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中学物理教学论文点评_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120687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市中学物理教学论文点评_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成都市中学物理教学论文点评_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成都市中学物理教学论文点评_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成都市中学物理教学论文点评_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成都市中学物理教学论文点评_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都市中学物理教学论文点评_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

《成都市中学物理教学论文点评_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市中学物理教学论文点评_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成都市中学物理教学论文点评_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

2、重视新课程改革类17篇(17.9%)——新课程见解;

探究式学习设计;

渗透STS教育(及研究报告);

“诱思探究用”教学法;

课改中的“新”教师;

研究性学习校本教材;

课堂“探究”;

教学与生活

3、研究物理实验类14篇(14.7%)——演示实验的改进;

实验器材生活化;

自制教具的应用;

演示实验与学生素质(科学素养);

实验教学必须“做”;

实验能力培养;

新课标实验教学;

教师实验素养;

实验室资源开发;

4、强调非智力因素类14篇(14.7%)——非智力因素开发;

好奇、好问、好动、好胜;

情感、态度、价值观;

中学生心理特征;

爱的教育;

情感教育;

学困生转化;

进取心培养;

兴趣培养;

人文关怀

5、体现年级特点类9篇(9.5%)——初高衔接教育;

高三复习模式及效益;

高一教学研究;

高一教学台阶;

高一学困原因对策;

6、探索创新教育类8篇(8.4%)——创新教育;

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

创造性思维;

创新能力调查报告

7、引入信息技术类4篇(4.2%)——信息能力;

辅助教学;

课程整合;

多媒体教学

8、关注学科素质类3篇(3.2%)——素质培养;

模型教学;

实验探索

9、涉及教学反思类3篇(3.2%)——教学后记;

学生反思;

备课反思

10、其它类2篇(2.1%)——包括性别差异与成绩差异研究和区域性课堂教学调研报告两方面内容。

从以上十项罗列中,我们看出以下三个特点:

1、论文选题广泛,热点突出。

十个方面的专题几乎包括物理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在这些专题内的文章或直接、或间接、或多、或少都体现了新课标和新课改这个热点问题:

“重视新课程改革类”中的文章直接论及新课程理念、设计探究性学习、探究新的教学方法、借鉴国外科学-技术-社会教学中的精华、做课改中的新教师;

“改进教学方法类”中贯彻了新的课程理念;

“强调非智力因素类”本身就是由强调知识到强调人的转变;

“探索创新教育类”更是围绕着新课标和新课改在探索;

所有其它专题类别无一不渗透着新课程的理念。

2、论文张扬了教学方法的改革。

这类文章有21篇,占统计总数的22.1%,这是一个不小的比例。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物理教学改革,无非是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几个部分,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只有改革教学方法这个部分才有较多的自主权。

因此才有了:

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实践的教学设计;

“问题-实验-板画-归纳”四步教学法;

如何实现(概念、规律、过程)“三清”。

学习方法指导;

课堂提问技巧;

教学难点排除;

课堂活动设计;

课堂幽默漫谈;

3、论文体现了从“知识本位”到“人文关怀”的转变。

纵观我们的教育改革,经历了从单纯传授知识到强调技能和能力;

从教材、教师和课堂三中心到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的转变;

从重视智力因素到强调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从“知识本位”到“人文关怀”的转变。

经历从初中到高中六年的学习,从12岁左右到18岁左右,作为学生的角色需要不断的学习,吸取前人经验的精华;

作为经历着青春期发育阶段的青少年,除了学习还要成长,还要健康愉快地成长;

作为未成年人,除了学习、成长,还需要得到家长、教师和全社会的关照,他(她)们需要得到比成年的社会人更多的人文关怀。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是建筑在这个基础之上的。

作为一线的物理教师,能够培养出知识丰富、能力超强,身体健康、人格健全的学生固然值得骄傲。

如果鱼和熊掌不能兼得,那么我们只能选择后者,保证有一个身体健康、人格健全的学生。

至于物理知识和能力,只能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二、关于论文范围的问题

如图所示,“物理教学范畴”与“教育、心理、管理范畴”形成交集,划分出三个范围,形成了各自的论文范围。

物理教学(育)论文

教育心理管理论文

物理学科论文

物理教学范畴教育、心理、管理范畴

教育心理管理论文——大体相当于当今各级教育学会、心理学会和管理学会评审的论文范围。

本次论文评审中出现了一篇: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生命活力

(未评与物理教学无关)

物理教学(育)论文——是成都市教科所物理组、成都市物理学会中学教学委员会、成都市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委会历年评审论文的范围,如图中交集所式。

物理学科论文——大体包括物理知识的新发现、新建构,物理实验的新发现、新设计,习题编制及解题技巧等等。

例如本次论文评审中如下7篇:

●“导线框穿过匀强磁场”类问题

(未评归纳了线框匀速穿过、变速穿过、转动穿过几种情形下的各类习题的解法)

●中学物理电磁学部分的临界问题浅析

(未评静电场、稳恒电流、磁场、电磁感应几个部份的综合性较强的习题解法)

●巧解浮力问题

(未评提出了多种解题技巧)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未评高中阶段有关动量守恒和动能变化的相关题型)

●浅析坐标系中的图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未评坐标系中点、直线、曲线、面积、区域所表示的初中物理知识意义,很有教学价值。

但行文只是在物理知识方面,未涉及物理教育。

●守恒定律的应用

(未评解题方法及技巧)

●浅谈与鸡蛋有关的物理现象和实验

(未评涉及蒸发吸热、热胀冷缩、大气压、浮沉等物理知识)

建议:

这些论文都倾注了教师的劳动和心血,稍加修改即可成为很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①这些论文稍加修改就能成为很好的教学设计,参加教学设计大赛和公开课比赛;

②这些论文所阐述的主要教学归纳和技巧是一些专业会议(如高三分科会)交流的好材料;

③如果能在原文章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为什么?

”,即是以学生为论述对象并融入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就是一篇质量很高的物理教学论文而进入本评审范围。

例如:

●“异想天开”式的物理实验(壹等)

——一种创新实验模式的探索

点评:

“异想天开”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一个面向大中学生的旨在开发人的创造潜能的科普节目,作者本人参加了这个节目并获奖。

可贵之处在于作者将“异想天开”引入中学物理实验。

①作为一个实例,论文详细阐述了“鸡蛋碰石头”设计方案和制作细节;

②在此基础上,作者归纳了“异想天开”式的物理实验的指导思想、实验模式及实验的特色(方案多样性、知识综合性、实验反复性、结果满足性)。

如果仅有①②两点,文章还只能算作物理学科论文。

然而作者不满足到此为止。

作者进一步思考了“为什么?

”并阐述了“异想天开”式的物理实验的教育功能:

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

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学生潜能的最大发挥;

学生合作学习和共事能力的提高;

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成功教育、挫折教育都在其中。

三、关于评审标准

这里有四条标准。

下面结合几篇论文来说明这些标准。

1、立意(好、较好、一般)

2、论点论据(充分、较充分、一般)

3、理论支撑(强、较强、一般)

4、实践结合(好、较好、一般)

●论“主体性教学”之“问题提出”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壹等)

①立意在“问题提出”这个教学“细节”上,这恰好是学好物理的关节点,具有教学的普遍性,又好行文;

相反的例子是:

●浅谈德育与物理教育●浅谈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的培养●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新课改下的物理教学思考(等外题目太大、太泛)

②为“问题提出”寻求了“同化和顺应”和“耗散结构”两个理论支撑;

③就“问题提出”设计的五个阶段——简单提问,模仿提问,思考提问,钻研提问,猜想提问和培养学生“问题提出”能力的多条途径——对概念、对公式、对实验、对解法、对问题、对生活等等,不仅反映了物理教学规律性的一面,而且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④与作者本人的教学实践结合紧密。

⑤改进意见:

1、标题中“主体性教学”似乎画蛇添足,行文中也未论及“主体性教学”;

2、看不出五阶段提问的设计是直接引用的?

还是参照引用的?

还是自己设计的?

如何设计的?

●关注教学细节落实课改理念(壹等)

①立意在“教学细节”和“课改理念”这一“小”一“大”的矛盾上,是当前课改的热点问题,易引起大家的关注;

②作者完整地阐述了“教学细节”和“课改理念”的辨证关系——教学细节处处体现了新课程“育人为本”“开放性和创造性”“科学探究”“师生既是教材的使用者又是教材的开发者”的教育理念,落实新课程教育理念成败决定于教学细节,“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我们要高度关注课堂教学细节的分析、研究、改造和创新;

③提出了落实教学细节的方法途径——心中有学生,充分挖掘学习资源,课堂关注学生发展,让学生体验成功,经常反思教学行为。

④作者身为教研员,深入课堂得来的大量一手材料是论文成功的重要基础。

注意行文中的细节问题,如既然提出了“情境性”“指示性”“教育性”,就应该都作交代。

要养成引文脚注的习惯。

●怎样为科学探究创设问题情境(壹等)

①在学生实施“科学探究”时的起始环节“提出问题”上,教师应怎么办?

应当怎样发挥主导作用?

本文立意在“创设问题情境”。

这是一个很好的做法;

②行文中围绕“创设问题情境”逻辑严谨地论述了创设问题情境的作用,应遵循的原则和创设问题情境常用的方法。

文章开头引人入胜,结尾令人深思,是一篇优秀论文;

③文中引文准确,理论支撑强,文中实例选择恰当,充分展示出作者的教学智慧和教学用心。

●中学物理隐性教学探究(壹等)

隐性课程或潜在课程从提出概念到理论阐述多见于课程及教育类的专业刊物及著作,从隐性课程概念派生出了隐性教学的说法。

本文的最大价值在于作者建构了一套隐性教学的方法,很有参考和借鉴作用。

特展示如下:

①行为暗示——职业行为;

人格行为;

动作行为;

面部表情;

②语言暗示——准确规范;

形象生动;

幽默风趣;

着装肢体;

声像媒体;

③环境暗示——校园环境;

班级环境;

学科环境;

师生关系;

个性群体;

④情境暗示——(知识魅力的、探索发现的)教学情境;

(与物理相关的)现实情境;

历史情境;

人物情境;

社会背境。

●物理课堂教学中探究式学习环境的营造思考(壹等)

作者通过一个课例(气体压强、体积、温度的关系)阐述了“课堂教学中探究式学习环境的营造”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现将要点介绍给大家:

①设置一个课堂核心问题。

可从教材要求及学生知识背境确定;

可从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科技中的应用确定;

可从对物理现象、事实、实验的观察中确定。

核心问题必须在课前交给学生。

气体压强、体积、温度有何定性关系?

要求至少举出一个实例来说明。

②帮助学生解决核心问题。

组织学生第一次交流,教师可补充遗漏,达到丰富感性知识的目的;

组织学生第二次交流,对各种实例进行分类:

PV关系、PT关系、TV关系,初步建立各种变化及限定条件。

组织学生第三次交流,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各种变化,加深对各种变化的理解。

组织学生第四次交流,用各种变化关系解释生活中的典型现象,达到初步应用的目的。

组织学生第五次交流,反思、总结、体验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巩固获取的知识。

在帮助学生解决核心问题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探索知识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为“推波助澜”。

③设置和解决核心问题要达到三个目的:

用“问题”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并获取新的知识;

用“问题”调动学生自主性活动并从中获得体验;

用“问题”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和科学的热情。

●充分挖掘学生在实验过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