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区冷季型草坪主要病害识别诊断与综合防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094472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方地区冷季型草坪主要病害识别诊断与综合防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北方地区冷季型草坪主要病害识别诊断与综合防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北方地区冷季型草坪主要病害识别诊断与综合防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北方地区冷季型草坪主要病害识别诊断与综合防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北方地区冷季型草坪主要病害识别诊断与综合防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方地区冷季型草坪主要病害识别诊断与综合防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北方地区冷季型草坪主要病害识别诊断与综合防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方地区冷季型草坪主要病害识别诊断与综合防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方地区冷季型草坪主要病害识别诊断与综合防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病害发展后期病部出现锈色、黑色的冬孢子堆。

最典型的症状是远看草坪是黄色,用手捋一下病叶,手上会有一层锈色的粉状物,或者在发病草坪中行走一圈,鞋上附着一层黄色粉末。

这些粉状物就是锈菌的夏孢子和冬孢子。

由于锈菌的危害,受害草坪生长不良,叶片和茎秆弯成不正常的颜色,草坪草生长矮小,光合作用下降,严重时导致草坪的死亡。

1.2 综合防治措施

1.2.1 种植抗病草种和品种并进行合理的混合种植。

在锈病常发地带应种植抗病草种或品种,并提倡多草种或多品种混合种植,而且在混合种植时应考虑草种和品种的抗病组分。

1.2.2 科学施肥、合理灌溉。

根据当地土壤分析结果,进行配方施肥,增施P、K肥,适量施用N肥。

合理灌水,适当减少灌水次数,降低田间湿度。

1.2.3  搞好草坪卫生,改善草坪通风透光条件,及时修剪草坪,但避免在潮湿的情况下修剪草坪;

经常清理枯草残叶和病残体,减少病原菌残留量;

降低田间湿度,过密草坪要适当打孔疏草,以保持通风透光。

1.2.4 药剂防治。

三唑类杀菌剂也是防治锈病的特效药剂。

防治效果好,持效期长。

常见品种有:

春雨一号子弹头+粉锈宁、羟锈宁、特普唑(速宝利)、立克秀等。

具体施用技术有两种:

新建草坪播种时药剂拌种;

成坪草坪喷雾。

2.褐斑病 

褐斑病是草坪草上比较重要而常见的一种真菌病害。

只要在草坪能生长的地区就都能发生褐斑病,而且该病能侵染所有已知的草坪草,尤其以翦股颖和早熟禾最重要,是早熟禾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它不仅造成草坪植株死亡,更严重的是造成草坪大面积斑秃,极大地破坏草坪景观。

2.1症状  褐斑病是根部和茎基部病害,引起苗枯、根腐、基腐、鞘腐和叶腐。

发病症状是根部和根颈部变褐色腐烂,叶鞘上产生长为0.5cm的褐色梭形或长条形病斑,有的0.5cm~1cm以上或绕茎一周。

发病初期病斑青灰色水浸状,边缘红褐色,后期病斑黑褐色;

叶片上病斑梭形或椭圆形,长1~4cm,在潮湿条件下,叶片和叶鞘发病部位长有褐色菌丝。

在冷季型草坪上,当草坪比较低矮,空气湿度大,天气温暖时,受立枯丝核菌侵染的草坪,开始出现病斑,病斑发展迅速,从最初的几厘米扩大到几十厘米,病斑周围产生黑紫色或灰褐色的呈烟环状的边缘。

这种烟环是真菌的菌丝体。

受害草坪常出现凹陷的症状,形成环形斑,又称蛙眼斑(直观症状)。

在冷季型草坪上,草坪留茬较高,在多年生黑麦草、草地早熟禾或高羊茅的草坪上,主要引起浅棕色的环状病斑,很少形成烟环状。

2.2 综合防治措施

2.2.1 加强草坪的科学养护管理。

均衡施肥:

适量增施P、K肥,少施N肥,最好是不施;

科学灌水:

避免串灌和漫灌,强调避免傍晚灌水;

改善草坪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田间湿度;

及时修剪,夏季剪草不要过低;

过密草坪要适当打孔疏草,以保持通风透光。

2.2.2 清除枯草层和病残体,减少菌源量。

病原以菌核或在植物残体上的菌丝形式渡过不良的环境条件。

枯草和修剪后的残草要及时清除,保持草坪清洁卫生。

2.2.3 药剂防治 病原是土壤习居菌,主要以土壤传播,由菌核萌发长出的菌丝或病残体生出的菌丝,从寄主叶、叶鞘或根部伤口侵入。

因此新建草坪:

提倡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或用甲基立枯灵、五氯硝基苯、敌克松等进行土壤处理。

成坪草坪:

抓紧早期防治,控制初期病情是药剂防治的关键。

因此,必须在症状显现前的一段时间,即病菌开始侵染前用药,才能有效地控制病害;

若当看到明显症状时,就已有大面积的草坪受到影响。

目前防治褐斑病效果较好的药剂是:

春雨一号子弹头+薪资草坪专用杀菌剂。

可选用甲基立枯灵、五氯硝基苯、粉锈宁、杀毒矾、灭霉灵、消菌灵等药剂。

3.腐霉枯萎病 

腐霉枯萎病又称油斑病、絮状疫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

它既能在冷湿环境中侵染危害,也能在天气炎热潮湿时猖獗流行。

当夏季高温高湿时,能在一夜之间毁坏大面积的草皮。

腐霉枯萎病是惟一一种能真正看到其传播的草坪病害。

形成大片枯草秃斑,对景观效果破坏极大。

3.1 症状 腐霉枯萎病是根部和茎基部病害,造成芽腐、苗腐和幼苗猝到。

在高温高湿条件下,造成根部、根颈部、茎和叶变褐腐烂,草坪上突然出现2~5cm的圆形黄褐色枯草斑。

剪草较低的草坪,枯草斑刚开始很小,迅速扩大较高的草坪枯草斑较大,形状不很规则。

形成的枯草斑可汇合成更大的死草区。

枯草斑内病叶暗褐色水浸状腐烂,用手摸有油腻感(故又称油斑病);

其典型的特征是在早晨有露水或大雨过后的清晨,草坪病株上离地2至3厘米处可见一层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一样的白菌丝(故又称絮状疫病),干燥后菌丝体消失,叶片枯萎失水后变成干稻草色,形成一个个枯死圈。

如果持续多日高温高湿,此病会迅速蔓延,危及整块草坪。

3.2 综合防治措施

3.2.1建立良好的立地条件。

病原腐霉菌也是一种土壤习居菌,有很强的腐生性。

它通常存在于病残枯草、土壤或者同时存在于这两种介质上,只有在适合的环境条件下才有致病力。

腐霉菌是一种对水要求很高的霉菌,在淹水条件下和池塘中的残体上都能很好地生长。

建立良好的立地条件是防治腐霉枯萎病的关键措施。

建植之前要平整土地,粘重土壤或含沙量高的土壤要进行改良。

设置良好的排水设施,避免雨后积水,降低地下水位。

另外,要避免草坪周围环境郁蔽,保证空气流通。

3.2.2 科学的养护管理

3.2.2.1合理灌水,提倡喷灌、滴灌。

腐霉菌游动孢子可在植株和土壤表面自由水中游动传播,灌溉和雨水也能短距离传播孢子囊和卵孢子。

菌丝体、带菌植物残片、带菌土壤则可随工具、人和动物远距离传播。

高温高湿是腐霉菌侵染的最适条件。

采用喷灌、滴灌,控制灌水量,减少灌水次数,降低草坪小气候相对湿度。

灌水时间一定要在日出后或在中午时进行喷灌,避免在夜间或傍晚灌水。

3.2.2.2合理修剪、施肥,清洁草坪卫生。

土壤和病残体中的卵孢子是最重要的初侵染菌源,腐霉菌的菌丝体也可在存活的病株中和病残体中越冬。

枯草层厚度超过2cm后及时清除;

在高温潮湿叶面有露水、特别看到已有明显菌丝时,不要修剪草,以避免病菌传播;

避免施用过量N肥,增施P、K肥和有机肥。

3.2.3提倡不同草种或不同品种混合建植。

匍匐翦股颖、细弱翦股颖、意大利黑麦草或多年生黑麦草中几乎没有抗腐霉枯萎病的品种。

而其中尤以多年生黑麦草最感腐霉枯萎病。

在北方地区提倡以草地早熟禾为主适当混合高羊茅、黑麦草的不同草种混合播种或不同品种的草地早熟禾的混合播种。

3.2.4药剂防治

3.2.4.1药剂拌种、种子包衣或土壤处理。

药剂拌种、种子包衣或土壤处理是防治烂种和幼苗猝倒的简单、易行和有效的方法。

选用的药剂品种有:

代森锰锌、杀毒矾、灭霉灵、消菌灵等。

3.2.4.2叶面喷雾。

高温高湿季节要及时使用杀菌剂控制病害。

效果较好的杀菌剂是春雨一号子弹头+薪资草坪专用杀菌剂。

常用的药品有:

乙磷铝、甲霜灵、百菌清、三唑酮、甲霜灵锰锌、杀毒矾、灭霉灵等。

但为防止抗药性的产生,提倡药剂的混合使用或交替使用。

4.白粉病 

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为草坪禾草上常见的茎叶病害之一,尤以早熟禾、细羊茅发病最重,是早熟禾和羊茅属草上的重要病害。

当感病草种种植在荫蔽或空气流通不畅的地方,遇到长期的低光照,发病就会很严重。

该病主要降低光合效能,加大呼吸和蒸腾作用,造成植株矮小,生长不良,甚至死亡,严重影响草坪景观。

4.1症状 白粉病是由禾白粉菌引起,主要为害叶片和叶鞘,也为害穗部和茎秆。

受害叶片上先出现1~2mm近圆形或椭圆形的褪绿斑点,以叶面较多,后逐渐扩大成近圆形、椭圆形的绒絮状霉斑。

初白色,后污白色、灰褐色。

霉层表面有白色粉状物,后期霉层中出现黄色、橙色或褐色颗粒。

随病情发展,叶片变黄,早枯死亡一般老叶较新叶发病严重。

发病严重时,草坪呈灰白色,像撒了一层白粉,受震动会飘散。

该病通常春秋季发生严重。

草坪受到极度干旱胁迫时,白粉病为害加重。

4.2综合防治措施 

4.2.1种植抗病草种和品种并合理布局。

选用抗病草种和品种并混合种植是防治白粉病的重要措施。

品种抗病性根据反应型鉴定:

免疫品种不发病;

高抗品种叶上仅产生枯死斑或者产生直径小于1mm的病斑,菌丝层稀薄;

中抗品种病斑亦较小,产孢量较少。

粗茎早熟禾,多年生黑麦草和早熟禾比较抗病。

4.2.2科学养护管理。

4.2.2.1由于感病草种种植在荫蔽或空气流通不畅的地方,遇到长期的低光照,发病就会很严重。

因此控制合理的种植密度;

保证草坪冠层的通风透光,尤其要注意草坪周围观赏性灌木和树木的选择、修剪;

减少氮肥增施磷钾肥;

4.2.2.2翌春,越冬菌丝体产生分生孢子,越冬后成熟的闭囊壳释放子囊孢子,通过气流传播,在晚春或初夏对禾草形成初侵染。

子囊孢子的释放需要高湿条件,通常发生在夏秋季降雨之后。

合理灌水,不要过湿过干。

4.2.2.3白粉病通常发生在草坪草尖部,适当修剪有一定防治作用。

在白粉病易发区,应适时修剪,更应注意草的留茬高度。

4.2.3药剂防治  三唑类杀菌剂也是防治白粉病的特效药剂。

另外,还可选用其他药剂,如春雨一号子弹头+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等防治。

5.黑粉病 

5.1症状  

草叶变浅黄色、叶片逐渐卷曲并沿叶片长度出现平行的黑色条纹。

直观的典型症状是草坪被黑色烟灰状粉末覆盖,像在草坪上撒了一层煤粉,远看黑乎乎一片,严重影响观赏效果。

受害时间长的叶片弯曲,并从顶部向下碎裂。

此病害与白粉病有很多相似之处,最明显的区别是症状一白一黑,白粉病一般发生在通风不良,环境阴湿之处,而黑粉病一般发生在光照充足之处。

5.2综合防治措施

5.2.1科学养护管理

5.2.1.1冬春对草坪进行梳草,打孔,断根等复壮措施。

日常管理中仔细搂除枯草层,彻底清除修剪下的草屑等。

5.2.1.2此病害通常发生在草坪草尖部,适当修剪有一定防治作用。

在黑粉病易发区,应适时修剪,更应注意草的留茬高度。

5.2.2选择抗病品种,并进行混播。

此病害危害较严重的草种有草地早熟禾、匍匐翦股颖。

5.2.3药剂防治 三唑类杀菌剂也是防治黑粉病的特效药剂。

常见药剂有三唑酮、粉锈宁、特普唑(速宝利)、立克秀等。

在生产中,一般不具备专业的实验设备对病害进行病原诊断。

草坪上一旦发生病害,首先应根据病害症状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