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整理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834511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95.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批判性思维整理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批判性思维整理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批判性思维整理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批判性思维整理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批判性思维整理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批判性思维整理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

《批判性思维整理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批判性思维整理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批判性思维整理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

2、自相矛盾是最尖锐的不一致

5、正当性:

消除不可靠的信念

1、使用真实可信的理由为信念做出担保

2、为信念担保的理由是强有力的

6、预见性:

拒绝盲目行动

1、预见性意味着信念的实用性

如果你拥有的信念能帮助你对周围的世界做出较好的解释和理解,而且能够对周围世界所发生的事件做出较好的预测和控制,那么你的信念就是非常实用的。

2、预见性意味着行动的主动性

了解事物的原因不只是为了满足好奇心和消除恐惧感,而是要引导我们的行动,知道要做些什么、什么时候去做以及如何去做,并为我们做决定提供依据。

第2节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

1、正确的态度

思考态度是一种思维倾向,它引导我们向着好的思考者的方向不断努力。

二、原则性知识

批判性准则:

1、评估论证中所提出的问题是否恰当的准则;

2、评估论证中所给出的理由是否正当的准则;

3、评估论证中所做出的推理是否强有力的准则

三、勤奋的实践

1、思维能力的训练必须注重实践。

2、注重严谨缜密的思考态度;

清晰性、相关性、一致性、正当性和预见性的思维品质等批判性思维基本功的训练。

3、训练过程中重视养成批判性思维习惯。

目标:

打破规范性思考的条条框框,因为思维的一系列规范性准则是限制思维创新的枷锁。

第3节批判性思维课程的设计

一、批判性思维课程的设计风格

二、批判性思维教育的意义

1、具有清楚地思维、谈吐、写作的能力。

2、具有批判性和系统性推理的能力。

3、具有形成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5、具有敢于创新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6、具有与他人合作与沟通的能力。

7、具有判断什么意味着彻底理解某种东西的能力。

8、具有辨别重要的东西与琐碎的东西、持久的东西与短暂的东西的能力。

9、熟悉不同的思维方式(定量、历史、科学、道德、美学)。

10、具有某一领域知识的深度。

11、具有观察不同学科、理念、文化的相关之处的能力。

12、具有一生求学不止的能力。

三、教程内容的组织安排

第二章主张与断言

第一节论证的概念

1、论证是提供支持一个主张的说理方式。

论证是由一系列的陈述语句组成的,表达理由的陈述语句称为前提,表达被支持的主张的陈述语句称为结论。

2、论证与解释的区别

在论证中,我们提供证据证明某一主张是否真实或可信;

在解释中,我们试图表明事实之间是否有某种联系

3、推理

两种基本推理方法:

演绎推理:

如果前提为真,结论也必然为真。

前提与结论之间存在的这种牢固的逻辑关系叫做演绎关系,以这种关系为特点的推理称为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的意义——第一,我们清晰地知道了前提所蕴含的内容。

第二,如果前提为真,结论就是一个我们原来未发现而现在已经确信的真理。

归纳推理:

推理的前提不能完全地保证它的结论,前提对结论的支持是有限的,所以,如果前提为真,我们只能断定结论很有可能为真。

前提与结论之间存在的这种强有力的逻辑关系叫做归纳关系,以这种关系为特点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

4、归谬与证伪

演绎有效性保送真而不保送假。

对于前提为假的演绎推理,其结论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

归谬法的应用:

通过检验演绎的结论来达到证伪目标的做法,在科学领域、司法案件侦破和事故分析中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科学原理及其他假说可能是极为概括和抽象的,科学工作者从这些具有高度浓缩性的原理或假说中演绎出某个简单的、可用实验的方式轻而易举地进行检验的结论。

如果实验证明这一结论是假的,不论该假说有多么深奥复杂,它都必定存在某种谬误。

因此,我们也应该明白演绎推理只是假定而不是断定前提为真。

5、论证的可靠性

定义:

前提真实而且推理有效的论证称为可靠的论证。

归纳推理尽管归纳推理的前提是真实的,但并不能保证结论是同样真实的,而且这也不代表归纳论证的结论不具有任何可靠性。

因此,归纳推理只能为结论提供一定程度的可靠性(归纳强度)。

判断归纳强度,除了依靠前提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外,还要考虑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有“多么紧密”,即相关性,需要对推理所涉及的背景知识有所了解。

演绎推理可以根据前提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做出完全的判定。

6、论证的谬误

论证的谬误指的是论证的缺陷。

论证的缺陷可能发生在主张、理由、推理这三个构成要素上,也可能发生在表达论证时所使用的语言上。

※主张上的谬误——论证中对主张(结论)的确信超出了其理由(前提)所保证的限度。

(轮胎充气过量爆裂)

※理由上的谬误——论证中使用真实性或可信性悬而未决的理由为其主张提供担保。

(银行贷款的担保人资金状况不明)

※推理上的谬误——推理是理由为主张提供支持的正当的、合法的途径,它是判定理由对主张给予多大担保力度的依据。

这方面出现的谬误无疑是论证的缺陷。

※语言上的谬误——论证中的大多数缺陷都与语言的使用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第二节抓住断言

从表达论证的角度考虑,用于表达论证的语句有陈述句和疑问句,陈述句用来表达观点和主张,疑问句用来表达论证所提出的问题。

从理解论证的角度考虑,我们把有真假可言的语句称为陈述,对陈述的断定称为断言。

论证被理解为通过已被断定为真的陈述来确证其真实性尚未被断定的陈述,论证的主张是一个陈述,确证这一陈述的真实性或可接受性是论证的目标。

从解决问题的角度考虑,论证的主张就是作者对所提出的主要问题的直接回答,给出支持这一主张的根据和理由被理解为运用推理使人确信这种回答是正确的。

面对所提供的论证,进行理解和评估的首要任务是识别和明确论证的主张。

了解表达主张的陈述句和表达问题的疑问句是识别和明确论证主张的两条较好的途径。

第3节简单陈述

1、直言陈述

直言陈述指的是揭示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的陈述

对某一个体对象有所言说不牵涉个体数量的多少问题,我们把这类对独一无二的对象有所揭示的陈述称为单称陈述。

2、量化陈述

涉及所言说的对象数量问题,我们把这类涉及描述对象数量多少的陈述称为量化陈述。

3、矛盾陈述

我们把被否定的陈述称为原始陈述,把对原始陈述的否定称为原始陈述的矛盾陈述。

4、对当关系

从标准陈述的形式上看,我们可以把主词所表示的对象与谓词所描述的性质之间的关系理解为主词所表示的对象类和谓词所描述的对象类之间的关系

1、矛盾关系

2、从属关系

3、反对关系

4、下反对关系

五、陈述的标准化

日常思维使用的自然语句是没有经过任何逻辑加工的语句,为了能够对推理和论证进行逻辑的理解,有必要对自然语句进行加工,把不具有明确陈述形式的自然语句翻译为标准形式的陈述。

1、正确区分主词和谓词

2、全称陈述

3、特称陈述

4、否定陈述

5、除外语句

6、只有语句

第4节复合陈述

复合陈述是由诸如“并且”、“或者”、“如果,则”等联结词联结简单陈述构成的。

常用的几种二元的复合陈述:

一、联言陈述及其否定

二、选言陈述及其否定

三、假言陈述及其否定

第5节避免自相矛盾

一、自相矛盾的主张

坚持某种主张如果只看到事情的一个方面,就很有可能会把那些方面当成对的东西,而把忽视和遗漏的方面当成错的东西加以断定。

很多论证争议的不是某种影响是否存在的问题,而是它有多大或多重要的问题,这时由于夸张的作用而容易把某种主张推向极端。

偏见是那些不能作为正确思维结果的固有的观点。

论证中若以某种偏见为根据,这种偏见的反面事例越多,使用这种偏见进行论证所犯的错误就越严重。

二、自相矛盾的论证

1、理由与主张的矛盾

相互矛盾是理由与主张之间最严重的不一致,如果论证所提供的理由不但不能成为支持主张的证据,反而成为削弱甚至否定其主张的证据,这无疑是论证中出现的最糟糕的错误。

2、绝对化的理由

若要为自己坚持的主张提供万无一失的保证,一个简单而荒谬的做法就是为之寻找一个绝对化的理由

3、互相矛盾的理由

论证中的理由一般不只一个,不同的理由之间不能互相矛盾,因为相互矛盾的理由可以支持任何主张

三、悖论

悖论是具有如下模式的推论:

如果承认陈述A为真,就会推出陈述为假;

如果承认陈述A为假,就会推出陈述A为真,于是就陷入了悖论。

悖论的特征是:

推理过程符合逻辑;

已表述前提的意义是清晰一致的;

推理的结论是相互矛盾的。

1、说谎者悖论

2、罗素悖论

3、格瑞林悖论格瑞林悖论在1908年发现的悖论又称“非自状形容词”悖论。

形容词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形容词可以用来形容这个形容词自身,称为自状的。

例如:

形容词“中文的”就是自状的,它不仅可以形容任何用中文写的字、词、句子等,也可以用来形容它自身,因为“中文的”这三个字也是中文的。

再如形容词“四个字的”也是自状的,它可以形容“兴师动众”这类的短语,也可以形容它自身,因为“四个字的”正好也是四个字的。

另一类形容词则不能用来形容它自身,称为非自状的。

例如,形容词“英文的”就是非自状的,它本身不是英文而是汉语。

再如,“漫长的”也是非自状的,因为它本身只有三个字,谈不上是漫长的。

由于“非自状的”也是一个形容词,现在要问它属于哪一类?

假设“非自状的”是非自状的,则正好与它自身相符合,那么按定义它应该是自状的;

假设“非自状的”是自状的,既然是自状的,就应与它自身相符合,而它本身正是非自状的。

4、鳄鱼悖论

5、唐吉诃德悖论

第3章问题与主张

第一节理解问题

一、问题、回答和预设

预设是问题被提出的潜在条件。

在问题的预设中,如果有一个陈述是假的,对这个问题试图做出任何真实的直接回答都是徒劳的。

谁是当今中国的皇帝?

由于这个问题的预设“当今中国有皇帝”是一个假的陈述,因而试图寻找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就是白费功夫。

辨析一个问题的预设,能帮助我们确认一个问题是否属于误导性问题。

对于误导性问题,可以针对问题的预设进行修正性回答

二、单一问题与多重问题

单一问题的结构由两部分组成:

问式和题设。

在语言学中,通常把问句分为是非句、选择问句和特指问句。

相应地,也可以把问题分为是非型问题、选择型问题和特指型问题。

A是非型问题

B选择型问题

C特指型问题

三、责任性回答

规则1.对单一问题的回答必须是直接的、修正性的或者承认自己不知道。

规则2.对单一的是非型或选择型问题的直接回答必须是题设所呈现的可选择对象之一。

规则3.对单一的特指型问题的直接回答必须是符合题设所描述的对象之一。

规则4.对多重问题的回答是由对组成多重问题的单一问题分别做出责任性回答而形成的复合陈述。

第二节恰当提问的益处

一、明确论证的主张

在识别论证的主张方面,通过提炼论证中所议论的主要问题,基于对这一问题所能做出的可能回答,探查作者论证的主张、意图以及争议的焦点,这是一种参与作者思考、发挥读者主动性的方法

主要问题与次要问题

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

二、辨析争议的焦点

争议指的是在同一个问题上所存在的相互矛盾或相互反对的主张,而且这两种主张都是对这个问题的责任回答

争议的焦点实质是一个问题,它好比两个不同水域的分水岭,在这个问题上争议双方做出了相互矛盾或者相互反对的责任回答

把发生在主要问题上的争议称为观点之争,把发生在主要根据上的争议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