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常用古文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861971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4.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文常用古文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公文常用古文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公文常用古文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公文常用古文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公文常用古文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文常用古文Word格式.docx

《公文常用古文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文常用古文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文常用古文Word格式.docx

B、恢弘(气势宏大)

c、殊遇(特别厚待)

d、引喻失义(说话中称引譬喻不恰当)

二、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

生命的林子(10分)

有一个僧人,可能就是唐玄奘吧,他剃发的时候,在法门寺修行。

法门寺是个香火鼎盛、香客络绎的名寺,每天晨钟暮鼓,香客如流。

玄奘想静下心神,潜心修行,但法门寺法事应酬太繁,自己虽青灯黄卷苦苦习经多年,但谈经论道起来,自己远不如寺里的许多僧人。

有人劝玄奘说:

“法门寺是个名满天下的名寺,水深龙多,纳集了天下的许多名僧,你若想在僧侣中出人头地,不如到一些偏僻的小寺中阅经读卷,这样,你的才华便会很快光芒迸露了。

玄奘自忖许久,觉得这话很对,便决意辞别师父,离开这喧喧嚷嚷高僧济济的法门寺,寻一个偏僻冷落的深山小寺去。

于是玄奘就打点了经卷、包裹,去向方丈辞行。

方丈明白玄奘的意图后,问玄奘:

“烛火和太阳哪个更亮些?

”玄奘说当然是太阳了。

方丈说:

“你愿做烛火还是太阳呢?

玄奘认真思忖了好久,郑重地回答说:

“我愿做太阳!

”于是方丈微微一笑说:

“我们到寺后的林子去走走吧。

法门寺后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松林。

方丈将玄奘带到不远处的一个山头上,这座山头上树木稀疏,只有一些灌木和零星的三两棵松树,方丈指着其中最高大的一棵说:

“这棵树是这里最大最高的,可它能做什么呢?

”玄奘围着树看了看,这棵松树乱枝纵横,树干又短又扭曲,玄奘说:

“它只能做煮粥的薪柴。

方丈又信步带玄奘到那一片郁郁葱葱密密匝匝的的林子中去,林子遮天蔽日,棵棵松树秀颀、挺拔。

方丈问玄奘说:

“为什么这里的松树每一棵都这么修长、挺直呢?

玄奘说:

“都是为了争着承接天上的阳光吧。

”方丈郑重地说:

“这些树就像芸芸众生啊,它们长在一起,就是一个群体,为了一缕的阳光,为了一滴的雨露,它们都奋力向上生长,于是棵棵可能成为栋梁。

而那远离群体零零星星的三两棵,一团团的阳光是它们的,许许多多的雨露是它们的,在灌木中它们鹤立鸡群,没有树和它们竞争,所以,它们就成了薪柴啊。

”玄奘听了,便明白了。

玄奘惭愧地说:

“法门寺就是这一片莽莽苍苍的大林子,而山野小寺就是那棵远离树木的树了。

方丈我不会再离开法门寺了!

在法门寺这片森林里,玄奘苦心潜修,后来,终于成为一代名僧,他的枝叶,不仅伸过云层,伸进了天空,而且,承接了西天辉煌的佛光。

是的,一个成才的人是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休的,就像一棵大树,不能远离森林。

3.玄奘打算离开法门寺的原因是什么?

(2分)

4.方丈问玄奘“你愿做烛火还是太阳”,用意何在?

(4分)

5.为什么更多地接受阳光雨露的松树反没有成材呢?

再请你结合目前我国独生子女教育状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10分)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节选自《出师表》)

(乙)伏念臣赋性拙直,遭时艰难,兴师北伐,未获全功,何期病在膏肓,命垂旦夕。

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君,存仁心于寰宇,提拔隐逸以进贤良,屏黜奸谗以厚风俗。

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

臣身在外,别无调度,随时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

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6.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字词。

(2分)①躬耕于南阳()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③约己爱民()④悉仰于官()

7.翻译下列句子。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8.甲、乙两文体现了诸葛亮的哪些可贵品质?

9.甲、乙两文中诸葛亮反复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一条什么建议?

这条建议在当今有何现实意义?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①,约②官职,从权制③,开诚心,布公道;

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④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

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

庶事精炼,物⑤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

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⑥矣。

[注释]①仪轨:

礼仪制度。

②约:

省减,简约。

③权制:

合乎适宜的制度。

④服罪输情:

认罪并表示悔改。

⑤物:

指人,百姓。

⑥亚匹:

同一流人物。

亚:

同类。

10.下面选项中划线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先帝称之曰能诸葛亮之为相国B.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终于邦域之内c.悉以咨之徒以有先生也d.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

1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⑴以昭陛下平明之理()⑵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⑶抚百姓()⑷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1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13.将下列语句翻译成

现代汉语。

⑴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⑵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

14.[乙]文中称赞诸葛亮是“识治之良才”,请结合[甲]文加以说明。

【甲】出师表(节选)

然侍卫之臣不懈

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

【乙】晏子患善恶不分

齐侯问于晏子曰:

“为政何患?

”对曰:

“患善恶之不分。

”公曰:

“何以察之?

“审择左右,左右善,则百僚各得其所宜,而善恶分。

”孔子闻之曰:

“此言也信矣!

善言进,则不善无由入矣;

不善言进,则善无由入矣。

(《说苑·

政理》)

15.解释下面句中加线词语。

(1)恢弘志士之气

(2)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3)为政何患(4)此言也信矣

16.下面各项加线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患善恶之不分

B.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则百僚各得其所宜

c.俱为一体为政何患

d.以光先帝遗德何以察之

17.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2)善言进,则不善无由入矣;

18.甲文诸葛亮希望后主“、”(限填6个字),与乙文晏子和孔子的话相一致,但又有区别。

19.请引用甲文相关语句,分析乙文为政“善恶不分”会有哪些后果?

【甲】亮答曰: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

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隆中对》节选)

【乙】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

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

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

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

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

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

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

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

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

后亮助备又西取益州。

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帝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

(《三国志蜀志》节选)

20.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线词的意思。

a、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B、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c、时人异焉()d、身使孙权()

2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信义著于四海躬耕于野

B、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亮少有逸群之才

c、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国险而民附

d、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以亮有殊量

22.把下面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2)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

23.[甲]文中诸葛亮全面地分析了当时全国的形势,认为刘备在内政和外交方面应遵循的方针是什么?

他替刘备策划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用原文回答)(2分)

24.从[乙]文看“跨有荆益”的方针是怎样实现的?

【甲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选自《出师表》)

【乙文】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25.结合文意,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