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美德即知识 兼论其对道德建设的启示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881283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美德即知识 兼论其对道德建设的启示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析美德即知识 兼论其对道德建设的启示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析美德即知识 兼论其对道德建设的启示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析美德即知识 兼论其对道德建设的启示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析美德即知识 兼论其对道德建设的启示Word下载.docx

《浅析美德即知识 兼论其对道德建设的启示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美德即知识 兼论其对道德建设的启示Word下载.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析美德即知识 兼论其对道德建设的启示Word下载.docx

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着名论题开启了西方道德理性主义的先河,他认为引导人之德性的就是一种关于善的知识、有理性知识。

苏格拉底认为,从伦理道德本身来说,“无人故意为恶”,人们之所以为恶是不具备“善”的知识。

也就是说,有理性知识的人必定会是道德的,有道德的知就必定会导致道德的行。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知识并不总是与美德相伴而行,而美德也并不总是和知识统一在一起。

比如,一个小偷知道偷窃是不对的,但他却仍旧行窃。

同样,众多知识层次高的人利用高科技犯罪也比比皆是,可见,苏格拉底夸大了理性的作用,把人类的道德行为全都归结为理性认知,从而忽略了心灵的非理性部分(如情感、意志、习惯等)对于道德形成的作用。

其后的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把人的灵魂分成理智、激情和欲望三个部分,并且认为这三者各司其职、和谐相处的状态是灵魂的正义的状态。

亚里士多德曾批评苏格拉底抹煞了灵魂中的非理性部分在道德培养中所起的作用。

  亚里士多德对“美德即知识”这一命题作了深刻的分析,他承认作为智慧的知识对于德性是不可缺少的,但除了知识外,还需要意志和激情,才能促使人们按照德I生行动。

在《大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直言:

“苏格拉底把德性当成知识,这是不正确的”,在《欧德谟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又一次强调:

“以美德而论,并不在于认识它是什么,认识它从何而来才是最可贵的。

因为我们的目的并不在于知道勇敢是什么,而在于做勇敢的人,也不在于知道公正是什么,而在于做正派的人,正如我们希望健康、并不希望知道健康是什么,以及希望身体安泰、并不希望知道安泰是什么。

”亚里士多德还将实践的智慧定义为:

人类企求善恶事情的一种合理的才能和习性嘲。

可见,亚里士多德在强调理性认知的同时,是非常重视实践领域的道德行为的。

德性来自相应现实的活动,人们“必须先进行有关德性的现实活动,才能获得德性。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道德的形成除了受到理性的作用外,还要受到非理性(情感、意志、习惯)的作用。

同时也不能简单将美德与知识等同起来,说“美德就是知识”。

但是,美德与知识也有密切关系,美德不能没有知识。

要想人的德性一步一步地生成,就必须在道德教育中适时地增加人的知识尤其是道德知识。

一个有良知之人一旦拥有知识与智慧,就可凭借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做出合乎道德的行动。

  二、“美德即知识”的启示

  

(一)从道德理性走向道德情感是必然趋势——“美德即知识”的启示之一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道德理性主义片面强调理性在道德中的作用,而忽视了感性经验和情感对道德的影响,这就必然会导致产生一种新的伦理思想来取代它。

实际上,这一道德理性主义传统在十八世纪的英国遇到了道德情感理论的挑战,成为西方伦理思想史上一次大的转折。

  1.道德情感理论的主张

  近代西方道德情感理论的思想家主要有沙夫茨伯利、赫起森、巴特勒、休谟、斯密等人。

尽管他们的立论和侧重点不尽相同,但许多基本理论问题是共同的。

概观道德情感理论,主要有如下思想主张:

第一,在道德来源问题上都主张道德起源于人的情感,而不是理性。

第二,在道德行为发生动机问题上,都主张仁爱和同情是首要因素。

第三在道德判断问题上,都主张道德情感是道德判断的依据。

  2.道德情感理论的得失

  首先,我们从道德情感理论的贡献来看,它至少在如下四方面是有启示的:

第一,在人与道德关系问题上,把道德置于人性基础上,使道德真正成为人的道德,从而避免了把道德凌驾于人之上并与人对立起来的片面性,避免了以往伦理学将道德与人性割断而使道德规范苍白无力的偏颇。

第二,在道德行为发生的驱动机制问题上,第一次将情感作为道德行为发生的初始动机,看到了道德行为的心理基础,情感是行为发生的“第一推动力”,理性只对协调和控制情感起作用,这一思想为现代情感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所印证。

第三,在道德生活中情感与理性问题上,重视情感,但并不反对理性,只是主张用个体理性代替社会理性,并试图使二者统一强调人的个体主体性。

第四,在道德行为的选择问题上,主张个人意志自由与社会制约的统一。

  其次,从道德情感理论的缺陷来看,也在如下四个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教训:

第一,在道德来源问题上,看到了道德产生的心理前提,而忽视了道德存在的社会历史条件;

注重了道德的个体发生而忽视了道德的种系发生。

第二,在对道德感本身的把握上,把道德感及其真理性看作是不证自明、直接就可把握的,具有明显的直觉主义性质,这种直觉主义实质上是主观唯心主义。

第三,在对情感概念的理解上缺乏科学性。

第四,在对道德行为发生的机制上,只专注了情感的诱发和冲动,没有看到道德行为发生的过程性和复杂性,或者说,对道德行为动机f同情)只作了静态的现象描述,没有作动态的深层次探讨。

  

(二)道德哲学应当涉及实践领域——“美德即知识”的启示之二

  通过在第一部分中对“美德即知识”的评析,我们可以领悟到道德哲学的本质:

即人类道德必与人的实践领域相关,道德哲学应当涉及实践领域。

  1.道德实践是构成道德现象的主干

  道德实践是伦理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是伦理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西伦理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它在我们现行的伦理学体系中,却没有应有的位置,其实道德实践并不是游离于其它实践活动之外的单纯而专门的实践,而是指人类有目的进行的、用是非善恶正义等道德观念评判的一切行为活动。

在伦理学中,道德实践构成道德现象的基础和主干,占有重要地位。

第一,道德实践是道德意识和道德规范产生的根据。

第二,道德动机和准则规范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实现。

第三道德实践是道德发展的直接推动因素。

第四,道德实践是衡量一个社会道德状况的标准。

  2.道德实践应当纳入道德理论之中

  在哲学史上,亚里士多德、阿奎那、康德、马克思、卢卡奇、麦金太尔等人都论述过实践对于道德的重要地位问题。

不仅西方哲学中的实践与道德能力、意志密不可分,就是中国哲学的“行”,其主要内容也是指道德修养活动,知行关系往往以道德上要求言行一致的形式表达出来。

因此,道德实践的范畴有深刻的哲学史根据和内在的道德逻辑根据,道德实践是应当重新纳人我们的道德理论中的。

  三、“美德即知识”对我国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的启示

  从对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评析,我们得出两大启示:

这两大启示对我国的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也具有巨大的启发意义。

  

(一)对我国道德建设的启发

  中国传统道德的全部努力,在于实现社会性生活的道德化,然而结果却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富于德性的社会;

而现代社会道德的全部努力,在于实现道德化的社会生活,然而结果却也没有建立起一个充满善性的社会,相反,社会罪恶不断滋生和蔓延。

目前学界有一种普遍认可的呼声,这就是,道德的制度化和法律化。

姑且不论道德法律化了还有没有道德存在的必要,重走道德理性主义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相反,必须从对传统的道德的理性主义批判人手,充分认识情感在道德科学中的意义,并最终走实现道德向情感的回归,使道德建设走向同人类的秩序和谐统一。

  

(二)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启发

  1.知性道德教育的德育效果

  这种德育观念的实质是把一个活生生的人分解成一个只有“理性”的人,其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则被排除外。

这种道德自然面临着很多窘境一方面,是受教育者对一些道德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等知识记得滚瓜烂熟;

另一方面,是受教育者实际道德素质的滑坡。

这种道德教育不能激发受教育者的道德需要,致使他们的道德动机缺失、道德情感淡化,道德教育只是使受教育者在不同程度上感受到掌握与遵循某种道德规范对自身来说是一种约束,一种限制,一种牺牲,在他们的内心尚构不成道德需要。

只重道德认知,忽视“情”和“行”的作法,将原本“知”、“情”、“行”三位一体的德育变成了单一的认知教育或道德知识教育,结果致使过去中国的学校道德教育停留在早被科尔伯格等人严厉批评过的“美德袋”式的德育模式上,一味重视道德知识的传授和掌握而忽视道德品质的培养与践履。

  2.构建合理的道德教育模式

  传统道德教育最大的弊端是将道德行为片面归因于道德认识。

而德育实践告诉我们,道德认识水平的提高并不必然导致道德行为的发生,即所谓:

知行脱节,言行不一。

道德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是知、情、意、行的统一。

因此,我们不但要向受教育者传输道德知识,而且要注重激发其道德需要,培养其道德情感和信念,更为重要的是让道德教育回到生活实践中去。

  第一,提高道德认识,启发道德智慧德育范畴中的知。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知识是德性的基本条件,知善才能行善,知恶才能避恶,对是非善恶认识和判断是道德行为的基础。

但是仅仅知道道德知识和规范并不能转化为道德实践。

因此,我们的道德认知不仅仅指认识层面或知识层面的认知,它还有另一层意思:

个体内心认同某一合理合宜的道德规范,即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并有真心诚意地按此道德范去做的意向。

  第二,激发道德需要,培养道德情感。

坚定道德意志、道德要是人们自觉履行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内在要求。

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应建立在激发受教育者道德需要的基础上,这是因为需要是人的本性,是个体行为的出发点和根本的内在动因。

需要是个性心理特征的基础,道德行为应主要归因于道德需要,受教育者没有对道德的需要就不会有道德的内化,就不会有自主、自觉的真正的道德行为。

道德情感主要指人们对道德现象和行为规范的爱憎、好恶的内心评价和态度,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需要,在感知、理解、评价客观事物时所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

道德情感是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行为,使道德知识升华为道德信念的催化剂。

列宁说:

“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

  第三,加强道德体验,注重生活实践。

道德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道德作为调节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其作用不能在人的想象过程中实现。

道德是“行”,是“做人”,我国着名哲学家张岱年先生指出:

“道德不仅仅是思想观念,而必须见之于实际行动。

如果只有言论,徒事空谈,言行不相符合,就不是真道德。

”吼在西方,伦理学被称为实践哲学,正是因为它是研究行为或实践的,“探讨德性是什么,不是为着求知,而是为了成为善良的人。

  所以,我们所探讨的必然是行动,是应该怎样去行动。

”l91在这个意义上,伦理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指导人的行为和实践。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㈣同样,德性养成教育也要而且必须通过生活发出力量才能成为真正的德性教育。

夸美纽斯说:

“德行是由经常做正当事情学来的。

”所以道德教育应该把人引向人的生活世界,在生活实践中获得完美的德性。

  参考文献:

  [1]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6:

165—174.

  苗力田.亚里士多德选集·

伦理学卷[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57—262.

  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对话集[M].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4:

658.

  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原着选读[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64:

289-319.

  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