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三中2008年教学工作总结文档格式.doc
《娄底三中2008年教学工作总结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娄底三中2008年教学工作总结文档格式.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积极倡导终身学习。
大力开展继续教育:
全年先后组织了英特尔培训、新课程培训、远程教育培训、五五普法教育培训、科技创新教育培训;
鼓励教师参加自考、函授、脱产进修和岗位学习,有目的经常性地安排教师外出听课学习交流,先后组织教师到冷江一中、长沙一中、湘潭一中、湘乡一中等地听课,有效地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和专业知识水平。
本年度共投入师资培训经费30万余元。
二、抓好教学常规、夯实质量基础
1、学校严格按照国家和省颁计划开设课程。
学科类、活动类课程和地方课程按要求开齐,课时开足,不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
重视音、体、美、劳和活动类课程的教学,初高中不分快慢班、重点班;
作息时间安排合理,学生在校活动总量和家庭作业量符合规定;
严格按省教育厅规定征订和使用教学与辅助用书,杜绝向学生统一发售规定以外的复习、训练资料;
禁止初中部节假日补课和变相补课,禁止排斥后进生,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2、严格教学全程管理。
学校积累了多年的管理经验,形成了一系列比较齐全、科学实用的管理制度,编撰了《娄底三中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使学校的教学及研究工作有章可循。
对课前准备、课堂教学、作业布置、作业批改、下班辅导、教学研究、实验操作、考试考查、课外活动、计划总结等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均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
学校每周安排行政领导轮流值周,对教师早、晚下班辅导、课堂教学和坐班情况逐一检查登记、总结公布。
高中部从学期一开始就安排集中晚自习,进行封闭管理。
3、重视常规教研活动。
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坚持业务学习、集体备课和集体评课制度。
学校教导处每期举办“四个一”竞赛活动:
举办一次多媒体教学比武,开展一次教育教学论文评比,组织一次全校性的优秀教案评比,每年开展一次“名师”评选活动。
2008年教研组上示范课28堂,公开课42堂,教导处在11月份组织了高、初中中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其中石勇、杨俊奇、毛得胜、刘丽、王素梅、樊泽华、李彬、孙雪飞、肖朝望老师获得一等奖,曾莉娴、刘再文、刘建雄、刘勇、扶艳金、曾谋、李建新、肖艳姣老师获得二等奖。
通过此次教学比武,教师的教师水平和业务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也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了新课程改革,锤炼了教师的育人风格。
4、加大常规检查力度。
学校不仅安排专人检查教师的备课、听课和作业批改情况,而且全体常规检查与个别检查相结合,定期检查与临时抽查相结合。
检查情况及时进行总结,并在教工大会上进行通报。
端正了教师的工作态度,强化了责任感。
5、加强音、体、美、劳、科技、研究性学习等课程的教学。
重视音、体、美、劳、科技、研究性学习等课程的教学和特长生、专业生的培训工作。
其中,我校肖霄、余舒盛、罗子杰同学的作品《细管导入法消灭隐藏在钢结构深处的白蚁》在第29届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省一等奖,得到了社会各届的好评。
学校还成功举办了学生篮球比赛、田径运动会,学校一年一度的校园艺术节已拉开序幕,这些活动的开展,既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艺术素养,又发现了人才,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6、加强实验教学,多媒体教学。
学校安排了10名实验管理员,添置了必要的实验器材和药品,加强了实验员的责任心,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的开出率均达100%,同时开展实验论文评比。
学校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作用,电脑室、教师电子备课室开放利用率大有提高,学校为每位高中任课教师配备了一台手提电脑,给高中部所有班级配备了投影和实物展台,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新建了自己的资源服务器,实现了现代化办公。
7、加强学生学籍管理。
严格执行省、市、区《学籍管理办法》,做好劝学控流工作,学生异动手续健全,各种原始资料齐全,数据可靠。
学生档案有专人负责,设有专案专柜,各项指标达到上级要求标准。
三、推进课程改革、倡导科研兴校
新课程改革是当今基础教育改革的主题,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一项根本性的举措。
2008年,我校课改实验再向纵深推进,契合“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创了可喜的局面。
1、深入开展新课程理论和校本课程理论的学习,形成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我校很重视新课程师资培训,改变了过去只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形成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和“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教育新理念。
2、学校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示范作用,率先上示范课、指导课,为其他教师树立新课程教学的典范。
各教研组相继开展了课改公开课竞赛,2008年,我校教师参加省、市、区各级教学比武活动喜获丰收,捷报频传。
朱向阳、凌访贤、彭训辉、毛得胜、曾柏青等老师获省级一等奖。
3、科研兴校。
①积极进行课改实验,拓展科研领域。
我校结合“校本课程”研究,制订了《娄底三中‘十一五’实验课题研究纲要》现已确定实验课题十七个,均已立项,实验课题涵盖了初、高中语文、数学、英语、生物等学科和学校德育管理,校园文学、健康心理教育等方面,基本上形成了“科科有课题,班班有项目,人人齐参与”的可喜局面。
《信息技术环境下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策略研究》这一课题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校园文化建设的资源开发及实践》子课题研究已在教育部立项,这些课题的研究都贯彻了“科研成果要落实到课堂”的精神。
我校取得的可喜成绩,得到了国家、省、市、区领导、专家的肯定与好评。
②鼓励撰写教研论文,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2008年,我校请专家授课,进行基础教育理论研究,组织教师积极撰写论文,全年共收集教学论文400余篇,分别涉及到各学科各环节。
其中240余篇分获国家、省、市、区奖励。
王洪辉、李玲、左梅红、王清华、阳胜高、邓秋成、廖红萍、郝艺英、李立升等老师的论文在《中国校外教育》、《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语文教学与研究》、《新课程研究》、《新课程教育学术》、《基础教育研究与探索》、《现代教育前沿》、《才智》等杂志上发表。
4、办好各科兴趣小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为满足部分学生和家长的愿望,引导学生过好双休日,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发挥学生特长,2008年我们开办了美术、书法、音乐、舞蹈、足球、篮球、电脑、写作、外语、数学、物理、射击、武术等素质教育兴趣小组10多个,由于组织严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指导老师认真负责,学生素质全面提高,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好评。
5、窗外文学蓬勃发展。
窗外文学社有社员1000余人,是我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开展“校本教研”的拳头产品,一年来,重视对外联系和交流,争取文学界同仁的关心和支持。
目前,已同全国60多家报刊杂志编辑部建立了供稿关系,已成为《美文》杂志核心会员单位,和《创新作文》团体会员单位,并经常性地和省内外100多个兄弟文学社进行社报社刊交流,朋友多了,眼界宽了,全校作文水平也上了一个新台阶,文学社的发展充满了生机。
社员稿件质量提高了,被公开出版物刊发的数量明显增多。
四、辛勤耕耘,硕果累累
由于我们始终坚持了“依法治校、科研兴教、整体优化、全面育人”的办学方针,深化了教育教学改革,狠抓了教学常规管理,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素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稳步上升。
中考、高考、奥赛获得大面积丰收。
高考成绩继续保持在全市先进行列之中。
二OO八年我校高考3人考上清华北大,颜学之、肖鹏同学考上清华,李丽诗考上北大。
本科上线人数252人,重点本科115人,600分以上的学生达23人。
各项指标名列全市前茅,继续保持了连续9年居娄底城区第一的好成绩。
初中毕业会考700分以上高分37人,占娄星区700分以上高分学生的57%;
在全国高初中数、理、化、生竞赛中喜获丰收。
其中,初中获国家级奖7人,省级奖12人、市级奖41人、区级奖88人;
高中获国家级奖10人、省级奖17人、市级奖50人、区级奖124人。
二OO八年,我校教学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我们一定再接再厉,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力争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大的成绩。
娄底三中
二OO八年十二月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