扰定位结论

干扰情况一:

在TDL小区都去激活的情况下,用频谱仪上站进行扫描,将中心频点设置为1890MHz,带宽为100M,扫频结果如下:

将带宽修改为20M,查看1880~1900MHz带宽内的信号情况,如下:

中心频点不变,进行零带宽扫频,查看时域信号,如下:

从频谱仪扫描到的时域信号初步判断像是TDS的信号的干扰。

干扰情况二:

在TDL小区都去激活的情况下,用频谱仪上站进行扫描,将中心频点设置为1880MHz,带宽为40M,扫频结果如下:

将中心频点选为1882MHz附近,查看干扰信号的时域图形,如下:

从频谱仪扫描到的时域信号初步判断为是GSM信号的干扰。

干扰情况三:

在1880~1900MHz的20M带宽外距离1880MHz/1900MHz不远处存在较强的信号干扰,该信号的二阶频点落在20M带宽内且信号强度足够强,以至于天线接收后,导致RRU内的某些器件信号溢出。

目前可以通过命令(具体命令见注释)在PGC上打衰减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信号溢出的情况。

RRU_SET_PGCX1,X2,X3 

 

参数说明:

x1:

通道号(338FA:

0-7,318FA:

0-15)

X2:

上下行标志(0:

下行,1:

上行)

X3:

PGC值(下行:

单位0.1db,上行1db)

若是存在溢出的情况,理论上讲在RRU的某个通道的PGC侧打上多少dbm的衰减,小区的上行底噪就会相应的降低多少dbm,当衰减足够大是,该通道的上行IOT值会变为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