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学年高一数学下册寒假作业验收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辽宁省沈阳市学年高一数学下册寒假作业验收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沈阳市学年高一数学下册寒假作业验收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0B.2C.4D.14
10.设f(x)=则不等式f(x)>
2的解集为()
A.(1,2)B.(,+∞)
C.(1,2)(3,+∞)D.(1,2)(,+∞)
11.点与圆上任一点连线的中点的轨迹方程是().
A.B.
C.D.
12.已知函数,(),对任意的,存在,使,则的取值范围是()
二、填空题
13.已知正三棱锥P-ABC,点P,A,B,C都在半径为的球面上,若PA,PB,PC两两相互垂直,则球心到截面ABC的距离为__________.
14.直线上的点到圆的切线长最短为__________.
15.函数的定义域为.当时,的最
大值是__________.
16.已知函数,若a<
b<
c且,则的取值范围是.
三、解答题
17.设函数的定义域为A,函数的定义域为B.
(1)若,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设全集为R,若非空集合的元素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整数,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18.已知圆,
直线.
(1)求证:
对任意,直线与圆恒有两个交点;
(2)求直线被圆截得的线段的最短长度,及此时直线的方程.
19.设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减函数,并且满足,且.
(1)求的值;
(2)如果,求的取值范围.
20.已知圆,点.求:
(Ⅰ)过点A的圆的切线方程;
(Ⅱ)O是坐标原点,连接OA、OC,求△AOC的面积S.
21.已知三棱柱ABC-A′B′C′中,平面BCC′B′⊥底面ABC,BB′⊥AC,底面ABC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AA′=3,E、F分别在棱AA′,CC′上,且AE=C′F=2.
(1)求证:
BB′⊥底面ABC;
(2)在棱A′B′上是否存在一点M,使得C′M∥平面BEF,若存在,求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求棱锥-BEF的体积
22.已知函数且.
(Ⅰ)若1是关于x的方程的一个解,求t的值;
(Ⅱ)当且时,解不等式;
(Ⅲ)若函数在区间(-1,2]上有零点,求t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求集合的交集,由题设条件知可先对两个集合进行化简,再进行交补的运算,集合A由求指数函数的值域进行化简,集合B通过求集合的定义域进行化简
解:
由题意A={y|y=2x+1}={y|y>1},B={x|lnx<0}={x|0<x<1},
故CUA={y|y≤1}
∴(CUA)∩B={x|0<x<1}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补集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集合的交的运算与补的运算,运用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知识对两个集合进行化简,本题是近几年高考中的常见题型,一般出现在选择题第一题的位置考查进行集合运算的能力
2.B
由两直线平行可得,直线方程为,所以在x轴上的截距是-1
考点:
直线的位置关系
3.C
由于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因此,根据已知条件可得,因此
函数的奇偶性;
4.C
根据,可得,即,解得,所以,故选择C
对数、指数的运算性质
5.D
A.若,,则,错,有可能;
B.若,,且,则,错,有可能;
C.若,,则,错,有可能,或异面;
D.若,,且,则,正确
空间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6.B
模拟执行程序代码,可得,所以输出的值为4,1.
顺序结构
7.A
根据题意画出函数与曲线的图象,如图所示,当与圆相切时两函数图象恰好有两个不同的公共点,过作,因为,,所以,此时,当圆半径大于,即时,两函数图象恰好有两个不同的公共点,综上,实数的取值范围是,故选A.
1、含绝对值的函数;
2、圆的几何性质;
3、数形结合.
8.A
点在圆内,要使得过点的直线被圆所截得的弦长最短,则该弦以为中点,与圆心和连线垂直,而圆心和连线的斜率为,所以所求直线斜率为1,故选择A.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9.B
由循环结构的特点,先判断,再执行,分别计算出当前的a,b的值,即可得到结论.
由a=14,b=18,a<b,
则b变为18﹣14=4,
由a>b,则a变为14﹣4=10,
由a>b,则a变为10﹣4=6,
由a>b,则a变为6﹣4=2,
由a<b,则b变为4﹣2=2,
由a=b=2,
则输出的a=2.
故选:
B.
程序框图.
10.D
当时,;
当时,,所以不等式f(x)>
2的解集为(1,2)(,+∞),故选项D正确.
解不等式.
11.A
设中点为,所以圆上的点为,代入圆的方程得
动点的轨迹方程
12.A
时,函数的值域为,时,的值域为,由题意,则有,又,故解得.故选A.
函数的值域,集合的包含关系.
【名题点睛】本题考查含有存在量词与全称量词的命题,对于此类问题,关键是把问题进行转化,本题是转化为集合的包含关系,首先求得两函数的值域,的值域是,的值域是(当然要考虑定义域),“对任意的,存在,使”,则有,如果是“”,则就有.“对任意的,,使”,则有,“如果存在,,使”,则有,因此要注意量词的是存在量词还是全称量词.这是转化时的易错点.
13.
正三棱锥可看作由正方体截得,如图所示,为三棱锥的外接球的直径,且⊥平面.设正方体棱长为,则,,.
,由得,所以,因此球心到平面的距离为.
球与正三棱锥的组合体.
【方法点晴】因为正三棱锥,的三条侧棱两两相互垂直,所以可以借助正方体来解决问题,把正三棱锥以为顶点补成正方体,这样更容易发现其外接球与平面的关系:
,球心在正方体的体对角线的中点处,且正方体的体对角线恰好是外接球的直径,从而求得正方体的棱长,用等体积变换求得点到平面的距离,即可就得球心与平面的距离,在本题中,补形可以说是解题的点睛之笔,是一道考查考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好题.
14.
∵圆的方程为,∴圆心,半径.由题意可知,点到圆的切线长最小时,垂直直线.∵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切线长的最小值为:
,故答案为:
.
圆的切线方程.
15.
函数y=lg(3-4x+x2)的定义域为不等式的解集,即.
,令,则,当x∈M时,因为所以的最大值在处取得,为.
求函数定义域,利用换元法求函数的最值.
16.(27,81)
由题意得:
,即
分段函数性质
【思想点睛】
分段函数体现了数学的分类讨论思想,求解分段函数参数取值范围问题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1)明确分段函数的分段区间.
(2)依据自变量的取值范围,选好讨论的切入点,并建立等量或不等量关系.
(3)在通过上述方法求得结果后,应注意检验所求值(范围)是否落在相应分段区间内.
17.
(1);
(2).
(1)解不等式可求得嘉禾A,解不等式可求得集合B,由可知集合A中元素均属于集合B,据此列不等式求a得取值范围;
(2)有第一问,可知,因为的元素中只有一个整数,此整数必为2,即a既要大于1又不能大于2,据此列不等式求a的取值范围.
试题解析:
(1)由,∴,
由,得,∴,
∵,∴.
(2)∵,∴,
∵的元素有且只有一个是整数,
∴.
求函数定义域,集合的运算.
18.
(1)证明见解析;
(2)最短弦长,直线的方程为.
(1)直线表示的是过两直线交点的直线系方程,可先求出交点,研究该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来证明;
(2)涉及到圆的弦长问题,应通过分析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来确定直线的位置,分析图形容易发现当直线与过圆心和顶点的直线垂直时,弦长最短.
(1)直线化为
由得,恒过点,
点在圆内
直线与圆恒有两个交点
(2)恒过圆内一点
当过与垂直时,弦最短
,最短弦长
直线斜率为
方程为即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求直线方程.
【方法点晴】
(1)对直线的方程分离参数m,容易发现直线经过定点P,这样要证明直线与圆的相交关系,只要证明直线经过的定点P在圆内即可;
(2)直线被圆截得的弦长可以表示为,其中r为定值,所以要让弦长最短,就需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最小,结合圆的知识可知当直线垂直于PC时,满足题意.
19.
(1)0;
(2)
(1)抽象函数求值主要利用赋值法,本题中只需令即可求得的值;
(2)首先利用可求得,代入不等式后可将不等式化简为,结合函数的定义域和单调性可得到关于的不等式,从而可求得的取值范围
(1)令,则
(2)
又由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减函数,
解之得:
1.赋值法求值;
2.函数单调性解不等式
20.(I)和;
(II).
(I)切线的斜率不存在时,验证即可,当切线的斜率存在时,设为k,写出切线方程,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求解k的值,从而得到切线方程;
(II)先求OA的长度,再求出直线AO的方程,从而求得C到OA的据,然后求出三角形AOC的面积.
圆化为标准方程为:
,圆心,半径.
(Ⅰ)当切线的斜率不存在时,直线方程为,此时圆心与直线的距离为1,等于圆的半径,故是圆的切线;
当切线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方程为,即.
由得,故所求方程为,
因此所求的切线方程为和.
(Ⅱ)直线的方程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
,而,∴.
圆的切线方程;
直线和圆的方程位置关系的应用.
21.
(1)略;
(2)存在,1,理由略;
(3).
(1)证明:
取中点,连接,可证得平面,故,又,可证得底面;
(2)显然不是,棱上若存在一点,使得平面,过作交于,连接,,所以,即和共面,所以,所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证得是梯形的中位线,故为的中点
(3)通过,即可求得.
取中点,连接,因为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所以,
又因为平面底面,平面,平面平面=BC
所以平面,
又平面,
所以.
又,,平面,平面
所以底面.
(2)显然不是,棱上若存在一点,使得平面,
过作交于,连接,,
所以,即和共面,
所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所以,
所以是梯形的中位线,为的中点.即
(3)
1.线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
2.线面垂直的判定;
3.空间几何体的体积.
22.(Ⅰ)(Ⅱ)(Ⅲ)或
(Ⅰ)