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水工注册师上午专业知识试题a培训课件.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84178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19.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8年水工注册师上午专业知识试题a培训课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08年水工注册师上午专业知识试题a培训课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08年水工注册师上午专业知识试题a培训课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08年水工注册师上午专业知识试题a培训课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08年水工注册师上午专业知识试题a培训课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8年水工注册师上午专业知识试题a培训课件.docx

《08年水工注册师上午专业知识试题a培训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8年水工注册师上午专业知识试题a培训课件.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8年水工注册师上午专业知识试题a培训课件.docx

08年水工注册师上午专业知识试题a培训课件

1~3.某大

(2)型水库工程,主坝为均质土坝,高70m,工程位于7度地震区,地震设计烈度为Ⅶ。

设计洪水位为105.5m,校核洪水位为107.5m,正常蓄水位为105.0m。

已知:

正常运用条件下波浪在坝坡上的爬高为3.50m,非常运用条件下波浪在坝坡上的爬高为1.8m。

最大风壅水面高度正常与非常情况均忽略不计;地震壅浪高度取0.5m,地震沉降按零计。

1.由以上条件,确定坝顶高程是由下列哪一种工况控制?

(A)正常蓄水位加非常运用条件的坝顶超高再加地震安全加高

(B)正常蓄水位加正常运用条件的坝顶超高

(C)校核洪水位加非常运用条件的坝顶超高

(D)设计洪水位加正常运用条件的坝顶超高

答案:

(D)

主要解答过程: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5.3.1条,坝顶超高:

y=R+e+A+B

Y——坝顶超高,m;

R——最大波浪在坝坡上的爬高,m;

正常运用情况下为3.50m(给定);

非常运用情况下为1.80m(给定)。

e——最大风壅水面高度,m;本题设定为零。

A——安全加高,m;根据规范表5.3.1,

设计洪水位、正常蓄水位加正常运用情况下:

1.0m

校核洪水位加非常运用情况下:

0.5m

B——地震安全加高,为0.5m+0(给定)

(A)正常蓄水位加非常运用条件的坝顶超高再加地震安全加高

105+1.8+0+0.5+0.5=107.8m

(B)正常蓄水位加正常运用条件的坝顶超高

105.0+3.5+0+1.0=109.5m

(C)校核洪水位加非常运用条件的坝顶超高

107.5+1.8+0+0.5=109.8m

(D)设计洪水位加正常运用条件的坝顶超高

105.5+3.5+0+1.0=110.0m

答案:

(D)

 

2.参照已建工程的经验,均质土坝的上、下游坝坡关系有一定的规律,该坝的综合坝坡,上、下游各拟定了四种情况,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符合一般规律的?

(A)1:

2.5,1:

2.8(B)1:

2.6,1:

2.6

(C)1:

2.6,1:

3.0(D)1:

2.8,1:

2.4

答案:

(D)

主要解答过程:

均质土坝一般上缓下陡。

 

3.当对该坝最大坝高断面进行坝坡稳定分析时,非常运用情况下,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需要计及地震荷载,同时考虑水平向和垂直向地震作用

(B)不需要计及地震荷载

(C)需要计及地震荷载,只考虑水平地震作用

(D)需要计及地震荷载,只考虑垂直向地震作用

答案:

(C)

主要解答过程:

工程位于7度地震区,地震设计烈度为Ⅶ,坝坡稳定分析时需要计及地震荷载。

水工抗震规范4.1.2条,设计烈度8、9度的1、2级建筑物需同时考虑水平向和垂直向地震作用。

答案:

(C)

 

4~6.某大型工程,位于8度地震区。

主坝为粘土均质坝,受地形的限制,为满足泄洪要求,在主、副坝联接处建有溢洪道,设计洪水泄流量为8300m3/s,溢洪道基础位于第三纪砂层上。

溢洪道采用直线布置,由驼峰堰进水闸、泄槽、一级消力池、二级消力池、三级消力池以及海漫等几部分组成。

堰体为驼峰堰型,长28m,上游设壤土铺盖,厚2~3m,长250m,渗透系数为1×10-6cm/s,铺盖下砂层渗透系数为3×10-3cm/s。

堰体下设两条横向(垂直水流)排水管,并与堰体两侧边边墙外纵向排水管相联,横向排水管内地下水位高程为134.5m。

堰体结构简图及设计洪水过水时的受力状态见附图。

泄槽两侧挡墙为直墙式,并对称扩散,进口堰末泄槽起点宽131.5m,流速为13.15m/s,水深4.8m;泄槽末端处宽170m,流速为21.23m/s,水深2.3m。

泄槽底板下设有反滤层和网状排水沟,纵横向排水沟布置在泄槽底板下,横向排水沟自溢洪道中心向两侧以5%的坡度引边墙外排水廊道内。

第三纪砂层相对密度为0.80。

由颗粒级配曲线查得小于各粒径重量占总重量的百分数如下表:

砂的粒径

di(mm)

0.014

0.030

0.050

0.060

0.120

0.170

0.25

0.30

1.05

1.00

1.40

8.00

对应粒径

占(%)

5

10

15

20

30

40

50

60

70

80

85

100

4.判断溢洪道泄槽(陡槽)满足水流扩散所需要的沿水流方向的最小水平投影长度,下列哪一项能满足最低要求?

(A)190m(B)170m

(C)150m(D)130m

答案:

(B)

主要解答过程:

溢洪道泄槽边墙扩散角可按《溢洪道设计规范》附录A.3中公式A.3.2-2计算,

tgQ=(g*h)1/2/k/v

式中:

h—扩散段首、未端平均水深;

v—扩散段首、未端平均流速;

k—经验系数,取3.0;

h=0.5(4.8+2.3)=3.55mv=0.5(13.15+21.23)=17.19m/s

tgQ=(g*h)1/2/k/v=(9.81*3.55)1/2/3/17.19=0.114

溢洪道泄槽满足水流扩散所需要的沿水流方向的最小水平投影长度L:

L=0.5(170-131.5)/0.114=168.9m

 

5.当设计洪水泄洪,闸门全开堰体过水时,(顺水流方向)影响堰体(单宽)稳定的除有结构自重及其上的永久设备重量、土压力外,还有哪些基本荷载?

(A)设计洪水位时的扬压力和地震荷载

(B)设计洪水位时的扬压力和泄流时的水压力

(C)设计洪水位时的静水压力和地震荷载

(D)设计洪水位时的静水压力和波浪压力

答案:

(B)

主要解答过程:

 

6.由上述条件,下列哪一选项最接近高程134.5m以上堰体上游面(单宽)所作用的水平水推力的计算值?

(按时均压强计算,忽略铺盖厚度,堰趾至横向排水沟的渗径长度按20m计,堰体过水如图示)。

下列选项中水平水推力计算值,哪一项是比较正确的?

(A)780kN(B)460kN

(C)420kN(D)1360kN

答案:

(B)

主要解答过程:

铺盖首部的渗透压力=(151.0-134.5)*10=165KN

铺盖尾部的渗透压力=165*24.5/274.5=14.72KN

堰底板上游的渗透压力=165*20/274.5=12.02KN

排水管的渗透压力为0

(1)上游止水以上水压力H1

H1=0.5(80+120)*4=400KN

(2)上游止水以下水压力H2

H2=0.5(14.72+12.02)*4.5=60.1KN

堰体上游面(单宽)所作用的水平水推力=400+60.1=460KN

7.某装机450MW的坝后水电站内有2500kN/300kN的桥机,桥机轨道梁采用钢筋混凝土T形梁。

在进行吊车梁计算配筋时,需要确定T形梁的结构重要性系数γ0,桥机竖向荷载的动力系数γQ,结构系数γd。

以下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γ0=1.1,γQ=1.05,γd=1.3

(B)γ0=1.0,γQ=1.05,γd=1.2

(C)γ0=1.0,γQ=1.2,γd=1.2

(D)γ0=1.0,γQ=1.1,γd=1.2

答案:

(B)

主要解答过程:

《水利水电工程第级划分与洪水标准》规定装机450MW为大(Ⅱ)型工程,厂房是主要建筑物,应为2级建筑物。

《水电站厂房设计规范》第4.1.3条规定,2级建筑物结构重要性系数γ0=1.0;第4.1.8条规定,桥机竖向荷载的动力系数γQ=1.05;《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4.2.1条规定,结构系数γd=1.2。

 

8.有一素混凝土柱,混凝土强度等级C15,计算长度l0=3.6m,截面尺寸b×h=300×500mm2,轴向力设计值N=480kN,轴向力作用点至截面重心作用点距离e0=100mm,如图所示。

经复核,该柱截面安全。

以下哪一个数值最接近该素混凝土柱的受压承载力?

(A)600kN

(B)710kN

(C)480kN

(D)520kN

答案:

(C)

主要解答过程: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191-96》条文5.2.1,5.2.2

公式5.2.2~1,5.2.2~4专业案例,水工结构篇,第二章,第三节

(1)有关系数

γd=1.3,fc=10N/mm2,e0=100mm,yc’=500/2=250mm

(2)判别是否要考虑受拉区混凝土的作用

0.4yc’=0.4×250=100mm

0.8yc’=0.8×250=200mm

故0.4yc’=e0≤0.8yc’,按不考虑混凝土受拉区的作用计算承载力。

(3)弯矩平面内的受压承载力

l/h=3600/500=7.2,查表5.2.2-1得,φ=0.93

N==482884N=483kN

(4)垂直弯矩作用平面的受压承载力

l/h=3600/300=12,查表5.2.2-1得,φ=0.82

N==709615N=710kN

应取(483kN,710kN)的小值,故受压承载力为483kN。

 

注:

(A)未计φ=0.93的影响,483/0.93=520kN;

(B)错误地取用(483kN,710kN)的大值710kN;

(D)错误地取用γd=1.2(钢筋混凝土构件),483/1.2×1.3==523kN。

 

9.某厂房(3级建筑物)房内有T形吊车梁,截面尺寸为梁高500mm,腹板宽200mm,翼缘厚度100mm,翼缘宽度400mm,计算跨度l0=6m,经计算跨中弯矩设计值M=210kN·m(包括自重),已配有受压钢筋2根直径16的Ⅲ级钢筋(As’=402mm2),采用C20混凝土,受拉钢筋也采用Ⅲ级钢筋,2排布置,(c=25mm),以下哪个数值最接近需要配置的受拉钢筋面积?

(A)2000mm2(B)1800mm2

(C)1950mm2(D)1845mm2

答案:

(D)

主要解答过程: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191-96》条文6.2.2公式5.2.2~1,5.2.2~4

专业案例,水工结构篇,第二章,第四节

(1)确定有关系数

ψ=1.0,γd=1.2,γ0=1.0(安全级别Ⅱ级),γG=1.05,γQ=1.20,fc=10N/mm2,fy=fy’=360N/mm2,c=25mm

(2)翼缘宽度计算

假定受拉筋直径20mm,2排钢筋间间距为50mm,则a=25+20/2+50/2=60mm

h0=500-60=440mm,a’=25+16/2=33mm,hf’=100mm

对于独立的T形梁,hf/h0=100/440=0.227>0.1,b+12hf’=200+12×100=1400mm

l0/3=6000/3=2000mm

取(400,1400,2000)的最小值,故bi’=400mm,

(3)T形截面类型判断

γdM=1.2×210=252kN·m

fcbi’hi’(h0-hi’/2)+fy’As’(h0-a’)

=10×400×100×(440-100/2)+360×402×(440-33)=2.149×108N·mm=214.9kN·m

γdM=252kN·m>214.9kN·m,该梁属第二类T形截面

(4)配筋量计算

As3=fc(bi’-b)hi’/fy=10×(400-200)×100/360=555.6mm2

M3=fc(bi’-b)hi’(h0-hi’/2)=10×(400-200)×100×(440-100/2)=7.8×107N·m=78kN·m

As1=fy’As’/fy=360×402/360=402mm2

M1=fy’As’(h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