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中考历史材料题专练《世界现代史》.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74293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中考历史材料题专练《世界现代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苏州中考历史材料题专练《世界现代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苏州中考历史材料题专练《世界现代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苏州中考历史材料题专练《世界现代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苏州中考历史材料题专练《世界现代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州中考历史材料题专练《世界现代史》.doc

《苏州中考历史材料题专练《世界现代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中考历史材料题专练《世界现代史》.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州中考历史材料题专练《世界现代史》.doc

苏州中考网:

苏州e度论坛:

2013年苏州中考历史材料题专练《世界现代史》

班级:

姓名:

1.在团结合作中实现共赢是人类一直追求的梦想。

“团结”是一种艺术,“团结”并不是简单地、毫无规则地组成一个团体、集团或组织。

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有关“团结合作”主题的探究活动。

步骤一:

回顾历史——了解国际关系中的不正当合作

(1)观察图一、二的世界形势,简要回答两图反映的不正当合作对世界产生的共同影响。

(1分)

图一对峙中的两大集团图二丑陋的“轴心”(柏林—罗马—东京)

步骤二:

史海寻贝——认识国际关系中的正当合作

(2)在人类面临生存和发展的挑战和危机时,各国之间的团结合作能有效地化解危机。

请你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典型事例加以说明:

(1分)

步骤三:

步骤四:

总结反思——理解现实中合作的艺术

(3)当今世界中,国际政治格局、经济格局分别出现了什么样的发展特点?

(2分)在这样的局面下,人类社会仍存在许多破坏和不利于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的因素,请举例说明有哪些破坏国际合作的因素?

(1分)为了国际关系的和谐,你认为世界各国的合作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1分)

2.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伴随着各种政治力量的此消彼长、分化组合,世界格局正在发生着新的变化。

阅读下面材料:

(6分)

材料一:

(1946年)丘吉尔提出“一个明确而实际的行动建议”,号召英、美结合特殊的“兄弟联盟”,共同垄断“制造原子弹的秘密”,“配备一支国际武装力量”,联合使用两国遍布全世界的海、空基地,在联合国机构之外联合起来对付俄国。

——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

材料二:

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

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材料三:

国际形势的变化怎么看?

旧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完了,新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定了?

国际上议论纷纷,国内也有各种意见……现在旧的格局在改变中,但是实际上并没有结束,新的格局还没有形成。

和平与发展两个问题,和平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发展问题更加严重。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丘吉尔……号召英、美……联合起来对付俄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美国为实施这一行动在经济与军事方面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

(2分)

(2)根据材料二、三,二战至今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分)世界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哪些影响?

(2分)

(3)世界格局的变化对中国和平崛起有什么借鉴意义?

(1分)

3.阅读下图:

《1850──1990年美国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的比例变化曲线图》,回答问题:

(1)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持续上升,请分析原因。

(至少答出2点,2分)

(2)1929年美国经济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下降,原因何在?

(1分)美国政府采取了什么对策?

(2分)

(3)图示中美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比重中达到顶点是在什么时期?

(1分)随着经济实力的膨胀,这一时期美国推行了什么对外政策?

(2分)

(4)美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对你有何启示?

(2分)

4.历史证明,制度僵化阻碍社会进步,制度创新与科技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罗斯福

(1)为应对材料一中的局面罗斯福实行了新政。

请写出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措施和作用。

(2分)

材料二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好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新经济政策,但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2)材料二中所说的“新经济政策”和“僵化的苏联模式”的突出特点各是什么?

(2分)

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出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是什么?

(1分)

材料三在过去的200多年里,人类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先后发明了蒸汽机、火车、轮船、汽车、飞机、电报电话、生物工程、电脑、原子弹等。

每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给人类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请你将上述材料中所列的科技成就按类别填入下面相应横线中。

第一次科技革命:

(1分)

第二次科技革命:

(1分)

第三次科技革命:

(l分)

(4)前两次科技革命分别把人类带入了两个崭新的时代。

请按顺序写出这两个时代的名称。

(2分)

(5)201l年11月1日,神舟八号发射成功。

l1月3日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对接成功,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你知道这一技术运用的是哪一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1分)这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

(1分)

5.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聚焦动荡年代解读治国智慧】

材料一1920~1921年,苏俄遭遇大旱灾,许多人死于饥饿。

1921年2月,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甚至提出“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的口号。

为此,列宁说:

“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材料二1932年的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当选为总统。

面对“大萧条”现状,他坚定地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另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

(1)据材料,说说列宁与罗斯福面临的相同境况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反映了苏俄时期列宁采取的哪一项政策?

该政策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罗斯福的“试验”反映了美国历史上哪一重大史实?

这项“试验”在当时取得了哪些显著成效?

【走近历史人物汲取人生营养】

材料三列宁说:

“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的、危险的下山道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

这样做并不是放弃登山的目标,而是为了更好地向上攀登,到达山顶。

材料四罗斯福说:

“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简单的信念,即我们唯一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4)历史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

从上述两位杰出人物的经历与话语中,你认为学习历史对自己的成长有何帮助?

6.全球化已成为当前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忽视的趋势和潮流。

阅读材料,同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萄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这一阶段大致是以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第三阶段是美国和前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面崛起,取代英国成为主导全球化大趋势的两大核心。

——摘编自白海军《大预言:

2049年的世界》

材料二:

世界各个地区越来越紧密成为一个整体,世界经济和贸易飞速发展……谁也不能忽视这种全球化的潮流,而这种潮流在经济领域体现得最为明显……在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掌握着主导。

为了继续获取超额利润,一些发达国家把利润高,污染重的企业迁至发展中国家,甚至将工业垃圾和有害物质向其他国家倾卸,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严重破坏了当地自然环境,并进一步引发全球的生态危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全球化”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1分)对世界方面有何影响?

(1分)

(2)当今建立的哪一国际组织是全球化在“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体现。

(1分)

(3)有人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你同意吗?

请你根据材料二加以概括说明。

(2分)

(4)针对材料二中环境问题,请你为发展中国家保护本国自然环境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1分)

7.中美两国都是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两国对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人类共同发展负有重要责任。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共产党之占领台湾,势将直接威胁太平洋之安全,并威胁在该区域履行合法而必要之活动的美国部队。

因此,本人命令美国第七舰队防止对台湾之任何进攻。

——美国总统杜鲁门的声明(1950年6月)

材料二

——朱成虎、赵子聿等著《当代美国军事》

材料三 近年来中关关系大事摘录

2001年4月1日,美国海军侦察机在中国海南沿海空域撞毁我军用飞机,导致飞行员王伟失踪。

我国政府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和抗议。

2001年12月27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命令,正式宣布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

2010年1月29日,美国政府通知国会,计划向台湾出售总值达64亿美元的武器,中国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谴责。

2010年4月13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同美国总统奥巴马进行了会见,两国元首就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达成共识。

材料四 外交部部长杨洁篪:

中美交往史已经深刻地揭示:

和则两利、斗则俱伤。

外交部新闻司参赞鲁世巍:

总的来看,中芙关系的新定位突出了伙伴内涵,表明中美两国关系可以超越政治制度、历史文化和发展水平的差异,成为新时期新型大国关系的典范。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美国对新中国的态度是怎样的?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A阶段美国军费上升的主要历史事件是什么?

(2分)

(2)材料二图中B阶段美国对华政策有何变化?

其标志性的文件是什么?

(2分)

(3)据材料三指出,近年来中美关系表现出怎样的态势?

(1分)

(4)结合材料四,你认为今后中美关系的主流是什么?

(1分)

8.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曾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安全、最可靠的核电站。

但1986年4月26日,核电站的第4号核反应堆在进行半烘烤实验中突然发生失火,引起爆炸,爆炸使机组被完全损坏,8吨多强辐射物质泄露,尘埃随风飘散,致使周边许多地区遭到核辐射的污染。

2011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事故迎来25周年纪念。

——百度百科·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材料二:

福岛核电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核电站,由福岛一站、福岛二站组成,共10台机组(一站6台,二站4台),均为沸水堆。

受大地震影响,福岛第一核电站损毁极为严重,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到外部,联合国核监督机构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干事长天野之弥表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