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74492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宁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西宁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西宁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西宁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西宁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宁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doc

《西宁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宁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doc(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宁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doc

思动物理整理

青海省西宁市2013年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2分)(2013•西宁)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

发声体的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C.

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D.

人们利用超声波能够测出海底的深度

考点:

声音的综合利用.

专题:

声现象.

分析: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B、频率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C、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1500m/s,光速等于3×108m/s,

D、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解答:

解: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发声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的振动频率表示发声体振动的快慢,物体振动频率决定发出声音的高低.发声体振动的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发声体振动的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远远小于光速,故C错误,符合题意.

D、人们利用超声波能够测出海底的深度,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的利用和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光速等,都是基础知识,难度较小,容易解答.

 

2.(2分)(2013•西宁)我国经常提到的像:

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屏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其中(  )

 

A.

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

B.

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C.

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⑤

D.

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①③④

考点:

[来源:

Z*xx*k.Com]

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分析: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

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解答:

解:

①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

②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③放大镜成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④电影银幕上的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观后镜是凸面镜,所以它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其中,属于实像的是①④;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⑤;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⑤;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③⑤.

故选C.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平时要注意各个现象的形成原因,并注意区分.

 

3.(2分)(2013•西宁)如果电视机,电烙铁和电风扇上都标有“220V,60W”的字样,它们都在额定电压下,工作相同的时间,三个用电器产生的热量是(  )

 

A.

电视机最多

B.

电烙铁最多

C.

电风扇最多

D.

一样多

考点:

电热.

专题:

应用题;电与热、生活用电.

分析:

根据电视机、电烙铁和电风风扇这三种用电器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情况分析判断.

解答:

解:

三个电器功率一样,即它们消耗的电能一样;

电视机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声能和光能,电风扇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只有电烙铁全部将电能转化为热量.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热量的有关问题,这三种用电器中,只有电烙铁把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

 

4.(2分)(2013•西宁)以下是一双吃饭用的木筷的“自述”:

其中违背物理原理的是(  )

 

A.

“当我斜插在玻璃水杯中,你会看到我的身子向上弯折了”

 

B.

“当人们在餐桌上使用我时,我一定是省力杠杆”

 

C.

“当我放在水中,我会漂浮在水面上”

 

D.

“将干燥的我接入电路,我拒绝电流从我身上流过”

考点: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杠杆的应用;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绝缘体.

专题:

其他综合题.

分析:

A、根据光的折射现象: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由水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物体的像应该在真实物体的上方;

B、杠杆是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而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是费力杠杆;

C、根据木材的密度和水的密度大小判断木筷放到水里的漂浮情况;

D、导体能导电,绝缘体不容易导电.

解答:

解:

A、由于光的折射,筷子斜插在玻璃杯中时,看到的水面以下的部分都向上偏折,所以看到筷子好像从水面处折断了,本选择项的描述是正确的;

B、筷子在餐桌上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是费力杠杆,本选择项的描述是错误的;

C、木材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木筷放到水里,会飘浮在水面上,本选择项的描述是正确的;

D、木筷是绝缘体,所以接入电路,电流不能从筷子上流过,本选择项的描述是正确的;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光的折射、杠杆、密度、导电性等知识,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5.(2分)(2013•西宁)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常看到鸡蛋先湿后干的现象,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正确的是(  )

 

A.

先液化后蒸发

B.

先升华后蒸发

C.

先液化后升华

D.

先凝华后升华

考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从六种物态变化定义进行判断: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物质从液体变为固态是凝固过程;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过程;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过程;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过程;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过程.

解答:

解:

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温度比较低,空气中是水蒸气遇冷的鸡蛋液化成的小水珠附着在鸡蛋上,鸡蛋比较湿,一会儿,鸡蛋上的小水珠又变成水蒸气,这是汽化现象.

故选A.

点评:

判断一种现象是什么物态变化,一定要分析现象原来和现在的状态,然后根据六种物态变化的定义进行判断.

 

6.(2分)(2013•西宁)我们曾听到鸟与飞机相撞而引起机毁人亡的报道,空中飞翔的鸟对飞机构成了巨大威胁,鸟与飞机相撞引起机毁的原因是(  )

 

A.

鸟飞行的速度很大

B.

鸟飞行的速度很小

 

C.

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小

D.

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考点: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及其选择;动能的影响因素.

专题:

参照思想.

分析:

解答此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①参照物的选择.

②影响动能的因素有两个:

质量和速度.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它的动能越大.

解答:

解:

以相向而行的飞机为参照物,相同的时间内,鸟和飞机之间的距离变化很大,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小鸟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所以鸟与飞机相撞引起机毁.

故选D.

点评:

静止的物体和运动的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

 

7.(2分)(2013•西宁)小华同学在做“探究电磁铁”实验中,使用两个相同的大铁钉绕制成电磁铁进行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要使电磁铁磁性增强,应将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

 

B.

电磁铁B的磁性比电磁铁A的磁性强

 

C.

电磁铁B磁性较强,所以通过它的电流较大

 

D.

若将两电磁铁上部靠近,会相互吸引

考点:

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专题:

磁现象、电生磁.

分析:

A、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电流的大小、线圈的匝数、有无铁芯.

B、要掌握转换法的使用,在此实验中,通过线圈匝数的多少来判读电磁铁的磁性强弱.

C、要知道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知道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

D、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右手螺旋定则,掌握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答:

解:

A、要使电磁铁磁性增强,需要减小电阻来增大电流,所以变阻器的滑片要向左移动.所以A说法错误.

B、在电流相等,都有铁芯的情况下,线圈的匝数越多,磁性越强,B线圈的匝数多,说明磁性强.所以B说法正确.

C、AB线圈串联,所以通过的电流相等,所以C说法错误.

D、根据安培定则,A的上方是N极,B的上方也是N极,所以若将两电磁铁上部靠近,会相互排斥.所以D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

此题主要是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实验,首先要掌握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并能通过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磁性.同时考查了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及欧姆定律的使用.考查得很全面.

 

8.(2分)(2013•西宁)下列实例与所利用的物质的性质不相符的是(  )

 

A.

划玻璃的刀刃用金刚石做﹣﹣因为金刚石的硬度大

 

B.

电线的线芯用铜或铝做﹣﹣因为铜或铝的导电性能好

 

C.

毛皮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引碎纸屑﹣﹣因为塑料尺有磁性

 

D.

水壶的把手用胶木做﹣﹣因为胶木的传热性差

考点:

物质的基本属性.

专题:

其他综合题.

分析:

根据金刚石、铜、塑料尺、玻璃、胶木的物理性质做出解答.

解答:

解:

A、划玻璃的刀头镶嵌有金刚石,是因为金刚石的硬度大,可以将玻璃划破.此选项符合实际;

B、因为铜的导电性能好,电阻小,用来作为输电导线的内芯.此选项符合实际;

C、塑料尺本身不具有磁性,塑料尺能吸引碎纸屑是摩擦带电的原因.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D、热水壶的手柄用胶木做成,是因为胶木的导热性能差,人手接触胶木时不会感到烫手.此选项符合实际.

故选C.

点评:

此题考查不同物质不同的物理性质,是一道基础题.

 

9.(2分)(2013•西宁)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升高的温度,就“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猜想假设

B.

提出问题

C.

进行实验

D.

分析论证

考点:

物理学方法.

专题:

其他综合题.

分析: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主要有以下几点要素:

第一是提出问题.也就是探究什么,针对什么现象设问.

 第二是猜想与假设.实质上就是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想.

第三是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这一环节是实验的核心.

第四要素是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在实验中加强实验规范操作、安全操作的指导,实验数据及时填入记录表中.

第五要素是分析与论证.实质就是对探究的数据进行描述,对探究现象归纳总结的过程.

第六要素是评估.评估的实质是对探究的反思过程,讨论科学探究中所存在的问题、获得的发现和改进建议等.评估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要以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养成对探究的过程和探究结果有评估的意识.

 第七要素是交流与合作.全班或同一组内围绕得到什么结论,如何得出结论,有什么体会等问题进行讨论与交流.

解答:

解:

对于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的影响因素,小明认为可能与颜色有关,是对影响因素的判断,属于科学探究的第二环节猜想与假设.

故选A.

点评:

学生科学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