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阴病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0838275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X 页数:555 大小:47.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少阴病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5页
少阴病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5页
少阴病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5页
少阴病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5页
少阴病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少阴病篇.docx

《少阴病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少阴病篇.docx(5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少阴病篇.docx

少阴病篇

少阴病篇习题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伤寒习题集/少阴病篇习题

 

一、 选择题

(一)A1型题

1.下列关于少阴病提纲脉证的机理的描述最确切的一项是

A.心肾阳虚、阴血不足,神失所养 B.邪入少阴,心肾虚衰,水火失济 C.心肾阳虚,阴寒内盛,水气不化 D.心肾阳虚,阴寒内盛,阳不外达 E.心肾阳虚,阴寒内盛,浊阴上蒙

2.能反映少阴病病理特征的脉证是

A.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  B.下利便脓血  C.下利清谷,里寒外热,脉微欲绝  D.脉微细,但欲寐  E.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

3.根据原文,下列症状除哪项外可辩为“少阴病形悉具”

A.欲吐不吐  B.心烦,但欲寐  C.咽痛复吐利  D.自利而渴  E.小便色白

4.下列脉象那项不在少阴病中出现

A.脉阴阳俱紧  B.脉浮而动数  C.脉细沉数  D.脉微涩  E.脉浮而迟  

5.少阴病中出现“自利而渴”的机理是

A.少阴下利,阴津受伤  B.少阴热化,伤津耗液  C.少阴病阴阳俱虚,阴津不足  

D.寒侵少阴,真阳受困,津不上承   E.少阴阳虚,水气内停

6.据条文“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____________”本条文的最后一句应为:

A.急温之  B.不可发汗  C.不可下之   D.宜四逆汤   E.四逆汤主之

7.四逆汤中,炙甘草的主要作用是

A.减少附子毒性  B.温补调中  C.调和诸药   D.补中益气   E.缓急止痛

8.下列证候,那项不是四逆汤的主要脉证

A.下利肢厥   B.但欲寐   C.脉微而沉    D.下利脉微    E.小便清长

9.下列关于四逆汤证病机的描述最确切的一项是:

A.心肾阴虚,阳不外达   B.肾阳虚衰,阴寒内盛   C.肾阳衰微,阴盛格阳   

D.心肾气血阴阳俱虚   E.寒邪直中少阴,阳郁不达 

10.关于通脉四逆汤的加减法,下列那项论述是错误的:

A.面色赤加葱九茎  B.腹中痛,去甘草加芍药二两   C.呕者加生姜二两   D.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   E.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

11.通脉四逆汤的主要病机是:

A.邪从寒化,阳不外达  B.阴寒内盛,阳不化津  C.阴寒内盛,格阳于外  D.阴寒内盛,寒湿凝滞   E.病情向愈,阳气复来

12.“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为何汤证的辩证关键:

A.四逆汤证 B.四逆加人参汤证 C.茯苓四逆汤证 D.通脉四逆汤证 E.当归四逆汤证

13.下列那项为通脉四逆汤的主症:

A.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  B.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  C.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  D.脉微细,但欲寐,手足厥冷,小便色白  E.昼日烦躁不的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身无大热

14.白通汤与通脉四逆汤中相同的药物是:

A.干姜,附子 B.附子,甘草  C.附子,葱白  D.甘草,干姜  E.干姜,葱白

15.白通汤的病机是:

A.阴寒内盛,格阳于外  B.阴寒内盛,格阳于上  C.阴寒内盛,阳气衰微  D、寒邪内侵,阳郁不达     E、心肾阳虚,火不暖土

16.下列关于白通加猪胆汁汤的病机描述最确切的是:

A.阴寒内盛,阴阳格拒  B.阴寒内盛,阳不外达    C.阴寒内盛,虚阳上浮     D.阳脱阴竭,寒热格拒   E.阴寒内盛,正气拂郁

17.白通加猪胆汁汤中用猪胆汁与人尿,下列关于其作用的描述那一项是错误的

A.引阳药入阴以防格拒 B.滋养阴液 C.益阴和阳 D.寓“逆者反治”之意 E.苦寒清热

18.白通加猪胆汁汤的辩证要点是

A.脉微,下利,滑脱不禁,厥逆无脉,面赤 B.但欲寐,下利,面赤,手足厥冷,脉沉微  

C.手足厥逆,下利清谷,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面赤  D.脉微细,但欲寐,自利,口渴,小便色白  E.背恶寒,口中和,身体痛,手足寒,脉沉 

19.除那项外,均为少阴病虚阳外越的指征:

A.面红如妆   B.汗出     C.下利清谷     D.烦躁     E.身反不恶寒

20.在《伤寒论》的方剂中,仲景多处用到附子,其中用量最大的方剂是:

A.四逆汤  B.白通加猪胆汁汤  C.通脉四逆汤  D.桂枝附子汤  E.干姜附子汤

21.附子汤的药物组成是

A.人参,附子,茯苓,白术,生姜 B.附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C.附子,芍药,白术,干姜,甘草 D.附子,茯苓,人参,白术,白芍 E.附子,茯苓,甘草,人参,白芍

22.原文“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_________,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A.脉沉者   B.自下利者 C.欲吐不吐者  D.其身恶寒者  E.身反不恶寒者

23.下列那项不是附子汤的主症

A.口中和,其背恶寒   B.身体痛   C.四肢沉重疼痛   D.手足寒  E.骨节痛

24.附子汤的治法是

A.温阳化湿,镇痛祛寒   B.温通阳气,祛风除湿   C.破阴回阳,宣通上下  D.破阴回阳,通达上下  E.破阴回阳,通达内外

25.真武汤的主要病机是

A.肾阳虚衰,寒湿内盛  B.肾阳亏虚,水气泛滥  C.脾肾阳虚,关门不利  D.下元亏虚,气化不利  E.邪侵少阴,肾失所主

26.下列那项不是真武汤的或然证

A.咳    B.下利     C.小便利    D.小便不利    E.呕

27.下列证候中,那项不是真武汤的主证

A.心下悸,头眩  B.身润动,振振欲擗地者   C.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  D.腹痛,小便不利   E.四肢沉重疼痛

28.桃花汤的证候表现不包括那项

A.腹痛   B.下利不止   C.下利便脓血  D.下重   E.小便不利

29.桃花汤证的发病机理是

A.脾肾阳虚,滑脱不禁   B.脾胃虚弱,中气下陷   C.湿热蕴结,下迫大肠   D.脾虚湿阻,寒湿下趋   E.肾关不固,水渗大肠

30.据原文“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___________,黄连阿胶汤主之。

”应为(  )

A.心烦不得眠者  B.心中烦,不得卧   C.反发热,脉沉者   D.口中和,其背恶寒者 E.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

31.关于黄连阿胶汤证治法的论述最确切的一项是

A.清热祛湿,泻火除烦   B.滋阴泻火,交通心肾   C.清热育阴利水   D.温阳化气行水  E.和解泄热,养阴生津

32.下列那项不是猪苓汤的主证

A.咳而呕渴   B.心烦不得眠   C.脉浮发热   D.微热消渴   E.小便不利

33.猪苓汤与五苓散共有的表现是

A.脉浮,小便不利   B.水入即吐   C.心烦不得眠  D.咳而呕渴   E.汗出而渴  

34.猪苓汤证的主要病机是

A.水蓄膀胱,气化不利  B.少阴热化,阴虚水热互结   C.阴虚火旺,心肾不交  D.胃阳不足,水停中焦    E.少阴阳虚,阴液不继

35.黄连阿胶汤证与栀子豉汤证比较,错误的是 

A.两者都有心烦不得眠   B.两者都属于“虚烦”范畴   C.前者为阴虚火旺,火因水虚而生,后者为无形热邪扰于胸膈   D.前者滋阴泻火,后者清宣郁热  E.前者多见苔黄,舌红绛,后者则苔多薄腻微黄

36.吴茱萸汤证中有吐利,其下利的病机为:

A.心肾阳虚,阴寒内盛   B.胃气虚寒,升降失常   C.脾肾用虚,寒湿下注   D.阳虚不固,大肠滑脱    E,肝气郁滞,湿热下迫

37.“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死。

”其病机为:

A.纯阴无阳      B.阳虚欲脱   C.阴竭阳脱   D.阳虚阴盛  E.阴盛格阳

38.下列诸症中,预后好而可治的是:

A.少阴病,躁烦四逆,息高者   B.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   

C.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蜷,脉不至,不烦而躁者   D.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   E.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

39.少阴病预后中能反映阴阳离决的危候是:

A.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蜷,脉不至,不烦而躁   B.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

C.少阴病,恶寒,身蜷而利,手足逆冷   D.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

E.少阴病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

40.原文“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其治疗方剂是:

A.甘草汤  B.桔梗汤  C.半夏散及汤  D.苦酒汤   E.猪肤汤

41.原文“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治宜

A.清热利咽   B.散寒通阳,涤痰利咽   C.滋肾润肺,补脾和中  D.清热涤痰,利咽止泻   E.宣肺利咽,化痰和胃

42.四逆散证之四逆,较合适的理解为

A.心肾阳虚,阴寒内盛,阳气不达   B.少阴阳虚,复感寒邪,寒凝气滞   C.阴阳气不相顺接   D.肝胃气滞,阳气内郁,不达四末   E.肾虚水停,阳气被遏

43.下列少阴咽痛的几个方剂中,药物组成错误的是

A.桔梗汤由桔梗、甘草组成   B.猪肤汤由猪肤、芍药组成   C.甘草汤由甘草一味组成   D.苦酒汤由米醋、半夏、鸡蛋清组成   E.半夏散由桂枝、半夏、甘草组成

44.原文“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咽痛”是因为

A.阴虚火旺,虚火上炎  B.风寒客于少阴经   C.痰火郁结,热伤咽喉  D.邪热客于少阴经脉   E.痰浊阻闭咽喉

45.原文“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治疗宜用

A.黄连阿胶汤      B.甘草汤  C.桔梗汤   D.猪肤汤   E.苦酒汤

46.原文“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吴茱萸汤主之”,文中省略句子应为

A.头痛,干呕,吐涎沫者   B.食谷欲呕者   C.躁烦,头痛者   D.烦躁欲死者

E.热伤营气,阴血不足,心神失养

47.下列方剂中甘草生用的是:

A.四逆散  B.桔梗汤  C.半夏汤  D.甘草泻心汤  E.小柴胡汤

 

(二)A2型题

1.患者,女,45岁。

头晕,全身湿冷,四肢厥逆,表情淡漠,苔白滑,脉沉细临床最佳辩证当是

A.干姜甘草汤证   B.四逆散证   C.四逆汤证   D.茯苓四逆汤证   E.当归四逆汤证

2.患者,女,65岁。

心烦少寐,尤以入夜为甚,心中燥扰,常欲四处奔走,舌红脉细数。

临床最佳辩证是( )

A.猪苓汤证  B.黄连阿胶汤证   C.栀子豉汤证   D.真武汤证   E.干姜附子汤证

3.患者,男,75岁。

脾胃素虚,偶进寒凉,遂下利不止,日8―9次,大便呈粘脓状,夹有暗红色血便,腹部冷痛,四肢发凉,精神疲惫,口淡不渴,脉沉无力。

临床上最佳辩证应是

A.通脉四逆汤证  B.白通汤证  C.桃花汤证  D.桂枝人参汤证  E.葛根芩连汤证

4.患者,女,35岁。

腹痛,时有呕吐,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精神萎靡,大便质稀,日3―4次,舌质淡,苔白,脉沉弱。

此证应处以何药

A.生姜,白术,白芍,茯苓   B.附子,生姜,白术,白芍,茯苓  C.干姜,白术,白芍,茯苓,附子  D.茯苓,桂枝,白术,甘草  E.甘草,附子,白术,茯苓

5.患者,男,60岁。

偶感风寒,起病后发热不明显,但觉精神疲惫,昼日似睡非睡。

三天后,出现口燥咽干,心下结痛,腹部胀满,大便二日未行。

此证最佳辩证应是

A.白通汤证   B.真武汤证  C.白虎汤证    D.大承气汤证   E.小承气汤证

6.患者,女,6岁。

发热,夜寐不安,心中燥扰,小便不利,时有下利,舌红少苔,脉浮数。

临床最佳辩证是

A.五苓汤证 B.真武汤证  C.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  D.猪苓汤证  E.茯苓甘草汤证

7.患者,男,63岁。

身体骨节疼痛,背微恶寒,手足发凉,口淡不渴,脉沉。

临床最佳辩证为

A.麻黄汤证  B.新加汤证   C.桂枝附子汤证  D.甘草附子汤证  E.附子汤证

8.患者,男,10岁。

腹泻5天,近日加重,呕吐清水,泻下无度,烦躁不安,手足发凉,脉息微弱,似有似无。

临床最佳辩证当是

A.四逆汤证   B.通脉四逆汤证   C.桃花汤证  D.白通加猪胆汁汤证  E.五苓散证

9.患者,46岁,男。

身热目赤,不欲饮水,腹泻,完谷不化,烦躁,四肢厥冷,脉微欲绝。

临床辩证应为

A.白通加猪胆汁汤证  B.通脉四逆汤证  C.四逆汤证  D.白虎汤证  E.桃花汤证

10.患者,女,67岁。

伤寒,发汗后,仍发热,心悸头眩,筋肉跳动,身体颤抖,不能自主,舌淡,苔白滑,脉沉弱。

处方应为.

A.猪苓汤   B.黄连阿胶汤  C.栀子豉汤   D.真武汤  E.干姜附子汤

11.患者,女,36岁,受风寒后咽喉疼痛,恶风寒,稍咳,咯少量白痰,曾服用西瓜霜、健民咽喉片及抗菌素咽痛不减,饮食减少,二便如常,舌质淡红,苔白润,右寸脉浮。

辨证当是

A.桂枝汤证 B.猪肤汤证 C.桔梗汤证 D.半夏散及汤证 E.甘草汤证

12.患者,男,35岁,近日由于外出讲课,饮食失节,昨日开始咽喉疼痛,声音难出,检查咽喉发现咽侧壁略红肿,有白色小溃疡点,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无异常。

辨证当是

A.苦酒汤证 B.甘草汤证 C.桔梗汤证 D.半夏散及汤证 E.猪肤汤证

13.患者,男45岁,数日前感冒,现已基本恢复,但咽喉疼痛、干燥,常欲饮水,发热,恶风,面部发红,小便黄短,大便干结,舌红脉数。

最佳辨证应是:

A.白虎汤证 B.猪肤汤证 C.桔梗汤证 D.半夏散及汤证 E.甘草汤证

14.患者,女,43岁,三天前出现右下腹部疼痛,时作时止,并感有气在腹中攻窜,曾服用大黄牡丹皮汤不效,食欲不振,口干口苦,四肢末端冰凉,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重举乏力。

辨证当是:

A.四逆散证 B.桂枝加芍药汤证 C.大承气汤证 D.小建中汤证 E.小承气汤证

15.患者,男,62岁,三天来呕吐,腹泻,日泻十余次,均为稀水样便,无粘冻样物,无脓血,腹部怕冷,四肢欠温,头顶冰凉感,烦躁,脉沉弦。

辨证当为:

A.黄芩汤证 B.吴茱萸汤证 C.葛根芩连汤证 D.白头翁汤证 E.理中汤证

 

(三)B型题

A.心烦不得眠,小便不利,或见下利,咳而呕渴 B.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 C.心中烦、不得卧,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D.烦燥不得卧,汗出,自利,自欲吐,脉微细沉 E.昼日烦躁不得眠,或见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

1.猪苓汤证中的不得眠是

2.黄连阿胶汤证中的不得眠是

A.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 B.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 C.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小便色白 D.下利,谵语,有燥屎 E.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

1.机理属少阴阴虚从阳化热,水亏土燥热结旁流而下利的是

2.机理属少阴阴虚从阳化热,水热互结下焦,水气偏渗大肠而下利的是

A.茯苓、白术、附子、干姜、芍药 B.茯苓、白术、附子、生姜、芍药  C.茯苓、白术、附子、干姜、甘草 D.茯苓、白术、附子、人参、芍药 E.茯苓、白术、附子、人参、生姜

5.附子汤的药物是

6.真武汤的药物是

A.阴寒内盛,格阳于外 B.阴寒内盛,格阳于上 C.肾阳虚衰,阴寒内盛 D.阳脱阴竭,寒热格拒 E.肾阳虚衰,寒湿内盛

7.白通汤证的病机是

8.四逆汤证的病机是

A.阳虚水停,气不化津,津不上承 B.阳虚阴盛,不能蒸腾津液上润 C.水热互结下焦,津液难以上润 D.阴虚阳亢,津液枯涸无以上润 E.胃中热炽,津液被伤,无以上润

9.“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其渴的机理是

10.“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小便色白者”其渴的机理是

A.破阴回阳,通达上下  B.急救回阳  C.回阳救逆  D.破阴回阳,通达内外 E.温阳化湿,镇痛祛寒

11.通脉四逆汤证的治法是

12.附子汤证的治法是

A.理中汤   B.四逆汤   C.桂枝人参汤   D.吴茱萸汤  E.四逆散

13.少阴病,见吐利,手足逆冷,烦躁者,宜选用

14.少阴病,见脉微细,但欲寐,恶寒蜷卧,下利清谷者,选用

15.少阴病见四肢逆冷,腹中痛,泄利下重者,治用

A.猪肤汤    B.半夏散及汤   C.桔梗汤 D.甘草汤   E.苦酒汤

16.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者,宜选用

17.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最佳选用方是

 

(四)X型题

1.少阴寒化证的辨证要点是

A.欲吐不吐 B.心烦但欲寐 C.自利而渴 D.小便色白 E.四肢厥逆

2.少阴病有哪些治疗禁忌

A.禁吐   B.禁汗   C.禁下  D.禁清  E.禁温

3.四逆汤(原方)的药物组成是

A.干姜二两  B.干姜一两半  C.附子一枚  D.干姜四两  E.甘草二两(炙)

4.根据原文,通脉四逆汤证(包括或然证)中有

A.下利清谷  B.手足厥逆  C.其人面色赤  D.腹痛  E.干呕

5.下列通脉四逆汤加减法中,哪几项是正确的

A.面赤,加葱白   B.腹痛,加芍药   C.干呕,加生姜   D.咽痛,加桔梗  E.利止脉不出,加人参

6.根据原文含义,白通汤证中应有

A.下利  B.脉沉微  C.面赤  D.身反不恶寒  E.干呕、烦

7.根据原文,白通加猪胆汁汤证中应有

A.渴  B.干呕  C.烦  D.厥逆无脉  E.腹痛

8.白通加猪胆汁汤中,加入胆汁、人尿的目的,以下哪几项是错误的

A.咸寒苦降以反佐 B.宣通上下 C.引阳入阴解格拒 D.滋阴养液 E.温阳化湿止痛

9.下列哪些脉象,可在少阴病中出现

A.脉阴阳俱紧  B.脉浮虚而涩  C.脉沉  D.脉细沉数  E.脉微涩

10.附子汤和真武汤中均有的药物是

A.附子  B.茯苓  C.生姜  D.白术  E.芍药

11.据原文,附子汤证中

A.手足寒  B.身体痛  C.背恶寒  D.口中和  E.下利清谷

12.下列真武汤加减法中,哪几项是正确的

A.若咳,加五味子、细辛、生姜   B.若小便利,去茯苓   C.若悸,加桂枝   

D.若下利,去芍药,加干姜   E.若呕,去附子,加半夏

13.根据原文含义,桃花汤证中应有

A.口渴   B.下利不止   C.腹痛   D.小便不利   E.便脓血

14.有面色赤(或热色)症的汤证是

A.白通汤证   B.通脉四逆汤证   C.四逆汤证   D.白通加猪胆汁汤证   E.四逆散证

15.据原文,下列有“不得眠”症的汤证是

A.猪苓汤证 B.四逆汤证  C.栀子豉汤证  D.白通汤证  E.黄连阿胶汤证

16.下列方中附子生用的是

A.四逆汤  B.白通汤  C.附子汤  D.真武汤  E.通脉四逆汤

17.下列属四逆散加减法的是

A.咳者,加五味子、干姜   B.腹中痛者,加附子   C.泄利下重者,加葛根、黄连   

D.心悸者,加桂枝   E.小便不利者,加茯苓

18.吴茱萸汤证可见:

A.食谷欲呕 B.烦躁欲死 C.手足逆冷 D.干呕,吐涎 E.下利

19.少阴病阳回自愈证可见:

A.脉暴微 B.手足温  C.烦  D.欲去衣被 E.脉紧

20.少阴病,可治之证有:

A.少阴病,恶寒,身蜷而利,手足逆冷者 B.少阴病,恶寒而蜷,时自烦,欲去衣被者C.少阴病,吐利,烦躁,四逆者 D.少阴病,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  

E.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

21.少阴病死候包括:

A.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 B.四逆,恶寒而身蜷,脉不至,不烦而躁者

C.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者  D.六七日,息高者   E.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寐者

22.少阴病危侯的病机是:

A.纯阴无阳   B.阳不胜阴   C.阴竭于下,阳脱于上  D.肾气绝于下  E.阳绝神亡

23.四逆散的或然证有:

A.小便不利  B.泄利下重  C.腹中痛  D.悸   E咳.

24.猪肤汤证可见:

A.胸满   B.下利   C.咽痛  D.心烦   E.咽中伤,生疮

 

二、非选择题

(一)名词解释题

1.但欲寐:

2.小便色白:

3.温温:

4.微续:

5.脉暴出:

6.数更衣:

7.口中和:

8.欲吐不吐:

9.息高:

10.下厥上竭:

11.苦酒:

12.戴阳证:

13.泄利下重:

14.蜷卧:

15.苦酒:

16.白粉:

17.坼:

 

(二)填空题

1.“少阴之为病,脉微细,——。

2.“病人——,——,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3.“少阴病,——,病为在里,不可发汗。

4.“少阴病,脉沉者,——,宜四逆汤。

5.“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

6.“少阴病,——,白通汤主之。

7.“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

——,——,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

服汤脉暴出者死,——。

8.“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9.“少阴病,——,——,——,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10.“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此为有水气。

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11.“少阴病,——,桃花汤主之。

12.“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

13.“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黄连阿胶汤主之。

14.“少阴病,下利六七日,——,——,猪苓汤主之。

15.“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宜大承气汤。

16.“少阴病,——,——,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

17.“少阴病,六七日,——,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18.“少阴病,始得之,——,——,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19.“少阴病,——,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

以二三日无证,故微发汗也。

20.“少阴病,八九日,——,——,必便血也。

21.“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者,——,小便必难,——。

22.少阴病,——,———,————,吴茱萸汤主之。

23.少阴病,——一,四逆者死。

24.少阴病,          ,时时自冒者,死。

25.少阴病,四逆,           ,        ,不烦而躁者,死。

26.少阴病,六七日,       ,死。

27.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      ,         ,       ,          者,四逆散主之。

28.吴茱萸汤在少阴病中主治           ,          ,功效是       ,       。

 

29.半夏散及汤的药物组成是              ,功效是         ,          。

30.四逆散主治          ,           ,药物组成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